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中两个问题的商榷辨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洪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9,共6页
本文通过梳理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相关史实,对"巴夏礼干涉陈玉成进攻武汉三镇,以致安庆之围未解"、"陈玉成攻入湖北后,胡林翼一度枪法大乱欲撤安庆之围,曾国藩极力坚持才使安庆未解围"这两个主流观点进行商榷辨析。... 本文通过梳理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相关史实,对"巴夏礼干涉陈玉成进攻武汉三镇,以致安庆之围未解"、"陈玉成攻入湖北后,胡林翼一度枪法大乱欲撤安庆之围,曾国藩极力坚持才使安庆未解围"这两个主流观点进行商榷辨析。认为:陈玉成放弃进攻武汉三镇的主要原因是龚得树部捻军攻打松子关的失败;胡林翼在危急的局面下敏锐洞悉太平军的战略弊端,坚持住了安庆之围,为日后清军攻陷安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保卫战 胡林翼 陈玉成 曾国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安庆保卫战的失败与开辟浙江新根据地的得失
2
作者 董蔡时 《浙江学刊》 1986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安庆保卫战是否有可胜之势?李秀成为什么不愿也不能参加安庆保卫战?为什么说开辟浙江新根据地是英明的战略决策?本文从历史事实而不是感情好恶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长期以来指责李秀成不参加安庆保卫战而率军开辟浙... 安庆保卫战是否有可胜之势?李秀成为什么不愿也不能参加安庆保卫战?为什么说开辟浙江新根据地是英明的战略决策?本文从历史事实而不是感情好恶出发,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长期以来指责李秀成不参加安庆保卫战而率军开辟浙江根据地,使安庆失守、天京陷落,导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论断,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保卫战 李秀成 陈玉成 太平军 曾国藩 胡林翼 太平天国革命 湘军水师 曾国荃 天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太平军在安庆保卫战中的战略错误
3
作者 鲁尧贤 《江淮论坛》 1983年第1期79-82,共4页
安徽地区历来就是屏障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在太平天国时期,安徽省是太平天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最巩固的地区,也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最尖锐的地区之二。从一八五六年天京变乱后,战场形势渐趋恶化。西线,湘军乘机攻占上游重镇武昌、九江,... 安徽地区历来就是屏障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在太平天国时期,安徽省是太平天国在政治上、军事上最巩固的地区,也是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最尖锐的地区之二。从一八五六年天京变乱后,战场形势渐趋恶化。西线,湘军乘机攻占上游重镇武昌、九江,向天京步步进逼,就使拱卫天京的战略要地安庆暴露在敌人的军锋之下。对于当时安庆的重要战略地位,太平军和清军领导人员都是很重视的。陈玉成说:“安庆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保卫战 太平军 太平天国 长江下游 天京变乱 重要 反革命 湘军 安徽省 清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太平天国二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南与安庆保卫战的战略决策
4
作者 董蔡时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12-118,125,共8页
一八六○年五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天京“大解围”,接着李秀成乘胜东征,席卷苏常,“收拾金瓯一片”,开辟了苏福省根据地。对江南大营犁庭扫穴,使它不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解决了驰聘江南数十万太平军和天京的粮饷供应。一八六一年九月... 一八六○年五月,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天京“大解围”,接着李秀成乘胜东征,席卷苏常,“收拾金瓯一片”,开辟了苏福省根据地。对江南大营犁庭扫穴,使它不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解决了驰聘江南数十万太平军和天京的粮饷供应。一八六一年九月上旬安庆失守后,至一八六二年春开辟浙江根据地前,苏福省是太平天国仅存的一片根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军 安庆保卫战 李秀成 陈玉成 曾国藩 江南 天京 重开 洪秀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军安庆保卫战战略决策试探——兼论所谓“二次西征战役”
5
