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宋代词人“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慧敏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中国文人自古喜爱登高作赋,然宋代词人却普遍具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词人在词中或者用"怕"、"莫"、"休"、"怯"等字眼进行直接表达,或者以"危楼"意象委婉流露。究其原... 中国文人自古喜爱登高作赋,然宋代词人却普遍具有"惧怕登楼"的心理倾向:词人在词中或者用"怕"、"莫"、"休"、"怯"等字眼进行直接表达,或者以"危楼"意象委婉流露。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登楼易生愁"的客观情状以及宋人自身忧郁的个性特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词人 惧怕登楼 “危楼”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词人创作心理的文化阐释
2
作者 杨金梅 《重庆社会科学》 2007年第11期46-49,共4页
宋代在政治、军事上属于衰世,文化上却处于盛世,二者之间的反差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人生态度和他们的创作心理,他们虽然仍然具有传统的"修齐治平"的用世思想,但是却并不完全恪守儒家的经典教条。这种复杂态度反映到创作上,就... 宋代在政治、军事上属于衰世,文化上却处于盛世,二者之间的反差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人生态度和他们的创作心理,他们虽然仍然具有传统的"修齐治平"的用世思想,但是却并不完全恪守儒家的经典教条。这种复杂态度反映到创作上,就是既遵循以诗言志的文学传统,同时又保留了相当的心理空间用以抒发对于一己人生的诸多感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词人 儒学 创作心理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齐鲁词界的总体景观——读《宋代齐鲁词人概观》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宋代 宋代齐鲁词人概观》 词学理论 齐鲁词人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隐士词人潘阆生平考索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兆鹏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7,共10页
潘阆是宋初著名隐士、词人、诗人。他的事迹一向湮没无闻,史乘所载,时相矛盾。经考订,知潘阆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常以卖药为生。为人疏狂放荡,虽是隐士,却热衷功名,喜结交宫廷权贵,先后两次卷入宫廷皇位斗争,两遭缉捕,一次入狱。太宗时曾... 潘阆是宋初著名隐士、词人、诗人。他的事迹一向湮没无闻,史乘所载,时相矛盾。经考订,知潘阆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常以卖药为生。为人疏狂放荡,虽是隐士,却热衷功名,喜结交宫廷权贵,先后两次卷入宫廷皇位斗争,两遭缉捕,一次入狱。太宗时曾任国子助教,可没几天就被撤职。真宗时做过闲散的州参军。平生与柳开、王禹偁等友善,多有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阆 隐士 传奇人生 宋代词人 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词论中“创作因果”论之美学透视
5
作者 许兴宝 燕枝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5-20,共6页
关键词 宋代词论 词论家 周邦彦 宋代词人 美学 辛弃疾 人格 作家 柳永 欧阳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 被引量:4
6
作者 罗时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91-95,共5页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有六百多首词流传至今,独占鳌头,这已经是够幸运的了。更幸运的是,历代人似乎都很偏爱他的词,称誉颇多。辛词既然有那么多作品流传并能那样引起历代人的偏爱,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辛词蕴涵的深厚、博大。凡深厚博大...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有六百多首词流传至今,独占鳌头,这已经是够幸运的了。更幸运的是,历代人似乎都很偏爱他的词,称誉颇多。辛词既然有那么多作品流传并能那样引起历代人的偏爱,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辛词蕴涵的深厚、博大。凡深厚博大的文化遗存其魅力是书写不尽的,只是需要发现而已。本文打算从隐士文化的视角对辛弃疾其人及其作品进行一番考察,这样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宋代是历史上隐士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二,辛弃疾一生经历了约二十年的隐士生活。三,稼轩词之大部分是在隐居期间所作,还有一些则与隐逸着密切的联系。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隐逸词 隐士文化 居士 境界 现实社会 士大夫 宋代词人 稼轩词 贫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学之路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兆鹏 《现代中文学刊》 1997年第3期6-12,共7页
未到不惑之年的我,治学的时间不算很长,要谈治学经验,确实有些惶恐。但毕竟在求学道路上已经跋涉了二十年,其中有些甘苦,写出来供想入学问之门的同好们参考,也许不无启发。一我生长在乡村,从小读书虽然比较用功,但课外却没有什么书读。... 未到不惑之年的我,治学的时间不算很长,要谈治学经验,确实有些惶恐。但毕竟在求学道路上已经跋涉了二十年,其中有些甘苦,写出来供想入学问之门的同好们参考,也许不无启发。一我生长在乡村,从小读书虽然比较用功,但课外却没有什么书读。上初中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干 唐宋词 词人群体 生平事迹 古典文学研究 南渡 词学研究 作家作品 生卒年 宋代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何处──中国古代文人情诗的文化剖视 被引量:2
