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在世贸组织如何安身立命——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而作 被引量:6
1
作者 薛荣久 杨凤鸣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23,共7页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迄今进入十年,巨大成就与众多问题并存。笔者以安身立命为题,析解前十年轨迹,提出后十年愿景。所谓安身是定位稳健,立命是目标明确。安身立命由五个要件构成,它们是:定位明务,依...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迄今进入十年,巨大成就与众多问题并存。笔者以安身立命为题,析解前十年轨迹,提出后十年愿景。所谓安身是定位稳健,立命是目标明确。安身立命由五个要件构成,它们是:定位明务,依规切行,实力为基,谈判博弈,护制健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贸组织 安身立命 中国 2001年 目标明确 要件构成 谈判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安身?立命何处?——“安身立命”问题之当代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清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4,219,共4页
在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亟须得到解决。安身立命作为中国人生存、生活、生命之根本依托的问题,包含着天地、历史和自我三重维度,因此,安身立命之处即是天道、家国责任和个人德性三者的交会点。这种建... 在全球化以及中国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亟须得到解决。安身立命作为中国人生存、生活、生命之根本依托的问题,包含着天地、历史和自我三重维度,因此,安身立命之处即是天道、家国责任和个人德性三者的交会点。这种建立在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社会和心理基础上的安身立命之处,可为中国人突破自我有限性,扩展并丰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身立命 天道 家国责任 个人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据——兼论传统中国“国宪”研究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欢 《法治研究》 2012年第12期11-18,共8页
"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近现代宪法定义并不能概括人类有政治社会生活以来所有"国宪"或"宪法"现象。纵观人类政治史,任何民族的政治共同体都有"宪法",宪法实为组织政治共同体的基本规... "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近现代宪法定义并不能概括人类有政治社会生活以来所有"国宪"或"宪法"现象。纵观人类政治史,任何民族的政治共同体都有"宪法",宪法实为组织政治共同体的基本规则。若进一步对古典时代中西法律传统中的宪法现象加以抽绎,我们可以将宪法界定为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据。华夏文化政治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本依据就是传统中国的"国宪",深入认识这一"国宪"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政治共同体 安身立命 传统国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身立命”说与大学教育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齐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2-15,共4页
在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观念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以及在社会上实现生命的价值,它触及了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与“心性”的根本问题。在... 在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安身立命”观念讲的是人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以及在社会上实现生命的价值,它触及了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与“心性”的根本问题。在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中也要注意在精神领域、人的心性层面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跨世纪的栋梁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安身立命”说对于21世纪的大学教育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身立命 大学教育 人格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史学方能安身立命
5
作者 代继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0,共4页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时下的中国史学实践活动,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偏重史料、学术性和专家史学,已经成为影响史学安身立命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动态地分析和鲜明地主张史学理论、历史社会功能和大众史学,明确方向,形成史学整体...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时下的中国史学实践活动,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偏重史料、学术性和专家史学,已经成为影响史学安身立命的一大问题。因此,需要动态地分析和鲜明地主张史学理论、历史社会功能和大众史学,明确方向,形成史学整体的和谐格局,推进史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所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和谐 史学理论 史学社会功能 大众史学 安身立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钱锺书“安身立命”的诗魂存根——打通《槐聚诗存》与《谈艺录》的深层经脉
6
作者 夏中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共14页
文章拟有两个看点。其一,从青年钱锺书1939-1942年间的旧体诗,考辨他当年孤苦撰写的《谈艺录》确属"忧患之书",其忧患程度不亚于钱穆1939年脱稿的《国史大纲》或陈寅恪1940年杀青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其二,在方法论意义... 文章拟有两个看点。其一,从青年钱锺书1939-1942年间的旧体诗,考辨他当年孤苦撰写的《谈艺录》确属"忧患之书",其忧患程度不亚于钱穆1939年脱稿的《国史大纲》或陈寅恪1940年杀青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其二,在方法论意义上,把《槐聚诗存》视为印证钱锺书学案赖以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因的"押韵的文献",于是那个驱动《谈艺录》作者在艰难时世发愤著书的"内在动力机制"也就浮出水面,此即:从"自期(吾甘殉学)"→"自负(萧然冷屋)"→"自律(萤光自照)"→"自居(孤岛谈艺)"。这既是钱1940年前后撰《谈艺录》的心路历程,也是钱"三十而立"学人信仰的诗魂存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钱锺书 安身立命 《槐聚诗存》 《谈艺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身立命有新篇——评《仁山智水论人生——中国传统人生论述评》一书
7
