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到真切(Direct)的个体体验——从奥古斯丁及安萨里的忏悔录说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兰芬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2,共5页
宗教思想发展史上,两位有杰出贡献的哲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将宗教的超越与神圣意义,与个人的切身(Personal)体验相关起来的问题。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其著名的《忏悔录》,展现了他如何从真切的生活体验(experience)中,感悟人性、... 宗教思想发展史上,两位有杰出贡献的哲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将宗教的超越与神圣意义,与个人的切身(Personal)体验相关起来的问题。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其著名的《忏悔录》,展现了他如何从真切的生活体验(experience)中,感悟人性、神性及人与神的关系等普遍性问题;而伊斯兰教哲学家安萨里则从其辉煌的学术经历中,深刻反思人类在超越与神圣面前,认识能力所必然具有的局限性。重新理解和比较他们思想的独特性,相信对于我们看待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从独特的个体角度出发,也有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安萨里 个体体验 宗教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非主义的早期演变--从哈拉智到安萨里 被引量:2
2
作者 周燮藩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9-83,共5页
苏非主义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的主流,主张追求个人的主观直觉和内在宗教体验。早期著名苏非学者哈拉智因提出人主合一的主张而被伊斯兰教正统派处于极刑,之后苏非派学者不断调适其主张,到安萨里时期他将苏非主义纳入正统派信仰中。
关键词 苏非主义 哈拉智 安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萨里融合思想之我见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菊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有学者认为安萨里是个中和派人物,融合了正统派思想和苏非派思想。但是笔者认为安萨里是一个苏非派的代言人和维护者而非融合者,他根本不可能起到真正的融合作用。本文从安萨里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和影响范围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安萨里 非调和主义者 苏非派的维护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安萨里历史定位的几点看法
4
作者 丁菊霞 《阿拉伯世界》 2004年第2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安萨里 阿拉伯地区 哲学家 历史定位 生平经历 时代背景 苏菲思想 影响范围 神秘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苏菲主义神爱论及其哲学流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吕耀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伊斯兰教义学说中,神爱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苏菲学者把神爱观念纳入修行理论,爱被视为苏菲修行的最高状态。在吸纳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苏菲神爱论思想维度不断扩展。10世纪中叶,为避免与正统教义相抵触,苏菲神爱论渐趋哲学思辨,... 伊斯兰教义学说中,神爱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苏菲学者把神爱观念纳入修行理论,爱被视为苏菲修行的最高状态。在吸纳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苏菲神爱论思想维度不断扩展。10世纪中叶,为避免与正统教义相抵触,苏菲神爱论渐趋哲学思辨,强调爱主和敬畏的结合。自安萨里把苏菲精神纳入到正统教义以来,神爱论在教义学、哲学和诗歌方面得到发展,并被赋予社会属性,转向"爱的宗教",强调爱主基础之上的宗教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苏菲主义 神爱论 安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伯伦的多元宗教和哲学观(上) 被引量:7
6
作者 蔡德贵 《阿拉伯世界》 2004年第5期58-63,共6页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 一、纪伯伦的宗教背景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世界近代最负盛名的作家,在世界文坛享有和印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齐名的地位.纪伯伦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学家,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思想上,他都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他出生在黎巴嫩,长在美国;出身于基督教马龙派家庭,却有反叛宗教的性格;他精通母语阿拉伯语,又能用英语写作:他住西式楼房、用欧洲壁炉、喝阿拉伯咖啡、用中国红木酒杯喝威士忌、吃猪肉香肠……总之,他的作品既充满东方情调,挟带着黎巴嫩山野的神秘,同时又饱蘸西方式的激情,充满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美的讴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伯伦 哲学思想 安萨里 巴哈伊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达姆为何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7
