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争呼喊:戴安娜·格兰西戏剧集》之陌生化效果
1
作者 邹惠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文以德国戏剧理论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有关陌生化的论述为依据,探讨美国印第安剧作家戴安娜·格兰西的戏剧作品集《战争呼喊:戴安娜·格兰西戏剧集》所呈现的具有印第安特色的陌生化效果。本文认为,格兰西借助“非亚里... 本文以德国戏剧理论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有关陌生化的论述为依据,探讨美国印第安剧作家戴安娜·格兰西的戏剧作品集《战争呼喊:戴安娜·格兰西戏剧集》所呈现的具有印第安特色的陌生化效果。本文认为,格兰西借助“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范式,以及印第安传统典仪、歌舞、戏剧独白等陌生化手段,不仅在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元素,而且把剧中印第安人物在白人内部殖民高压下的精神挣扎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导观众冷静地审视当代印第安人的生存困境,深入反思这种困境的复杂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格兰西 《战争呼喊:戴安娜·格兰西戏剧集》 陌生化效果 印第安文化元素 生存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娜在热带》中主导性社会范式的迁移
2
作者 秦丹丹 陈红薇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109,共6页
首部荣膺普利策戏剧奖的拉美裔剧作《安娜在热带》,再现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快速工业化背景下,古巴移民雪茄厂中朗读人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终结。结合文化社会学视角,这部剧作揭示了古巴传统人文诗学与美国现代工业资本两种范式之争,表达了... 首部荣膺普利策戏剧奖的拉美裔剧作《安娜在热带》,再现了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快速工业化背景下,古巴移民雪茄厂中朗读人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终结。结合文化社会学视角,这部剧作揭示了古巴传统人文诗学与美国现代工业资本两种范式之争,表达了尼洛·克鲁兹对主导性社会范式迁移的思考。文章解读体现古巴人文诗学范式的核心元素——古巴手工雪茄与朗读人传统,分析体现美国工业资本范式的核心元素——机器生产倡议与公约行为,探寻文化现象转型背后的社会学逻辑和尼洛·克鲁兹在文化夹缝中的写作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在热带 范式迁移 尼洛·克鲁兹 古巴手工雪茄 朗读人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恩反精神病学视域下《金色笔记》中安娜自我分裂的文学阐释
3
作者 丁礼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22-29,共8页
小说《金色笔记》是英国二战后最具特色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名作,国内外学界多关注小说红色笔记的政治内涵、黄色笔记的女性观以及黑色笔记的文化冲突,鲜有人聚焦安娜的精神分裂症。实质上,小说深入剖析了安娜的自我精神分裂与... 小说《金色笔记》是英国二战后最具特色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成名作,国内外学界多关注小说红色笔记的政治内涵、黄色笔记的女性观以及黑色笔记的文化冲突,鲜有人聚焦安娜的精神分裂症。实质上,小说深入剖析了安娜的自我精神分裂与疯癫形态,阐释其身体与精神的分裂与整合,印证了莱恩反精神病学中的自我分裂论断,揭示现代女性身份危机,达成精神上实现妇女自由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精神病学 自我分裂 安娜 《金色笔记》 莱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玛丽安娜·布兰德为例论包豪斯女性教育
4
作者 任曈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包豪斯作为西方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学校之一,它的成功并非没有瑕疵,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其中的女学生和女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玛丽安娜·布兰德在加入包豪斯的这段时间里成就斐然,完成了非常多的金属制品设计... 包豪斯作为西方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学校之一,它的成功并非没有瑕疵,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其中的女学生和女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玛丽安娜·布兰德在加入包豪斯的这段时间里成就斐然,完成了非常多的金属制品设计。她不仅仅是唯一一名在金属工坊学习并获得文凭的女学生,更凭借努力在莫霍利-纳吉离开后成为金属工坊的负责人。她的一生与包豪斯紧紧联系在一起,针对她开展深入客观的研究无疑是对包豪斯的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女性 教育 玛丽安娜·布兰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凝视理论的角度分析大江健三郎的《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
5
作者 李正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5期32-35,共4页
本文以凝视理论为核心,结合后殖民主义、女性视角、时代精神分析大江健三郎的《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从殖民者的欲望凝视、父系社会的权力规训、反抗与觉醒的自我凝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思考在二战后大江健三郎对日... 本文以凝视理论为核心,结合后殖民主义、女性视角、时代精神分析大江健三郎的《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从殖民者的欲望凝视、父系社会的权力规训、反抗与觉醒的自我凝视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思考在二战后大江健三郎对日本女性监禁状态的描写和借此所要表现的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理论 大江健三郎 《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 女性主义 后殖民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娜苹果的引种和抗寒、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玉 杨静慧 +4 位作者 刘艳军 杨恩芹 刘玉冬 黄俊轩 柳树梧 《西南园艺》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通过观察安娜(Anna)苹果植株的生长表现,进行越冬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细胞学鉴定,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项指标作综合评价,认为安娜在天津生长势强,早果性好,抗寒性和抗旱性相当于红富士,虽幼树易抽条,但可通过抑制幼树的过旺生长来提高... 通过观察安娜(Anna)苹果植株的生长表现,进行越冬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细胞学鉴定,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各项指标作综合评价,认为安娜在天津生长势强,早果性好,抗寒性和抗旱性相当于红富士,虽幼树易抽条,但可通过抑制幼树的过旺生长来提高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苹果 引种 抗寒性 抗旱性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路易斯安娜鸢尾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2 位作者 邹清成 马广莹 周江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鸢尾植株花茎的径向生长,使其花期提前。其中Acadia Miss的花期较对照提前56 d,Cherry up和Pegaletta分别比对照提前51和50 d;补光情况下,花茎数、花朵数及开花时长均较对照多,上述3个品种的开花时间分... 试验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鸢尾植株花茎的径向生长,使其花期提前。其中Acadia Miss的花期较对照提前56 d,Cherry up和Pegaletta分别比对照提前51和50 d;补光情况下,花茎数、花朵数及开花时长均较对照多,上述3个品种的开花时间分别比对照延长7,3和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路易斯安娜鸢尾 生长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88,共2页
