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瘦肉精快速检测用纳米金修饰一次性安培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欣 赵子剑 吴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1-415,419,共6页
构建Nafion(Nf)/纳米金(Au)包被瘦肉精-牛血清蛋白(CLB-BSA)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CEs)的一次性安培免疫传感器(SPCEs|Nf/Au/CLB-BSA),并用于猪肉中CLB含量测定。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免疫传感器的制备过程,采用循... 构建Nafion(Nf)/纳米金(Au)包被瘦肉精-牛血清蛋白(CLB-BSA)修饰丝网印刷电极(SPCEs)的一次性安培免疫传感器(SPCEs|Nf/Au/CLB-BSA),并用于猪肉中CLB含量测定。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S)表征免疫传感器的制备过程,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研究CLB在该免疫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竞争性免疫分析法测定CLB含量。该免疫传感器在含1mmol·L-1铁氰化钾和2.5μg·mL-1CLB抗体(anti-CLB)的25μLpH=7.5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LB,并在35℃下温育15min,DPV还原峰电流上升百分比(CI%)与CLB浓度在1.0~100.0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89),检测限为0.52ng·mL-1(3σ法)。用于猪肉中CLB检测并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结果一致,其添加回收率在88%~105%之间。该免疫传感器灵敏快速、制备容易、样品用量少、可抛弃,有望用于痕量CLB快速筛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NAFION 丝网印刷电极 一次性安培免疫传感器 瘦肉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抗体包被纳米金多层自组装膜的HCG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干宁 倪敏君 +2 位作者 郑磊 王峰 李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119,共6页
研制了一种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nti-HCG)包被巯基丁二酰胺(HL)/纳米金(AuNPs)多层膜修饰金电极的免疫传感器(Au|{HL/AuNPs}n-anti-HCG),用于检测人唾液中的HCG.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Au电极表面交替修饰多层{HL/AuNPs}n膜,再通... 研制了一种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nti-HCG)包被巯基丁二酰胺(HL)/纳米金(AuNPs)多层膜修饰金电极的免疫传感器(Au|{HL/AuNPs}n-anti-HCG),用于检测人唾液中的HCG.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在Au电极表面交替修饰多层{HL/AuNPs}n膜,再通过膜内的AuNPs吸附anti-HCG,构筑了HCG安培免疫传感器.以K3Fe(CN)6为探针,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加入HCG,随着HCG与电极表面anti-HCG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使得K3Fe(CN)6在电极表面的响应电流减小,减小量(Ip)与膜表面的免疫反应程度相关,以此作为HCG定量的依据.对各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和定量分析.实验表明:该免疫传感电极中{HL/AuNPs}n膜内存在的大量AuNPs显著增加了anti-HCG吸附量,从而使得其HCG检测范围变宽(0.1~100mg/L),检出下限为0.056mg/L(3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组装 纳米金胶 巯基丁二酰胺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安培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电聚合膜及MEMS技术的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
3
作者 边超 许媛媛 +1 位作者 陈绍凤 夏善红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在硅基底上制备可集成微型安培免疫传感器,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该传感器包括两个铂电极以及SU-8胶形成的微反应池和敏感池.工作电极的敏感表面首先聚合聚吡咯膜,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 研究采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在硅基底上制备可集成微型安培免疫传感器,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该传感器包括两个铂电极以及SU-8胶形成的微反应池和敏感池.工作电极的敏感表面首先聚合聚吡咯膜,然后通过戊二醛的交联作用实现抗体的固定.最后通过夹心法实现对IgG的检测.该传感器检测线性范围5-255ng/mL,响应时间3min具有线性好、响应快、试剂用量少、微型化、便于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培免疫传感器 MEMS 聚吡咯 戊二醛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4
