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秋季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茂奇 于洪贤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4-39,共6页
2005年秋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通过DPSv7.55软件分析密度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为,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 2005年秋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通过DPSv7.55软件分析密度和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利用指示生物和生物学指数评价水质现状。研究结果为,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17种,水生昆虫中摇蚊属占绝对优势类群;底栖动物密度在分布区内变化为:D边缘区>D核心区、D上游>D下游;底栖动物密度与环境因子中的营养盐DIP关联最大;物种多样性与水体营养水平呈相反趋势。目前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体有向富营养水平过渡的趋势。利用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理化指标相结合能反应水质状况,因此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春季4条观鸟路线鸟类资源调查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如松 刘兴怀 岳丽兴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2008年4月采用样线法沿4条观鸟路线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省级保护鸟类6种.采用RB指数测定物种的优势度,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4条观鸟路线的鸟类多... 2008年4月采用样线法沿4条观鸟路线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省级保护鸟类6种.采用RB指数测定物种的优势度,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4条观鸟路线的鸟类多样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C路线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2.975、0.993;其次为D、B、A路线,指数值分别为2.486、0.830;2.464、0.822;2.429、0.729.综合鸟类的数量、种类、遇见度等因素分析,A、C线是较好的观鸟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观鸟路线 鸟类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及调控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吕东珂 于洪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60-63,共4页
利用静态数学模型法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年平均承载力和日平均承载力为弱载,高峰期日平均承载力严重超载;空间上,景区内各景点客流量分布差异明显,个别景点出现严重超... 利用静态数学模型法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年平均承载力和日平均承载力为弱载,高峰期日平均承载力严重超载;空间上,景区内各景点客流量分布差异明显,个别景点出现严重超载。结论:安邦河湿地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着时空分异,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大,最后提出了调节安邦河湿地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旅游环境承载力 时空分异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被引量:16
4
作者 于洪贤 戴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在调查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旨在为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 被引量:24
5
作者 靳勇超 罗建武 +4 位作者 朱彦鹏 辛利娟 刁兆岩 陈冰 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24-1429,共6页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 为科学评估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基于定量化、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和水鸟多样性的动态监测结果为基础,对2004—2013年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组建以及对周边社区放牧和芦苇收割等管控力度的加强,近10 a来湿地保护效果良好,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度指数为-0.178%),成片分布趋势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增加53.44%),破碎化程度降低;此外,保护区内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较为明显,分别增加83.53%和88.50%;物种丰富度和濒危水鸟数量也呈缓慢增加趋势.构建的湿地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保护区对湿地的管护效果,建议保护区管理局进一步加强气候因素、水鸟生境质量以及辉河上游湿地的监测工作,并依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适当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湿地 水鸟多样性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漫滩湿地生态阈值——以二卡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春明 刘平 +3 位作者 张利田 李曜 西东升 康海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662-6669,共8页
以典型河漫滩湿地———二卡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阈值研究。根据湿地补给河流———海拉尔河的月均流量频率分布特征,选取58.72 m3/s(P=74.6%)、119.26 m3/s(P=44.4%)、190.35 m3/s(P=23.8%)分别代表河流的低、中、高径流期,... 以典型河漫滩湿地———二卡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阈值研究。根据湿地补给河流———海拉尔河的月均流量频率分布特征,选取58.72 m3/s(P=74.6%)、119.26 m3/s(P=44.4%)、190.35 m3/s(P=23.8%)分别代表河流的低、中、高径流期,分析各径流期湿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低、中径流期内草本沼泽及盐化沼泽所占比例较高,而高径流期则以季节性河流湿地及湖泊湿地为主。低径流期内,作为湿地中心区的湖泊湿地景观破碎度出现一个较明显的跃变,由中径流期的0.57增加到1.37。此时的湿地状态可近似的作为区域的生态阈值,即维持湿地面积占全区域面积的43.03%。而中、高径流期湿地面积比例可近似作为保护区湿地面积的适宜值和理想值,分别为53.66%和69.53%。其研究结果为二卡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保护提供支持,并为河漫滩湿地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滩湿地 二卡自然保护区 生态阈值 水文 景观破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八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松 徐洲峰 +1 位作者 张晶 王玉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7-162,共6页
