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与宋型国家概念的提出
1
作者 李华瑞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唐宋之际中国历史确实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并不是从中国历史的整体观察这个变化,且对许多历史现象的总结不尽符合实际。既然如此,在现今反思的基础上,走出唐宋变革论,对唐宋历史从范式角度作新的探索就实... 唐宋之际中国历史确实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并不是从中国历史的整体观察这个变化,且对许多历史现象的总结不尽符合实际。既然如此,在现今反思的基础上,走出唐宋变革论,对唐宋历史从范式角度作新的探索就实属必要。而将宋代置于中国古代史长河中与其他断代相比便会发现其所具有的独特性,首先,宋是唯一不与“夷狄”(游牧渔猎民族政权)一争雄长,且辖境最小的帝制国家;其次,宋是唯一在国家财政税收中工商税、专利税大大超过农业税的时代;再次,“宋学”功利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独树一帜;最后,宋朝文官士大夫政治力量较之其他政治势力处于最高地位。这些独特性都充分说明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类型的时期,而对“宋型国家”的探讨,最终目的是为了讨论两宋之后,蒙古族和满族能够建立政治上大一统帝制国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近世说 宋型国家 文官政治 国家财政 事功思想 民族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以思想文化面向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妥建清 赵建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8,共8页
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论域深具影响的"宋代近世说",以贵族政治的式微、平民势力的高涨为指归,从广义文化视域揭橥宋代开启中国的近世。是说参考欧洲历史分期,深入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形成"多元近世"观。分疏内藤湖... 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论域深具影响的"宋代近世说",以贵族政治的式微、平民势力的高涨为指归,从广义文化视域揭橥宋代开启中国的近世。是说参考欧洲历史分期,深入中国文化的内在理路,形成"多元近世"观。分疏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形成的内、外部契机,反思是说引出的种种问题意识,以期洞见中国现代思想曲折展开的历程,进而重新省思中国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宋代近世说 多元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宋代近世说”到日本的“天职”——内藤湖南中国论的政治目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64,共10页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在20世纪中国史研究领域影响广泛,然而该说却并非是纯粹的学术论说。分析内藤发表该说的最初文本《支那论》以及内藤其他相关论说可知,在其"宋代近世说"背后,有着经由历史分析推论出辛亥革命...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在20世纪中国史研究领域影响广泛,然而该说却并非是纯粹的学术论说。分析内藤发表该说的最初文本《支那论》以及内藤其他相关论说可知,在其"宋代近世说"背后,有着经由历史分析推论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帝制必然灭亡,而共和政治又不能自行实现,进而劝谕中国人放弃国家统一、剖割领土、接受国际托管这样一种明确的思想理路。内藤"宋代近世说"表面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但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东洋文化中心移动至日本这样一个虚幻的假说,为日本以振兴"东洋文化"的"天职"为理由对中国采取侵略行动披上合法性外衣。而内藤在讨论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历史长时段视角,正是其政治主张具有学术色彩因而也更加具有欺骗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藤湖南 宋代近世说 现实含义 日本的“天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时间到社会形态:“近世”概念中的学术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宣朝庆 陈旭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7,共8页
"近世"一词作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其意蕴从战国至近代发生了深刻地变迁。由于缺乏对"近世"一词含义的梳理,当下混用"近世"与"近代",以及不同学科间用法不一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学术共同体的... "近世"一词作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其意蕴从战国至近代发生了深刻地变迁。由于缺乏对"近世"一词含义的梳理,当下混用"近世"与"近代",以及不同学科间用法不一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学术共同体的时空体验出发,围绕"近世"含义的演变,发现这一概念经历古今嬗变和中西交融的双重变迁,从一种模糊的时间概念发展为一种对社会基本形态的表达,用以描述宋代之后的平民社会。"近世"概念在内涵上的变化,反映了学术共同体的代际变迁和时代感的变化,对于认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体验 社会形态 宋代近世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世易代之际的诗学演进特质 被引量:1
5
作者 贺根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5-172,共8页
近世易代之际的诗学演进历程是中国文学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承担着总结传统和开创未来的双重使命,聚讼千年的唐、宋之争论,相互推演,构成彼此夹杂的诗学传统铸造运动。近世诗学在复古主义泛滥之际不乏有创变的种种诉求,在浮... 近世易代之际的诗学演进历程是中国文学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它承担着总结传统和开创未来的双重使命,聚讼千年的唐、宋之争论,相互推演,构成彼此夹杂的诗学传统铸造运动。近世诗学在复古主义泛滥之际不乏有创变的种种诉求,在浮世之中感悟人生,谋求思想上的解脱,借以理趣和尚理追求,树立了中国诗学的哲理传统。鼎革之际的社会乱象和游移不居的文人定位深刻影响着诗学的书写风貌,易代之际的诗学凸显了民族文化自新的内在活动。近世易代之际的诗学不仅延续独具民族文化意蕴的千年诗脉,也打造了饱含近世内涵的诗学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文学 宋代近世说 易代之际 诗学演进 唐宋变革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考察的新视域——史实溯源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以来的热门关键词,各种媒体刊载、学术会议研讨、课题立项考察、论作著书面世等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考察中国式现代化,只驻足于其本身是不够的,还要特别注重两个维度——传承与发展。从“历史连续...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以来的热门关键词,各种媒体刊载、学术会议研讨、课题立项考察、论作著书面世等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考察中国式现代化,只驻足于其本身是不够的,还要特别注重两个维度——传承与发展。从“历史连续性”视域出发探究其萌芽、发端、发展的史实溯源,及其源远流长的演进走向,关注其实践内涵与理论表述的积淀与变迁。与此同时,注重其实践和理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丰富、升华和发展、创新。在当今新型工业化浪潮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其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但其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而是融入了新的时代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析其发展进程中的“变”与“不变”,这些中国式现代化考察的新视域,有利于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宋代近世说 早期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