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茜 张金凤 +2 位作者 付文锋 张鸿景 袁文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7-442,共6页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公众的普遍担忧,严重制约了转基因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近年来,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技术策略来解决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安全转基因技术成为当前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介绍并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公众的普遍担忧,严重制约了转基因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近年来,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技术策略来解决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安全转基因技术成为当前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介绍并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包括无选择性标记基因技术、安全标记基因技术、叶绿体转化技术、终止子技术、雄性不育技术、外源基因删除技术。其中,外源基因删除技术为实现转基因生物的安全应用展示了诱人的前景。最后,对探索新的安全转基因技术策略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生物安全 安全转基因技术 外源基因删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批准清单
2
《中国种业》 202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抗虫棉花15985等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合格,予以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其中,抗虫棉花15985为原证书到期后续发,抗虫耐除草剂大豆DBN8002、产量性状改良耐除草剂玉米DP202216等为首次发放。上述转基因作物进口至国... 抗虫棉花15985等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价合格,予以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其中,抗虫棉花15985为原证书到期后续发,抗虫耐除草剂大豆DBN8002、产量性状改良耐除草剂玉米DP202216等为首次发放。上述转基因作物进口至国内,只能用作加工原料,不能改变用途、不能进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原料 耐除草剂 安全证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转基因作物 性状改良 改变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唐华 周德翼 李成贵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94,共4页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主要由农业部、环保署及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且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和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监管部门均设有下属专业的管理单位,强调检测评价报告以科学为依据;在管制方法上,以研究者为核... 美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行政监管主要由农业部、环保署及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部门之间分工明确,且建立了高效的协调机制和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监管部门均设有下属专业的管理单位,强调检测评价报告以科学为依据;在管制方法上,以研究者为核心,以公司财产为担保,采用"自律"管制。这些特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较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当稳定的社会规范。根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现状,美国的监管体系值得我们借鉴:管理机构间的高度协调机制、专家知识的充分利用与信息共享,以及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转基因生物安全 行政监管 借鉴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及其政策完善环节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心安 于卫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针对各种对待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本文从育种方法、食用原理、伦理和实证方面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基点、政策过程、政策方针以及政策参与等环节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开发政策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 政策 生物经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杰 陈克平 陈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03-2103,2105,共2页
综述了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实质、转基因植物与传统植物的异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价值理念、价值定位与价值追求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旭霞 周锦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实质是人类对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的忍耐力评价标准。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生物安全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特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科学本质在于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价,利... 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实质是人类对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的忍耐力评价标准。作为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生物安全具有整体性、不可逆性、长期性特征,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科学本质在于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价,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消除转基因生物可能造成的风险。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共价值——转基因生物安全价值的需求,须尽快修正和弥补现有转基因生物安全相关立法之负面效应与不足,而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制定必须以人本主义为价值理念,以社会秩序为价值定位,以公共安全为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 价值理念 价值定位 价值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完善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旭 刘晓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与传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不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受科技、认识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其法律体系和行业道德建设滞后所反映出的制度供给不足更为明显,因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监管模式陈旧落后所造成的执法资源... 与传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不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受科技、认识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其法律体系和行业道德建设滞后所反映出的制度供给不足更为明显,因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监管模式陈旧落后所造成的执法资源紧张和权力资源不均更为棘手。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和标识制度的科学性,加强立法的系统性,提倡公众参与和社会权力介入以增进制度的民主性,是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 监管 监管问题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院校《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衍章 陈莉 +1 位作者 葛永竹 李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286-287,319,共3页
该研究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农林院校专业特点,认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通用的理论教材,教师学科知识广度亟待提高,学生基础薄弱,课堂上缺乏主动思考。《转基因生物安全》教学改革实践强调启发引导师生互... 该研究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和农林院校专业特点,认为《转基因生物安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通用的理论教材,教师学科知识广度亟待提高,学生基础薄弱,课堂上缺乏主动思考。《转基因生物安全》教学改革实践强调启发引导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PBL模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适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改革成绩考核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改革对提升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转基因生物安全 教学改革 PBL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旭霞 欧阳邓亚 《法治研究》 2009年第7期42-46,共5页
20世纪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国情,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从日本与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对比出发,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机构以及法律保障... 20世纪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国情,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从日本与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对比出发,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机构以及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 管理机构 法律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完善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旭 刘晓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170,共9页
与传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不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受科技、认识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其法律体系和行业道德建设滞后所反映出的制度供给不足更为明显,因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监管模式陈旧落后所造成的执法资源... 与传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不同,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受科技、认识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其法律体系和行业道德建设滞后所反映出的制度供给不足更为明显,因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监管模式陈旧落后所造成的执法资源紧张和权力资源不均更为棘手。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和标识制度的科学性,加强立法的系统性,提倡公众参与和社会权力介入以增进制度的民主性,是为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 监管 监管问题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转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青阔 赵新 +5 位作者 沈晓玲 魏静娜 刘双 陈锐 檀建新 王永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2-229,共8页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 代谢组学因其全面无偏向性、非靶标轮廓分析的技术优势,成为目前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技术研究的热点。以转基因抗虫水稻及其非转基因受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分析的转基因作物代谢组评价技术流程,对代谢组提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平台等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应用80%甲醇水能有效提取水稻苗期叶片中的代谢物;经UPLC分离、QTOF/MS分析、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等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转基因水稻及其受体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本研究建立的完整的转基因水稻代谢组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易掌握的优点。本研究丰富了现有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水稻 代谢组学与代谢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UPLC-QTOF/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的科普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文涛 程楠 +2 位作者 朱龙佼 罗云波 黄昆仑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314-316,322,共4页
