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水浒》“度牒”看宋代社会经济
1
作者 侯绍庄 侯兰群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6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宋代社会 《水浒》 度牒 《夷坚志》 贾似道 《宋史》 贵州民族学院 《新唐书》 五台山 《宋会要辑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社会的奢侈享乐之风——兼谈宋代词体流行的原因 被引量:3
2
作者 陆业龙 李勇 《船山学刊》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宋代社会的奢侈亭乐之风盛行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此风对宋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宋代社会的诸多矛盾与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子。不过,此风对宋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宋代音乐文学艺术——词的... 宋代社会的奢侈亭乐之风盛行是不争的事实。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点。此风对宋代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宋代社会的诸多矛盾与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子。不过,此风对宋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宋代音乐文学艺术——词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原因 奢侈 词体 享乐 负面影响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地理学的发展与宋代社会
3
作者 韩毅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3-68,共6页
中国传统地理学在宋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远远地领先于同一时期欧洲、阿拉伯、印度的水平。宋代地理学的进步与宋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关键词 宋代社会 地理学 化石 海陆变迁 地壳升降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社会女性文人身体的规训及反叛——以严蕊、朱淑真、唐琬为例
4
作者 彭文萍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6-58,70,共4页
在理学思想十分盛行的宋代社会,男性的社会地位尤为显著,女性则作为男性社会体系中的依属形式存在。女性文学是宋代文学自由风气的一大表现,同时生活中的女性文人的身体行为却受到宋代社会的男权体系规训着。但是在宋代女性文人中也存... 在理学思想十分盛行的宋代社会,男性的社会地位尤为显著,女性则作为男性社会体系中的依属形式存在。女性文学是宋代文学自由风气的一大表现,同时生活中的女性文人的身体行为却受到宋代社会的男权体系规训着。但是在宋代女性文人中也存在着不甘于受制于礼教制度,大胆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身体行为。她们独树一帜的身体行为是女性女权意识的萌发。她们作为宋代历史上女性意识自我觉醒意识者,影响着后世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女性文人 身体行为 规训与反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词画与庭院休闲文化
5
作者 霍明宇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勃兴,宋代社会的休闲文化异常繁荣。而小幅艺术创作,如小令和小品画,则成为最适宜于表达休闲文化的艺术载体,以之作为观照对象,可以管窥宋代庭院之文士幽思和日常之风俗情致。宋人将人生志趣、生命哲思寄托于小小庭...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勃兴,宋代社会的休闲文化异常繁荣。而小幅艺术创作,如小令和小品画,则成为最适宜于表达休闲文化的艺术载体,以之作为观照对象,可以管窥宋代庭院之文士幽思和日常之风俗情致。宋人将人生志趣、生命哲思寄托于小小庭院之中,那种澹然中和之雅,与淳朴生命之真,代表了宋代士大夫及百姓休闲文化的审美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休闲文化 庭院忧思 婴戏日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学审美特征形成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2期73-79,共7页
宋代文学的审美特征非常鲜明:1.以俗为美成为一种时代审美取向,雅俗并峙成为文坛的基本格局;2.思虑深沉的阴柔之美取代了唐代文学所创造的才气发扬的宏壮之美。宋代文学审美特征的形成只能从其生长环境──宋代社会去寻求解释。... 宋代文学的审美特征非常鲜明:1.以俗为美成为一种时代审美取向,雅俗并峙成为文坛的基本格局;2.思虑深沉的阴柔之美取代了唐代文学所创造的才气发扬的宏壮之美。宋代文学审美特征的形成只能从其生长环境──宋代社会去寻求解释。宋代所实施的某些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为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俗为美是文化平民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唐代,但其国势却是日渐衰微、积贫积弱的。积贫积弱的国势正是宋代文学尚阴柔之美的现实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宋代文学 以俗为美 俗文学 雅文学 审美取向 平民化 宋代社会 发展水平 文人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奴婢实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延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4,51,共6页
