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文化安徽标识及其当代价值
1
作者 刘伯山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8,共13页
长江安徽段两岸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国家性文化标识的意义。基于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大坐标系上的考察,遵循历史发生的逻辑,至少存在10大文化标识,即以凌家滩文化为代表的长江安徽段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上意义重大,长... 长江安徽段两岸有着丰厚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许多具有国家性文化标识的意义。基于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大坐标系上的考察,遵循历史发生的逻辑,至少存在10大文化标识,即以凌家滩文化为代表的长江安徽段史前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上意义重大,长江安徽段的青铜与钢铁文化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重要保证,发生在长江安徽段“过江”与“不过江”战争皆是促进中国统一的军事战争,《千字文》千百年来对中国启蒙教育贡献巨大,长江安徽段民歌戏曲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显赫,从秋浦河到采石矶的“诗歌铺就”是长江生态文明美好的文学体现,徽商是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市镇与都市兴起的主导力量,长江安徽段在明清时期是“江南粮仓”,桐城“六尺巷”故事典型体现了中国人的“礼让”文化,“薛家洼”“浮沙圩”和“大南门”模式是新时代长江生态治理的典范。它们既是安徽文化重要内容,也是长江文化绚丽组成部分,在中华优秀文化体系中有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安徽长江文化具有历史与现实持续贯连、民间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吴文化与楚文化交汇融通、文化性与经济性内构共存等整体特征,在当代具有文化、社会和经济上的多重价值,应该得到深入挖掘与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安徽标识 历史地位 整体特征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文化视阈下“柏兆记”品牌传播路径研究
2
作者 闫丹丹 李轶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5-402,共8页
目的探讨长江文化视阈下安徽标识“柏兆记”的传播路径,以促进品牌活化与文化传承。方法以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安徽地域特色为基础,从“柏兆记”品牌的历史传承、品牌形象传播现状、视觉与文脉及跨界传播策略、品牌活化与文化传承的融... 目的探讨长江文化视阈下安徽标识“柏兆记”的传播路径,以促进品牌活化与文化传承。方法以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安徽地域特色为基础,从“柏兆记”品牌的历史传承、品牌形象传播现状、视觉与文脉及跨界传播策略、品牌活化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实践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多个维度,对长江文化视阈下安徽标识“柏兆记”的品牌形象传播路径进行了探讨。结果构建了“视觉传播层+文脉传承层+跨界合作层+品牌活化层”的综合传播模式,阐述了在长江文化视阈下,安徽标识“柏兆记”从多维度策略实现品牌形象有效传播与文化价值深度挖掘的可能性,展现了“文化传承、品牌创新、市场拓展、形象提升”的品牌未来发展路径。结论揭示了地域文化与品牌传承的紧密关系,展现了文化标识在促进文化传承、提升品牌价值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地域文化标识的传播与品牌活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安徽标识 品牌形象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