转基因食品为解决未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希望,但是略显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公众的莫名恐慌使其科普教育变得十分困难和紧迫。本文就高等教育中开设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与科普型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 转基因食品为解决未来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带来希望,但是略显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公众的莫名恐慌使其科普教育变得十分困难和紧迫。本文就高等教育中开设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课程与科普型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改革与实践的具体措施,此外又列举了3个典型案例作为本课程科普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参考,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使科学服务于社会,培养出适合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 科普型教学 改革措施 实践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的探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段武德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6期7-11,共5页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近10多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是国内外争论的热点问题,这种争论可能是长期的。本来转基因生物安全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国内外对这个问题争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成为十...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近10多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也是国内外争论的热点问题,这种争论可能是长期的。本来转基因生物安全是一个科学问题,但是国内外对这个问题争论的范围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成为十分复杂的科学、社会、经济、贸易问题。本文试图说明学术领域关注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和贸易问题的关系,目的是消除公众和消费者存在的认识误区,使社会各界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有一个比较科学公正的认识,以利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转基因生物安全 环境安全 食用安全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安全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长志 韩晓松 +2 位作者 谢胜松 李长春 赵书红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我国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其中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近几年,关于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的争论经常见诸媒体。目前,虽然转基因进入生产实践已是大势所趋,但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我国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其中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近几年,关于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的争论经常见诸媒体。目前,虽然转基因进入生产实践已是大势所趋,但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认识、打消公众的疑虑亦是刻不容缓。本文将以科普的视角,浅谈动物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安全,帮助公众了解什么是转基因、什么是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发展、应用及其产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坤 李文滨 《大豆科技》 2016年第2期1-2,共2页
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许多国家采取立法的形式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各国均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理念、内容、方法无明显差异,不同的政策导向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基础,风险... 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十分重视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许多国家采取立法的形式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各国均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理念、内容、方法无明显差异,不同的政策导向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是以产品为基础,风险分析中应用"可靠科学原则",即只要在科学上无法证明有危险性,就不应该限制。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管理 农业转基因生物 风险分析 转基因产品 管理模式 食品安全 标识管理 可追溯性 预防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转基因技术、种植现状及安全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文跃 曹士亮 +3 位作者 于滔 王成波 刘宝民 任洪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24-128,共5页
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转基因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应用到众多领域,在农业上应用也比较广泛,其对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改良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环境的负面... 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而转基因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转基因技术已经应用到众多领域,在农业上应用也比较广泛,其对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改良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方法,并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现状和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转基因 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基因产品安全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洋 曾文革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应急处理的规定为各国生物安全应急处理立法提供了指南和参考。在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就应急处理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转基因产... 《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应急处理的规定为各国生物安全应急处理立法提供了指南和参考。在我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就应急处理作出了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转基因产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应从应急预案机制、肇事者的应急义务、主管部门的应急义务、法律责任等四个方面作出系统而全面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产品安全 应急处理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媒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典型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娉 王德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8-23,共6页
传媒是舆论的中介,传媒对公共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以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的3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了传媒舆论引导在法律制度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舆论的法治化;... 传媒是舆论的中介,传媒对公共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十分重要。以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议的3个典型案例为例,分析了传媒舆论引导在法律制度上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舆论引导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舆论的法治化;明确网络传媒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传媒的诚信制度;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安全 传媒 典型案例 舆论引导 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引发的消费者态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亚静 翟云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0-562,共3页
转基因食品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管理过程中实施的标签制度所引起的消费者态度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制度,将会导致其销售量降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紧... 转基因食品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管理过程中实施的标签制度所引起的消费者态度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制度,将会导致其销售量降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紧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倡导理性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标识制度 消费者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田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嫁接苗和自根苗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荣轩 赵烨 +7 位作者 田彦挺 佀化玙 张华新 李娟 纪清巨 杨庆山 孙宇涵 李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6,共11页
[目的]对种植于天津滨海的自根苗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omentosa)以及种植于沧州盐山的嫁接苗转基因株系进行安全性研究,评估转基因毛白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以及电... [目的]对种植于天津滨海的自根苗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P.bolleana)×P.tomentosa)以及种植于沧州盐山的嫁接苗转基因株系进行安全性研究,评估转基因毛白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以及电泳技术,对种植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的4年生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DNA、土壤DNA、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以及抗性微生物基因组DNA进行PCR特异性检测。对天津实验田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数量进行连续动态监测(3月、4月、5月)。分别在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模拟自然条件下转基因毛白杨植株枯落物掉落,检测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器官(新生嫩芽、多年生枝条、新生根尖、多年生侧根、新生嫩叶、当年生老叶)的降解时间。通过化感实验,检测天津滨海和沧州盐山实验田转基因毛白杨植株叶片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种子的生长是否造成影响。[结果]电泳结果显示:外源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毛白杨基因组中,实验田土壤DNA、抗性微生物DNA样品以及沧州嫁接苗砧木DNA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天津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转基因毛白杨的枯落物,无论是飘落在杂草表面、土壤表面还是埋入土壤,2个月后外源基因均被降解。化感实验结果显示:非转基因植株以及转基因植株对白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未发现实验田种植4 a的转基因毛白杨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毛白杨 嫁接苗与自根苗 转基因安全性评价 基因水平转移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