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比拉事件在中国存在的证据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葛同明
樊利民
刘坚
-
机构
地质矿产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1-389,共9页
-
文摘
黄土地层、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以及雷州半岛英利火山岩的古地磁学研究表明,布容极性时出现有反极性地磁场。英利火山岩的K—Ar同位素年代测定值为0.58±0.13Ma。据气候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资料确定,黄土地层和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地层的反极性层段的年代分别为0.45Ma和0.47—0.48Ma。这些反极性层段的年代相当于安比拉事件的年代。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层揭示的这一事件证实了安比拉事件为全球性极性倒转,并非极性漂移。安比拉事件的确定将为中、晚更新世地层的划分提供磁极性的依据。
-
关键词
布容极性时
安比拉事件
地磁学
-
Keywords
Brunhes Chron, polarity reversal, Emperor Event
-
分类号
P318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
-
题名棋子山运动的发现及其意义
- 2
-
-
作者
陶书华
陶虹
-
机构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42,共8页
-
文摘
棋子山运动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它使老黄土下部及其同期异相的湖积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变动——断层、褶曲(向斜、背斜)等;使我国北方的地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的湖泊如泥河湾古湖、三门古湖等都在此时灭亡;桑干河、汾河、渭河、黄河等都在此时形成。棋子山运动发生在老黄土下部堆积之后,老黄土上部堆积之初;在地磁柱上属安比拉亚时,其绝对年龄为距今0.49~0.50Ma。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在河谷地带和山前平原生成了非常良好的蓄水构造,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供水水源地和矿产生成地;同时也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使断裂的复活、地震的发生、边坡的坍塌,给许多工程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造成了严重后果。
-
关键词
棋子山运动
老黄土
湖相地层
安比拉事件
蓄水构造
-
Keywords
The Qizishan movement
the "Old Loess"
lacustrine formation
Emperor event
reservoir structure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