8
作者 仪平策 廖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6-80,共5页
相对于西方情诗那种比较鲜明的形上色彩、精神意味和浪漫情调,中国古代文人情诗则更多地具有感性的、人间的、近昵的、亦情亦欲、灵肉合一的审美品格,从而构成了独持的艺术风貌。造成这种风貌的原因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语境,即表现于... 相对于西方情诗那种比较鲜明的形上色彩、精神意味和浪漫情调,中国古代文人情诗则更多地具有感性的、人间的、近昵的、亦情亦欲、灵肉合一的审美品格,从而构成了独持的艺术风貌。造成这种风貌的原因乃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语境,即表现于性观念、婚姻方式等方面一种并非禁欲的文化,不把人的性爱欲求视为原罪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讲究世俗安乐、身心调适的“乐感文化”,以及“道器不离”,即本体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等中和如一的中国文化基本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情诗 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文化 审美品格 我国古代 文化语境 道器不离 礼教文化 宋代词人 乐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观《好事近》词考辨——与毛水清同志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喻志丹 《学术论坛》 1983年第2期92-93,共2页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毛水清同志在《瘴雨海棠写归魂——谈宋代词人秦观在广西》(载《学术论坛》1982年第三期)一文中,... 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毛水清同志在《瘴雨海棠写归魂——谈宋代词人秦观在广西》(载《学术论坛》1982年第三期)一文中,认为这首词是秦观“放归途中在藤州所作。醉中有欢喜,是真醉。整首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辨 放归 毛水清 秦观 梦中作 张氏 雷州 政治 宋代词人 学术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宋词》误收曹遇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敏端 《学术研究》 1986年第4期118-118,共1页
唐圭璋先生于一九四○年间编《全宋词》,并于一九六四年重编补订,辑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二万首。考订精详,是目前最完备的宋词总集。但是,由于篇幅浩瀚,偶有缺误也在所难免,这里谈到的误收曹遇词,即为一例。《全宋词》(1965年本)... 唐圭璋先生于一九四○年间编《全宋词》,并于一九六四年重编补订,辑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二万首。考订精详,是目前最完备的宋词总集。但是,由于篇幅浩瀚,偶有缺误也在所难免,这里谈到的误收曹遇词,即为一例。《全宋词》(1965年本)第五册3591——3592页收有曹遇词五首,即《宴桃源》二首,《蓦山溪》一首,《水调歌头》一首,《西江月》一首。这五首词,分别辑自《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二千二百六十七、二千八百零九、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引《曹遇集》,照说不会有误。但,细检第四册曹冠词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误收 永乐大典 宋代词人 西江月 唐圭璋 词作 补订 桃源 山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芭蕉不语也飕飕——于爱香的小说世界
11
作者 宋遂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5-70,共6页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唐多令》开头几句。于爱香曾截取其中的半句来作她一篇小说的题目,我想再借用一次作为我评论她的小说的题目,只是想把“雨”字换作“语”字——“纵芭蕉不语...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唐多令》开头几句。于爱香曾截取其中的半句来作她一篇小说的题目,我想再借用一次作为我评论她的小说的题目,只是想把“雨”字换作“语”字——“纵芭蕉不语也飕飕”。因为于爱香所写的多系心态小说,很少对话,很少对话,很少动作;然而她以“不语”传达出来的心灵诉说,却飕飕地在读者中激起一阵阵淡淡的哀伤和轻轻的战栗。她以女性作家所特有的敏锐感受和细腻笔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世界 芭蕉 作品 情感 女性作家 女大学生 爱情心理 心态小说 宋代词人 吴文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词体论审测
12
作者 许兴宝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9-22,26,共5页
词的发展步履艰难,先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涵养,最后才乘着西蜀和南唐两艘小船,在风雨飘摇中,摆渡到了宋代社会这个“大海洋”中.经过宋代词人的推陈出新和苦心经营,终于蔚成大国,跻身于姹紫嫣红的宋代文坛.那么,宋代词人又是在一种什么样... 词的发展步履艰难,先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涵养,最后才乘着西蜀和南唐两艘小船,在风雨飘摇中,摆渡到了宋代社会这个“大海洋”中.经过宋代词人的推陈出新和苦心经营,终于蔚成大国,跻身于姹紫嫣红的宋代文坛.那么,宋代词人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指导思想支配之下迈着艰难的步伐去完成时代所赋于的“任务”呢?从总体倾向上看,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其一为自歉、自谦、自嘲和自责式的词体论,其核心是“词为小伎”和“词为诗余”论;基二是“自是”式的词体论,其核心是“词别是一家”和“倚声”说;其三是“自尊”式的“词为诗之苗裔”论.这三个系列各有秋千,鼎足而峙,所持的见解和代表的倾向各不相同,构成了宋代词论家有关词体论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 宋代词人 词别是一家 论家 倚声 西蜀 宋代社会 姜白石 作词五要 所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文得名的历代文人