奴婢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阶层。宋以前奴婢数量众多,充斥于生产经营活动和为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尤以在北方旱季作物地区为封建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和特色。宋代尤其是南宋基本局限于黄淮流域以南的... 奴婢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阶层。宋以前奴婢数量众多,充斥于生产经营活动和为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尤以在北方旱季作物地区为封建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和特色。宋代尤其是南宋基本局限于黄淮流域以南的稻作区。人口的增加,大面积土地经营的减少,主客户的分明与租佃关系的发展,使奴婢大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同时,商业贸易繁荣又使宋代统治阶级苟安于南半个中国。这样就有大量奴婢从生产领域转向以服务于地主阶级奢侈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本文试图在宋代社会剧烈变迁的背景下,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宋代奴婢的来源、活动和社会地位略作描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婢 宋代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 租佃关系 商业贸易 社会地位 封建统治 文集 地主阶级 统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绘画的视觉经验
8
作者 邢鸿儒 龚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0期32-33,共2页
从宋代社会开始,统治者和文人继承了儒家思想推崇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原理从万物中寻找事物的唯一本质——理。无论是从平时的咏诗作对,还是在案上作画,都可以看出宋代人对周围世界观察方法的不同,他们更加细致入微。像宋徽宗提出的形... 从宋代社会开始,统治者和文人继承了儒家思想推崇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原理从万物中寻找事物的唯一本质——理。无论是从平时的咏诗作对,还是在案上作画,都可以看出宋代人对周围世界观察方法的不同,他们更加细致入微。像宋徽宗提出的形似、格法的标准。其实宋朝的一切艺术方面的成就在南唐和后蜀已经逐渐兴起。南唐的后主可以说是战争的失败者,但从艺术文化方面来说他是个成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社会 视觉经验 绘画 艺术文化 格物致知 儒家思想 观察方法 统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徽宗与祥瑞画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福顺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2期60-66,共7页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适应性非常强,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液中。历代统治者利用它为'君权神授'寻找理论根据。百姓信奉它,为自己寻求精神寄托之所。知识分子研究它,为诸多社会现象寻找理论支持。在历代崇道活动中,宋...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适应性非常强,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液中。历代统治者利用它为'君权神授'寻找理论根据。百姓信奉它,为自己寻求精神寄托之所。知识分子研究它,为诸多社会现象寻找理论支持。在历代崇道活动中,宋代处于全面活跃时期,宋真宗、宋徽宗两朝,达到狂热程度,道教活动影响到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直接的也是道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美术,也格外活跃。查阅宋代美术史和其他文献,可以看出,从事道教美术创作的画家之多,道教作品流传之广,道教美术活动规模之大,宋代堪称历史之最。徽宗皇帝集帝王、道士、画家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流传至今的有徽宗题词画押的绘画作品约有20件,其思想内涵几乎都与道教思想有关,多寓意一种祥瑞思想,有的则直接宣扬祥瑞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美术创作 美术活动 宋代社会 精神寄托 君权神授 绘画作品 瑞鹤图 画心 设色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吕陶
10
作者 王智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51-55,共5页
当北宋王朝进入仁英神哲朝的时侯,已经结束了它南征北战的鼎盛时期,转而走入危机四伏的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交织并进,愈演愈烈。面对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统治阶级的各派纷纷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及改革措施,构成... 当北宋王朝进入仁英神哲朝的时侯,已经结束了它南征北战的鼎盛时期,转而走入危机四伏的时代,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交织并进,愈演愈烈。面对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统治阶级的各派纷纷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及改革措施,构成了这一时期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吕陶以其正直的人品、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以及显著的政绩,成为政治舞台上引人注目的人物。 吕陶(1026——1103年),字元钧,号净德,四川成都人。皇祐四年中进士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陶 北宋王朝 成都府路 四川成都人 坊场 元钧 政治舞台 熙宁 宋代社会 仁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江南市镇人口蠡测
11
作者 吴晓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3年第2期42-45,共4页
【正】 宋代,由于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商品交换扩大,水陆交通不断改善,小规模的地方市场——市镇获得空前发展。随着市镇数量的增多和市镇经济的发展,宋代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脱离农业,转事工商,成为聚居于市镇的非农业人口... 【正】 宋代,由于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商品交换扩大,水陆交通不断改善,小规模的地方市场——市镇获得空前发展。随着市镇数量的增多和市镇经济的发展,宋代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脱离农业,转事工商,成为聚居于市镇的非农业人口;市镇居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市镇 南宋 市镇经济 地方市场 非农业人口 宋代社会 数量 估算 水平提高 人口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