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安徽花鼓灯中“兰花”形态特征的把握——以《一条大河》为例
1
作者 时培琴 陈芬 《艺术家》 2024年第12期65-67,共3页
安徽花鼓灯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集淮河两岸优秀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舞种之一。《一条大河》作为近年来安徽花鼓灯的优秀作品之一,不仅继承了传统安徽花鼓灯的素材,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下文对... 安徽花鼓灯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集淮河两岸优秀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舞种之一。《一条大河》作为近年来安徽花鼓灯的优秀作品之一,不仅继承了传统安徽花鼓灯的素材,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下文对安徽花鼓灯的发展历史及主要流派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一条大河》的表演内容,分别从形象特点与主题表达、民族风格与动态特征、经典动作与情感表达等三方面,结合具体表演过程中的女性形象、步态运用、上身动作运用以及面部表情传递,来对其中所展现的“兰花”形态特征进行思考。分别从“兰花”的形象以及“兰花”的品格等两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一条大河》是如何通过动作处理与节奏变化来展现人物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多重想象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升华作品的观赏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动作处理 表演内容 面部表情 民间艺术 主题表达 淮河两岸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学视域下安徽花鼓灯传承研究
2
作者 季莹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3期61-66,共6页
安徽花鼓灯作为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因其传承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文化的冲击,其传承与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本文结合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背景,从纵向传承、横向传承及其... 安徽花鼓灯作为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因其传承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外部文化的冲击,其传承与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本文结合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背景,从纵向传承、横向传承及其生存危机三个方面,分析当下安徽花鼓灯传承现状及其问题所在。同时,结合时代特征,从民俗学的视角出发,为安徽花鼓灯实现全面、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民间舞蹈 民俗学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1-203,共3页
安徽花鼓灯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其有两个突出特色,一是花鼓灯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舞蹈艺术之一;二是花鼓灯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和描绘人物形象的舞蹈艺术之一。当前对花鼓灯的艺术特色及传承... 安徽花鼓灯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其有两个突出特色,一是花鼓灯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舞蹈艺术之一;二是花鼓灯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和描绘人物形象的舞蹈艺术之一。当前对花鼓灯的艺术特色及传承保护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其文化特质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此外,当前的安徽花鼓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所以也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对其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戏曲表演 安徽花鼓灯 历史渊源 艺术特征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兰花”流派特征及现代价值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3期155-159,共5页
安徽花鼓灯舞蹈语言丰富,擅长利用身体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与复杂情节。本文概括安徽花鼓灯的起源与发展,阐述安徽花鼓灯兰花"冯派""陈派""郑派"之不同流派的风格特征,提炼其艺术价值、课堂教学价值。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风格流派 特征 探寻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音乐中的锣鼓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晶 《艺术科技》 2012年第3期56-57,61,共3页
安徽花鼓灯是花鼓灯中影响最大,深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是由花鼓灯舞蹈和花鼓灯音乐两部分构成,锣鼓在安徽花鼓灯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锣鼓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安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以安徽花鼓灯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小云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7期86-87,共2页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民间舞种类繁多。本文将以安徽花鼓灯为例,主要从花鼓灯的源头、传承方式、传承现状和对当前传承与保护现状的思考四个方面,对安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究。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的锣鼓艺术简析
7
作者 孙超 《当代音乐》 2016年第23期60-61,共2页
安徽花鼓灯打击乐"锣鼓"是花鼓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番子锣鼓""灯场锣鼓"艺术特色与特点展开分析,为丰富、完善、建构安徽花鼓灯学科体系,以及其他地域的汉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 安徽花鼓灯打击乐"锣鼓"是花鼓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番子锣鼓""灯场锣鼓"艺术特色与特点展开分析,为丰富、完善、建构安徽花鼓灯学科体系,以及其他地域的汉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以及值得学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番子锣鼓 场锣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闪身步”为例浅谈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8
作者 李岩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期29-29,34,共2页
