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完全弗氏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甜 羊璞 +8 位作者 张熙 李欣 黄文静 郑广玫 黄心雨 许智迤 黄颖 尹丽莉 粟胜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3-643,共11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足底注射诱导的慢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模型的成功率和稳定性。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FA低剂量(CFA-L)组、CFA高剂量(CFA-H)组,每组20只。CFA-L组及CFA-H组大鼠分别以左后足足底注射50、100μL CFA,空白组左后足足底注射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第0、7、14、21、28天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变化,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ntency, TWL)评价大鼠的疼痛反应,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 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 test, FS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 TST)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谷氨酸(glutamate, 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前扣带回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改变,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扣带回皮层的病理变化。结果 (1)一般情况:造模后第7天,CFA-L组和CFA-H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均红肿明显,CFA-H组肿胀更甚;造模后第14、21、28天,CFA-L组大鼠左后足踝关节和足趾红肿渐恢复,CFA-H组大鼠仍红肿明显,且饮水进食量减少;(2)体质量:造模后第14、21、28天,CFA-H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空白组、CFA-L组(P<0.05,P<0.05);(3)疼痛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14天,与空白组比较,CFA-L组、CFA-H组的MWT、TWL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后第21天,CFA-H组的MWT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CFA-L组、CFA-H组的TWL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P<0.05);造模后第28天,CFA-H组的MWT、TWL显著低于空白组和CFA-L组(P<0.05,P<0.05);(4)抑郁相关行为学:造模后第7天,CFA-H组的OFT运动总距离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降低(P<0.05,P<0.05);造模第14、21、28天,与空白组、CFA-L组比较,CFA-H组OFT运动总距离及中央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5),FST、TST明显升高(P<0.05,P<0.05);(5)Glu、GABA、BDNF表达:CFA-H组Glu含量较空白组、CFA-L组明显升高(P<0.05,P<0.05),GABA含量、Glu/GABA和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5,P<0.05);(6)前扣带回皮层病理:CFA-L组前扣带回皮层区有较少损伤,锥体细胞数量较多,细胞排列较整齐,核仁清晰,少量细胞表现出核固缩和深染色;与CFA-L组比较,CFA-H组前扣带回皮层损伤区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神经元细胞固缩、深染,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组织间隙有空泡、红细胞和神经纤维缠结出现。结论 足底注射100μL CFA可成功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大鼠动物模型,引起大鼠痛觉过敏、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前扣带回皮层Glu、GABA、BDNF改变,诱导前扣带回皮层病理形态变化,符合慢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生理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佐剂 不同剂量 慢性疼痛抑郁共病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苏小军 郝建华 +3 位作者 李琳 王晓燕 费翔 张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1976-1978,共3页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取8只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建立疼痛模型,观察大鼠致痛后10d内热痛阈及触诱发痛阈的变化。另取20只大鼠经足底注射CFA100μL建立疼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脊髓...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取8只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建立疼痛模型,观察大鼠致痛后10d内热痛阈及触诱发痛阈的变化。另取20只大鼠经足底注射CFA100μL建立疼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脊髓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FA致痛后大鼠痛阈均显著低于致痛前(P<0.01),其中以致痛后3d内痛阈降低最为显著,以后痛阈逐渐升高,10d后痛阈恢复至基础值的70%左右。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正常未致痛时,大鼠脊髓中均有两种谷氨酸转运蛋白GLT-1及EAAC1的阳性表达。致痛1、3d后,脊髓中GLT-1及EAAC1表达明显升高。致痛后7、10d表达逐渐降低,接近致痛前的表达水平。结论:足底注射CFA后可致大鼠痛阈显著降低,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也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谷氨酸转运蛋白可能参与了大鼠炎性疼痛脊髓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谷氨酸转运蛋白 完全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杆菌与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样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文斌 杨秀敏 +4 位作者 周宁 王月华 张海霞 任德成 杜冠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41-344,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空肠弯曲杆菌(CJ-朝1株)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SLE)小鼠模型,并检测了淋巴细胞转化指数、dsDNA、器官组织病理切片、血清TNF-α和MMP-9。结果经过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后模型小... 