13
作者 宗之 《人民论坛》 1996年第12期9-9,共1页
西汉司马迁,因著《史记》闻名,人称“史迁”。 三国诗人曹植,曾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称“曹七步。”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北宋词 《青玉案》 代文 宋代词人 唐代诗人 清代诗人 官至尚 曹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李家欣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1期40-42,共3页
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家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古代文学研究室、湖北大学中文系及中国韵文学会词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日至22日... 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家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古代文学研究室、湖北大学中文系及中国韵文学会词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二十世纪词学研究走势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8日至22日在湖北襄樊召开。来自全国11个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研究 中国二十世纪 研讨会综述 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 学术 本世纪 发展历程 严重失衡 宋代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文化溯源
15
作者 韩望舒 《绿色大世界》 1995年第5期38-38,共1页
竹,挺拔多姿。秀逸清雅,自古以来,它倍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宋代词人苏东坡曾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赞誉之词;清代书法家李鲜也咏道:"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我国人民对竹有着特... 竹,挺拔多姿。秀逸清雅,自古以来,它倍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宋代词人苏东坡曾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赞誉之词;清代书法家李鲜也咏道:"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我国人民对竹有着特殊感情,其养竹、用竹的历史极为悠久。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弹歌》就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证明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将竹用于书写、衣著和娱乐。早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和其后的甲骨文中,已有象形的"竹"字。在无纸时代,我国先民们记事于竹简上,编缀成册,称为"竹书"或"竹简书";今天的"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简书 蒙昧时期 文化溯源 宋代词人 咏道 弹歌 李鲜 竹书 使人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下经济:生态更美 腰包更鼓--访南昌市明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闵小明
16
作者 以文 《江西农业》 2022年第7期18-19,共2页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美景重现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连前村,“稻蛙共生”已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新模式。近年来,江西各地农企大力发展“禾下经济”,纷纷选择“稻鸭”“稻虾”“稻鱼”共养模式,取...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田园美景重现于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连前村,“稻蛙共生”已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新模式。近年来,江西各地农企大力发展“禾下经济”,纷纷选择“稻鸭”“稻虾”“稻鱼”共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采用该模式的南昌市明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嘉农业”)目前亩产均收可达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农增收 宋代词人 显著成效 稻花香 农企 南昌市 辛弃疾 新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泉荡漾 暗香浮动
17
作者 程应峰 《内蒙古林业》 2020年第11期45-46,共2页
淦河,在一个叫温泉的地方弯了一弯,便成就了一方美景。一座城市全部的秀美,伴着桂花的香醇,温泉的暖热,在月亮湾扩散、弥漫,不经意间,就融入了造梦者心田,闯入了造梦者至美的构想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鹧鸪天·桂花》:"... 淦河,在一个叫温泉的地方弯了一弯,便成就了一方美景。一座城市全部的秀美,伴着桂花的香醇,温泉的暖热,在月亮湾扩散、弥漫,不经意间,就融入了造梦者心田,闯入了造梦者至美的构想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天 李清照 月亮湾 造梦 宋代词人 温泉 桂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