作者 龚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4-15,13,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是实践理性的,其突出了人生意义的价值理论,中国哲学中的任何一派学说之成立,总是要说明宇宙而最终又落实到人生的层面。宇宙以生命迁化不已,流衍无穷,乃是挟其善性以贯注人类。因此,宇宙是广大悉备...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正如有些学者所说是实践理性的,其突出了人生意义的价值理论,中国哲学中的任何一派学说之成立,总是要说明宇宙而最终又落实到人生的层面。宇宙以生命迁化不已,流衍无穷,乃是挟其善性以贯注人类。因此,宇宙是广大悉备的生命领域,浑浩周遍的价值园地,这一点与西方哲人眼中的宇宙机械系统观恰成一反照。中国哲学总是以人的生命道德为纲纪而统摄天地,不管是原始儒家、道家、抑或大乘佛学、新儒家,他们都要藉着哲学思想的积蓄,把人格的精神点化出来。如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门学脉,无论是早期儒学所追求的“孔颜之乐”,还是宋明新儒家所谓“变化气质”之学,千言万语,无非是教人作个”圣人”。所以,我们不妨说,中国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凝炼内在生命的深度,由内圣开出外王,由“德性之知”开出“见闻之知”。道德的“圣人”也就是宇宙的知者,“明於庶物”必须“本於孝悌”,穷神知化,“由通於礼乐”(《近思录集注》,江永注)。德与业,学与修是辅成而不二的。这种基於人生而“一以贯之”的哲学进路,既是中国哲学的长处,同时也是它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论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中国哲学史 安身立命 中国人生 述评 传统文化 新儒家 价值理论 “德性之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是安身立命的事
8
作者 杨放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6期669-670,共2页
《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创刊25周年了.25年,是一个世纪1/4的时间,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成长为英姿挺拔的有为青年的时间.在这1/4的世纪里,《中国医学伦理学》从创刊走到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呵护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初成规模.这份期刊... 《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创刊25周年了.25年,是一个世纪1/4的时间,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成长为英姿挺拔的有为青年的时间.在这1/4的世纪里,《中国医学伦理学》从创刊走到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呵护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终于初成规模.这份期刊的成长历程,见证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事业从萌发初创到足够成熟的筚路蓝缕,记载了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同仁们的共同奋斗和不俗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道德 安身立命 医学伦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思和:学术是我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场 被引量:1
9
作者 舒晋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1,共7页
舒晋瑜:您和卢新华是大学同学,又是最早写过《伤痕》评论的人。可否谈谈你们的交往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陈思和:新华和我同列复旦大学中文七七级,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他的《伤痕》刊于宿舍壁报,引发热烈争论。有支持也有批评,我是支... 舒晋瑜:您和卢新华是大学同学,又是最早写过《伤痕》评论的人。可否谈谈你们的交往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陈思和:新华和我同列复旦大学中文七七级,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他的《伤痕》刊于宿舍壁报,引发热烈争论。有支持也有批评,我是支持《伤痕》的,这篇作品感动了我,突然觉得以前盘踞在头脑里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文学还可以有另一种写法。我觉得可以有新的追求,虽然追求什么讲不清楚。我写了《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论〈伤痕〉》,发表于1978年8月22日的《文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文汇报》 安身立命 生活的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身立命之地:解读“冯友兰现象”
10
作者 李海星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10-13,共4页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冯友兰现象”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冯友兰先生一生曲折多变的经历、倾心于学术研究的精神和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贵探索作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价冯友... 海内外学者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对“冯友兰现象”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冯友兰先生一生曲折多变的经历、倾心于学术研究的精神和献身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贵探索作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为全面、客观评价冯友兰及其哲学思想提供充实的历史依据,是正确解读“冯友兰现象”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冯友兰现象” “道术多变” 安身立命之地 中西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身立命 回归原点——扬州市首届语文学科高端研修班简介
11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江苏省扬州市首届语文学科高端研修班成立于2015年,由32位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师组成,扬州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陈玲玲老师与王宏根博士担任班主任。研修班以“安身立命,回归原点”为宗旨,以理论... 江苏省扬州市首届语文学科高端研修班成立于2015年,由32位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师组成,扬州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陈玲玲老师与王宏根博士担任班主任。研修班以“安身立命,回归原点”为宗旨,以理论的支撑、一线的立场、实践的取向为办班的基本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在当地语文教育界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教学上有特色的专家型语文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安身立命 研修班 扬州市 原点 回归 简介 语文教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种选育是苗企安身立命之本
12
作者 廖静 《海洋与渔业》 2019年第12期30-31,共2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湾一带,一直是该市对虾养殖的传统区域。这里的对虾养殖水面超3万亩,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下称"金阳")就坐落在这里,是茂名市最大的对虾种苗企业。该公司的掌门人李...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水东湾一带,一直是该市对虾养殖的传统区域。这里的对虾养殖水面超3万亩,是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下称"金阳")就坐落在这里,是茂名市最大的对虾种苗企业。该公司的掌门人李活从国有企业下海,创办了自己的种业公司,一直坚持自身研究选育。"做对虾育种,虽难免需要引种,但同时一定要坚持做一个拥有知识产权、不受制于国外企业的种业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种业公司 对虾养殖 知识产权 良种选育 农业产业 种业企业 安身立命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都的秋》审美意蕴解读