在对安徽省八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样方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的种类、群落类型、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保护植物、外来植物和杂草等植物的分布状况也做了说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41科106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被子植物... 在对安徽省八里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样方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该湿地野生维管植物的种类、群落类型、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保护植物、外来植物和杂草等植物的分布状况也做了说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41科106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被子植物中菊科(Compositae)和禾本科(Gramineae)数量最多,但湿地的表征科为浮萍科(Lemnaceae)等4科;该湿地有浮萍群系(Form.Lemna minor)、藨草群系(Form.Scirpus)和覆花群系(Form.Inula japonica)等共11个群系;在八里河湿地保护区已经存在且定居成功的外来入侵植物有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2种.恶性杂草有葎草(Humulus scandens)等11种.该湿地具典型的湿地植物植被特征,处于良性演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里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植物 植物成分分析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君帜 齐代华 邱天琦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为有效保护重庆奉节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在保护区内开展了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根据野外观测数据处理、采集标本分析、影像资料以及前人工作基础,对保护区内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组成、植物区系特点、珍稀保护... 为有效保护重庆奉节梅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在保护区内开展了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根据野外观测数据处理、采集标本分析、影像资料以及前人工作基础,对保护区内维管植物种类组成、生活型组成、植物区系特点、珍稀保护及经济资源植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68科629属1 230种,其中分布广、抗逆性强的草本植物达62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植物类群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大科及大属优势明显,区系较为古老,有明显过渡性质,特有属比较丰富等特征。针对目前保护区在植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溪湿地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齐成 蔡新斌 +2 位作者 刘丽燕 江晓珩 布早拉木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55-57,共3页
通过调查得知: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有高等植物17科29属30种;主要有6个植物群系;湿地野生动物35种,隶属13目18科;地表水水质等级为Ⅱ类;湿地综合受威胁等级为轻度威胁。本文同时指出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通过调查得知: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有高等植物17科29属30种;主要有6个植物群系;湿地野生动物35种,隶属13目18科;地表水水质等级为Ⅱ类;湿地综合受威胁等级为轻度威胁。本文同时指出了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拜城县木扎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城县木扎提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乐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4期30-33,共4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调查,对该区河流湿地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群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嘟噜河湿地植被划分7个群落类型(Ⅰ湿地灌丛、Ⅱ典型草甸、Ⅲ沼泽化草甸、Ⅳ草本沼泽、Ⅴ沉水型... 通过对黑龙江省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调查,对该区河流湿地植物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群落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嘟噜河湿地植被划分7个群落类型(Ⅰ湿地灌丛、Ⅱ典型草甸、Ⅲ沼泽化草甸、Ⅳ草本沼泽、Ⅴ沉水型草塘、Ⅵ浮叶型草塘和Ⅶ挺水型草塘)。物种丰富度指数范围为3.6~14.3;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75~0.93,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84,群落间的相似性总体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嘟噜 湿地 自然保护区 植物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鹏 吴安康 +6 位作者 李伟 杨文樾 杨振雄 陈继红 邹启先 肖娜 张再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64-67,73,共5页
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客观地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该保护区内河流湿地资源的具体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策。
关键词 湿地 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策 麻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瓮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春芳 李慧凯 于耀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南瓮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保护 开发 对策 野生观赏动物资源 水域风光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建大兴安岭罕诺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丛建华 张兰 刘官久 《林业勘查设计》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拟建大兴安岭罕诺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和植被分布情况的掌握,分析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初步调查统计,该保护区内有植物资源56科416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国家Ⅰ、Ⅱ级... 通过实地调查,对拟建大兴安岭罕诺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和植被分布情况的掌握,分析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初步调查统计,该保护区内有植物资源56科416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49种,并对湿地保护区的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湿地保护区今后的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管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诺湿地 自然保护区 资源现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安邦河湿地保护区鼓藻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成学 于洪贤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53-55,63,共4页
