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 ,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 ,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 10~ 11次 ;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 3h ,分为准备...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 ,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 ,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 10~ 11次 ;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 3h ,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 ,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蹦床 训练方法 训练安排 身体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秀红 高亚辉 +1 位作者 杨静 陈笑然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观察法及访谈法,对我国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训练安排进行研究,运用训练学相关理论对其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进行分析,对场地自行车项目赛前减量进行探讨,总结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训...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观察法及访谈法,对我国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的训练安排进行研究,运用训练学相关理论对其训练计划、训练负荷和身体机能状况进行分析,对场地自行车项目赛前减量进行探讨,总结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探讨其临赛前训练调控的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宋超睿、鲍姗菊备战2016年全国锦标赛赛前减量期为15天,赛前减量模式为快指数型;临赛前减量阶段总训练量和日训练量均大幅度下降,而日负荷强度总体表现为波浪式上升的趋势;减量训练安排合理,运动员身体机能各相关指标均好于减量训练前,在临赛前形成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自行车 赛前训练 赛前减量 训练安排 身体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U-15足球队冬训训练安排状况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永峰 盖文亮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对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2008年U-15冬训的34支足球队冬训训练安排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球队教练员在青少年足球培养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练员对现代足球冬训的理解只局限在表面,偏重于研究开发运... 对参加由中国足协组织的2008年U-15冬训的34支足球队冬训训练安排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球队教练员在青少年足球培养中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练员对现代足球冬训的理解只局限在表面,偏重于研究开发运动员"显形"部分的训练,而忽视了与其同步进行的"隐形"部分训练。部分青少年教练员训练的形式方法及恢复措施比较陈旧,基本沿用传统的模式,教练员接受新事物慢,钻研业务能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 U-15 冬训 训练安排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主客场赛制)赛季前训练安排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章云 刘玉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前,中国男篮大部分甲级队赛季训练计划的内容不够全面;准备期的时间跨度为2个月左右比较适宜;赛季前小周期(周)负荷动态的变化有两种类型;赛季前安排热身赛以3—5次为宜,最后一次热身赛距正式比赛7—15d为佳;赛季前训练内容的安排表... 目前,中国男篮大部分甲级队赛季训练计划的内容不够全面;准备期的时间跨度为2个月左右比较适宜;赛季前小周期(周)负荷动态的变化有两种类型;赛季前安排热身赛以3—5次为宜,最后一次热身赛距正式比赛7—15d为佳;赛季前训练内容的安排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主客场赛制 赛季前训练安排 负荷 训练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世界杯系列积分赛准备期训练安排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6-741,共6页
击剑世界杯系列积分赛的最大特点是赛事多,赛期长,参赛准备期缩短。如何在较短的准备期形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能在较长竞赛期保持这一状态,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世界杯... 击剑世界杯系列积分赛的最大特点是赛事多,赛期长,参赛准备期缩短。如何在较短的准备期形成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并能在较长竞赛期保持这一状态,是教练员和运动员面临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击剑优秀运动员世界杯系列积分赛准备期的阶段划分、训练内容、负荷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我国击剑运动员的训练安排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剑 世界杯积分赛 准备期 训练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技状态”的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海峰 吴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9,共11页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 从分析“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逻辑地位出发,提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既揭示了以发展“竞技状态”为核心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又以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重大比赛中获得最佳表现和最好成绩为主要目标,其适合于中国举国体制下的运动训练过程安排实践。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体现了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的中国特色。发展中国特色运动训练过程安排理论必须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全面加强现代科技手段在“竞技状态”形成和调控中的应用,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对运动训练全过程和运动员个性化状态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过程安排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Л.П.马特维也夫 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训练安排 被引量:2
7
作者 茅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85,共13页
训练安排指训练内容在训练进程中的分布。这是一切体育训练工作所必须的实施路线和程序。训练安排实际上涉及两大问题: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动态平衡;训练内容的有序和有效组织。训练安排是面向人体的,人体的根本特色是"有机性... 训练安排指训练内容在训练进程中的分布。这是一切体育训练工作所必须的实施路线和程序。训练安排实际上涉及两大问题: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动态平衡;训练内容的有序和有效组织。训练安排是面向人体的,人体的根本特色是"有机性",训练安排的根本特色也在于"有机性"。从"一般性理论"和"不同专项训练安排的具体特色"两部分来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安排 体育运动 身体健康 有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国奥运选手成才的时间特征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安排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9,共3页