13
作者 时剑波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39,共4页
《故都的秋》并非只是雅士的闲适之作,而是渗透着志士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之作,是郁达夫对故都爱得深沉而又敏感于它即将沦陷的心灵独白。了解了他对家国怀有的深挚情感,才能明白他最后何以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故都有着深厚的文... 《故都的秋》并非只是雅士的闲适之作,而是渗透着志士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之作,是郁达夫对故都爱得深沉而又敏感于它即将沦陷的心灵独白。了解了他对家国怀有的深挚情感,才能明白他最后何以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受传统文化浸润多年的郁达夫,怀着痴爱以写意笔法表达对故都的深情,将时令节物与传统文化视为安身立命的栖息之所,因此全文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化审美取向,并将中式美学与中式生命哲学巧妙融为一体。文章以独特笔法写意造境、传神写心,以独特角度品鉴赏玩秋味,以独特趣味融合雅俗、化俗为雅,以独特人生彰显文人意趣和烈士肝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安身立命 民族审美特点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权臣安身之道解密
14
作者 朱东安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3期58-59,共2页
吕不韦被逼自杀身亡,霍光死后惨遭灭族,张居正遭诬家破人亡……自古以来,权臣很少有善终的。曾国藩作为晚清的封疆大吏,力挽清廷于狂澜,是不折不扣的权臣,然而他却能一次次渡过危机,他作为权臣的安身立命之道是什么呢?
关键词 曾国藩 解密 安身立命 吕不韦 张居正 霍光 晚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 被引量:30
15
作者 汤一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8-81,共4页
儒学的“太和”观念,亦即“普遍和谐”的观念,它包含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等四个方面。这一“普遍和谐”
关键词 和谐观 普遍和谐 “天道” 人与自然的和谐 “太和” 儒家 天人合 儒学 人类社会 安身立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天人合一”之“合”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康中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58,共10页
论“天人合一”之“合”康中乾《人文杂志》编辑部与西方知识论的哲学传统相比,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它凸现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关怀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事,探寻的是人的生命的终极存在之道路.“天人合一”就是对中国哲学这些内涵... 论“天人合一”之“合”康中乾《人文杂志》编辑部与西方知识论的哲学传统相比,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它凸现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关怀的是人的安身立命之事,探寻的是人的生命的终极存在之道路.“天人合一”就是对中国哲学这些内涵的概括表述.那么,“天人合一”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天人合 “自我” “天” 审美本体 西方哲学 本体境界 安身立命 “体”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被引量:9
17
作者 黎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137,共6页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观念。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安身立命"的观念,在当...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观念。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安身立命"的观念,在当今时代,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作为个体的人自身身心内外的和谐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启发意义,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安身立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软实力重在文化民生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宗桂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0期77-78,共2页
社会上很多问题的存在,一些不满情绪的蔓延和宣泄,除了分配问题之外,不同层级的人民的安身立命之道没有很好地解决。
关键词 软实力 民生 文化 不满情绪 安身立命 社会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与儒教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岱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4,共2页
儒学与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文史哲》编辑部提出“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所考虑。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有人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一般的看法认为世界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 儒学与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文史哲》编辑部提出“儒学是否宗教”的讨论,这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有所考虑。目前学术界有人认为儒学是一种宗教,有人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一般的看法认为世界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与伊斯兰教,其中没有儒教。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其他宗教 是宗教 孔子学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安身立命 有神论 德国古典哲学 伊斯兰教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G时代电纸书能否“突出重围”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冰 龚小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1,共4页
电纸书市场还能火多久,2011年第一季度汉王宣布亏损并有可能长期亏损后,质疑电纸书是否昙花一现的声浪此起彼伏。一边是电纸书概念越炒越热,一边是电纸书遭遇性价比危机,消费者不买账。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却和汉王联合推出G3电纸书... 电纸书市场还能火多久,2011年第一季度汉王宣布亏损并有可能长期亏损后,质疑电纸书是否昙花一现的声浪此起彼伏。一边是电纸书概念越炒越热,一边是电纸书遭遇性价比危机,消费者不买账。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却和汉王联合推出G3电纸书,把电纸书卷进了3G时代。电纸书能否抓住机遇,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开辟真正的类纸阅读时代,人们正拭目以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时代 中国移动 安身立命 性价比 消费者 亏损 汉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