在2005年9月,我们对安邦河湿地保护区的鼓藻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鼓藻1科11属24种,其中角星鼓藻属5种,鼓藻属4种,新月藻属3种,其它12种。鼓藻是典型的水环境指示种,根据鼓藻的种类数、稀有性以及生态成熟度来综合评判安邦河湿地保护区鼓... 在2005年9月,我们对安邦河湿地保护区的鼓藻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鼓藻1科11属24种,其中角星鼓藻属5种,鼓藻属4种,新月藻属3种,其它12种。鼓藻是典型的水环境指示种,根据鼓藻的种类数、稀有性以及生态成熟度来综合评判安邦河湿地保护区鼓藻类的保护价值为6,保护价值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安邦 湿地保护区 鼓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内乡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朱学灵 张国雄 +4 位作者 陶贵平 李爱琴 陈涛 张孟仁 时锋 《河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36-37,39,共3页
湍河是汉水的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湿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湿地资源有一定的价值。1湍河湿地生态系统概况湍河湿地位于北纬32°58′~33°... 湍河是汉水的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内乡县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湿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建立湍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保护湿地资源有一定的价值。1湍河湿地生态系统概况湍河湿地位于北纬32°58′~33°12′,东经111°07′~11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勒克喀什河中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
16
作者 刘珊珊 《新疆林业》 2019年第4期15-16,共2页
1保护区概况1.1基本情况新疆尼勒克喀什河中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位于新疆尼勒克县境内的喀什河流域中段,东西长约30 km,总面积2 030.2 hm^2,涉及尼勒克县5个乡镇、9个自然村,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1保护区概况1.1基本情况新疆尼勒克喀什河中游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位于新疆尼勒克县境内的喀什河流域中段,东西长约30 km,总面积2 030.2 hm^2,涉及尼勒克县5个乡镇、9个自然村,是以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湿地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策 喀什流域 湿地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 西北边陲 尼勒克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析
17
作者 王立中 胡林林 李慧仁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6期36-38,43,共4页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南瓮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及营养现状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覃雪波 马成学 +2 位作者 黄璞袆 刘曼红 于洪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288-296,共9页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4种,以绿藻最多(49种),其次蓝藻(25种)、硅藻(18种)。营养指示种结果表明处于中营养... 于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对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通过浮游植物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营养现状进行评价。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104种,以绿藻最多(49种),其次蓝藻(25种)、硅藻(18种)。营养指示种结果表明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为182.44×10^4ind·L^-1,生物量为2.92mg·L^-1。各站位的数量显示安邦河湿地处于中、富营养化水平,而生物量表现为中营养化水平(除8#、10#站位外)。生物量以硅藻占优(年平均占40.75%),为硅藻型,属中营养化水平。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Veaner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了春季的3#、4#、6#、8#和秋季的4#站位是贫营养外(〉3.30),其他均为中营养化水平(0.93—3.30),说明安邦河湿地整体已处于中营养化水平。各季节各站位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在30~50之间,均为中营养化状态,支持了浮游植物评价结果。由此可见,安邦河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有向富营养化过渡的趋势,通过监测浮游植物可以正确评价其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营养状态 安邦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湿地春、夏浮游植物群落划分--以三江平原安邦河湿地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覃雪波 刘曼红 +2 位作者 黄璞袆 马成学 于洪贤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9-537,共9页
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安邦河湿地春、夏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两季节均可分为3个组群:(1)核心区组群,春季为绒毛平板藻-四角盘星藻群落,夏季为四角盘星藻群落;(2)边缘区组群,春季为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群落,夏季为鱼腥藻-铜绿微... 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安邦河湿地春、夏浮游植物群落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两季节均可分为3个组群:(1)核心区组群,春季为绒毛平板藻-四角盘星藻群落,夏季为四角盘星藻群落;(2)边缘区组群,春季为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群落,夏季为鱼腥藻-铜绿微囊藻-梅尼小环藻群落;(3)莲花池组群,春季为地中尖头藻群落,夏季为银灰平裂藻群落.各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多样性存在季节差异,与寒区环境因子季节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多元分析 划分 安邦湿地 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邦河湿地夏季浮游植物集群划分 被引量:3
20
作者 覃雪波 黄璞袆 +2 位作者 刘曼红 马成学 于洪贤 《南方水产》 CAS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2005年夏季对安邦河湿地进行浮游植物调查,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研究。共采到浮游植物7门82种,其中绿藻44种,蓝藻19种,硅藻12种,其它7种;浮游植物数量为268.45×104ind.L-1,优势种共6种,其中蓝藻3种,硅藻2种... 2005年夏季对安邦河湿地进行浮游植物调查,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组成、分布、群落进行了研究。共采到浮游植物7门82种,其中绿藻44种,蓝藻19种,硅藻12种,其它7种;浮游植物数量为268.45×104ind.L-1,优势种共6种,其中蓝藻3种,硅藻2种,绿藻1种。多元分析表明,夏季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可划分为3个集群:核心区的四角盘星藻Pediastrungolaum tetras集群(PPP)、沿岸的鱼腥藻Anabaena sp.-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集群(AMC)和莲花池的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集群(MMM)。各集群的指示种反映了各集群营养水平的差异,与各站位的地理位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集群划分 多元分析 夏季 安邦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