目的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空肠弯曲杆菌(CJ-朝1株)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SLE)小鼠模型,并检测了淋巴细胞转化指数、dsDNA、器官组织病理切片、血清TNF-α和MMP-9。结果经过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后模型小鼠体重明显减轻,状态比较差。淋巴细胞转化指数增加,dsDNA水平明显增高,器官组织病理有炎症改变,血清TNF-α和MMP-9的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某些症状,为SLE的研究提供了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模型 空肠弯曲菌 完全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在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脊髓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文益云 唐吉伟 +1 位作者 戴如萍 徐军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的表达。方法 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8只)。实验组左足底皮下注射CFA。疼痛模型建立后1h、3h、1d、3d、7d、14d取大鼠胸、腰段脊髓,腰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的表达。方法 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8只)。实验组左足底皮下注射CFA。疼痛模型建立后1h、3h、1d、3d、7d、14d取大鼠胸、腰段脊髓,腰段与坐骨神经相连,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TNF-α表达。结果大鼠足底注射CFA后3h,同侧TNF-α表达较对侧和对照组增加(P<0.05);注射后3d,TNF-α表达最高;注射后14dTNF-α表达与对照组接近。TNF-α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结论 TNF-α在CFA致痛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主要在炎性痛早期,并具有节段性,抑制TNF-α上调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炎性痛早期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完全佐剂 脊髓 炎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扣带皮层区域磷酸激酶 Czeta 在弗氏完全佐剂致炎性痛大鼠情绪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俊英 温存 +3 位作者 邵晓梅 房军帆 梁宜 方剑乔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21,共8页
目的观察CFA致炎性痛模型大鼠的情绪反应,探讨前扣带皮层(ACC)磷酸激酶Czeta(PKCzeta)与炎性痛大鼠情绪反应的关系。方法 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足底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动态观察... 目的观察CFA致炎性痛模型大鼠的情绪反应,探讨前扣带皮层(ACC)磷酸激酶Czeta(PKCzeta)与炎性痛大鼠情绪反应的关系。方法 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足底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base)、造模后3、7、14、21和28 d的体重和痛阈变化;观察造模后14、21、28 d所有大鼠在高架O迷宫中的总运动距离、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观察造模后14、29 d所有大鼠在旷场中的总运动距离、中央象限运动距离、中央象限进入次数和中央象限停留时间。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造模后14 d和29 d健侧和患侧ACC区域PKCzeta蛋白表达。结果各个时间点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前,两组大鼠痛阈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1 d,模型对照组大鼠痛阈显著降低(P<0.05),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于模后28 d开放臂运动距离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于模后29 d中央象限运动距离和中央象限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造模后29 d,模型对照组大鼠患侧ACC区域PKCzeta蛋白表达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开放臂运动距离、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象限运动距离、中央象限进入次数与患侧PKCzeta蛋白表达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痛大鼠可出现异常情绪行为;慢性炎性痛情绪样行为可能与ACC区域PKCzeta的高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痛 情绪 前扣带皮层 磷酸激酶Czeta 完全佐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应用右美托咪定改善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黄辉 尹俊滨 +1 位作者 陈宇 陈国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观察鞘内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足底注射CFA制备大鼠慢性炎性痛模型,经鞘内给予不同剂量的DEX,采用辐射热... 目的:观察鞘内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足底注射CFA制备大鼠慢性炎性痛模型,经鞘内给予不同剂量的DEX,采用辐射热法连续观察给药后大鼠痛行为,评价单次给药后的镇痛持续时间,并计算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 dose,ED50);旷场和转棒试验观察鞘内应用不同剂量DEX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连续给予DEXED507 d后大鼠腰膨大平面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结果:鞘内应用DEX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CFA诱导的大鼠辐射热痛敏且不影响运动功能;鞘内持续应用DEXED50可产生持久的镇痛效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持续给药7 d后慢性炎性痛大鼠腰膨大平面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鞘内应用DEX可剂量依赖性改善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连续给药可产生持久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鞘内给药 完全佐剂 痛行为 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剂对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背根神经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小军 郝建华 +1 位作者 郭正刚 李萌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对...