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石榴苷的纯化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云凤 李光辉 +3 位作者 封雨晴 吕晓英 吴倩 夏效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石榴皮中提取单宁类物质,并用Amberlite XAD-16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柱层析,以甲醇梯度洗脱法进行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后,以安石榴苷含量最高的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分别测得抑菌圈直径和...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石榴皮中提取单宁类物质,并用Amberlite XAD-16大孔吸附树脂进行柱层析,以甲醇梯度洗脱法进行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后,以安石榴苷含量最高的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分别测得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并检测了安石榴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液相结果表明,随着洗脱剂浓度的升高,安石榴苷的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含量达79.6%;抑菌结果表明,安石榴苷纯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0.1mg/m L,安石榴苷纯化物以剂量依赖的形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安石榴 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立娟 尹燕雷 +2 位作者 苑兆和 方炎明 招雪晴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3,共10页
【目的】探究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等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目的】探究石榴叶片发育期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等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其发育期叶片中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优化了HPLC法测定石榴叶片中安石榴苷、没食子酸、鞣花酸、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的方法。‘泰山红’石榴叶长和叶宽随叶片发育逐渐增加,50 d左右时逐渐发育成功能叶。叶片发育期没食子酸、莽草酸、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4月25日和7月24日出现峰值。安石榴苷和花青苷含量随叶片发育逐渐降低,4月25日含量最高,分别为0.553 mg·g-1和0.339 mg·g-1。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3-脱氢莽草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月24日出现峰值,分别为5.62 mg·g-1和6.442 mg·g-1。随叶片发育时间的增加,鞣花酸含量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总黄酮含量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与安石榴苷、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五没食子酰葡萄糖、3-脱氢莽草酸呈显著负相关。安石榴苷与花青苷、总酚、莽草酸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鞣花酸呈显著负相关。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与3-脱氢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莽草酸呈显著负相关。花青苷、总黄酮、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莽草酸与3-脱氢莽草酸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石榴发育期叶片中安石榴苷及其合成相关物质存在含量差异性和不同的相关性,莽草酸和3-脱氢莽草酸与没食子酸合成密切相关,没食子酸代谢生成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可能是安石榴苷合成的前体物质,鞣花酸是安石榴苷的降解产物。叶片中安石榴苷、花青苷、总黄酮、总酚含量高低均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安石榴 没食子酸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鞣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的生物活性及其与多种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杨丽娜 骆静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5-838,共4页
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石榴提取物可从各方面对慢性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安石榴苷作为石榴中含量最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感染、调节免疫、调节脂质代谢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广泛... 慢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石榴提取物可从各方面对慢性疾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安石榴苷作为石榴中含量最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感染、调节免疫、调节脂质代谢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作用,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安石榴苷的理化性质、检测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对几种慢性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安石榴苷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生物活性 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后IEC-6细胞HSPs表达及凋亡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磊 梅晨 +6 位作者 李德银 宫平 吕安 张志聪 张彤 蒋林树 刘凤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SP27、HSP70、HSP90的mRNA变化;AO/EB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热应激最佳...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SP27、HSP70、HSP90的mRNA变化;AO/EB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热应激最佳时间为42℃6h,安石榴苷预处理细胞低中高浓度分别为2.5、5、10μmol/L;药物预处理细胞后细胞损伤及凋亡程度减轻,能够显著抑制HSP27、HSP70、HSP90的高表达。【结论】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应激损伤具有显著预防作用,HSP27、HSP70、HSP90参与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损伤预防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IEC-6细胞 热应激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甙在机械力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5