作者 李伟建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1-22,共2页
编辑同志: 您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去年8月2日海湾危机发生以来,贵刊每期都刊登有关海湾局势的报道和评论,特别是海湾战争爆发后,贵刊以特辑形式及时、连续地向读者介绍海湾战况,并有专家学者的精辟分析,对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这... 编辑同志: 您们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去年8月2日海湾危机发生以来,贵刊每期都刊登有关海湾局势的报道和评论,特别是海湾战争爆发后,贵刊以特辑形式及时、连续地向读者介绍海湾战况,并有专家学者的精辟分析,对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有很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达姆 战争爆发 阿拉伯民族 伊拉克人 四次中东战争 纳赛尔 民族主义情绪 高压政策 民族情绪 安萨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丽的女间谍群像
8
作者 齐迈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
日本赤羽尧所著《国际间谍战记实》汇编了活跃在世界各国的间谍的事例,把赫赫有名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 I A)、苏联的克格勃(K G B)以及英国的谍报机关“军情五处”(M·I 5)等秘密机构在世界各国进行的各种间谍情报活动披露出来,使人... 日本赤羽尧所著《国际间谍战记实》汇编了活跃在世界各国的间谍的事例,把赫赫有名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 I A)、苏联的克格勃(K G B)以及英国的谍报机关“军情五处”(M·I 5)等秘密机构在世界各国进行的各种间谍情报活动披露出来,使人们从中窥探出某些长期来秘而不宣的新闻,引人入胜。本期选登该书第十二章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央情报局 十二章 情报活动 赤羽 间谍罪 安萨里 卡斯特罗 帝国主义者 美国国务卿 嘉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文化与商业
9
作者 肖海林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1期32-36,共5页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阿拉伯人用他们光辉的成就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阿拉伯文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些人认为是由于“阿拉伯人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锐敏的好奇心和从未唤醒的潜...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承前启后,沟通东西的重要地位。阿拉伯人用他们光辉的成就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阿拉伯文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些人认为是由于“阿拉伯人有强烈的求知欲”,“经常锐敏的好奇心和从未唤醒的潜力”的推动,这种看法实际上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世界文明史 商业中心 文化中心 呼罗珊 安萨里 希贾兹 欧默尔 商道 法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神爱论的形成和发展
10
作者 杨荣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3年第1期60-62,共3页
苏非派形成和发展初期,主要特征是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强调宗教功课的实践,而不是理论.随着发展,他们才开始把自己的体验转向理论的反思,即由“行”到“知”.到八世纪中期,苏非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神秘主义发展时期.在由苦行主义... 苏非派形成和发展初期,主要特征是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强调宗教功课的实践,而不是理论.随着发展,他们才开始把自己的体验转向理论的反思,即由“行”到“知”.到八世纪中期,苏非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神秘主义发展时期.在由苦行主义、禁欲主义向神秘主义发展过程中,神秘的爱起了决定性作用,后来这种神秘的爱发展为神爱论,成为伊斯兰教的基石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世界 苏非派 苏非主义 拉比 凯拉姆 《古兰经》 安萨里 哈桑 末日审判 发展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逊尼派、十叶派与苏非派
11
作者 王怀德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2年第1期16-19,共4页
伊斯兰教自产生以来,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派别,它们有政治方面的,有教义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也有经院哲学方面的。有些派别则在几个方面兼而有之,因为不管一个派别兴起的始因是什么,它一旦形成,就会逐步有它自... 伊斯兰教自产生以来,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派别,它们有政治方面的,有教义方面的,有教法方面的,也有经院哲学方面的。有些派别则在几个方面兼而有之,因为不管一个派别兴起的始因是什么,它一旦形成,就会逐步有它自己的体系。在这许许多多的教派中,有些现已不复存在,有些则牢固地确立下来。逊尼派和十叶派是伊斯兰教产生后不久因穆斯林内部分裂而逐步形成、至今依然存在的两大派别,它们下面又分出许多派别和支系,这是广大的穆斯林所公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非派 逊尼派 十叶派 苏非主义 安萨里 宗教学科的复兴 教团 《古兰经》 伊斯兰世界 艾什尔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俗性——中世纪伊斯兰教育的特色