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100μL。对照组及单纯致痛组经椎管内给予二甲基亚砜(DMSO)10μL,每日2次。PD1组和PD10组分别经椎管内给予PD980591μg或10μg,每日2次。测定大鼠每日痛阈变化,3d后RT-PCR法检测大鼠DRG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CFA致痛后各组大鼠痛阈均显著降低,PD1组与PD10组大鼠痛阈均较单纯致痛组显著升高,PD1组与PD10组痛阈升高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致痛组DRG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D1组、PD10组。除PD1组DRG中GLT-1表达高于对照组外,PD1组、PD10组及对照组DRG中GLT-1与EAAC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鞘内给予PD98059可减轻大鼠足底注射CFA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减低致痛侧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谷氨酸 载体蛋白质类 炎性疼痛 完全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弗氏佐剂诱导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预防非肥胖性糖尿病鼠1型糖尿病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希 牛晓红 +2 位作者 周智广 苏恒 蒋铁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为探讨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在完全弗氏佐剂 (CFA)预防非肥胖性糖尿病 (NOD)鼠糖尿病中的作用 ,4 2只NOD雌鼠随机分成CFA组 (2 1只 )和磷酸盐缓冲盐水 (PBS)组 (2 1只 ) ,3周龄时于鼠后脚板注射CFA 5 0 μl 只和PBS5 0 μl 只。按不同的观... 为探讨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在完全弗氏佐剂 (CFA)预防非肥胖性糖尿病 (NOD)鼠糖尿病中的作用 ,4 2只NOD雌鼠随机分成CFA组 (2 1只 )和磷酸盐缓冲盐水 (PBS)组 (2 1只 ) ,3周龄时于鼠后脚板注射CFA 5 0 μl 只和PBS5 0 μl 只。按不同的观察时间分 6周、12周和 30周 3个观察组。采用TUNEL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 :CFA诱导脾脏成熟的CD4 + T淋巴细胞凋亡 ,但不能诱导成熟的CD8+ T淋巴细胞凋亡 ;CFA能预防NOD鼠糖尿病的发生。提示CFA可通过诱导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 ,以减少外周的CD4 + T淋巴细胞 ,达到预防NOD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佐剂 脾脏 T淋巴细胞 预防 非肥胖性糖尿病 1型糖尿病 细胞凋亡 动物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弗氏佐剂抑制NOD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琳 周智广 +2 位作者 杨文 杨竹林 张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对非肥胖糖尿病( nonobese dia-betic, NOD)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NOD雌鼠随机分为CFA组(n=5)和生理盐水( NS)对照组(n=5 ...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对非肥胖糖尿病( nonobese dia-betic, NOD)鼠胰岛β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NOD雌鼠随机分为CFA组(n=5)和生理盐水( NS)对照组(n=5 ) ,给CFA组鼠后脚板注射50μLCFA,对照者鼠后脚板注射等量NS。监测血糖,若血糖连续2 d≥11.1 mmol /L即诊断为糖尿病。当NOD鼠发生糖尿病或至30周龄时,处死动物,取胰腺组织制成薄切片,HE染色观察胰岛炎,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及ABC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染色观察并计数凋亡的胰岛β细胞,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并记数Fas,FasL和Bcl-x表达阳性细胞。结果:至NOD鼠30周龄时,CFA处理组鼠无1只发生糖尿病,对照组鼠有3只发生糖尿病;CFA处理组的胰岛炎积分低于NS对照组(1.820±0.962 vs. 3.020±1.040,P<0.05 ) ;CFA处理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Fas阳性细胞率、Fas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NS对照组[ (10.2±2.8) % vs. (15.9±6.5) %,(54.9±14.5)% vs.(75.7±12.9) %,(20.3±10.4) % vs. (27.9±12.0) %,P<0.05] ,Bcl-x阳性细胞率高于NS对照组[ (74.9±10.7) % vs. (66.0±18.3) %,P<0.05]。结论:CFA能够减轻NOD鼠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减少促凋亡基因Fas和FasL表达及增加抑制凋亡基因Bcl-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佐剂 NOD鼠 FAS抗原 Fas配体 BCL-X 凋亡 胰岛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弗氏佐剂雌性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塞来昔布对其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瑞濛 杨白雪 +3 位作者 宫艳畅 郝敬强 孙浩为 李三鸣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利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雌性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并考察不同给药方式的塞来昔布对R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模型组(n=6),低、中、高剂量模型组分别用0.05、0.1、0.2 mL CFA... 目的利用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雌性SD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并考察不同给药方式的塞来昔布对R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模型组(n=6),低、中、高剂量模型组分别用0.05、0.1、0.2 mL CFA(10 mg/mL)于大鼠右后肢足跖部注射诱导构建RA模型,筛选出合适的剂量。另取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塞来昔布口服组、塞来昔布注射组(n=6),后3组利用最佳致炎剂量CFA建立RA模型。塞来昔布口服组给予市售塞来昔布胶囊,每天灌胃1次,每次20 mg;塞来昔布注射组给予用原料药配制的塞来昔布混悬液,每周于大鼠右后肢足跖部注射给药1次,剂量20 mg/kg。测量各组大鼠足容积,并进行临床评分。通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3种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浓度,取大鼠踝关节组织进行H-E染色以观察组织病变情况。