通过对我国参加第23,24两届奥运会的全部467名选手的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成才的多年训练过程中,在时间维度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奥运项目选手多年训练各阶段的年限之间符合"三四三"的比例;而要获得较好成绩,... 通过对我国参加第23,24两届奥运会的全部467名选手的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从开始训练到成才的多年训练过程中,在时间维度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奥运项目选手多年训练各阶段的年限之间符合"三四三"的比例;而要获得较好成绩,无论男女运动员都至少要经过3.7年以上的深入专项化训练。高校应按此规律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训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项目 时间特征 界点年龄 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训练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跨运动员大赛前短期强化中周期的训练安排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向军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7-52,共6页
大赛前的短期强化中周期训练,是运动员参加大赛前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阶段。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在大赛中的水平发挥。因而,如何设计和安排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仅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运动员的体力恢复有... 大赛前的短期强化中周期训练,是运动员参加大赛前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阶段。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在大赛中的水平发挥。因而,如何设计和安排这一阶段的训练不仅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运动员的体力恢复有关键性的作用。大赛前的短期强化又要使运动员在心理、气候、场地环境以及大赛的赛次安排上都有所适应。但大赛前的短期强化中周期的训练不同于其他训练阶段的训练,在安排时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和其训练特点,以及大赛举办地的气候、场地、比赛时间和赛次安排等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大赛前短期强化中周期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 中周期 训练安排 竞技状态 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乒乓球训练安排的若干特点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焕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4-75,共2页
最近几年,我国乒坛成绩上升,形势较好,但一些资深人士指出:青少年优秀选手中,冒尖的人才还不多,与欧洲队伍有一定差距。为何如此?徐寅生同志曾多次指出是“生产线出了问题”。下面选送的人才,不能“适销对路”,不太符合当今乒... 最近几年,我国乒坛成绩上升,形势较好,但一些资深人士指出:青少年优秀选手中,冒尖的人才还不多,与欧洲队伍有一定差距。为何如此?徐寅生同志曾多次指出是“生产线出了问题”。下面选送的人才,不能“适销对路”,不太符合当今乒坛技术发展的潮流。这种情况是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训练 模拟训练 训练安排 多球训练 诱导训练 控制与反控制 单球训练 兴奋灶 基本功训练 爆发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运动员高难翻腾动作训练安排初探——卓晶晶“360°旋”训练安排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昌水 余绍森 《中国体育科技》 1985年第5期20-25,共6页
一、前言在运动训练不断发展,运动成绩迅速提高的今天,要夺取比赛的胜利,赶超世界水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加强训练的科学性。训练的科学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不能按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进行训练。训练安排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重... 一、前言在运动训练不断发展,运动成绩迅速提高的今天,要夺取比赛的胜利,赶超世界水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加强训练的科学性。训练的科学性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不能按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进行训练。训练安排是运动训练科学性的重要内容,大至多年规划,小到单个动作的训练都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安排。目前有关科研人员、教练员对多年训练直至课的训练安排研究较多,但对单个动作,特别是高难动作的训练安排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安排 翻腾动作 女子运动员 运动训练过程 高难动作 运动条件反射 训练水平 少而精 动作训练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普通高校高水平中长跑运动训练安排的探讨
12
作者 张军 《体育学刊》 CAS 1991年第4期29-31,33,共4页
为适应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参加世界大学生竞技体育的需要,国家教委于一九八七年正式颁布了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通知。由此,使高等院校的业余运动训练出现了新的局面。我校是... 为适应国际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参加世界大学生竞技体育的需要,国家教委于一九八七年正式颁布了在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通知。由此,使高等院校的业余运动训练出现了新的局面。我校是首批被指定能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之一,按通知要求,我校开展以田径为主的多项运动队,我被聘为院男子中、长距离跑运动队的教练。十年来先后培养了八名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湖北省高校田径运动会上都取得较好成绩和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队 学生运动员 普通高校 竞技体育 中长跑运动 训练安排 高等院校 训练过程 大学生运动会 高校田径运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学舫肘部手术后的训练安排
13
作者 刘成邦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11期13-14,共2页
梁学舫现年22岁,1979年标枪最高成绩53.22米,1980年2月26日肘部因投掷标枪拉伤,当时认为强度不大,故视为轻伤,未透视或拍片,经过四个星期的一般医疗、休息不见好转,后经拍片诊断为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起初实行保守疗法:注射强的松龙... 梁学舫现年22岁,1979年标枪最高成绩53.22米,1980年2月26日肘部因投掷标枪拉伤,当时认为强度不大,故视为轻伤,未透视或拍片,经过四个星期的一般医疗、休息不见好转,后经拍片诊断为肱骨内上髁撕脱性骨折。起初实行保守疗法:注射强的松龙并辅以药物烫洗两个疗程(半个月),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安排 手术后 技术训练 功能锻炼 撕脱性骨折 强的松龙 投掷标枪 保守疗法 诊断 训练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与安排
14
作者 黄强辉 《中国体育科技》 1983年第9期1-4,共4页
