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宋明时期天师道的心性思想
- 1
-
-
作者
郑信平
-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30-34,共5页
-
文摘
道家 (教 )一直都很注重对心性问题的研究。隋唐以降 ,道门中人对心性问题的阐述无不带有儒释之痕迹。宋明时期 ,心性问题的系统阐释是天师道徒发展天师道哲学的重中之重。作者分析了此时期天师道领袖人物的心性思想 。
-
关键词
天师道
心性
儒释化
宋明时期
-
分类号
B956.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宋明时期儒学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综述
- 2
-
-
作者
杨光安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3-224,共2页
-
文摘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之主脉,历代学者无不乐于寻其精粹而不疲。为推动儒学研究,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倡导下,以“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为主题的系列研讨会,按计划分先秦、汉唐、宋明、近现、现代依次进行。2011年5月13日至15日在杭州举办的“宋明时期儒学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即属该系列研讨会之一。
-
关键词
儒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思想精华
宋明时期
研讨会综述
中国文化
联合会
-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宋明时期茶马贸易的差异性分析
- 3
-
-
作者
孟旭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3年第5期182-184,共3页
-
文摘
中原地区与藏、羌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茶马贸易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明两朝,至清朝时期逐渐衰落。在茶马贸易最为繁荣的宋明时期,其差异也颇为明显。茶马贸易在宋朝时,其发展不断制度化,茶马贸易的管理体系更加规范,茶马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影响中原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政策。明朝时,政府对茶马贸易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并呈现出了官营化、垄断化的趋势。宋明两代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了政策的差异,这些政策的差异对整个茶马贸易发展进程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关键词
茶马贸易
宋明时期
差异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从同姓到同宗:宋明吉安地区的宗族实践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黄志繁
-
机构
南昌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1,168,共9页
-
文摘
由于礼制等因素的局限,宋代吉安地区的许多家族虽然是同姓,但各自拥有不同的世系,族谱也不统一,因而即使有欧阳修等著名人物进行修撰族谱的活动,他们也无法成为一个实体性的宗族。南宋以后,以杨万里家族为代表的吉安地区宗族通过建构一个同姓团体认可的"始祖",来达到统一世系,突破礼制中祭祀代数限制的目的。同时,他们还运用家族名人资源,从建立名人专祠入手,逐渐建立起拥有祀产的祠堂,并形成自身独特的宗族文化。吉安地区宋明时期的宗族实践表明,考察宗族问题,"始祖的建构"所带来的世系突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始祖成功构建出来,宗族的世系有了一个起点,族谱的统一和祠堂的修建才能顺理成章,同姓才能转变成同宗。随着后世宗法礼制的进一步松弛,始祖认定所带来的世系起点,又被进一步突破,从而演变成为同姓即同宗的局面,此时血缘关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宗族文化成为同姓认同的核心。
-
关键词
宋明时期
吉安
宗族
始祖
世系
-
Keywords
from the Song to Ming Dynasties
Ji'an
lineage
first ancestor
ancestor genealogy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大力弘扬浙学文化 努力建设文化浙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董根洪
-
机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23,32,共3页
-
文摘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而要达成这一具有远见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大力弘扬优秀浙学文化。以宋明时期浙江学术为代表的浙学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和文化巨匠,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文化实践塑造了代代相传的的浙江学术传统与人文精神传统,
-
关键词
浙学
人文精神
王阳明心学
战略任务
宋明时期
知行合一
价值观建设
四先生
东莱博议
学术传统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本体功夫论》述评
- 6
-
-
作者
赵伯辉
-
机构
浙江大学哲社系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96-96,共1页
-
文摘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因为传统本身就意味着批判性的积累,然而它正如其他各民族哲学一样,逃脱不了对体用问题的探讨,或者说至少是要以某种体用关系为基础,这似乎是哲学的宿命。宋明时期的中国哲学的体用问题主要体现在本体功夫思想上。屠永先的《本体功夫论》...
-
关键词
本体功夫思想
功夫论
中国传统文化
体用关系
中国哲学
述评
宋明时期
批判性
-
分类号
B244.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