作者 王琳琳 李秉枢 +4 位作者 刘成 李倩男 汤剑明 胡鸣 洪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索安石榴甙(PUN)在机械力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μmol/L)的PUN处理L929细胞不同时间(12、24、48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 目的:探索安石榴甙(PUN)在机械力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μmol/L)的PUN处理L929细胞不同时间(12、24、48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PUN(0、2.5、5、10、25μmol/L)处理24小时后Nrf2蛋白表达;将L929细胞根据是否行PUN(10μmol/L,24小时)预处理和是否采用四点弯曲力学加载系统进行机械力干预(5333μstrain,1 Hz,4小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加力组、PUN组及PUN加力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采用H2DCF-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的变化。结果:PUN在浓度10μmol/L、作用时间24小时对细胞增殖活性及Nrf2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加力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OS水平显著上升、Bax表达和Active-caspase3/caspase3比率明显增加(P<0.05);与加力组相比,PUN加力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ROS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显著增加、Bax表达和Active-caspase3/caspase3比率降低(P<0.05)。结论:PUN可明显减少机械力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氧化蛋白Nrf2的表达,从而抑制机械力诱导ROS水平上升所导致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机械力 压力性尿失禁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毛旭文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2 位作者 张雍正 阿米尔·泽布 程路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7-2449,共13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安石榴苷和IBD的交集基因,并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安石榴苷和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C57BL/6J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IBD模型,...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安石榴苷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安石榴苷和IBD的交集基因,并进行PPI、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安石榴苷和靶点通过分子对接验证。C57BL/6J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IBD模型,给予安石榴苷干预7天,给药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的体征并计算每天的疾病活动指数(DAI),给药结束后肠道通透性检测;取结肠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病理改变,并计算组织学损伤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趋化因子1(CXCL1)等细胞因子水平。CCK8法测定安石榴苷对caco-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ELISA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caco-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获得安石榴苷与IBD共同靶点14个,包括TNF、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安石榴苷治疗IBD主要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代谢、AGE-RAGE、VEGFA、Ras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安石榴苷与TNF表现出较高的对接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安石榴苷组小鼠体质量下降幅度减小(P<0.01);DAI显著降低(P<0.01);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组织学损伤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组织TNF-α、IL-1β、MPO、CXCL1、IL-6、IL-18、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20-300μmol·L^(-1)安石榴苷促进caco-2细胞增殖,抑制LPS诱导的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结论安石榴苷通过抑制TNF-α等促炎因子分泌,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改善IBD小鼠的结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炎症性肠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安石榴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7
作者 田莉 张慧慧 +1 位作者 贺元 谢莉 《特产研究》 2023年第2期127-130,136,共5页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安石榴苷的血药物浓度,并用于大鼠灌胃后的药动学研究。采用COSMOSIL-Chol-este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7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安石榴苷的血药物浓度,并用于大鼠灌胃后的药动学研究。采用COSMOSIL-Chol-este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7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SD大鼠单次口服安石榴苷(300 mg/kg)后,眼眶静脉丛采血,检测24h内11个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安石榴苷在2.18~58.00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LLOQ)2.18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15%,提取回收率为89.67%~115.56%。PK Slutions 2.0^(TM)药动学软件拟合主要药动学参数C_(max)、T_(max)、AUC_((0-t))分别为(26.33±5.65)μg/mL、(1.67±0.52)h和(243.40±111.62)(μg·h)/mL。所建立RP-HPLC法测定安石榴苷的血药浓度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给大鼠灌服安石榴苷后,其吸收、分布迅速,体内药动学呈开放的二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 灌胃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通过优化肠道菌群结构改善小鼠抑郁行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许萍 庞振振 +2 位作者 黄淑芸 洪宗元 钟树志(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观察安石榴苷(PUN)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PUN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以9种CUMS方法在28 d内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PUN高、中、低剂量用药组(50... 目的:观察安石榴苷(PUN)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模型小鼠行为学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探究PUN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以9种CUMS方法在28 d内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PUN高、中、低剂量用药组(50、25、12.5 mg/kg)和模型组。用药组连续6周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旷场实验等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黏膜屏障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qPCR法检测肠壁炎症相关因子NOD2、NRLP3、IL-6和TNF-α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及小鼠全脑中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水平;16S rDNA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和糖水偏好度显著上升,旷场实验的小鼠活动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降低(P<0.05),同段小肠黏膜ZO-1、Occludin的表达量增加;血清中LPS、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脑内5-HT和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结构改变显著。结论:PUN可改善CUMS模型小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减轻肠壁炎症和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抑郁症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云凤 吴倩 +2 位作者 樊秋霞 王新 夏效东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4,54,共6页
