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残差共生概率的隐写图像载体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丽娜 王凯歌 +2 位作者 徐一波 唐奔宵 谭选择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64-2673,共10页
隐写是一种利用图像、视频、文本等常见媒体实现隐蔽传输的技术,其反隐写分析的能力是衡量隐写安全性的重要标准.然而,随着双层校验格码(syndrome tellis codes,STC)的出现,隐写安全性的研究出现了滞缓.目前已有的隐写研究大多是失真代... 隐写是一种利用图像、视频、文本等常见媒体实现隐蔽传输的技术,其反隐写分析的能力是衡量隐写安全性的重要标准.然而,随着双层校验格码(syndrome tellis codes,STC)的出现,隐写安全性的研究出现了滞缓.目前已有的隐写研究大多是失真代价函数的完善和补充.事实上,隐写安全性受到两大因素的显著影响:1)由隐写操作相关的因素、包括嵌入率、嵌入算法等;2)载体自身的掩蔽效果,即载体安全性.从研究载体的安全性角度出发,分析载体图像残差共生概率特征分布与隐写安全性的关系.利用载体聚类中心距离提出一种隐写载体安全性评价方法.实验证明:通过该方法进行载体筛选可有效增强隐写的反检测能力.图像在不同图像库、隐写方法、嵌入率和隐写分析特征的测试中,抗检测能力相比随机选择载体更高,平均检测错误率提高了3.8~1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 隐写分析 共生矩阵 安全性评价 载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学论域中信息安全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跃进 白冬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38,共9页
[目的/意义]信息安全是当代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兴的国家安全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安全学论域中深入研究信息安全,解析信息安全多方面构成要素,确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的总体信息安全观,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维护国... [目的/意义]信息安全是当代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兴的国家安全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安全学论域中深入研究信息安全,解析信息安全多方面构成要素,确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的总体信息安全观,有利于全面认识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方法/过程]因此,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从国家安全学理论建设出发,深入解析信息安全的构成要素。[结果/结论]总体信息安全观下的国家总体信息安全,是一个国家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领域、不同载体的所有信息的安全,包括信息母体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载体安全、信息处理安全、信息工具安全、信息流动安全、信息应用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 总体信息安全 信息内容安全 信息载体安全 信息应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能完全排除癌化的新载体
3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4-25,共2页
美国Viagene公司(加利福尼亚州)开发了使用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的新的基因治疗用载体。使用这种病毒,在患者染色体DNA中插入导入基因完全没有危险性,估计就能开发排除了由于基因插入而致癌的和意外诱发突变等可能性的安全载体。
关键词 辛德毕斯病毒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 染色体RNA 安全载体 病毒载体 癌化 诱发突变 等可能性 染色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背景下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路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晴 阎二鹏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3,共3页
档案法的修订赋予了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使得其安全理念从档案安全转向了数据安全;我国刑法对于档案安全的保护仍聚焦于传统载体档案,存在与档案法衔接不畅、档案犯罪对象设定狭窄、档案安全理念有待更新等问题;在载体与信息分离的前提... 档案法的修订赋予了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使得其安全理念从档案安全转向了数据安全;我国刑法对于档案安全的保护仍聚焦于传统载体档案,存在与档案法衔接不畅、档案犯罪对象设定狭窄、档案安全理念有待更新等问题;在载体与信息分离的前提下,刑法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保护路径应从载体安全与信息安全两个维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法 电子档案 档案安全 载体安全 数据安全 非法获取 商业秘密 刑法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物联网区块链机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立亚 李晨鑫 +1 位作者 刘斌 姜玉峰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5,共6页
矿山物联网规模大和海量数据传输的特点使得传统的网络安全和隐私防护方法无法保障关键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可信度。分析认为目前矿山物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缺少数据传输可追溯性和可信性保障机制、缺少系统设备全面的签名验签保障机... 矿山物联网规模大和海量数据传输的特点使得传统的网络安全和隐私防护方法无法保障关键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可信度。分析认为目前矿山物联网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是缺少数据传输可追溯性和可信性保障机制、缺少系统设备全面的签名验签保障机制、系统架构中缺少安全载体部署。指出区块链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介绍了矿山物联网区块链结构、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矿山物联网区块链机制:在矿山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之间增加具备边缘算力的边缘层,部署承载区块链核心功能的安全载体,构建矿山物联网区块链部署架构;设计了矿山物联网区块链机制下的数据传输流程,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在矿山物联网应用层采用数据链管理平台实现关键数据上链、数据溯源、分布式存证等功能。矿山物联网区块链机制可提高矿山物联网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等级,使其满足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扩展要求,降低对集中化运维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物联网 网络安全 区块链 边缘计算 安全载体 数据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 被引量:2
6
作者 冯瑞娟 万露露 阮美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电子档案 长期保存 档案安全 载体安全 档案内容 原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