结果在雌性SD大鼠中,足跖部注射0.1 mL CFA(10 mg/mL)可较好地模拟RA中度炎症反应,注射CFA后逐渐出现足爪红肿,全身临床评分及足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升高,炎症高峰期在免疫后19 d。塞来昔布口服组和注射组足容积较模型对照组减小(P均<0.05),全身临床评分及足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均<0.01),血清IL-1β、IL-6、TNF-α浓度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均<0.05),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均较模型对照组减轻;其中塞来昔布注射组的全身临床评分及足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口服组(P均<0.05),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轻于口服组。结论足跖部注射0.1 mL CFA(10 mg/mL)可致SD雌性大鼠中度炎症反应,能较好地模拟RA的病理过程。每周经足跖部注射1次塞来昔布混悬液对模型大鼠RA的疗效优于每天口服1次塞来昔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雌性大鼠模型 完全佐剂 塞来昔布 给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致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羊璞 粟胜勇 +1 位作者 王甜 苏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观察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对大鼠疼痛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旨在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6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大鼠麻醉后通过左后足底注射... 目的观察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对大鼠疼痛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旨在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方法将16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大鼠麻醉后通过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100μL,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辐射刺激仪测量大鼠的疼痛阈值,采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的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在3、7、14 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在7、14 d明显减少(P<0.01),中央区停留时长在14 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在14 d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在7、14 d明显增加(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发生改变,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紊乱,细胞间隙增大,部分细胞核模糊,出现部分神经元固缩、凋亡。结论100μL完全弗氏佐剂足底注射可引起大鼠痛觉过敏、抑郁样行为改变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明显降低,造成海马病理形态变化,可有效模拟疼痛抑郁共病的表现,是一种可用于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病理机制研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抑郁 共病 完全佐剂 单胺类神经递质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完全佐剂肌肉注射诱发炎性痛敏及免疫应答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12
作者 石惊涛 张晓宁 +8 位作者 曹婉萦 何伟 刘一寒 王睿 宿杨帅 万红叶 曲正阳 景向红 王晓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0,共10页
目的观察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肌肉注射后1~15 d的炎性反应,明确免疫应答反应的发生,通过分析转录组学的差异,为肌肉炎性反应及其诱发的痛觉敏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FA... 目的观察弗氏完全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肌肉注射后1~15 d的炎性反应,明确免疫应答反应的发生,通过分析转录组学的差异,为肌肉炎性反应及其诱发的痛觉敏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CFA注射后第1天(MD1)、第3天(MD3)、第5天(MD5)、第7天(MD7)、第9天(MD9)、第11天(MD11)、第13天(MD13)和第15天(MD15)模型组。在模型组大鼠左侧股二头肌肌腹注入200μL的CFA,观察各组大鼠左侧足底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肌肉组织和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含量;使用HE染色对正常组、MD3和MD13组大鼠注射侧局部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基因组学的方法,分析这两组大鼠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1)股二头肌肌肉注射CFA可诱发同侧足底持续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2)CFA肌肉注射后24 h后,外周血和局部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局部组织中促炎因子含量在注射后第13天再次明显升高。(3)在CFA注射后第3天局部组织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在CFA注射后第13天则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4)与MD3组相比,MD13组大鼠局部组织中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其中涉及到Th细胞的分化、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与适应性免疫相关的生物学通路。(5)CFA注射后局部组织中痛敏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包括Ccl3、Cxcl1、Cxcl2、Cxcl9、Cxcl10等基因。结论CFA的注射可有效刺激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发生,诱导炎性痛敏,其中不同趋化因子家族基因在不同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佐剂 肌肉炎性痛 细胞因子 固有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君霞 解佑银 +2 位作者 孔德一 邵丽林 张雷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为探讨紫草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紫草素组)。造模15 d后给药治疗60 d,阳性对照组灌胃美洛昔康[50 mg/(kg·d)],紫草素组灌胃紫草素[2 mg/(kg·d)],正... 