作者 王国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6-102,共7页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后期带有战略决战性质的重要战役,弄清楚太平军解围安庆的战略决策,对于研究安庆保卫战是极为必要的。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太平军解围安庆的战略决策是举行“二次两征”。为此。太平军东征苏常后英王陈玉成、忠...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天国后期带有战略决战性质的重要战役,弄清楚太平军解围安庆的战略决策,对于研究安庆保卫战是极为必要的。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太平军解围安庆的战略决策是举行“二次两征”。为此。太平军东征苏常后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部的军事行动,都被看作所谓“二次西征战役”的组成部分。我以为,这个问题值得重新探讨。从有关资料和太平军的军事行动看,太平军确曾制定过一个“二次西征”方案,但到1860年8、9月间,天王洪秀全又放弃了这一方案,改为直接解安庆之围,并将这一新的决策付诸执行。因此,尽管太平军曾经有过一个“二次西征”的战略设想,却根本不存存所谓“二次两征战役”。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军 陈玉成 安庆保卫战 李秀成 太平天国 胡林翼 西征 军事行动 洪秀全 曾国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保卫战——太平军在安徽的革命斗争史实之一
6
作者 汤冰 《安徽史学》 1958年第2期35-45,共11页
安庆保卫战的胜负,直接关系着当时太平天国京都——南京的安危,这个战役,是太平天国后期战史上的重要战役之一,对此问题,兹作如下的叙述与探讨.一、当时军事形势与安庆保卫战的重大意义安庆保卫战前夕,敌我双方军事形势的主要特征是这样... 安庆保卫战的胜负,直接关系着当时太平天国京都——南京的安危,这个战役,是太平天国后期战史上的重要战役之一,对此问题,兹作如下的叙述与探讨.一、当时军事形势与安庆保卫战的重大意义安庆保卫战前夕,敌我双方军事形势的主要特征是这样的:长江上游的太平军,以防御代替了进攻,清军则展开了战略性的大反攻;至于长江下游,太平军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复灭了清江南、江北二大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是,长江上游却没有因下游的军事胜利而制止住敌人的进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军 陈玉成 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 长江上游 李秀成 清军 曾国藩 进攻 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平天国镇江保卫战
7
作者 郭孝义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3期80-88,共9页
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保卫战,长达四年零九个月,约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直至陷落的十一年多时间的一半,它对拱卫天京,屏障东南以及在第一次打破江北、江南大营中均起了重要作用,是前期天京下游的重大战役.它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后期位于... 太平天国时期的镇江保卫战,长达四年零九个月,约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直至陷落的十一年多时间的一半,它对拱卫天京,屏障东南以及在第一次打破江北、江南大营中均起了重要作用,是前期天京下游的重大战役.它所造成的影响,并不亚于后期位于天京上游的安庆保卫战.但史学界历来对安庆保卫战著述甚丰,对镇江保卫战则谈论不多,故作此文,略述其经过,并对所起的作用,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 天京 太平军 太平天国 清军 江南 安庆保卫战 秦日纲 援军 江北大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玉成
8
作者 艾力云 《社会科学研究》 1981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陈玉成(1836——1862),原籍广西桂平县,后移居广西藤县。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十五岁时就加入了太平军,从藤县随军北上,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定都天京后被杨秀清选拔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一八五四年五月,太平军进行西征... 陈玉成(1836——1862),原籍广西桂平县,后移居广西藤县。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十五岁时就加入了太平军,从藤县随军北上,在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锻炼成长。定都天京后被杨秀清选拔为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一八五四年五月,太平军进行西征和南进时,在攻取武昌的战役中,他率领五百“天兵”攻克武昌。十八岁的陈玉成在这次战役中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略,因此被超升为殿右三十检点。一八五六年二月,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一起随燕王秦日纲去救镇江。当时镇江守将吴如孝被清军围困城中,外粮断绝,处境十分危险。陈玉成亲自驾一小舟,突破清军水师的重重包围,冲到镇江城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玉成 太平天国 李秀成 太平军 曾国藩 洪仁 洪秀全 天京 杨秀清 安庆保卫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州市首次举办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
9
作者 章义平 《江苏社会科学》 1984年第7期24-25,共2页