12
作者 杜红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3年第2期78-79,共2页
当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却创造了人类引以为骄傲的宝贵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色彩绚丽、硕果累累,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别具特色的伊斯兰教育对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教育... 当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却创造了人类引以为骄傲的宝贵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色彩绚丽、硕果累累,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别具特色的伊斯兰教育对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育异军突起,由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依靠希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文化 《古兰经》 色彩绚丽 教育发展过程 安萨里 尼迈里 经济发展 史不绝书 学术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思辨神学的形成和发展
13
作者 杨荣华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1年第4期17-20,共4页
中世纪的伊斯兰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凯拉姆、神秘主义和经院哲学时期。凯拉姆原意为“语言”,在伊斯兰哲学史上。所谓凯拉姆就是伊斯兰思辨神学,亦称伊斯兰神学。这是一种用思辩的,逻辑的方法去解决伊斯兰信仰上的疑难问题... 中世纪的伊斯兰哲学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凯拉姆、神秘主义和经院哲学时期。凯拉姆原意为“语言”,在伊斯兰哲学史上。所谓凯拉姆就是伊斯兰思辨神学,亦称伊斯兰神学。这是一种用思辩的,逻辑的方法去解决伊斯兰信仰上的疑难问题的理性主义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世界 凯拉姆 安萨里 艾什尔里 穆尔太齐赖派 信仰问题 伊斯兰思想 《古兰经》 哈瓦利吉派 圣学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的初期文学
14
作者 海维谅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4年第4期10-14,共5页
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在纳季德、希贾兹两行政区域统一后,于伊历1357年5月17日(公元1932年9月18日)宣布成立的。此后的领域包括东部达兰以外的南部阿西尔及纳吉朗等地。拥有如此辽阔的地域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便从长计议,开始考虑如... 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在纳季德、希贾兹两行政区域统一后,于伊历1357年5月17日(公元1932年9月18日)宣布成立的。此后的领域包括东部达兰以外的南部阿西尔及纳吉朗等地。拥有如此辽阔的地域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便从长计议,开始考虑如何推进全面的发展与建设。其首要者,乃是地方的治安,生命财产的保障。以前,从纳季德到麦加或由麦加往麦地那的旅客就结队旅行,其安全也无保障,凡独行者,在途中不但财物被歹徒抢走,且有性命危险。安定为治国之本。为地方安定,人民乐业计,阿卜杜·阿齐兹国王严厉执行伊斯兰教法令,决不容情。他曾亲自由利雅得出发,步行前往麦加。据说,他在途中只带两名要员,一位是有权威的法官,另一位是有执行权的警官。沿途私访查询,遇有杀人抢劫案件时,犯者被捕后即命法官审判,查明真相后就地惩罚,杀人者抵命,盗窃者砍手,强奸者死刑,冤枉人者鞭笞八十。随行警官立即执行,并以审判经过,及执行情况公诸官报UMMUL QURA,以周知国人。如是者数次,地方治安大有改善,旅客远途独行而安全无虞,是以生命财产均有保障,至道不拾遗,国家大治。在此环境之下,各项建设均有起色,而尤以文教为甚。教育振兴,出版受鼓励,从而人才辈出,颇有百鸟争鸣之气象,而政治已上轨道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王国 侨民文学 麦地那 阿拉伯文学 文学家 安萨里 作家 文学作品 伊斯兰教法 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教与教育
15
作者 马骥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8年第1期25-33,共9页
伊斯兰教,在我国旧称回教或清真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为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顺服'。伊斯兰教徒阿拉伯文称为穆斯林,意为'归顺者'。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570—642)在阿拉伯半岛上麦加创... 伊斯兰教,在我国旧称回教或清真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为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顺服'。伊斯兰教徒阿拉伯文称为穆斯林,意为'归顺者'。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570—642)在阿拉伯半岛上麦加创立的一神教。8世纪初,发展成传播到亚、非、欧三洲的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以《古兰经》为经典,信奉唯一真主安拉。在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主安拉 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国家 世界性宗教 《古兰经》 安萨里 马德拉沙 文学著作 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