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徐洪
朱鹏雄
+3 位作者
周衍再
裘佳培
刘俊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6-661,共6页
目的·总结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0年经验及随访结果,评估其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目的·总结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0年经验及随访结果,评估其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MIDCAB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达到完全再血管化(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以及是否行冠状动脉杂交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分为3组,分别为不完全再血管化(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最佳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al therapy,OMT)组、MIDCAB(CR)组及HCR(CR)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K-M曲线)分析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及免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生存情况。结果·共有425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9.9个月(18.2~81.1个月)。HCR(CR)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其余2组(均P=0.000),IR+OMT组的围术期死亡率(P=0.000)、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0)、围术期MACCE发生率(P=0.000)、术后48 h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P=0.011)、远期死亡率(P=0.000)、远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2)及远期MACCE发生率(P=0.005)均显著高于完成CR的2组患者。K-M曲线估算的总体10年生存率及10年免于MACCE的生存率分别为80.9%(95%CI 73.1%~88.7%)及70.5%(95%CI 62.1%~78.9%),IR+OMT组的远期生存率(P=0.000)及远期免于MACCE的生存率(P=0.001)显著低于完成CR的2组患者。结论·MIDCAB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着良好的远期疗效,行MIDCAB的患者应尽可能完成CR,IR会造成患者远期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杂交术
完全再血管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
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鑫
徐明
+11 位作者
史宏伟
陈振强
邱志兵
杨海基
穆心伟
蒋英硕
秦星
缪劲
赵扬
肖立琼
高岩
郭子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单纯冠状动脉多支搭桥患者分别进入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组(CCABG组,n=150例)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组(OPCAB组,n=150例)。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单纯冠状动脉多支搭桥患者分别进入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组(CCABG组,n=150例)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组(OPCAB组,n=150例)。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程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肌梗死史和糖尿病、急诊手术和左主干(LM)病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OPCAB组手术前有脑梗死史和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CCABG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CCABG组在常规CPB心脏停跳下进行,OPCAB组用单根心包深吊线,引入一纱条,帮助暴露各冠状动脉分支,采用心脏局部固定器,辅以腔内分流栓,完成远端吻合。所有患者术终行桥血流定量测定。结果:OPCAB组无1例需转成CCABG。所有患者均在心脏侧壁和后壁区域搭桥。两组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数(OPCAB组:3.84±1.06,CCABG组:3.75±0.94)和再血管化指数相似;手术后呼吸支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OPCAB组明显少于CCABG组(P<0.05,P<0.01);OPCAB组呼吸功能不全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CCABG(P均<0.05);两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房颤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OPCAB可用于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多支病变
完全
性
再
血管
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1
作者
徐洪
朱鹏雄
周衍再
裘佳培
刘俊
赵强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6-661,共6页
基金
瑞金医院青年基金培育计划(2019QNPY02021)。
文摘
目的·总结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0年经验及随访结果,评估其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MIDCAB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达到完全再血管化(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以及是否行冠状动脉杂交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分为3组,分别为不完全再血管化(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最佳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al therapy,OMT)组、MIDCAB(CR)组及HCR(CR)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K-M曲线)分析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及免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生存情况。结果·共有425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9.9个月(18.2~81.1个月)。HCR(CR)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其余2组(均P=0.000),IR+OMT组的围术期死亡率(P=0.000)、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0)、围术期MACCE发生率(P=0.000)、术后48 h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P=0.011)、远期死亡率(P=0.000)、远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2)及远期MACCE发生率(P=0.005)均显著高于完成CR的2组患者。K-M曲线估算的总体10年生存率及10年免于MACCE的生存率分别为80.9%(95%CI 73.1%~88.7%)及70.5%(95%CI 62.1%~78.9%),IR+OMT组的远期生存率(P=0.000)及远期免于MACCE的生存率(P=0.001)显著低于完成CR的2组患者。结论·MIDCAB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着良好的远期疗效,行MIDCAB的患者应尽可能完成CR,IR会造成患者远期的不良预后。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杂交术
完全再血管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
性心脏病
Key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cardiopathy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鑫
徐明
史宏伟
陈振强
邱志兵
杨海基
穆心伟
蒋英硕
秦星
缪劲
赵扬
肖立琼
高岩
郭子黄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南京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5,共4页
基金
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资助项目(RC2002078)
文摘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单纯冠状动脉多支搭桥患者分别进入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组(CCABG组,n=150例)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组(OPCAB组,n=150例)。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程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肌梗死史和糖尿病、急诊手术和左主干(LM)病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OPCAB组手术前有脑梗死史和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CCABG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CCABG组在常规CPB心脏停跳下进行,OPCAB组用单根心包深吊线,引入一纱条,帮助暴露各冠状动脉分支,采用心脏局部固定器,辅以腔内分流栓,完成远端吻合。所有患者术终行桥血流定量测定。结果:OPCAB组无1例需转成CCABG。所有患者均在心脏侧壁和后壁区域搭桥。两组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数(OPCAB组:3.84±1.06,CCABG组:3.75±0.94)和再血管化指数相似;手术后呼吸支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OPCAB组明显少于CCABG组(P<0.05,P<0.01);OPCAB组呼吸功能不全和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CCABG(P均<0.05);两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脑卒中、房颤发生率和手术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OPCAB可用于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
多支病变
完全
性
再
血管
化
Keywords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multiple vessels disease
com plete revascularization
分类号
R65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徐洪
朱鹏雄
周衍再
裘佳培
刘俊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陈鑫
徐明
史宏伟
陈振强
邱志兵
杨海基
穆心伟
蒋英硕
秦星
缪劲
赵扬
肖立琼
高岩
郭子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