分别采用溶血试验法、凝固酶效价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了安石榴苷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血浆凝固酶和总肠毒素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安石榴苷能显著减少α-溶血素... 分别采用溶血试验法、凝固酶效价法和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了安石榴苷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血浆凝固酶和总肠毒素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安石榴苷能显著减少α-溶血素的产生,但对溶血素的抑制作用未呈现浓度依赖性;在高于1/4 MIC浓度下安石榴苷能降低血浆凝固酶的表达;在高于1/2 MIC浓度下,安石榴苷显著降低总肠毒素的产生;安石榴苷对肠毒素基因sea、溶血素基因hla和调节基因agrA的转录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1/8 MIC浓度下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金黄色葡萄球菌 毒力因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光辉 郭卫芸 +3 位作者 高雪丽 王永辉 孙思胜 夏效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1,共5页
研究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作用及机理,为开发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型食品防腐剂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棋盘法"研究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制作用;通过观察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单独作用... 研究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作用及机理,为开发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型食品防腐剂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棋盘法"研究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制作用;通过观察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单独作用及协同作用对生长曲线、细胞膜电势、胞内外p H差及细胞形态等影响来探究协同抑菌机理。结果为安石榴苷和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与1/4最小抑菌浓度(MIC)安石榴苷或1/16 MIC绿原酸单独作用相比,在1/4 MIC安石榴苷和1/16 MIC绿原酸协同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现象,胞内外p H差发生改变,细胞膜破损,菌体解体。协同作用组的膜电势、胞内外p H差分别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安石榴苷和绿原酸的协同抑菌机理主要是二者协同破坏细胞膜,致使细胞膜破损,从而影响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绿原酸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协同作用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对UVB诱导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芳铭 尹淑涛 赵冲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7,共8页
利用Caco-2细胞和HaCaT细胞建立肠-皮肤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法评价安石榴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光损伤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的抑制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沉淀、蛋白免疫印迹法探究安石榴苷对核苷酸切除修复(NER)... 利用Caco-2细胞和HaCaT细胞建立肠-皮肤共培养体系,采用免疫荧光法评价安石榴苷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光损伤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的抑制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沉淀、蛋白免疫印迹法探究安石榴苷对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相关基因转录和产物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石榴苷能降低HaCaT细胞中的CPD水平,上调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XPC)的mRNA转录水平,并以SIRT1基因依赖的方式降低XPA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这表明在Caco-2细胞与HaCaT细胞的肠-皮肤共培养体系中,安石榴苷可能通过激活NER途径相关的XPC/XPA蛋白促进UVB诱导的光损伤的修复,其作用依赖于SIRT1蛋白的去乙酰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中波紫外线 细胞共培养 光损伤 核苷酸切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还原壳聚糖/纳米银溶胶制备表征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薛海燕 张颖 +1 位作者 张宝艳 薛丽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6-314,共9页
该文的研究目的用安石榴苷作为绿色还原剂制备壳聚糖/纳米银(CS/AgNPs)溶胶,并对CS/AgNPs表征及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5,浓度为0.5%~1%的壳聚糖100 mL,硝酸银溶液浓度0.6 mol/L,加入质量浓度1%的安石榴苷溶液,25℃还原6 h... 该文的研究目的用安石榴苷作为绿色还原剂制备壳聚糖/纳米银(CS/AgNPs)溶胶,并对CS/AgNPs表征及抑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5,浓度为0.5%~1%的壳聚糖100 mL,硝酸银溶液浓度0.6 mol/L,加入质量浓度1%的安石榴苷溶液,25℃还原6 h可得粒径范围较窄,银粒子质量分数较高较的稳定纳米复合材料CS/AgNPs溶胶。经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溶胶中纳米银粒子粒径为8~11 nm,晶型为面心立方型。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壳聚糖中-NH2与Ag+发生了螯合及CS/AgNPs中AgNPs的存在。CS/AgNPs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4 h后的抑菌率为95.5%,97.6%,刃天青法检测对2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096μL/mL。透射电镜扫描及细胞内容物渗漏实验表明,CS/AgNPs溶胶可以吸附菌体于细胞,破坏细胞膜,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抑制菌体生长。安石榴苷原位还原制备的CS/AgNPs溶胶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可为食品保鲜或医用材料制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杀菌 优化 壳聚糖 纳米银 安石榴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与焦磷酸钠对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稳定性及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馨蕊 李颖 +3 位作者 刘苗苗 范鑫 冯莉 曹云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1,共7页