作者 曹轩 胡舜钦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77-1380,共4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壳聚糖和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 .褐藻酸钠 -抗体复合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被凝集到含石墨 -石蜡 -壳聚糖组分的电极表面 ,然后与抗原和酶标抗原进行竞争反应 ,以邻氨基酚 (o-AP)为电子媒... 研制了一种基于壳聚糖和溴化氰改性褐藻酸钠凝集作用的日本血吸虫安培免疫传感器 .褐藻酸钠 -抗体复合物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被凝集到含石墨 -石蜡 -壳聚糖组分的电极表面 ,然后与抗原和酶标抗原进行竞争反应 ,以邻氨基酚 (o-AP)为电子媒介 ,通过测定酶催化下双氧水对其氧化的电流大小来间接测定抗原的浓度 .研究表明这种免疫传感器具有很低的非特异吸附性能 ,而且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其重现性和灵敏度良好 .传感器对日本血吸虫抗原的响应在 0 .6 4~ 4 0μg/ m L之间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0 .6 4μg/ m L.将电极应用于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原的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溴化氰 褐藻酸钠 凝集作用 日本 血吸虫病 安培免疫传感器 改性 制备 邻氨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技术的安培酶免疫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边超 许媛媛 +3 位作者 孙红光 张虹 陈绍凤 夏善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95-2198,共4页
该文采用MEMS工艺制备可集成安培酶免疫传感器,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该传感器以硅作为基底,铂作为电极,工作电极敏感面积1mm2。SU-8胶形成的微反应池结构使该传感器试剂用量仅为μl量级。聚吡咯作为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基体... 该文采用MEMS工艺制备可集成安培酶免疫传感器,用于人免疫球蛋白IgG的检测。该传感器以硅作为基底,铂作为电极,工作电极敏感面积1mm2。SU-8胶形成的微反应池结构使该传感器试剂用量仅为μl量级。聚吡咯作为酶与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基体聚合于工作电极敏感表面,戊二醛作为交联剂进行抗体(羊抗人IgG)的固定。抗体与酶标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羊抗人IgG)对人IgG进行特异性夹心识别,通过检测酶标HRP对底物H2O2催化产生的电流信号实现免疫检测。该传感器工作电压?0.3V,检测下限5ng/ml,线性范围5~255ng/ml,响应时间3min,具有响应快、下限低、试剂用量少、微型化、便于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培免疫传感器 MEMS 聚吡咯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用于人血清中补体3的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桐生 刘国东 +2 位作者 黄杉生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1,共6页
在低温下 ,通过混合石墨粉、补体 3抗血清、溶胶 -凝胶而制备了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技术的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坚固、多孔 ,拥有一个可更新的表面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补体 3的协助下 ,通过竞争性的免疫分析来确定... 在低温下 ,通过混合石墨粉、补体 3抗血清、溶胶 -凝胶而制备了一种基于溶胶 -凝胶技术的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坚固、多孔 ,拥有一个可更新的表面 ,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补体 3的协助下 ,通过竞争性的免疫分析来确定人血清中补体 3的含量。以邻 -氨基酚作为底物 ,- 1 5 0 m V作为工作电位 ,响应电流与补体 3的浓度在 1 .1 7~ 35 .1 μ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5 6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产-凝胶技术 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 人血清 补体3 测定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黄曲霉毒素B1现场检测用纳米修饰传感器 被引量:3
7
作者 干宁 谢东华 +2 位作者 李榕生 李天华 闻伟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在印刷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壳聚糖(Chit)膜,在膜上同时固定四羧基酞菁铁(Ⅲ)(FePc)和HRP酶标黄曲霉毒素B1抗体(HRP-Ab-AFB1)包被纳米金,制备了可用于小麦粉中黄曲霉素B1(AFB1)快速检测的新型安培免疫传感器(SPCE|Chit/FePc/Au/... 在印刷电极表面涂覆一层壳聚糖(Chit)膜,在膜上同时固定四羧基酞菁铁(Ⅲ)(FePc)和HRP酶标黄曲霉毒素B1抗体(HRP-Ab-AFB1)包被纳米金,制备了可用于小麦粉中黄曲霉素B1(AFB1)快速检测的新型安培免疫传感器(SPCE|Chit/FePc/Au/HRP-Ab-AFB1)。FePc对H2O2的还原具有催化作用,可作为HRP酶与电极之间电子传递媒介体。当该传感器在含AFB1样品的30℃溶液中温育8 min后,AFB1与Ab-AFB1的免疫结合导致HRP的活性中心与FePc之间的电子传递被部分阻碍,使HRP对H2O2电催化氧化电流Io降低。ΔIo与AFB1浓度在1.0-200μg/L成线性关系,标准样品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3.5%;回收率97%-104%,检测限为0.3μg/L。该传感器检测AFB1温育时间短,一步测定免分离,为小麦粉中的AFB1现场分析提供了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羧基酞菁铁 纳米Au 黄曲霉毒素B1 安培免疫传感器 小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