如何制订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训练计划的内容及内容的科学安排,不但涉及如何有效地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以及改进、巩固和熟练技术动作,而且涉及到如何更快地提高参与技术动作有关肌群的力量,为提高专项成... 如何制订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训练计划的内容及内容的科学安排,不但涉及如何有效地建立正确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以及改进、巩固和熟练技术动作,而且涉及到如何更快地提高参与技术动作有关肌群的力量,为提高专项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每一个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神经类型和训练水平有所不同,训练计划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必须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条件,确定其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内容的安排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重运动员 训练内容 技术动作 训练计划 训练安排 运动训练 动力定型 训练水平 基本内容 科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我国女子中长跑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多年训练安排问题
15
作者 梁田 《体育科学》 1983年第3期47-50,共4页
我国女子中长跑开展得较晚,近年有了不少进步,但与世界纪录相比见表1,差距不少,我们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对我国女子中长跑的多年训练加以总结经验、教训,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女子中长跑 中跑运动员 训练安排 基础训练 多年训练 世界纪录 运动年限 中长跑运动员 成绩提高 中长跑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第3届冬亚会赛前的心理调整和心理训练
16
作者 杨明 刘丽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4,共1页
为完成第3届冬亚会任务,我们以国家越野滑雪队的12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普及运动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讲座使运动员初步了解了运动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和他们的... 为完成第3届冬亚会任务,我们以国家越野滑雪队的12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普及运动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讲座使运动员初步了解了运动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和他们的密切关系,更加明确了心理因素对取胜的重要作用。根据心理测试建立了运动员的心理档案,为进一步的心理训练以及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提供依据。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他们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野滑雪运动员 心理训练 心理调整 赛前 心理测试 运动心理学 心理诊断 心理咨询 安排训练 心理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负荷研究——对我国速滑运动员备战2006年都灵冬奥会10个月训练的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瑞辉 于洪军 +1 位作者 陈光磊 陈阿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80,共4页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 我国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冬奥会10个月的训练中,共进行了299次课的训练,其中力量训练课53次,陆上有氧训练课98次,技术训练课122次,其他训练课为26次,比赛为7次(23次出发)。在负荷安排上强调了有氧训练,降低了平均训练强度,使高强度训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训练手段上,减少了最大力量的训练,增加了腰腹力量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技术是速滑项目的训练重点,应该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滑冰 训练负荷 训练安排 训练理念 都灵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更新思想方法和观念是先导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宗浩 肖林鹏 +2 位作者 张剑利 张艳辉 金宗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0,共2页
“提高训练水平”是每一个教练员的最大追求,甚至是奢望,一方面说明这一问题在教练员心目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提高训练水平”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是教练员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 “提高训练水平”是每一个教练员的最大追求,甚至是奢望,一方面说明这一问题在教练员心目中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提高训练水平”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是教练员所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紧迫性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思想方法和观念是行为的根据和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水平 教练员 运动员 心理训练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 更新思想 科学理论 模拟训练 训练安排 方法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对运动训练的基本反应与适应规律 被引量:6
19
作者 万文君 郝选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4,共3页
讨论了运动训练影响下身体机构与机能的破坏与重建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对长期运动训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从而揭示运动训练的实质。探讨身体机能对训练课的基本反应规律以及在长期训练影响下训练效果的累积规律,分析了训练负荷安排... 讨论了运动训练影响下身体机构与机能的破坏与重建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对长期运动训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从而揭示运动训练的实质。探讨身体机能对训练课的基本反应规律以及在长期训练影响下训练效果的累积规律,分析了训练负荷安排不当对训练效果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训练安排 运动负荷 运动科学 训练反应 训练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球单一与组合内容训练课能量代谢变化特征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希佳 李继东 +1 位作者 崔冬雪 刘建国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8,共3页
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血乳酸、血尿素氮、尿肌酐为研究指标,通过自身对比试验,对铅球训练课两种不同方式训练内容安排进行能量代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方式训练课对能量的平衡稳态打破的程度大,... 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2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血乳酸、血尿素氮、尿肌酐为研究指标,通过自身对比试验,对铅球训练课两种不同方式训练内容安排进行能量代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方式训练课对能量的平衡稳态打破的程度大,恢复速度快;蛋白质消耗相对较少,机体适应能力强,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球 训练安排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