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宋词学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明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7-162,共6页
历代词学均以对宋词的研究为核心,这在事实上已形成了“宋词学”这一专学。清代宋词学为整个宋词学史上的集大成期。清人对宋词的研究从考证版本、校勘词集、编选词选等基础文献的整理,到阐发词史、评述风格、归纳流派等上层理论的建构... 历代词学均以对宋词的研究为核心,这在事实上已形成了“宋词学”这一专学。清代宋词学为整个宋词学史上的集大成期。清人对宋词的研究从考证版本、校勘词集、编选词选等基础文献的整理,到阐发词史、评述风格、归纳流派等上层理论的建构,不仅研究深入、自成体系,并且在客观上构成了整个清代词学研究的基石。同时,清代宋词学与清词发展之间呈一种紧密互动关系。清人出于创体构派、转变词风的需要而对宋词展开侧重不一的研究,这些研究又在实践中很好地推动了清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宋词学 宋词学 清代 清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词学批评中的本色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岳淑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151,共6页
在中国词学批评史上,"本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词学命题。因此,本色论丰富多彩,"本色"的内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唐宋词学批评中的本色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的理论构建与巩固时期;二是北宋中... 在中国词学批评史上,"本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词学命题。因此,本色论丰富多彩,"本色"的内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唐宋词学批评中的本色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的理论构建与巩固时期;二是北宋中后期本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时期;三是南宋前期对传统本色理论的反动时期;四是南宋后期本色理论的深化时期。唐宋时期的本色论有力地推进了词学的发展,并为张炎本色论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学 本色论 构建 颠覆 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宋词学“质实”论诠说
3
作者 孙虹 胡慧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8-196,共9页
张炎《词源》提出"清空""质实"两大原创性词学范畴,又以吴梦窗为"质实"词风的唯一标本。由于"质实"是晚宋词学理论中不待他求、足以自证的命题,因此以晚宋词学为出发点,从《词源》总结出的晦... 张炎《词源》提出"清空""质实"两大原创性词学范畴,又以吴梦窗为"质实"词风的唯一标本。由于"质实"是晚宋词学理论中不待他求、足以自证的命题,因此以晚宋词学为出发点,从《词源》总结出的晦昧、凝涩、碎拆三个层面追溯"质实"义涵,是从原创的研究视角探讨梦窗词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学 《词源》 吴梦窗 质实 朦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宋词学的理论分歧与清空词风
4
作者 孙虹 冉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200,共9页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文章在晚宋词学背景中,讨论了词学范畴"清空"、"质实"的蕴涵,... 文章指出晚宋词学专论《乐府指迷》《词源》有着深刻的理论分歧:《乐府指迷》独尊清真,指向"质实";《词源》专主白石,指向"清空"。文章在晚宋词学背景中,讨论了词学范畴"清空"、"质实"的蕴涵,结合南宋以来词论中出现的重要词人创作,对"清空"词风中的"意趣高远"、"古雅峭拔","情景交炼"、"骚雅"等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结论是《词源》的理论导向标志着词坛由清真时代转向白石时代的风气移易,也带来了晚宋词风的明显变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学 《乐府指迷》 《词源》 清空词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宋“清空”说与词学法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虹 胡慧聪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在词坛法度趋严、审美趋雅、词坛风气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晚宋词学经历了从推崇质实典丽到宗奉清空骚雅的渐变。张炎"清空"说是这一现象的结穴与归宗,也是晚宋词人群体共同的创作追求和理论建构。在时代鼎革的政治文化环境中,&q... 在词坛法度趋严、审美趋雅、词坛风气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晚宋词学经历了从推崇质实典丽到宗奉清空骚雅的渐变。张炎"清空"说是这一现象的结穴与归宗,也是晚宋词人群体共同的创作追求和理论建构。在时代鼎革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清空"是基于思想内容的艺术风格,更具有立意高远、抒情平正、布局精美的法度意义。词论词集合刊本《山中白云集》,印证了张炎及晚宋词人创作具有词学法度的实践范本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学 “清空”说 法度 《山中白云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宋“骚雅”词论与江西诗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6,共8页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 张炎《词源》是晚宋最为重要的词学专论,在"清空"、"质实"、"骚雅"、"意趣"等原创词学范畴中,"骚雅"是对南宋以来尚雅之风复炽现象最为直接的理论回应,也反映出苏轼、辛弃疾之后,词坛在趋时通变背景下出现的以江西诗学为核心、以诗为词的风格转型。在江西诗学与两宋特别是晚宋词学词风的交叉视野中,可以从诗骚以来的诗教传统、清刚峭拔的诗境格调、"活法"建构的诗性语言三个层面看到江西诗学对"骚雅"词论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学 《词源》 骚雅 江西诗 词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