研究添加安石榴苷、焦磷酸钠(sodium pyrophosphate,SPP)及其组合(P+SPP)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稳定性和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石榴苷和SPP添加均能有效抑制氧化诱导的蛋白羰基含量上升及自由氨基含量下降,... 研究添加安石榴苷、焦磷酸钠(sodium pyrophosphate,SPP)及其组合(P+SPP)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稳定性和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安石榴苷和SPP添加均能有效抑制氧化诱导的蛋白羰基含量上升及自由氨基含量下降,且P+SPP组合添加效果最佳;但所有添加剂均无法有效抑制氧化诱导的巯基含量降低。添加安石榴苷促进了氧化诱导的蛋白结构展开、显著抑制了蛋白粒径增大(抑制率为10.50%),对于蛋白溶解度和热诱导凝胶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无显著影响,但明显降低了氧化MP凝胶的蒸煮损失和质构劣变。SPP添加同样促进了蛋白结构展开、抑制了蛋白粒径增大(抑制率为17.65%)、提高了氧化MP的溶解度(提高了9.78%),显著改变了热诱导凝胶过程中MP的流变学行为,致使热诱导凝胶的蒸煮损失降低了42.56%,但明显降低了凝胶强度等质构指标。P+SPP对MP凝胶性能的影响整体与SPP单独添加类似。因此,本研究抗氧化剂使用显著提高了MP的氧化稳定性及凝胶持水性,但凝胶的质构特性与抗氧化剂的种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焦磷酸钠 蛋白氧化 凝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与安石榴苷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纪白慧 杨笑笑 +1 位作者 倪鑫炯 曹玉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和安石榴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石榴中的石榴皮鞣花酸和安石榴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运行缓冲液pH值和浓度、运行电压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最优化的测定条件为:50 mmol/L的硼砂-硼酸...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花酸和安石榴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石榴中的石榴皮鞣花酸和安石榴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运行缓冲液pH值和浓度、运行电压等对电泳的影响,得到最优化的测定条件为:50 mmol/L的硼砂-硼酸缓冲液(pH 8.7),分离电压20 kV,电动进样9 s/20 kV。在最优条件下,检测波长260 nm,上述两种组分可在12 min内完全分离。结果显示,鞣花酸和安石榴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10-7~5.0×10-5g/mL和2.0×10-6~5.0×10-5g/mL,检出限分别为1.0×10-7g/mL和1.3×10-6g/m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7)分别为2.4%和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和9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对,t-检验表明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石榴 鞣花酸 安石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通过miR-132-5p/TRAF6途径调控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刚 陈九霖 吴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探讨安石榴苷(PUN)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oxLDL诱导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不同浓度(5、10、20μg/ml)的PUN处理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目的:探讨安石榴苷(PUN)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oxLDL诱导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不同浓度(5、10、20μg/ml)的PUN处理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ELI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UN对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UN对微小RNA-132-5p(miR-132-5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132-5p与TRAF6的靶向关系。观察miR-132-5p过表达或抑制miR-132-5p表达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标记蛋白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oxLDL组促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xLDL组相比,PUN不同剂量组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oxLD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on组(P<0.05),PUN不同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oxLDL组(P<0.05);与Con组相比,oxLDL组Bax、TRAF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miR-132-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oxLDL组相比,PUN不同剂量组Bax、TRAF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miR-132-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32-5p可抑制野生型载体TRAF6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且miR-132-5p可负向调控TRAF6的表达(P<0.05);miR-132-5p过表达后IL-1β、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抑制miR-132-5p的表达可逆转PUN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PUN可通过调控miR-132-5p/TRAF6分子轴发挥抗炎作用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miR-132-5p TRAF6 动脉粥样硬化 凋亡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治疗抑郁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萍 黄淑芸 +3 位作者 郭红敏 柳艳萍 洪宗元 钟树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5-760,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安石榴苷(punicalagin,Pun)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Pun和抑郁症的交集基因,PPI、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初步验证。建立CUMS小鼠抑郁模型并Pun灌胃给药。旷场实验观察行为变化;LC-M...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安石榴苷(punicalagin,Pun)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Pun和抑郁症的交集基因,PPI、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初步验证。建立CUMS小鼠抑郁模型并Pun灌胃给药。旷场实验观察行为变化;LC-MS/MS检测海马中神经递质含量。结果Pun的PPI网络表明交集基因关系密切,富集于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途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和靶点蛋白结合紧密。Pun能够增加旷场实验小鼠的探索欲;提高海马中DA、5-HT的水平(P<0.05,P<0.01)。结论Pun能够显著降低小鼠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作用于ALB、AKT1靶点、介导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途径,从而改善神经递质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CUMS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甙对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晓娟 贺顺尧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探讨安石榴甙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20 mg/kg体重的LPS(脂多糖)制备ALI(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LPS组,LPS+安石榴甙组(10、20、40 mg/k... 目的:探讨安石榴甙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20 mg/kg体重的LPS(脂多糖)制备ALI(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随机将60只小鼠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LPS组,LPS+安石榴甙组(10、20、40 mg/kg体重),LPS+地塞米松组。安石榴甙和地塞米松均在注射LPS前2 h腹腔注射给药,然后小鼠再腹腔注射致死量的LPS,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的PBS。