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心综合征致完全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偕扣 赵英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4岁,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主因感冒3d,伴心慌头晕以“心动过缓原因待查?”于2011年7月18日10:00收入我科。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d自觉周身酸懒不适,轻微恶寒,无发热,进食减少,次日外院就诊,给予西咪替丁...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4岁,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主因感冒3d,伴心慌头晕以“心动过缓原因待查?”于2011年7月18日10:00收入我科。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d自觉周身酸懒不适,轻微恶寒,无发热,进食减少,次日外院就诊,给予西咪替丁、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恶寒减轻,仍觉周身酸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胆心综合征 左氧氟沙星 临床资料 原因待查 心动过缓 西咪替丁 静脉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2
作者 高瑛 孟娜琳 白淑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心内直视术后 护理 手术治疗 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完全房室传导阻滞1例
3
作者 梁波 张淑琴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7期813-813,共1页
患者女性38岁因突发晕厥,心电图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入院。该患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易激动、多食、胸闷、气短。在市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放射性Ⅰ药物口服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用药后症状能够缓解。... 患者女性38岁因突发晕厥,心电图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入院。该患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易激动、多食、胸闷、气短。在市医院就诊,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放射性Ⅰ药物口服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用药后症状能够缓解。但近二年情绪激动时仍有胸闷、气短发作,近半个月时有加重,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突发意识丧失、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三分钟后自行缓解,但胸闷、气短,较前加重,此次入院前二小时再突发晕厥心电图示:Ⅲ°AVB而急诊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 心电图 心室率 甲状腺功能亢进 右束支阻滞 尿激酶 Q-T间期 入院前 甲亢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4
作者 蒲晓芳 余更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总结 6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特点 ,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测 ;掌握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护理方法 ;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好心理护理 ;加强出院宣教 ,确定重点随访对象。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心衰1例
5
作者 张纪芸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42-42,共1页
患儿男性,4个月,系第一胎第一产,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分娩时胎心80/min,疑有宫内窘迫,采取相应措施,顺利娩出。生后心率持续70~80/min,口唇面部轻度紫绀,哺乳正常,经吸氧等处理后紫绀基本消失,心电图连续复查为Ⅲ°房... 患儿男性,4个月,系第一胎第一产,在我院妇产科出生。分娩时胎心80/min,疑有宫内窘迫,采取相应措施,顺利娩出。生后心率持续70~80/min,口唇面部轻度紫绀,哺乳正常,经吸氧等处理后紫绀基本消失,心电图连续复查为Ⅲ°房室传导阻滞.遂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治疗3天,心率无明显增加,门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Ⅲ°房室传导阻滞 心衰 宫内窘迫 相应措施 门诊随访 min 第一胎 妇产科 素治疗 肾上腺 异丙基 心电图 心率 紫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朱文斓 王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7-637,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剂量普罗帕酮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汤远林 陈建国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普罗帕酮 心脏传导阻滞 药物毒性 单剂量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琴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是最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阿斯综合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体会
9
作者 李海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827-827,82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
10
作者 周吕雅 黎寄言 《华夏医学》 1998年第6期49-49,共1页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周吕雅黎寄言(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陆川县537700)关键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晕厥、突然心绞痛加重1d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一例周吕雅黎寄言(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陆川县537700)关键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型室速;治疗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晕厥、突然心绞痛加重1d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冰冷,BP13.3/8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尖端扭转型室速 治疗
全文增补中
位相型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其他心律失常2例
11
作者 霍超瑞 《内科》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位相型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收缩期杂音 min 意识清楚 逸搏心律 病例 心电图 交界性 QRS波 住院 摘要 血压 心率 心尖 心悸 图形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
12
作者 钱建军 李忠东 +4 位作者 李德闽 董国华 顾卫东 张雷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部分房室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文中分析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方法对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108例采用单纯瓣裂缝合,其... 目的部分房室管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文中分析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借鉴。方法对110例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大瓣裂的处理,108例采用单纯瓣裂缝合,其中另行瓣环成形6例,加瓣叶、乳头肌或腱索成形各3例,机械瓣置换2例;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均以自体心包补片修补,57例采用Kirklin法、53例采用McGoon法;同时纠治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合并畸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2.7%。发生Ⅲ度传导阻滞2例,Kirklin法、McGoon法各1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随访0.5~20年,无远期死亡,复查心脏超声二尖瓣关闭不全完全纠正70例,残留轻度关闭不全26例,仍有中度关闭不全3例,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早期手术矫治部分房室管畸形可取得满意疗效,合理的手术设计、尽可能消除二尖瓣返流及避免损伤传导组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房室管畸形 原发孔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的临床总结
13
作者 庄敏彦 王盛宇 +1 位作者 黄保堂 于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971-973,共3页
