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瑞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83,共14页
论述中国历史的演进,最为有名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这是向前看得出的认识。宋元变革论则向后看,从宋代与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走向。宋元变革论,准确地说是南宋至元变革论。本文追溯了宋元变革论的学术背... 论述中国历史的演进,最为有名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首倡的唐宋变革论,这是向前看得出的认识。宋元变革论则向后看,从宋代与元明清乃至近现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走向。宋元变革论,准确地说是南宋至元变革论。本文追溯了宋元变革论的学术背景,运用地域切割理论,把视点聚焦于江南,从南朝到南宋的联系上,揭示一直遮蔽于中原政治光环之外的经济和文化重心江南的重要性。并且在士大夫政治研究的基础上,从科举登第后士人命运的角度切入,指出制度上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产生的流弊,加之进入南宋后的"员多阙少",使绝大多数科举登第后的士人停滞在选人这一低级官僚的层面。严酷的仕途现实让士人失望、绝望,逐渐与主流政治产生疏离,形成流向多元化。而元代长期废止科举,更为促进了这种趋势。大量士人参与到地方社会,引领了社会转型。文化下移,教化普及,明清以来强势的地方乡绅社会,来源正是南宋历元的积淀。通过对时(南宋)、地(江南)、人(士人)三要素互动的考察,来俯瞰中国如何走向近代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士大夫政治 选人改官 地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人流向与社会转型——宋元变革论实证研究举隅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瑞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历来,研究科举,大多关注士人获取功名的过程,视线也基本停留于士人登第为止,而对士人登第后的命运则较少关注。文章则从微观个案出发,宽泛地考察作为下层官僚的普通选人改官觅求荐举状的难度和贫困,以及在改官之际选人所遭受的各层官吏... 历来,研究科举,大多关注士人获取功名的过程,视线也基本停留于士人登第为止,而对士人登第后的命运则较少关注。文章则从微观个案出发,宽泛地考察作为下层官僚的普通选人改官觅求荐举状的难度和贫困,以及在改官之际选人所遭受的各层官吏盘剥。仕途蹇涩与官场污浊,由失败、失意、失望而导致的绝望,让不少士人对仕途产生淡漠与疏离。心态的变化带来了行为变化,士人流向走向多元化。然而,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流向以外,士人失意的一面一直被无意而深深地遮蔽。这种遮蔽给后世考察士人流向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钩玄索隐,从文献中归纳出一些反映士人流向的个案。在这样具体事实的分析基础上,再由微观到宏观,从士人流向多元化,展示社会转型之渐。并且放眼元代,从社会变化上寻求南宋与元代乃至明清的联系,申说作者近年来主张的宋元变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登第 选人改官 士人流向 宋元变革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官僚大投射:罗大经仕履考析——宋元变革论实证研究举隅之三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瑞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1,167,共8页
作为选人的罗大经,在进士及第之后,却迟迟八年未能注阙获得差遣。后来通过走了父辈友人的后门,在他们的援助之下,方在遥远的广西开始了为官生涯。然而,由此过去了十八年,罗大经依然挣扎于"选海",未能脱离。不仅如此,他后来还... 作为选人的罗大经,在进士及第之后,却迟迟八年未能注阙获得差遣。后来通过走了父辈友人的后门,在他们的援助之下,方在遥远的广西开始了为官生涯。然而,由此过去了十八年,罗大经依然挣扎于"选海",未能脱离。不仅如此,他后来还为上司之间的政争所波及,彻底出局,无奈中断了本来即坎坷的仕途。罗大经如此的仕履在南宋并非个例,他的经历折射出了南宋毫无势力背景的普通下层选人官僚的普遍命运。透过罗大经的个案可以窥见,选人不仅向京官升迁行路艰难,从金榜题名开始,七阶选人的长途跋涉也很艰难。碰壁迂回的本能,让不少士人舍弃了充满诱惑的仕途,形成流向的多元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促因的综合作用之下,走向地方的士人在无形之中引领了社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大经 南宋 选人 关系网 宋元变革 士人流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