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太祖“以孙为子”考辨——兼析王继恩等“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传言
1
作者 顾宏义 《中原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宋太祖尝将其年幼之孙(即德昭之子)迎入宫中抚育,并以孙为子,赐名德雍,与其父叔“联名”。太宗亦疑似存在同样情况。如此抚育皇室幼儿于宫中之事,其初衷似与太祖宋皇后、太宗李皇后未有子嗣相关。但此一“紊乱昭穆”之举,在宋初皇位授... 宋太祖尝将其年幼之孙(即德昭之子)迎入宫中抚育,并以孙为子,赐名德雍,与其父叔“联名”。太宗亦疑似存在同样情况。如此抚育皇室幼儿于宫中之事,其初衷似与太祖宋皇后、太宗李皇后未有子嗣相关。但此一“紊乱昭穆”之举,在宋初皇位授受之际产生微妙之影响,故太宗此后遂改德雍名为惟吉,恢复其皇侄孙身份。当太宗驾崩,王继恩等大臣谋阻止真宗继位而未成,但此后遂有其欲“谋立太祖之孙惟吉”之传言流布于世,神宗时与两宋之际分别发生的宗室异动事件,以及高宗选择太祖后裔继位,皆受此传言或显或隐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以孙为子 王继恩 赵惟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口之战与宋太祖朝军事装备的革新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学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8,共10页
北宋与南唐间的皖口之战,不仅决定了南唐政权最终覆灭的命运,也是一次以火箭、猛火油机等当时最新式武器相对抗为突出特色的典型战例。宋军能够夺得战役的胜利,与宋太祖重视火药武器的研发密不可分,更集中体现了宋太祖整顿军工生产和革... 北宋与南唐间的皖口之战,不仅决定了南唐政权最终覆灭的命运,也是一次以火箭、猛火油机等当时最新式武器相对抗为突出特色的典型战例。宋军能够夺得战役的胜利,与宋太祖重视火药武器的研发密不可分,更集中体现了宋太祖整顿军工生产和革新军事装备所取得的成果。宋太祖朝乃至整个宋代的武器革新,集中体现在远射武器的进步上,这既有武器发展的自身规律,也与尚武之风愈来愈弱的宋代文化特质紧密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口之战 火箭 猛火油机 宋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学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不论是独揽禁军日常训练、调动和将校任免权,还是战时或御驾亲征,或居中遥控,不授大将以重权,都表明宋太祖是“将从中御”的始作俑者。“将从中御”是宋太祖就宋初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所采取的针对性很强的举措,也取得了巩固北宋政权... 不论是独揽禁军日常训练、调动和将校任免权,还是战时或御驾亲征,或居中遥控,不授大将以重权,都表明宋太祖是“将从中御”的始作俑者。“将从中御”是宋太祖就宋初具体的政治、军事形势所采取的针对性很强的举措,也取得了巩固北宋政权的良好效果。宋太宗在主客观诸条件已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仍然机械地照搬“将从中御”,加剧了宋军在对辽战争中的惨败,遂难逃后人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从中御 宋太祖 宋太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朝参知政事的设立及职权考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志光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83,共5页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在参知政事设立及人选问题上存在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权力配置问题,因此,宋太祖朝... 北宋参知政事始设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年),神宗元丰改制废罢,在北宋前期,参知政事是宋朝中央政府(中书门下,简称中书)的副长官,权力与地位仅次于宰相。由于在参知政事设立及人选问题上存在着复杂的政治背景和权力配置问题,因此,宋太祖朝参知政事设立之后,其职权几经变化,与宰相分享中书权力的配属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参知政事 设立 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王在神性和人性之间的困惑及其应对——以宋太祖赵匡胤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43,共7页
专制政体、政治生态都有将君主神化以证明其统治权力不仅合法合理,而且不容侵犯的的基本趋向,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君王特别是开国君王,都不会拒绝甚至主动追求"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的神性。宋太祖却相当例外——虽... 专制政体、政治生态都有将君主神化以证明其统治权力不仅合法合理,而且不容侵犯的的基本趋向,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君王特别是开国君王,都不会拒绝甚至主动追求"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的神性。宋太祖却相当例外——虽贵为天子,却并不追求要将自己高度神化,除了个别时候对付特殊敌人外,他的人性、人情味很浓,并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体现。本文详细归类介绍、分析了这种以人性为主的精神气质及其影响,最后指出:在中国历时绵长的专制王朝中,宋朝的国家气质与众不同,其主要奠基者是赵匡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性 人性 宋太祖 国家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论宋太祖——读《宋论》笔记
6
作者 陈远宁 《船山学报》 1987年第2期41-48,56,共9页
