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岂有文章惊海外:辛亥革命前后宋育仁与西方人的交往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宇 《党政研究》 2014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宋育仁与西方世界的接触并不仅限于出使欧洲之时,《澄斋日记》等史料中记录了宋育仁辛亥革命前后(1910—1914)在北京与西方人的交往事迹。例如,宋育仁在北京世界教育会对中外人士演讲,以及与安德烈·铎尔孟的学术交往,都是既往研究... 宋育仁与西方世界的接触并不仅限于出使欧洲之时,《澄斋日记》等史料中记录了宋育仁辛亥革命前后(1910—1914)在北京与西方人的交往事迹。例如,宋育仁在北京世界教育会对中外人士演讲,以及与安德烈·铎尔孟的学术交往,都是既往研究所没有提到过的。对这些事迹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宽宋育仁研究的视角,使我们站在更新的高度理解宋育仁及其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育仁 铎尔孟 恽毓鼎 世界教育会 澄斋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名以求王道——民国时期宋育仁复辟诉求的经学视野(1912—1924)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3-161,共9页
"正名"是儒家政治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观念。深受传统学术熏陶的读书人在面临近代中国新旧秩序急剧更迭之际,倾向于利用既有思想资源去回应政治现实。1914年的复辟风波中,宋育仁提出辛亥鼎革符合《春秋》"王鲁亲周"的... "正名"是儒家政治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观念。深受传统学术熏陶的读书人在面临近代中国新旧秩序急剧更迭之际,倾向于利用既有思想资源去回应政治现实。1914年的复辟风波中,宋育仁提出辛亥鼎革符合《春秋》"王鲁亲周"的大义,只需民国临时总统袁世凯正名"总统"为"公",即可复辟王道。为了瓦解民国的正当性,宋育仁进一步辨析"革命""禅让"等名词概念的政治内涵。尽管这些努力在新时代的形势下都难以成功,不过这套经学政治话语颇能折射出民国时期多元歧异的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育仁 正名 复辟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育仁“封建论”中的“地方”与“天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65,共10页
中国读书人具有超越地方的"天下"政治关怀,宋育仁在清末民国之际坚持的封建论是这一天下思维的具体呈现。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宋育仁和蜀学会师生的封建论带有明显的"外向"性质,通过"自分"的构想去抵御... 中国读书人具有超越地方的"天下"政治关怀,宋育仁在清末民国之际坚持的封建论是这一天下思维的具体呈现。在清末维新运动时期,宋育仁和蜀学会师生的封建论带有明显的"外向"性质,通过"自分"的构想去抵御西洋外患的冲击;民国建立之后,宋育仁的"天下"政治失去了根本的制度依托,从而回到封建的"内向"维度,以此表达对民国政体的批评,并通过倡议乡礼复古来构建一个家国一体的"天下"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育仁 政治思想 封建论 地方 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育仁的边疆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凌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边疆危机是中国大多数王朝要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晚清以来,中国四面受敌,边疆危机较之以往尤为严峻。宋育仁高度关注边疆危机,他痛陈边疆危机,怒斥列强侵略,提出了解决边疆危机之策:密切联系,加强管理;主动出击,全国防御。他对边疆危... 边疆危机是中国大多数王朝要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晚清以来,中国四面受敌,边疆危机较之以往尤为严峻。宋育仁高度关注边疆危机,他痛陈边疆危机,怒斥列强侵略,提出了解决边疆危机之策:密切联系,加强管理;主动出击,全国防御。他对边疆危机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同时期进步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育仁 边疆危机 边疆御敌 边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官员雷人决策差点惹民变
5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I0004-I0004,共1页
清末大袋洋务,各地官员纷纷建工厂,开公司。但多有对洋务不甚了了者,例如张之洞门人宋育仁,光绪年间曾受四川总督鹿传霖委任管理商务局,误以为煤油(石油的俗称)是从煤炭中榨出来的。宋育仁在重庆开设煤油公司局,却对商务所知无... 清末大袋洋务,各地官员纷纷建工厂,开公司。但多有对洋务不甚了了者,例如张之洞门人宋育仁,光绪年间曾受四川总督鹿传霖委任管理商务局,误以为煤油(石油的俗称)是从煤炭中榨出来的。宋育仁在重庆开设煤油公司局,却对商务所知无几,强拉硬拽弄了几万两股金,扬言要用煤炭来炼制煤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 清末 民变 决策 四川总督 光绪年间 宋育仁 油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