为探讨紫草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影响,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紫草素组)。造模15 d后给药治疗60 d,阳性对照组灌胃美洛昔康[50 mg/(kg·d)],紫草素组灌胃紫草素[2 mg/(kg·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离小鼠右足踝关节部位,对滑膜炎症程度(0-3级)和软骨破坏程度(0-4级)以及骨浸润进行评估,分离小鼠胸腺和脾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对各组小鼠进行组织病理学的评价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致炎因子和抗氧化因子)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紫草素能显著改善小鼠的关节红肿症状。紫草素组中一氧化氮(NO)、肿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低于AA模型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AA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显著高于AA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紫草素可以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RA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完全佐剂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永平 陈建双 +2 位作者 赵波 张玉玲 佟继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给予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1),以及雷公藤12mg.kg-1阳性对照药治疗,以关节炎指数、痛阈和疼痛级...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疼痛模型,分别给予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mg.kg-1),以及雷公藤12mg.kg-1阳性对照药治疗,以关节炎指数、痛阈和疼痛级别为指标,评价其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镇痛作用。结果:赤雹根总皂苷各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的关节炎指数,提高其痛阈,降低其疼痛级别。结论:赤雹根总皂苷对实验性佐剂型关节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雹根 总皂苷 佐剂型关节炎 完全佐剂 镇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T10)通过抑制脊髓内胶质细胞的激活改善大鼠CFA诱导的炎性痛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克英 张春奎 +2 位作者 唐君 史娟 李金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1-628,共8页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Saline+Veh组、Saline+T10组、CFA+Veh组和CFA+T10组。...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行为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Saline+Veh组、Saline+T10组、CFA+Veh组和CFA+T10组。后两组大鼠于右侧足底注射CFA制备大鼠慢性炎性痛模型,前两组则在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第二组和第四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前1 h给予T10腹腔注射,随后每12 h给予腹腔注射药物1次,持续用药7 d;第一组和第三组则以相同方式给予100 ml/kg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采用辐射热法和机械刺激法连续观察给药后大鼠的痛行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连续给予T10 3d和7 d后大鼠腰膨大平面脊髓背角内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观察连续给药7 d后大鼠腰5背根神经节内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CFA+Veh组相比,CFA+T10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及辐射热痛潜伏期显著下降(P<0.05),并持续到造模成功后7 d,表明腹腔注射T10可以明显改善CFA诱导的大鼠机械痛敏和辐射热痛敏。(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造模后3 d和7 d后CFA+Veh组大鼠脊髓背角出现大量CFA诱导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表达量分别在CFA造模后3 d和7 d显著增高(P<0.05),而给予T10 3 d和7 d后炎性痛大鼠腰膨大平面IBa-1和GFAP的活化程度均显著减轻(P<0.05)。(3)RT-PCR结果显示:与Saline+Veh组相比,CFA造模7 d后腰5背根神经节内炎性因子IL-1β、IL-6 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腹腔注射T10 7 d后上述炎性因子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注射T10可以显著改善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完全佐剂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慢性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煎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考希良 李嘉庆 +1 位作者 李赛 宋绍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777-7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进行观察,探讨四神煎对该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四神煎不同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对大鼠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IL-1、IL-4、IL-6、IL-8、TNF-α进行观察。结果:四神煎各... 目的:通过对大鼠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进行观察,探讨四神煎对该动物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四神煎不同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对大鼠完全弗氏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IL-1、IL-4、IL-6、IL-8、TNF-α进行观察。结果:四神煎各剂量组均有消肿作用,均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抑制作用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煎 类风湿关节炎 大鼠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佐剂对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SjGST-Sj32保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春 易新元 +3 位作者 曾宪芳 周金春 舒新华 L.McReynolds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弗氏完全佐剂(FCA)与单磷脂A(MPL)的免疫增强作用,为提高重组SjGST-Sj32(SjGST-Sj32)的疫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SjGST-Sj32加弗氏完全佐剂(SjGST-Sj32+FCA)或单磷脂A(SjGST-Sj32+MPL)免疫小鼠3次,ELISA法检测抗体... 