花鼓灯艺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一带,不仅在安徽颍上、凤台、怀远及凤阳一带广为流行,而且与周边地区诸如山西万荣花鼓、浙江上盘花鼓等民间艺术密切相关,互相联系。安徽花鼓灯艺术与周边地区流传的花鼓艺... 花鼓灯艺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一带,不仅在安徽颍上、凤台、怀远及凤阳一带广为流行,而且与周边地区诸如山西万荣花鼓、浙江上盘花鼓等民间艺术密切相关,互相联系。安徽花鼓灯艺术与周边地区流传的花鼓艺术虽然同为汉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甚至有同宗一脉之说,但是在曲调、结构和表演程式等方面却各具特点,颇为不同。安徽花鼓灯的基础训练包括手部训练,步伐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多种多样。本论文即主要介绍安徽花鼓灯的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步伐训练 训练意义 闪身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安徽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汉族民间舞,本文基于笔者两次深入安徽省蚌埠市的田野工作,观看了大量原生形态、舞台形态的花鼓灯表演,并对老艺人、传承人做了较为细致的访谈工作,并结合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旨在研究田野工作中所见的现... 安徽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汉族民间舞,本文基于笔者两次深入安徽省蚌埠市的田野工作,观看了大量原生形态、舞台形态的花鼓灯表演,并对老艺人、传承人做了较为细致的访谈工作,并结合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旨在研究田野工作中所见的现时状态下的安徽花鼓灯,并以职业化民间舞的视角引发对田野工作在民间舞教育中其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田野工作 现时状态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嘉欢 岳路鹏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舞蹈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从远古开始舞蹈这种艺术形态就成为人类亲密的伴侣直至今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它表达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情调。安徽花鼓灯作为民族民间舞的一支,一直享誉着"东方芭蕾"... 舞蹈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从远古开始舞蹈这种艺术形态就成为人类亲密的伴侣直至今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它表达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情调。安徽花鼓灯作为民族民间舞的一支,一直享誉着"东方芭蕾"的称号,有较完的表演体系,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的杰出代表。笔者通过赴安徽采风中,发现花鼓灯作为歌、舞、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过不同的情节和多种人物来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情绪,体现出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并从形象角色、舞蹈语汇、锣鼓演奏、灯歌唱腔、道具运用,这五个方面简单阐述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艺术特征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的审美特征——由田野采风谈起 被引量:3
11
作者 安薏涵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6期92-92,101,共2页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有"东方芭蕾"之美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南北特色于一体,既有南方的细腻柔美,又有北方的直率洒脱,从而形成自身别样的风格。本文通过田野采风活动进行思考,从道具运用的极致... 安徽花鼓灯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支,有"东方芭蕾"之美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南北特色于一体,既有南方的细腻柔美,又有北方的直率洒脱,从而形成自身别样的风格。本文通过田野采风活动进行思考,从道具运用的极致性、情感表达的浓郁性、风格流派的独特性三个方面来谈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审美特征 田野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安徽花鼓灯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邰莉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77-180,186,共5页
作为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作为中国第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花鼓灯表演艺术历史悠久,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分别从花鼓灯艺术史、地域文化现象、文化内涵、表演教学及相关保护研究等方面汇集整理了近二十年关... 作为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作为中国第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花鼓灯表演艺术历史悠久,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仍然不够全面。分别从花鼓灯艺术史、地域文化现象、文化内涵、表演教学及相关保护研究等方面汇集整理了近二十年关于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的成果,分析了目前安徽花鼓灯发展和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引作用,推动安徽花鼓灯艺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二十年 安徽花鼓灯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传承——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邵玉 方天梅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安徽花鼓灯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世界多元舞蹈文化的冲击下,安徽花鼓灯面临着传承危机。大力弘扬传统民间艺术,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并薪火相传,让花鼓灯的文化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这一工作刻... 安徽花鼓灯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世界多元舞蹈文化的冲击下,安徽花鼓灯面临着传承危机。大力弘扬传统民间艺术,让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并薪火相传,让花鼓灯的文化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这一工作刻不容缓。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花鼓灯传承与发展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积极响应号召,将非遗文化以“传、帮、带”的形式渗透进课堂,传承民间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安徽花鼓灯的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和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力求“传文化”“出作品”,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的民间传承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颍上花鼓灯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佳 《艺术评鉴》 2022年第3期25-27,共3页
