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周边地区Rayleigh波群速度背景噪声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谭夏露 房立华 +1 位作者 王未来 吴建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0-413,共14页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位于川滇地块、巴颜喀拉地块和华南地块的交接部位,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重要边界。利用布设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区域的西昌台阵和川西台阵均历时两年、共18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垂直分量的背景噪声数据,采用...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位于川滇地块、巴颜喀拉地块和华南地块的交接部位,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重要边界。利用布设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周边区域的西昌台阵和川西台阵均历时两年、共18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垂直分量的背景噪声数据,采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这一区域4~20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图像。与前人研究相比,本文结果的横向分辨率有明显改进,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可达20km左右,在其它区域可以达到20~40km。成像结果表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地区上地壳的速度结构存在明显横向不均匀性,速度分布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基本一致,不同周期的速度分布变化较小。盐源盆地、西昌盆地和四川盆地西南缘表现为低速异常。九龙附近和南部的德昌-盐边-巧家附近表现为高速异常,分别与出露的花岗岩体和峨眉山玄武岩有关。在安宁河断裂南段和则木河断裂北段能观测到断裂两侧的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余断裂带两侧的速度对比不明显。贡嘎山附近的中上地壳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其东侧和西南侧高速体的阻挡,以及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走向的变化,在贡嘎山区形成一个挤压弯曲段,使得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向水平运动转换为垂直于断裂的挤压作用和垂直隆升,导致了贡嘎山的快速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噪声成像 互相关 频散 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断层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辛中 刘志广 +1 位作者 朱爽 李腊月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3-261,共9页
利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计算了断层活动累积量,定量研究了断层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特征,然后采用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R(t)值对断层总体活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宁河-... 利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计算了断层活动累积量,定量研究了断层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特征,然后采用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R(t)值对断层总体活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在观测期内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具逆冲活动;断层总体活动状态参量R(t)显示,断层整体活动的不稳定性与强震有关,断层活动不稳定时,地震活动也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跨断层测量 断层活动性 R(t)值 地震活动 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闭锁与滑动分布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樊鑫 龚晓颖 +1 位作者 蔡福宗 黄丁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4-918,共5页
利用2009~2011、2011~2013、2013~2015及2015~2018年4期GNSS水平速度场数据,基于块体与负位错模型,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相应4个时期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动态变化过程,结合GNSS速度场跨断层剖面分析结果,探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运... 利用2009~2011、2011~2013、2013~2015及2015~2018年4期GNSS水平速度场数据,基于块体与负位错模型,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相应4个时期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动态变化过程,结合GNSS速度场跨断层剖面分析结果,探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运动学特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闭锁分布呈周期性变化,但石棉-冕宁段始终处于高度闭锁状态;2013~2018年川滇块体相对于华南块体运动速率呈先减小后变大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对应则木河断裂带先闭锁后解锁的过程;根据跨断层GNSS速度剖面分析,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运动特征呈分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地壳形变InSAR提取及断裂运动机制
4
作者 谢丽媛 杨莹辉 +3 位作者 许强 李小云 陈强 谭莎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5年第9期972-982,共11页
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川滇菱形块体东缘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震间地表形变场,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震间运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由北向南跨断裂InSAR形变速度差异由约2 mm/a逐步增加至约2.5 mm/a,则木河断裂跨断... 利用时序InSAR技术提取川滇菱形块体东缘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区域震间地表形变场,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的震间运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由北向南跨断裂InSAR形变速度差异由约2 mm/a逐步增加至约2.5 mm/a,则木河断裂跨断裂形变速率差异相对较小,约1.8 mm/a。安宁河断裂最北段石棉段滑动速率约2.8 mm/a,中段冕宁段滑动速率约4.0 mm/a,最南段西昌段滑动速率约3.2 mm/a;则木河断裂北段滑动速率最大约3.1 mm/a,向南至宁南段逐渐衰减至约2.6 mm/a。西昌段闭锁深度最深,约37.8 km,其向南、向北方向延伸均逐渐减小,其中最北段石棉段闭锁深度最浅约5.0 km,而在最南段宁南段闭锁深度约13.2 km。