目的比较弗氏完全佐剂(FCA)与单磷脂A(MPL)的免疫增强作用,为提高重组SjGST-Sj32(SjGST-Sj32)的疫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SjGST-Sj32加弗氏完全佐剂(SjGST-Sj32+FCA)或单磷脂A(SjGST-Sj32+MPL)免疫小鼠3次,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保护性作用。结果与PBS对照组相比,SjGST-Sj32加FCA或MPL,免疫BALBC/c小鼠减虫率分别为48.8%(P<0.01)和44.1%(P<0.01);每克肝卵(LEPG)减少率分别为59.4%(P<0.01)和46.2%(P<0.01);SjGST-Sj32+FCA组抗体滴度达1:204800(P<0.05),而SjGST-Sj32+MPL组抗体滴度为1:51200(P<0.05)。结论FCA和MPL均可以增强对SjGST-Sj32免疫小鼠的抗感染保护性免疫力;FCA也可增强SjGST-Sj32诱导小鼠抗生殖免疫,而MPL似不具明显增强SjGST-Sj32的抗生殖免疫作用。佐剂MPL在提高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应答方面稍逊于经典佐剂F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重组抗原 完全佐剂 单磷脂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10和JNK介导CFA诱导的大鼠足底炎性疼痛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鸣镝 钱丽玲 +1 位作者 朱俐 高永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研究完全弗氏佐剂(CFA)外周注射诱导的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局部皮肤的表达,以及JNK激酶抑制剂对CFA诱导的疼痛和IP-10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单侧足底皮下注射CFA150μl诱导大鼠慢性炎症性疼痛。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 目的:研究完全弗氏佐剂(CFA)外周注射诱导的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局部皮肤的表达,以及JNK激酶抑制剂对CFA诱导的疼痛和IP-10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单侧足底皮下注射CFA150μl诱导大鼠慢性炎症性疼痛。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双侧足底的热痛觉过敏。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酶联免疫吸附反应试验(ELISA)的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大鼠注射CFA后的足底皮肤中趋化因子IP-10表达的变化。通过在足底注射JNK抑制剂SP600125,观测其对疼痛的产生和IP-10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鼠单侧足底皮下注射CFA诱导足底长时间的热痛觉过敏。在注射后3h、6h、1天,在注射部位足底皮肤IP-10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足底注射JNK抑制剂,能有效延迟热痛觉过敏的形成和足底皮肤中趋化因子IP-10的表达上调。结论:趋化因子IP-10参与CFA诱导的疼痛,而且JNK激酶能够调控CFA诱导的疼痛和IP-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佐剂 趋化因子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JNK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干预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喆 考希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01-1603,I000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二妙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血清IL-1、IL-4、IL-8、TNF-α的影响,探讨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苍术∶黄柏1∶1...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二妙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血清IL-1、IL-4、IL-8、TNF-α的影响,探讨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苍术组、黄柏组、苍术黄柏单提混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观察不同配伍二妙散对AA足关节病理形态改变和血清中IL-1、IL-4、IL-8、INF-a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二妙散对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均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同时各配伍比例二妙散均对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结论:苍术黄柏1∶1配伍比例能有效抑制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对IL-1、IL-8、TNF-α有抑制作用,对IL-4有升高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配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散 类风湿关节炎 大鼠完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隆骨提取物对CFA诱导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赵晓辉 岳会兰 +2 位作者 梅丽娟 邵赟 陶燕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塞隆骨提取物对弗氏完全佐剂诱导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回收,体外加入LPS及IFN-γ刺激培养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I... 目的:研究塞隆骨提取物对弗氏完全佐剂诱导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导腹腔巨噬细胞活化并回收,体外加入LPS及IFN-γ刺激培养巨噬细胞,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IL-12p40、TNF-α)水平。结果:塞隆骨水提物及90%醇沉部分体内给药均能够能显著抑制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巨噬细胞向腹腔的浸润,能抑制巨噬细胞在LPS及IFN-γ刺激下生成细胞因子(IL-12p40、IL-1β、IL-6、TNF-α)。结论:塞隆骨提取物对巨噬细胞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能够抑制其产生炎症因子,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酶联免疫法 完全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