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将小说文本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热潮,但是由于受电影性质的影响,电影改编需要考虑诸多的方面,如人物性格的塑造、造型的设计、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的转换等,通过摄影机将文本信息影像化,通过影像延伸人... 近些年掀起了一股将小说文本改编成影视作品的热潮,但是由于受电影性质的影响,电影改编需要考虑诸多的方面,如人物性格的塑造、造型的设计、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的转换等,通过摄影机将文本信息影像化,通过影像延伸人物的情绪表现力,使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影片传达的意境,从而使小说文本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展现另一种艺术价值。本文将分析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从情节精简、人物重塑两方面探究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情节精简 人物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斯安娜鸢尾阿卡迪亚的组培快繁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慧春 朱开元 +1 位作者 周江华 邹清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1095-1097,共3页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阿卡迪亚(Louisianairis hybridsAcadia)的试管苗为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对试管苗生长与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阿卡迪亚试管苗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5 mg.L-1+GA30... 以路易斯安娜鸢尾阿卡迪亚(Louisianairis hybridsAcadia)的试管苗为材料,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其配比对试管苗生长与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阿卡迪亚试管苗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为MS+6-BA2.0 mg.L-1+NAA0.5 mg.L-1+GA30.05 mg.L-1;适合阿卡迪亚增殖生长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0.3 mg.L-1+GA30.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斯安娜鸢尾 阿卡迪亚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音序列内部结构的多样性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甘芳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7,共10页
文章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为例,通过不同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其各乐章的不同音高组织结构即12音序列内部结构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的特点进行凸现与分类,试图阐明12音序列作品中... 文章以达拉皮科拉《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为例,通过不同的分析视角与方法,对其各乐章的不同音高组织结构即12音序列内部结构及序列之间的发展逻辑的特点进行凸现与分类,试图阐明12音序列作品中除以序列内部顺序作为结构特征之外,还通过共有相同音级子集、强调微观音程与宏观路径的对称性等建构音高组织的多重结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皮科拉(Luigi Dallapiccola 1904—1975) 《献给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Quaderno Musicale di Annalibera) 12音序列 对称 音集 巴赫动机(BACH) 转换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如何离别安娜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冠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70,68,共3页
1937年7月25日凌晨,郭沫若走出在日本的住所,踏上了回国之路。与妻子安娜离别的情景出现在他的《由日本回来了》(“1937年8月1日脱稿”)一文中。后来的《郭沫若传》在此基础上作了重新的编排、组织与“合理的想象”(见该书“内容... 1937年7月25日凌晨,郭沫若走出在日本的住所,踏上了回国之路。与妻子安娜离别的情景出现在他的《由日本回来了》(“1937年8月1日脱稿”)一文中。后来的《郭沫若传》在此基础上作了重新的编排、组织与“合理的想象”(见该书“内容提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安娜 离别 1937年 内容提要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旷世歌吟岂等闲——细读郭沫若《遥寄安娜》《鹧鸪天四首》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业洪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4期49-55,共7页
郭沫若的《遥寄安娜》《鹧鸪天四首———吊杨二妹》,在同类题材的旧体诗词中,堪 称旷世歌吟。包含深广忧愤的《遥》,绝不是什么对各有关方面作秀的表面文章,而是真实表现 其爱憎,在思想内容、结构艺术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一首凝重... 郭沫若的《遥寄安娜》《鹧鸪天四首———吊杨二妹》,在同类题材的旧体诗词中,堪 称旷世歌吟。包含深广忧愤的《遥》,绝不是什么对各有关方面作秀的表面文章,而是真实表现 其爱憎,在思想内容、结构艺术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一首凝重力作。《鹧》是悼念诗词中,有异 彩彰显的上乘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遥寄安娜 鹧鸪天四首 旷世歌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象征意义研究——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文钊 刘思彤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
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充满着俄罗斯文化观念表达的象征意象。文化观念作为语言文化学的重要研究维度,可望为托尔斯泰文学研究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研究路径。“火车”作为典型文化观念在托尔斯泰文学书写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安娜·... 托尔斯泰文学创作中充满着俄罗斯文化观念表达的象征意象。文化观念作为语言文化学的重要研究维度,可望为托尔斯泰文学研究提供新的问题领域和研究路径。“火车”作为典型文化观念在托尔斯泰文学书写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火车”文化观念域的场性分工式建构、描写与阐释,可以发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火车”文化观念域是一个三层结构,分别围绕“火车”“站台”“旅客”等观念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观念系统。通过对不同层级典型文化观念的分析与描写,“火车”文化观念域所表达的象征评价意义,也呈现出由“灾难”“地域”等负面象征评价向着“通往新世界道路”等正面象征评价的转变。“火车”作为《安娜·卡列尼娜》文学书写中重要的文化观念,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为一个两层结构,一是闯入俄罗斯的欧洲文明,二是光明与希望、沉闷与压抑的对立统一。从整体上看,“火车”文化观念域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的背景和烘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火车 文化观念域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高丛越桔戴安娜品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连润 胡忠荣 +2 位作者 李坤明 马钧 陈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56-156,160,共2页
