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国际法性质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王虎华
肖灵敏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3-57,共15页
-
文摘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国际法性质及其地位在国际法上不明确,学界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决议不是法律;而有的学者认为有些决议是新的国际法规则。为了使安理会决议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我们应从决议的法律效力来源、具体内容和国家对决议的实践行动等方面分析其国际法性质。安理会依《联合国宪章》通过的一般决议属于"内部规章制度",仅对安理会的内部机构具有法律拘束力,并具有促进功能和执行功能。安理会通过的特别决议属于"实施细则",其中的软法性措辞条款是任意性规则,只对安理会的内部机构具有法律拘束力;其中的国际义务条款是强制性规则,对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具有法律拘束力,还具有造法功能。
-
关键词
安理会决议
国际法性质
法律拘束力
造法功能
-
Keyword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law
legal binding force
law-making function
-
分类号
DF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卡迪案及其对国际法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陈海明
-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5,共7页
-
基金
中国留学基金委2008年度国家公派留学项目(2007104859)
-
文摘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安理会自1999年起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成立了制裁委员会,把支持恐怖主义的个人和组织列入黑名单,冻结其资金。为了执行安理会决议,欧盟理事会通过相关措施,冻结了卡迪和巴拉卡特的资金。卡迪和巴拉卡特在欧洲一审法院发起诉讼,要求废除欧盟相关规定。败诉后,他们在欧洲法院进行上诉。欧洲法院在2008年9月对卡迪案作出了判决,判定执行安理会决议的欧盟理事会规定侵犯了欧盟法基本权利。卡迪案对国际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卡迪案
安理会决议
欧盟法
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
-
Keywords
Kadi Case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EU Law
UN Charter
International Law
-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利比亚危机与国际法上不使用武力原则的新近发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黄韬
沈伟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交大法学》
2013年第2期137-157,共21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东方学者项目
上海交大校际国际合作资助专项(项目编号:2012-1.5.3.22)的资助
-
文摘
目次一、利比亚危机与联合国的介入二、武力解决利比亚危机的国际法分析(一)人道主义干涉与联合国安理会的职能边界(二)对安理会政治决议进行合法性评判的必要性(三)对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中"一切必要措施"措辞的理解三、透过利比亚危机解读国际法上不使用武力原则的新近发展(一)不使用武力的国际法原则与频繁使用武力的国际社会现实(二)
-
关键词
安理会决议
不使用武力原则
人道主义干涉
-
分类号
D99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国际法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崔任
-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部
-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
文摘
索马里海盗问题由来已久,并在最近几年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安理会于2008、2009、2010年连续通过有关决议,授权相应各国及区域组织打击海盗,并几次延长行动时间。对于安理会授权打击海盗的行为,在国际法上看,是国际合作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指导下的行为,是对联合国授权使用武力的新注解,同时也是对联合国与区域性国际组织关系的经典诠释。但该行为仍旧有一定的法律局限性。如何克服这些局限,并从根本上杜绝亚丁湾的海盗现象,是今后索马里海盗问题走向的焦点。
-
关键词
索马里海盗
安理会决议
国际法
-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伊拉克危机和国际军控核查
- 5
-
-
作者
于中洲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
文摘
伊拉克危机和国际军控核查于中洲从去年10月开始,因伊拉克与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的核查活动发生矛盾,海湾局势陡然紧张。美、英向海湾派出重兵,欲以军事打击迫使伊拉克就范;伊拉克则全民动员,准备承受一场灾难。为化解事端,其他大国和地区相关国家,或奔走于天下或斡...
-
关键词
伊拉克危机
国际军控
化学武器
安理会决议
原子能机构
特委
军控与裁军
基本原则
核查机制
生物武器
-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联合国在前南斯拉夫的维和行动
- 6
-
-
作者
刘恩照
-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8-53,共6页
-
文摘
原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1989年南共放弃一党专政,实行多党制,各共和国举行多党选举。除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为共产党执政并组成新的南斯拉夫联邦外,其他各共和国均由反对派上台,纷纷独立,并发生了大规模战争。 在此紧急情况下,安理会于1991年9月25日应奥地利等国要求,开会讨论南斯拉夫局势,通过第713号决议,要求各方停火,各国禁止向南斯拉夫运送一切武器。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于10月8日任命万斯为其私人代表前往斡旋。11月8日、9日和26日南斯拉夫政府连续致函安理会。
-
关键词
联合国
前南斯拉夫
安理会决议
克罗地亚
维和行动
萨拉热窝
维和部队
重武器
军事观察员
秘书长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
- 7
-
-
作者
勤梅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14,1,共3页
-
文摘
12月4日,即在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派一支多国部队前往索马里的第二天,布什政府就正式宣布派兵去索马里。而实际上在安理会决议作出之前几个月,美军就从美国启程去索马里。美国为何对此事如此积极主动?
-
关键词
索马里
美国历史
美军
安理会决议
布什政府
埃塞俄比亚
军事行动
非洲国家
肯尼亚
救援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耶路撒冷风波始末
- 8
-
-
作者
李一文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17-18,共2页
-
文摘
由以色列挑起的耶路撒冷争端再次把阿以双方逼到敌对边缘,差一点断送了中东和平进程。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5月22日,以色列政府被迫宣布中止执行征用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土地的决定。至此,持续近一个月的耶路撒冷征地风波得以缓解。国际社会为此长嘘一口气。
-
关键词
耶路撒冷
始末
巴勒斯坦人
安理会决议
中东和平进程
国际社会
阿拉伯联盟
强烈反应
阿拉法特
宣布中止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访苏伊士城
- 9
-
-
作者
彭龄
章谊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
文摘
苏伊士城在红海最北端,是苏伊士运河的起点.站在苏伊士城南的陶菲格港,向北望去是烟波浩淼的红海,向南望去是穿过大、小苦河,直奔地中海而去的苏伊士运河.一艘艘过往的船只缓缓驶过,一群群海鸥,乘着海风,追逐着远去的轮船上下翻飞.对岸的西奈半岛,在阳光照耀下,像画家在蓝天与蓝色的运河之间,随意勾勒出的一抹金黄……
-
关键词
苏伊士运河
运河岸
反坦克地雷
消耗战
安理会决议
英雄史诗
军民协同
国际水道
挽回颓势
沙漠腹地
-
分类号
K9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