王船山治史,重视古为今用。他曾说过:“所贵乎史者,述往事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船山撰写《宋论》,也是为着探究宋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经验,作为后世鉴戒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封建社会有识见的君主之一,他通过陈桥兵变,建... 王船山治史,重视古为今用。他曾说过:“所贵乎史者,述往事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船山撰写《宋论》,也是为着探究宋王朝由盛至衰的历史经验,作为后世鉴戒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中国封建社会有识见的君主之一,他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使由唐末至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趋于统一,百余年间,海内大治。对此,船山作了高度肯定的评价,认为宋太祖是以“一人之泽,施及百年”,“光武以后,太祖其迥出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宋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 读通鉴论 治史 船山学报 求诸己 唐末 纲鉴易知录 养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治国方略的价值立足点及其历史借鉴
7
作者 李佳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87,共3页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政治军事战略以及自由发展的经济战略等治国方略,为北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宋太祖的治国方略中蕴含着其稳固和平、改善民生和抑制暴力、崇尚创新的价值立...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政治军事战略以及自由发展的经济战略等治国方略,为北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宋太祖的治国方略中蕴含着其稳固和平、改善民生和抑制暴力、崇尚创新的价值立足点。有鉴于此,当今领导者应坚持价值目标与效用手段的统一,以制度保障创新的进行,以机制推动创新的深化,提升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治国方略 价值立足点 创新 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8
作者 田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他办公的地方,办公时间殿门必须全部打开。,丞相范质不解。宋太祖说:“这就好像是我的内心,赤诚待人,公正无私,人们都可以通过殿门看到!”这种开门哲学不仅使宋太祖赢得了好人缘,而...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下了一道命令:凡是他办公的地方,办公时间殿门必须全部打开。,丞相范质不解。宋太祖说:“这就好像是我的内心,赤诚待人,公正无私,人们都可以通过殿门看到!”这种开门哲学不仅使宋太祖赢得了好人缘,而且为北宋早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哲学 赵匡胤 待人 人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治国用人的得失
9
作者 张晓政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50,共2页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殿前军最高长官)赵匡胤策划发动了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建宋代周。赵匡胤夺取帝位的方式虽然不太光彩,但北宋的建立,却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动荡、朝代更迭频繁的混乱局面,并在...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殿前军最高长官)赵匡胤策划发动了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建宋代周。赵匡胤夺取帝位的方式虽然不太光彩,但北宋的建立,却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国家分裂动荡、朝代更迭频繁的混乱局面,并在汉、唐之后,使中华文明进入新的黄金时期。作为宋朝开创者的宋太祖赵匡胤,也与秦皇、汉武、唐宗并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雄主。古人常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得失 用人 治国 唐末五代 赵匡胤 国家分裂 黄金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的“诚信公关”
10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I0001-I0001,共1页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准知吴越国王钱傲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赵匡胤见钱傲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俶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准知吴越国王钱傲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赵匡胤见钱傲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俶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对此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公关 诚信 赵匡胤 吴越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太祖的驭臣之道
11
作者 乔宗传 《北方论丛》 1987年第3期86-90,共5页
史学界无不将宋初集权之成功归于释兵权、收财权,这已成定论,无须赘述。但是有一些问题还是很值得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为何五代的骄兵悍将很顺从地将兵权交给宋太祖呢?收财权又为什么那么轻而易举呢?照理说,赵匡胤这个非正统的皇帝... 史学界无不将宋初集权之成功归于释兵权、收财权,这已成定论,无须赘述。但是有一些问题还是很值得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为何五代的骄兵悍将很顺从地将兵权交给宋太祖呢?收财权又为什么那么轻而易举呢?照理说,赵匡胤这个非正统的皇帝要坐稳江山,该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史学界 赵匡胤 兵权 财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的待人之道