介绍了南高丛越桔品种戴安娜在昆明的品种表现及其主要栽培技术,以供南高丛越桔研究及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南高丛越桔戴安娜 品种表现 栽培技术 云南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文学与民族的文化崛起——以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文飞 《外文研究》 2013年第1期48-53,100,共7页
一部小说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地位产生多么重大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提供了两个出色例证。正是在这两部小说于19世纪60-70年代相继面世之后,整... 一部小说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乃至整个民族的国际形象和世界地位产生多么重大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提供了两个出色例证。正是在这两部小说于19世纪60-70年代相继面世之后,整个世界才开始真正意识到俄国文学和俄国文化的价值和力量,西欧和世界对俄国的整体看法也迅速由惧怕、轻蔑、责难转变为好奇、同情和赞赏。对于正在努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当下中国而言,托尔斯泰和他的小说成就以及整个俄国文学在19世纪中期的崛起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文化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建构的表象化——新版《安娜·卡列尼娜》评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爱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1-43,共3页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第二部同名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一丰满鲜活优美生动的女性角色。小说甫一问世即引发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关注大爆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继而...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伯爵的第二部同名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一丰满鲜活优美生动的女性角色。小说甫一问世即引发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关注大爆炸,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继而社会各界纷纷不约而同地盛赞这部伟大作品并尊称列夫·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化 女性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角色 波伏娃 对等性 旧时代 二部 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之旅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从1910年起,《安娜·卡列尼娜》就在世界各地不断被改编成电影,至今已经有超过20个的电影版本。本文全面梳理这一百年改编历史,并结合历史文化语境简析《安娜·卡列尼娜》在大屏幕上经久不衰的原因。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电影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车”意象的影像文化内涵——影片《周渔的火车》和《安娜·卡列尼娜》情爱观读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4-75,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周渔的火车》与《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借"火车"这一意象厘清爱情与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揭示理想的爱情与现实的生活这一存在于文学艺术中永恒的矛盾。由此扩展作品的现实意义,即以深厚的哲理意蕴...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周渔的火车》与《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借"火车"这一意象厘清爱情与生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揭示理想的爱情与现实的生活这一存在于文学艺术中永恒的矛盾。由此扩展作品的现实意义,即以深厚的哲理意蕴启示人们追求爱情、追求诗意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车 《周渔的火车》 安娜·卡列尼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纪念喷泉——流淌的记忆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明阳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6期268-271,共4页
引言景观建筑是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景观设计要素。伦敦海德公园是闻名世界的城市公园,典型的英式园林,最早可追溯到153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曾经作为王室的狩猎场。如今公园内除了九曲人工湖外,设计师纷至沓来的访问地点便是威尔士王妃... 引言景观建筑是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景观设计要素。伦敦海德公园是闻名世界的城市公园,典型的英式园林,最早可追溯到153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曾经作为王室的狩猎场。如今公园内除了九曲人工湖外,设计师纷至沓来的访问地点便是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纪念喷泉。它是公园内杰出的景观设计作品,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 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 喷泉 亨利八世 安娜 狩猎场 艺术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对爱的神性情怀——评蒋韵《你好,安娜》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书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蒋韵长篇小说《你好,安娜》书写了爱的神性情怀,这种情怀体现于女性对男性的爱,日常生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罪感是其特殊形态的表现,描写语言的丰瞻与叙述语言的简练是其语言的特质.《你好,安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四个特质:站在彼岸世界... 蒋韵长篇小说《你好,安娜》书写了爱的神性情怀,这种情怀体现于女性对男性的爱,日常生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罪感是其特殊形态的表现,描写语言的丰瞻与叙述语言的简练是其语言的特质.《你好,安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四个特质:站在彼岸世界观照此岸世界;凸显个体生命日常生活的价值;对罪感的揭示;突出了情感性这一小说的本体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韵 《你好 安娜 女性 神性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