整体而言,西昌段具有相对更大的断裂滑动速率和更深的闭锁深度,表明其孕震潜能更强,而这也与该区段更为密集的地震活动形成相互验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震间InSAR形变场 大气与轨道误差校正 断裂运动速率 断裂闭锁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构造模型:基于多元数据与隐式建模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毛毛 胡顺阳 +3 位作者 马皓然 梁铂雨 张金玉 鲁人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4,共16页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主断层面本身的结构复杂特性;断裂交切与主次关系的不确定性;隐伏断层的空间约束;微震活动区域的断层面限定等。传统上,三维构造建模主要依赖于高分辨率的地震反射剖面、三维地震数据体和钻孔等数据约束,可以三角面网的形式在三维空间内使用数量有限的节点定义任意物体的几何形态,进而连接节点模拟物体的拓扑结构。然而,川滇块体东边界等大部分活动构造区域缺少这些高分辨率的数据,即使有相关数据,通常在空间上也非常稀疏。以往有研究利用大量精定位地震和断层地表迹线等数据建立了活动断裂的初始三维模型,但这种方法忽视了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信息对建模的贡献,且未对多元数据采取差异化的权重分配策略。文中基于三维构造隐式建模方法,结合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深、浅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建模流程充分利用震源机制解提供的节面约束信息,将其与地表断层迹线、重定位地震震中等数据融合,纳入一个考虑差异化权重分配的多次迭代过程,最终实现利用多元数据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三维复杂结构特性的目标。基于隐式建模方法构建的活动断裂的精细三维结构模型可用于断面粗糙度和断裂系统分析,对约束断面上的凹凸体分布与开展地震破裂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隐式建模方法 三维构造建模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 川滇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地震视应力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乔慧珍 程万正 陈学忠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利用四川和云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研究了包括地震视应力在内的震源参数。首先对资料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地动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积分,再计算地震辐射能量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震级区间研究了视应力值... 利用四川和云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研究了包括地震视应力在内的震源参数。首先对资料进行预处理,然后计算地动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积分,再计算地震辐射能量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分震级区间研究了视应力值沿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该断裂带上中等地震的震源谱及参数差异,认为安宁河断裂带视应力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伦位错模式 震源参数 拐角频率 应力降 视应力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邻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及其含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庚 吴晶 +3 位作者 周聪 倪泰山 魏梦怡 王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33-4551,共19页
本文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邻区的42个流动和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近震波形记录,获得了各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由于区域主压应力场以及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该区快波偏振方向的空间... 本文采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使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邻区的42个流动和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近震波形记录,获得了各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结果.由于区域主压应力场以及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该区快波偏振方向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以冕宁为界,安宁河北段石棉—冕宁段周边表现出NW-SE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华南地块主压应力方向一致,表明区域应力场对中上地壳各向异性起主要约束作用;安宁河南段冕宁—西昌段周边表现出差异性的局部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E-SW,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揭示了该区具有局部构造特征和应力环境;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与安宁河北段优势偏振方向一致,为NW-SE向,表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的优势作用.安宁河北段的石棉—冕宁段附近台站,在康定MS6.4和石棉MS4.5地震前后,快波偏振方向均有变化,暗示中上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受到地震应力积累与释放过程的影响.此外,位于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交界处的西昌地区(XC27台),既是构造交汇区,也是各向异性特征分段的边界,具有最大的慢波时间延迟,说明该区构造复杂、各向异性程度最强,值得关注;木里县(MLI台)、普格县(PGE台)、鲜水河断裂和龙门山断裂交汇处(HCP台)以及美姑县(XC36台)均具有较高的慢波时间延迟,且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台站不同,考虑到这些台站位于断裂带交汇或分段的端部,亦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地壳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主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研究安宁河—则木河断裂震间期断层面滑动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朱良玉 蒋锋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基于约束条件下最小二乘原理及最速下降法,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拟合后的震间期GPS速度场作为约束,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断层面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由GPS资料计算所获取的断层面滑动分布,与地震地质研究中得到的断层面凹凸体... 基于约束条件下最小二乘原理及最速下降法,采用最小二乘配置拟合后的震间期GPS速度场作为约束,对安宁河—则木河断裂断层面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研究结果表明:由GPS资料计算所获取的断层面滑动分布,与地震地质研究中得到的断层面凹凸体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安宁河断裂(西昌至冕宁以北)闭锁深度较深,强震危险性较大;而则木河断裂闭锁深度较浅,近期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 滑动分布 最速下降法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