继九江、安庆保卫战之后的太平天国常州保卫战,自1863年底起,历时五个多月,护王陈坤书率太平军将士固守婴城,浴血常州,为常州近代史谱写下气壮山河的一页。常州市历史学会(筹)、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州市博物馆,于4月26日至28日,联... 继九江、安庆保卫战之后的太平天国常州保卫战,自1863年底起,历时五个多月,护王陈坤书率太平军将士固守婴城,浴血常州,为常州近代史谱写下气壮山河的一页。常州市历史学会(筹)、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州市博物馆,于4月26日至28日,联合举办了“纪念太平天国常州保卫战、护王陈坤书就义一百二十周年学术活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省历史学会、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苏州大学历史系、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省文管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常州市 安庆保卫战 历史系 历史学 太平军 常州地区 学术活动 师范学院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青年将领陈玉成——纪念陈玉成牺牲一百周年
10
作者 龚书铎 方攸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2期88-98,共11页
今年六月四日,是太平天国杰出的青年将领英王陈玉成牺牲一百周年。陈玉成从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至二十六岁被捕遇难的十二年中,都在戎马倥(亻匆)的战斗生活中度过。这十二年,是他短促生命中最重要、最可贵的年代,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 今年六月四日,是太平天国杰出的青年将领英王陈玉成牺牲一百周年。陈玉成从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至二十六岁被捕遇难的十二年中,都在戎马倥(亻匆)的战斗生活中度过。这十二年,是他短促生命中最重要、最可贵的年代,可以说他把一生都献给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死而后已。在陈玉成十二年的革命生活中,随着他的成长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参加革命至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为第一阶段;从天京政变、石达开出走后至1860年破江南大营为第二阶段;从1860年破江南大营后至1862年殉难为第三阶段。下面依这三个阶段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玉成 天京 安庆保卫战 李秀成 太平天国 平罩 西征 一百周年 三河 桐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捻军的活动对太平天国有利还是有害
11
作者 韩学儒 《江淮论坛》 1963年第2期63-67,共5页
李秀成在其《自述》中说道:“我天国坏者一是李昭寿,二是招得张乐行之害,三是广东招来这帮兵害起。”甚至在最后的《收齐章程》里还提到“平捻”的问题。显然,李秀成对捻军产生了恶感。关于这一问题,以往不少论文和专著虽已涉及,但还很... 李秀成在其《自述》中说道:“我天国坏者一是李昭寿,二是招得张乐行之害,三是广东招来这帮兵害起。”甚至在最后的《收齐章程》里还提到“平捻”的问题。显然,李秀成对捻军产生了恶感。关于这一问题,以往不少论文和专著虽已涉及,但还很不够。这就在于没有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去考察,而只停留在“李秀成自述”的某些字句上,如捻军“听封而不能听调用”的问题,等等。李秀成在其《自述》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捻军的活动对太平天国究竟有利还是有害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历史实际出发,分淮南,淮北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李秀成 捻军 太平军 陈玉成 安庆保卫战 张宗禹 胡林翼 僧格林沁 天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能把叛徒美化为反侵略的英雄——对李秀成评价问题的一点意见
12
作者 李国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47-54,共8页
当前,我国历史学战线上围绕着李秀成及其'自述'的评价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焦点为李秀成究竟是农民革命的英雄,还是革命的叛徒。对于李秀成这类人物是肯定、歌颂,还是予以揭露批判?这场辩论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有些同... 当前,我国历史学战线上围绕着李秀成及其'自述'的评价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辩论的焦点为李秀成究竟是农民革命的英雄,还是革命的叛徒。对于李秀成这类人物是肯定、歌颂,还是予以揭露批判?这场辩论具有重大的意义。正如有些同志所说的,是'划清敌我界限大是大非之争,是历史唯物主义同历史唯心主义之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之争,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又一反映'。在辩论中,苏寿桐、吴雁南同志在'略论李秀成'一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 吴雁南 中国近代社会 尖锐复杂 中国近代历史 曾国荃 安庆保卫战 外国侵略者 于洪仁 革命高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