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安徽花鼓灯中“兰花”形态特征的把握——以《一条大河》为例 |
时培琴
陈芬
|
《艺术家》
|
2024 |
0 |
|
2
|
民俗学视域下安徽花鼓灯传承研究 |
季莹
|
《艺术评鉴》
|
2024 |
0 |
|
3
|
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 |
陈菁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4
|
安徽花鼓灯“兰花”流派特征及现代价值探讨 |
赵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18 |
3
|
|
5
|
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锣鼓研究 |
韩晶
|
《艺术科技》
|
2012 |
1
|
|
6
|
探究安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以安徽花鼓灯为例 |
乔小云
|
《黄河之声》
|
2013 |
1
|
|
7
|
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
孙超
|
《当代音乐》
|
2016 |
0 |
|
8
|
以“闪身步”为例浅谈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
李岩
|
《戏剧之家》
|
2015 |
0 |
|
9
|
安徽花鼓灯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
周狄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13 |
1
|
|
10
|
浅探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风格 |
曾嘉欢
岳路鹏
|
《戏剧之家》
|
2017 |
3
|
|
11
|
安徽花鼓灯的审美特征——由田野采风谈起 |
安薏涵
|
《戏剧之家》
|
2020 |
3
|
|
12
|
近二十年安徽花鼓灯研究述评 |
邰莉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7 |
2
|
|
13
|
安徽花鼓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传承——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
王邵玉
方天梅
|
《戏剧之家》
|
2023 |
2
|
|
14
|
安徽花鼓灯的民间传承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颍上花鼓灯为例 |
刘佳
|
《艺术评鉴》
|
2022 |
6
|
|
15
|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安徽花鼓灯研究 |
蒋慧洁
|
《戏剧之家》
|
2017 |
1
|
|
16
|
简析安徽花鼓灯舞蹈形式的变化 |
沈晓珊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17
|
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和地方流传中的差异探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 |
申靓雯
|
《黄河之声》
|
2017 |
3
|
|
18
|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
申靓雯
|
《艺海》
|
2019 |
3
|
|
19
|
浅析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观《戏·春》有感 |
任雅静
|
《黄河之声》
|
2011 |
0 |
|
20
|
论安徽花鼓灯的风格与表演——以原创剧目《小和尚》为例 |
石钦
|
《当代音乐》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