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病理变化和肺损伤程度;称量小鼠湿肺、干肺重量,观察小鼠的肺水肿程度;检查肺组织匀浆中的MPO(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活性情况,分析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浸润情况;计数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的数量,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分析安石榴甙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小鼠肺组织HE染色结果发现,LPS诱导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肺实质的损伤均明显减轻。不同剂量的安石榴甙可以显著减低ALI小鼠中湿肺/干肺重量比(P<0.05)。说明安石榴甙可以减轻ALI导致的肺组织渗出、水肿。不同剂量的安石榴甙可以显著减少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P<0.05)。安石榴甙可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IL-6、IL-12、TNF-α和IL-1β的浓度(P<0.05)。MPO的活性检测表明,安石榴甙减少了LPS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结论:安石榴甙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石榴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对绵羊精液室温保存效果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郭艳昭 洪道辉 +3 位作者 薛玉洋 石荣华 赵玉坤 曾维斌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第3期7-11,共5页
为研究安石榴苷对绵羊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在以“Tris+葡萄糖+果糖”为主的绵羊精液基础稀释液中添加安石榴苷,分别配制成含不同浓度(0,10.0,12.5,15.0,17.5,20.0μmol/L)安石榴苷的稀释液后,常温条件下稀释、保存多浪羊精液,通过... 为研究安石榴苷对绵羊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在以“Tris+葡萄糖+果糖”为主的绵羊精液基础稀释液中添加安石榴苷,分别配制成含不同浓度(0,10.0,12.5,15.0,17.5,20.0μmol/L)安石榴苷的稀释液后,常温条件下稀释、保存多浪羊精液,通过检测精子的活率、活力、顶体完整性、质膜完整性,以及精液中具有抗氧化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精液常温保存的效果。结果表明:15.0μmol/组精液保存72 h后,精子的活率(55.95%)、活力(42.82%)、顶体完整性(48.61%)、质膜完整性(44.40%)、CAT活性(4.61 U/mL)和SOD活性(62.70 U/mg)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以“Tris+葡萄糖+果糖”为主的多浪羊精液基础稀释液中添加15.0μmol/L安石榴苷,能提高多浪羊常温保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精液 安石榴 室温保存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石榴苷和类黄酮对生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19
作者 师慧娟 陈萍 +6 位作者 聂言顺 蒋鑫 张宁 王思齐 李佳林 王文波 何文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8期107-115,126,共10页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品,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病原菌不断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和产量。生姜茎基腐病是生姜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对其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的防治措施多存在...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品,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病原菌不断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和产量。生姜茎基腐病是生姜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对其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现有的防治措施多存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从莱芜染病生姜植株中分离筛选病原菌,明确其种属和致病性。同时,探究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外源物质的抑菌效果和对生姜植株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发现7株致病菌,分别为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proliferatum、Penicillium oxalic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Nigrospora oryzae、Fusarium solani、Globisporangium spinosum;2种外源物质对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并且类黄酮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20 g/L类黄酮对病原菌Globisporangium spinos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的抑制率可达100.0%,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的抑制率分别为63.4%、64.0%、67.9%、70.8%、91.7%。20 g/L安石榴苷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Fusarium proliferatum、Globisporangium spinos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的抑制率分别为27.8%、43.8%、100.0%、30.0%、23.3%、62.5%、83.3%。外源物质类黄酮可明显增加生姜中防御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和防御基因(PAL、GLU、ERF、HMGS、WRKY8)表达,在不同浓度(20、10 g/L)类黄酮处理48 h的生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增高,PAL、GLU、WRKY8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茎基腐病 安石榴 类黄酮 抑菌率 防御酶 防御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的鉴别
20
作者 桂祖文 何剑锋 +4 位作者 徐昊宁 陈胜航 余志成 侯战昌 陈超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为完善植物染标准体系,建立石榴皮植物染料的鉴别方法与标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石榴皮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分析,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上萃取的染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安石榴苷与鞣花酸可以作为鉴别石... 为完善植物染标准体系,建立石榴皮植物染料的鉴别方法与标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石榴皮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分析,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上萃取的染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安石榴苷与鞣花酸可以作为鉴别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的标志物。石榴皮植物染料的质谱中检测到准分子离子峰m/z 300.9862,保留时间为1.02 min;直接染色和硫酸亚铁后媒染羊绒纤维萃取液的质谱中检测到准分子离子峰m/z 300.9896和300.9868,保留时间分别为1.02 min和1.04 min。两者均与鞣花酸标准品1.02 min的出峰时间相近,在标准允许的±2.5%偏差范围内,结合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只含有277 nm处的没食子酸与255、357 nm处的鞣花酸特征峰,可确定该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均为纯石榴皮植物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植物染料 羊绒纤维 安石榴 鞣花酸 染料鉴别 植物染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