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大曲与汉魏大曲、宋大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安潮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8,共10页
大曲这一古代音乐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有同有异的特点,认识到这些异同对深入了解大曲的发展线脉非常必要。文章运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各个时期大曲进行了曲辞、结构、曲名、宫调、伴奏乐器及风格特征等诸要素的比较,认识到汉魏... 大曲这一古代音乐体裁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有同有异的特点,认识到这些异同对深入了解大曲的发展线脉非常必要。文章运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各个时期大曲进行了曲辞、结构、曲名、宫调、伴奏乐器及风格特征等诸要素的比较,认识到汉魏至宋等不同时期大曲的异同,由此了解大曲这一古代音乐体裁的发展与演变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大曲 汉魏大曲 宋大曲 比较 音乐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存期宋河中高温大曲霉菌的分离及鉴定
2
作者 李学思 侯小歌 +2 位作者 王蕴哲 李林儒 张晓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该研究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技术对不同储存期(4~7个月)的宋河中高温大曲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霉菌进行鉴定,结合其理化指标检测结果确定宋河中高温大曲的最佳储存时间。结果表明,从不同储存期的宋河... 该研究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技术对不同储存期(4~7个月)的宋河中高温大曲中的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霉菌进行鉴定,结合其理化指标检测结果确定宋河中高温大曲的最佳储存时间。结果表明,从不同储存期的宋河中高温大曲中共分离得到22株霉菌,其中,储存期为4、5、6个月的宋河中高温大曲分别获得6株、4株、12株霉菌,经鉴定为5个属的14种霉菌,其中,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存在于储存4、5、6个月的宋河中高温大曲中,储存期为6个月的宋河中高温大曲中霉菌种类最多,且糖化力、发酵力和酯化力最高,分别为717.5 mg/(g·h)、1.97 g/(0.5 g·72 h)、13.04 mg/(50 g·7 d),确定宋河中高温大曲的最佳储存时间为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中高温大曲 霉菌 分离 鉴定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