12
作者 徐忠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吴越王钱俶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去朝拜宋太祖,宋朝很多官员建议扣留钱俶,太租没采纳,
关键词 宋太祖 待人 军事形势 吴越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的无字信
13
作者 清风慕竹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3-33,共1页
宋太祖赵匡胤准备平定南唐,决定任命仁厚的曹彬为主帅、剽悍的潘美为副将。曹彬怕潘美等人不听招呼,极力推辞,太祖笑笑说:“我自有安排。”
关键词 宋太祖 赵匡胤 历史人物 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敕书说”质疑补述
14
作者 唐莫尧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贵州 历史地理 宋太祖 《安氏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与窦仪的“官范”
15
作者 刘吉同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宋太祖 价值体系 《续资治通鉴》 控制系统 人的尊重 知错即改 中国青年报 翰林学士 独立的人格 典章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太祖的“高考”改革
16
作者 邓凌原 《教育家》 2013年第10期22-23,共2页
如同高考是当代社会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词汇一样,科举成为最能激发古人勘奋读书的字眼。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总有读书人心无旁骛,埋头苦读。
关键词 高考 宋太祖 改革 读书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王学纵横谈——帝王绝学 宋太祖赵匡胤:大气君王(4)
17
作者 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第4期83-83,共1页
集权中央,以文治武 赵匡胤取得政权后,采取怀柔优抚之策,尊世宗皇后为周太后,封后周皇帝为郑王,移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将养起来,并未施加毒手,使其得终天年,后周文武百官悉数承袭原职,甚至连宰相都仍由王溥等三人继任,没搞... 集权中央,以文治武 赵匡胤取得政权后,采取怀柔优抚之策,尊世宗皇后为周太后,封后周皇帝为郑王,移至房州(今湖北房县)将养起来,并未施加毒手,使其得终天年,后周文武百官悉数承袭原职,甚至连宰相都仍由王溥等三人继任,没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心归向,稳定了政局;更没有乱杀一个有功之臣,历史鲜见。凡此种种,都足见赵匡胤心胸博大,气度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中国 宋朝 赵匡胤 宋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王学纵横谈 帝王绝学·宋太祖赵匡胤—大气君王(一)
18
作者 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第1期100-100,共1页
在封建专制社会,权力就是一切,特别是帝王之家,大权岂可旁落?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鲜有被称为“大气”的皇帝,作为皇帝也实在不能大气。秦始皇作为历史第一皇帝为巩... 在封建专制社会,权力就是一切,特别是帝王之家,大权岂可旁落?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鲜有被称为“大气”的皇帝,作为皇帝也实在不能大气。秦始皇作为历史第一皇帝为巩固统治即以残暴著称,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后即杀戮功臣以防后患,留下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刻骨警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赵匡胤 大气 中国历史 皇帝 秦始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王学纵横谈——帝王绝学 宋太祖赵匡胤:大气君王(2)
19
作者 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第3期73-73,共1页
在封建专制社会,权力就是一切,特别是帝王之家,大权岂可旁落?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皇帝,鲜有被称为“大气”的皇帝,作为皇帝也实在不能大气。
关键词 宋太祖赵匡胤 大气 中国历史 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王学纵横谈 帝王绝学·宋太祖赵匡胤——大气君王(二)
20
作者 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第2期94-94,共1页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一个名叫赵弘殷的武将(骑兵中的中级军官)之家,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好骑马、射箭,立志武功建业。当时也正是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最激烈的时期。在倾轧之中,赵弘殷官运不佳,家道中落。...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公元927年,赵匡胤生于一个名叫赵弘殷的武将(骑兵中的中级军官)之家,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好骑马、射箭,立志武功建业。当时也正是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最激烈的时期。在倾轧之中,赵弘殷官运不佳,家道中落。迫于家庭窘况,21岁的赵匡胤毅然告别父母妻子,离家出走,闯荡江湖,决心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起初两年很不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赵匡胤 大气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