目的 总结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经过,以缝合瓣裂、Reed法环缩、运用成形环等方法矫正房室瓣关闭不全,分别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修复原发房间隔缺损.结... 目的 总结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的治疗经过,以缝合瓣裂、Reed法环缩、运用成形环等方法矫正房室瓣关闭不全,分别采用Kirklin法和McGoon法修复原发房间隔缺损.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3.13%.McGoon法修补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而Kirklin法则无一例发生.26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术后3年内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根据二尖瓣畸形的病变解剖差异,选择个体化处理方法,采用Kirklin法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传导障碍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3期32-32,共1页
~~
关键词 心脏 传导障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血小板活化 沙门氏菌 心内膜炎 瓣膜 血栓栓塞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无症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上肢动脉栓塞抢救成功一例
15
作者 李健 曹剑 +3 位作者 陈倩 史扬 李小鹰 郭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上肢动脉栓塞 抢救成功 老年急性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V5导联ST段 肌酸激酶同工酶 阵发性心房纤颤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低分子量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新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忠邦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8期356-357,共2页
病理生理一、甲状腺激素(甲H)对心脏的直接作用甲H对心脏的正性变时及变力性作用可以肯定。鸡胚、胎鼠和大鼠的心肌培养或猫的乳头肌和狗的心脏实验,证明甲H增强心肌收缩性。甲H增加心肌线短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及核糖核酸合成,加速线粒... 病理生理一、甲状腺激素(甲H)对心脏的直接作用甲H对心脏的正性变时及变力性作用可以肯定。鸡胚、胎鼠和大鼠的心肌培养或猫的乳头肌和狗的心脏实验,证明甲H增强心肌收缩性。甲H增加心肌线短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及核糖核酸合成,加速线粒体的基础呼吸率,且线粒体数明显增加。这类变化发生在肌肉肥大之前。给大鼠长期小剂量甲H的代谢产物三碘甲腺醋酸也可形成实验性心脏肥大。甲H能增加心肌的肌动蛋白,刺激肌浆球蛋白的合成和结构改变,新的肌浆球蛋白有较强的收缩力。此外,钙在肌原纤维中运动密切地和心肌兴奋、收缩有关。T能使钙在细胞内积聚,甲亢动物的心肌微粒体较正常心肌微粒体对钙的交换及积聚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 心肌梗塞 冠心病 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脏血管疾病 二尖瓣脱垂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肾上腺素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SP与RVAP起搏对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颖 许莎莎 卢先本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73-273,276,共2页
目的分析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CA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M50%、术后起搏比例M40%、随访Ml年并进行心超、心电图检查的患者... 目的分析右室间隔起搏(RVS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因CA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M50%、术后起搏比例M40%、随访Ml年并进行心超、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依据右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RVAP组50例,RVSP组77例。采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基线数据(包括性别、植入时年龄、合并疾病)、植入前/后LVEF、植入前/后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IDd)、自身/起搏QRS时限,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SP组起搏QRS波时限为(166.42±14.61)ms,明显大于RVSP(160.14±9.75)ms(P<0.05)。术后出现有临床意义的LVEP下降RASP组为10%、PVSP组为10.3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相比,起搏QRS时限短,但对心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右室心尖起搏 间隔起搏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围手术期介导性心动过速七例
18
作者 陆尚彪 刘晓红 +1 位作者 舒红 李毅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0-940,共1页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安置双腔起搏器(DDD)的患者共315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4例。年龄(65±11)岁。有7例(2.2%)出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79(71±7)岁。...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安置双腔起搏器(DDD)的患者共315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154例。年龄(65±11)岁。有7例(2.2%)出现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PMT)。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62~79(71±7)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慢~快3例。冠心病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7例快速心律失常,其中4例为安置起搏器于囊袋中时,3例为术后。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严重者还有气急、血压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安置 围手术期 永久性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快速心律失常 双腔起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附31例报告)
19
作者 丁力 胡英超 +1 位作者 张峰 王玉琳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总结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外科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 3 1例年龄在 2~ 12个月 ( 6.7± 3 .4)的VSD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存活 3 0例 ,近期死亡 1例。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最多 ,如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 ;... 目的 总结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外科手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了 3 1例年龄在 2~ 12个月 ( 6.7± 3 .4)的VSD患儿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术后存活 3 0例 ,近期死亡 1例。并发症以呼吸系统最多 ,如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 ;心律失常次之。随访 1~ 19个月 ,2 9例心、肺功能良好 ;1例残余分流、慢性心功能不全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血液动力学稳定。结论 只要掌握其特点 ,VSD在婴儿期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室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治疗 婴儿 并发症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回顾分析 结论 情况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心室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20
作者 郑方胜 赵海蓉 +1 位作者 毛露霞 王延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46-47,共2页
将需急行心脏起搏的67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缓慢心室率组和室速组,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行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治疗。结果患者均起搏成功,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认为TEVP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并终止部分室速,且... 将需急行心脏起搏的67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缓慢心室率组和室速组,均用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行经食管心室起搏(TEVP)治疗。结果患者均起搏成功,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认为TEVP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并终止部分室速,且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心室 心动过速 室性 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