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99
1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2 位作者 宫辉力 张桂莲 董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3-770,共8页
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矿区复垦地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群落调查和实验分析,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DCCA排序、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平朔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群落多样... 植被生态系统的重建是矿区复垦地恢复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群落调查和实验分析,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DCCA排序、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平朔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种植植被演替后期的植物种大大加速了原始植被演替进程;(2 )多样的人工配置群落比单一的人工配置群落更能促进群落向正向演替的方向发展;(3)能够适应矿区特殊生境的植被配置方式在恢复进程中与自然植被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持续发生植被恢复的前3a,3a之后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植被的演替表现出趋同性;(4)森林群落是较灌丛群落更适合安太堡矿区特殊生境的植被配置方式,其中刺槐和油松的混交效果较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表明:(1)多样性偏高的群落与有机质和时间联系较为紧密,而多样性偏低的群落则与锰的联系较为紧密;(2 )制约矿区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和演替时间;(3)锌对各多样性指数都有一定的影响(4)有机质、时间与丰富度指数相关显著;(5 )海拔与综合多样性指数相关显著;(6 )铜对均匀度指数的影响较大。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1)多元线性回归的灵敏度比相关分析高;(2 ) DCCA可以作为对定量分析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 多样性 DCCA 多元线性回归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主要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1 位作者 宫辉力 董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29-2334,共6页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应种的生态位梯度和以这些种为优势种的群落的结构梯度和环境梯度 ,同时还可以看出光因子和水分是决定优势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在不同群落中又随种类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森林群落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灌丛群落植被恢复效果普遍好于草地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安太堡矿区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进展情况及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高英旭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41-43,45,共4页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每年积存的煤矸石达10亿t以上,形成的大小煤矸石山达1 500余座,严重危害着周边地区民众的身体健康。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该文在介绍国内外矿区复垦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矿区复垦...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每年积存的煤矸石达10亿t以上,形成的大小煤矸石山达1 500余座,严重危害着周边地区民众的身体健康。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该文在介绍国内外矿区复垦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矿区复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植被恢复 矸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格尔旗矿区不同植物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红武 杨晨旭 汤利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共6页
以不同恢复年限下煤矿复垦区3种共有植物油松、沙棘、苜蓿的叶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内稳性、植物养分状况及不同植物与氮磷限制率的关系,以期为该复垦区植物的选择及... 以不同恢复年限下煤矿复垦区3种共有植物油松、沙棘、苜蓿的叶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内稳性、植物养分状况及不同植物与氮磷限制率的关系,以期为该复垦区植物的选择及复垦效果评价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与参考。结果表明:矿区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88.33,24.87,1.39g/kg,三种植物叶片碳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均有所增加,其中油松叶片碳含量显著高于沙棘和苜蓿叶片碳含量(p<0.05),沙棘和苜蓿叶片氮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叶片氮含量(p<0.05);矿区植物叶片C∶N,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26.76,374.72,18.32,在生活型方面三种植物叶片N∶P大小表现为灌木>草本>乔木,油松生长受到氮元素的限制,沙棘和苜蓿生长受到磷元素的限制;植物叶片氮含量与磷含量、C∶N,C∶P和N∶P呈极显著相关(p<0.01)。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准格尔旗矿区碳、氮、磷元素在不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与机制,对指导矿区植被恢复中树种选择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矿区植被恢复 叶片 复垦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探索与实践——大兴安岭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延滨 王承义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5期75-83,共9页
详细论述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定义和内涵,对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综述了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质改良技术,植被重建和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持续。以大兴安岭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探索了生... 详细论述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定义和内涵,对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说明;综述了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质改良技术,植被重建和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持续。以大兴安岭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为例探索了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是调查和评价立地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态恢复工作。接着根据采矿迹地土壤沙砾含量高,蓄水保墒能力差,土壤肥力低和轻度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分别使用了保水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粉煤灰降低重金属污染,食用菌废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改善土壤基质,同时还接种外生菌根菌提高植物的抗性。通过植物筛选和群落优化配置研究筛选出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这两种适合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乡土树种,3种适合古利库砂金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的最优植被恢复模式,分别是采矿迹地生态林植被恢复模式、采矿迹地经济林植被恢复模式和采矿迹地近自然植被恢复模式。最后对采矿迹地生态恢复的未来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废弃地 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 复垦 恢复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