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mon Q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卫晓霞 党艳清 +1 位作者 刘刚 李亚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08-2710,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Damon Q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选用Damon Q矫治器,通过直丝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头颅... 目的观察并分析Damon Q矫治器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选用Damon Q矫治器,通过直丝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牙颌结构及软组织侧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MP-FH、N-Me、ANS-Me、ANS-Me/N-Me、U1-SN、L1-MP、L6-MP大于治疗前,U1R-PP、L1R-MP、Si-H线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SNB、ANB、S-Go、S-Go/N-Me、U6-PP、Cm-Sn-UL、ULP、LL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Damon Q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能够从三维方向解除前牙闭锁合,调整尖牙和磨牙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组织侧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on Q矫治器 安氏2分类[牙合] 非拔牙矫治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排齐整平后的咬合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莹 马明宇 +2 位作者 张晓虹 梁炎 张月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35-2339,共5页
目的评价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排齐整平后的咬合特征。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应用T-ScanⅢ系统对其进行咬合检查,记录排齐... 目的评价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排齐整平后的咬合特征。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0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应用T-ScanⅢ系统对其进行咬合检查,记录排齐整平前后在最大牙尖交错位(MIP)、前伸运动及侧方运动的[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咬合接触时间(OT)和分离时间(DT)、[牙合]力百分比及咬合接触点数目。结果排齐整平后,MIP OT、COF和前伸运动DT均较排齐整平前缩短(P<0.05)。排齐整平后,MIPⅠ类侧切牙区[牙合]力百分比较排齐整平前降低,磨牙区[牙合]力百分比较排齐整平前升高,Ⅱ类侧切牙区、尖牙及前磨牙区[牙合]力百分比均较排齐整平前降低;侧方运动工作侧[牙合]力百分比均较排齐整平前升高,非工作侧[牙合]力百分比均较排齐整平前降低(P<0.05)。排齐整平后,MIPⅠ类侧切牙区、尖牙及前磨牙区咬合接触点均较排齐整平前减少,Ⅱ类侧切牙区咬合接触点较排齐整平前减少,磨牙区咬合接触点较排齐整平前增加;前伸运动Ⅰ类侧切牙区咬合接触点较排齐整平前增加;Ⅰ类侧侧方运动工作侧咬合接触点较排齐整平前增加,非工作侧咬合接触点较排齐整平前减少(P<0.05)。结论正畸排齐整平有助于调整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成人患者的咬合接触关系,从而使全口咬合趋于协调稳定,但后期仍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畸形 咬合特征 T-Scan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功 顾梦婕 +2 位作者 殷薇薇 张尽忠 杜若鸿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 目的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离子垫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导板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非拔牙矫治,离子垫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玻璃离子垫非拔牙矫治,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矫治。比较3组患者矫正前及矫正1年后的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上下颌位置及旋转方向指标[SNA、SNB和Y轴角],上下颌牙齿矢状面和垂直向变化指标(U1-NA、L1-NB、U1-SN),颏部软组织的线距指标[上下唇-E线距(UL-E、LL-E)和颏唇沟深度]、前后径、矫正时间差异。结果3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Y轴角、U1-NA、L1-NB、U1-SN、LL-E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错(牙合)牙矫正时间[(12.09±3.04)个月、(11.47±3.82)个月]均短于对照组[(23.15±6.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治疗,可解除牙列拥挤,促进上下颌牙弓的正常形态恢复,同时降低对下颌生长的抑制,缩短矫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 非拔牙 Damon Q自锁托槽 上颌斜面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的正畸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邵秀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118-118,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非拔牙矫治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选取年龄10~18岁的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34例,采用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结果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 目的研究探讨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颌非拔牙矫治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选取年龄10~18岁的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34例,采用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结果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可以通过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颌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上下颌牙弓 牵引 非拔牙 青少年 安氏2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成年患者拔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招顺秀 李业荣 +1 位作者 陈月明 许碧晖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对称性拔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在成年患者中拔牙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治疗...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对称性拔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在成年患者中拔牙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5例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患者,采用上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下颌不对称拔牙的治疗方法。常规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患者矫治前后的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治疗后ANB角减少,U1-SN角增大,L1-MP角增大,U1-L1角减小。上下切牙获得良好的唇倾度,解除了下颌的锁结。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的成年错患者,采用上颌对称性拔牙,下颌不对称拔牙进行矫治后,均获得良好的侧貌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错 直丝弓矫治技术 拔牙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拔牙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颏唇美学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韦佳黛 刘建英 莫水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颏唇部软硬组织的美学变化及影响。方法:选择20位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CASSOS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颏唇部美学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非拔牙矫治对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颏唇部软硬组织的美学变化及影响。方法:选择20位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畸形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CASSOS软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颏唇部美学变化。结果:U1-SN角、L1-MP角、U1-AP距、U1-NA距、L1-AP距、L1-NB距增加,U1-L1角减小。前牙牙冠代偿性唇倾以便获得良好覆覆盖。LLP距、EP-LL距增加,下唇前移。结论:通过非拔牙矫治,患者不仅解除了前牙闭锁关系,而且下唇前移的变化使颏唇曲线趋于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2分类[牙合]畸形 头影测量 非拔牙 颏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