安徽花鼓灯是安徽境内最具特色的民间代表性表演艺术,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它兼容南北风韵,是淮河文化在艺术形式上的集中体现,有着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凤台、怀远、颍上这三地最为典型和活跃,其中颍上花鼓... 安徽花鼓灯是安徽境内最具特色的民间代表性表演艺术,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它兼容南北风韵,是淮河文化在艺术形式上的集中体现,有着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丰富的艺术价值,主要以凤台、怀远、颍上这三地最为典型和活跃,其中颍上花鼓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舞蹈结构严谨、风格古老质朴的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但目前这门艺术的传承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保护、传承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如何使地方传统舞蹈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文以颍上县花鼓灯这一分支为例,在认清其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对安徽花鼓灯历时考察分析,并对其发展现状和传承策略进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民间 传承 颍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安徽花鼓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慧洁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4期153-155,共3页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表演者内在情感的物质载体。人类关于舞蹈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花鼓灯作为一种舞蹈表演艺术,不仅是当地群众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美好夙愿的纽带,更是将"诗、书、礼、乐、舞"不断融汇其中的民...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向观众传达表演者内在情感的物质载体。人类关于舞蹈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花鼓灯作为一种舞蹈表演艺术,不仅是当地群众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美好夙愿的纽带,更是将"诗、书、礼、乐、舞"不断融汇其中的民间艺术。本文以花鼓灯为研究对象,运用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其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民间艺术 皮尔斯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安徽花鼓灯舞蹈形式的变化
16
作者 沈晓珊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安徽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自然和社会中自发融合,兼容了舞蹈自娱性和表演性,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诗歌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受到生理机能、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 安徽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汉族民间舞蹈。它在自然和社会中自发融合,兼容了舞蹈自娱性和表演性,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音乐、诗歌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并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受到生理机能、生态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变化影响的花鼓灯,在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格样貌。在现代经济文化的疾速发展下,花鼓灯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相适应,编创出形式多样并具有时代特色和当代意识的舞蹈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表现形式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和地方流传中的差异探究——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申靓雯 《黄河之声》 2017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从花鼓灯的基本概况、高校和地方花鼓灯之间的显著特征以及客观现实中的二者差别三个方面,采用了课堂观摩、民间采风和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与地方流传中客观存在的多种...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和怀远县为例,从花鼓灯的基本概况、高校和地方花鼓灯之间的显著特征以及客观现实中的二者差别三个方面,采用了课堂观摩、民间采风和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安徽花鼓灯舞蹈在高校教程与地方流传中客观存在的多种差异进行了对比、归纳与研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安徽花鼓灯研究的内容,同时在其传承保护方面提供了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高校教程 地方流传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花鼓灯舞蹈——宋代“舞队”的遗承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靓雯 《艺海》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利用史料研究方法,从“舞队”释名、“舞队”的传承、安徽花鼓灯舞蹈与宋代“舞队”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安徽花鼓灯舞蹈与宋代“舞队”的遗承关系进行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舞蹈 宋代“舞队” 野史笔记史料 遗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观《戏·春》有感
19
作者 任雅静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4期62-63,共2页
本文通过吸收民间舞蹈动作韵律和借鉴古典舞技术技巧,二者相结合所体现出舞蹈创新精神作为中心点展开,结合实践及心得体会来浅析民间舞蹈中的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通过观看舞蹈《戏.春》,使具有鲜明民族民间风格、地方特色... 本文通过吸收民间舞蹈动作韵律和借鉴古典舞技术技巧,二者相结合所体现出舞蹈创新精神作为中心点展开,结合实践及心得体会来浅析民间舞蹈中的安徽花鼓灯与古典舞蹈的巧妙结合。通过观看舞蹈《戏.春》,使具有鲜明民族民间风格、地方特色的经过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了的并不断创造而形成的民间舞蹈和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技术技巧相结合,从而使舞蹈获得一种全新的生命及无限活力,从而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意境和追求,打破动作本身的原始规范。其中舞蹈语汇是原始民族民间的,但画龙点睛的一笔往往是古典舞蹈中的技术技巧。欣赏者在欣赏舞蹈作品中被感染,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舞 安徽花鼓灯 古典舞技巧 继承发展 推陈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徽花鼓灯的风格与表演——以原创剧目《小和尚》为例
20
作者 石钦 《当代音乐》 2020年第3期130-131,共2页
传统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舞台化、艺术化,有助传承发展,提升舞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原创剧目《小和尚》分析,运用元素教学法、文献法以及田野调查法,将其所蕴含的安徽花鼓灯风格元素及表演特点为基础,深入了解安徽花鼓灯在舞... 传统民间舞蹈安徽花鼓灯舞台化、艺术化,有助传承发展,提升舞蹈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原创剧目《小和尚》分析,运用元素教学法、文献法以及田野调查法,将其所蕴含的安徽花鼓灯风格元素及表演特点为基础,深入了解安徽花鼓灯在舞蹈训练中的独特之处和特殊作用,强调安徽花鼓灯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与其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花鼓灯 训练价值 《小和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