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安全管理与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新平 徐海峰 霍金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1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前 ,在输血事业管理中 ,血液安全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实行献血者筛检制度 ,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初复检措施以及建立和实施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标准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倡导 ,国家实施保障血液... 目前 ,在输血事业管理中 ,血液安全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有 :实行献血者筛检制度 ,对采集的血液进行初复检措施以及建立和实施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管理标准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倡导 ,国家实施保障血液安全的战略包括 :国家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承诺制定并实施总体血液规划 ,并给予支持 ;扩大招募来自低风险人群的无偿献血者 ;逐步清除家庭、亲友互助献血以及有偿献血 ;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进行筛查 ;临床合理用血 ;对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安全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现状及特征分析
2
作者 余薇 樊璐 +1 位作者 刘强 李琳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124-4128,共5页
目的:调查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血液中心的40860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调查,对标本进行HIV、TP项目常规检测,... 目的:调查2019—2023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现状,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血液中心的40860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调查,对标本进行HIV、TP项目常规检测,HIV反应性标本送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2019—2023年无偿献血者HIV初筛阳性率为0.062%,TP初筛阳性率为0.227%,总阳性率为0.289%。各年度初筛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确证检测结果显示,34名无偿献血者为HIV阳性,HIV阳性率为0.008%。2019—2023年的无偿献血者中,女性HIV及TP初筛阳性率(0.324%)高于男性(0.268%),45~<56岁的无偿献血者HIV及TP初筛阳性率(0.542%)较高,研究生HIV及TP初筛阳性率(0.160%)较低,初筛阳性率随学历降低而呈现升高的趋势,农民HIV及TP初筛阳性率(0.629%)较高,初次献血者HIV及TP初筛阳性率(0.417%)较高。2019—2023年34名HIV确证阳性的献血者中,女性占比(5.882%)低于男性(94.118%),18~<25岁者占比(50.000%)最高,学生占比(41.176%)最高。结论:不同特征的无偿献血者HIV及TP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献血后回告”宣教、强化献血前征询与筛查、构建区域性的献血者监测系统和艾滋病疫情管理共享系统等方式推进我国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梅毒螺旋体(TP)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临床输血管理与保障血液安全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3-124,共2页
采血、供血和临床输血,由于环节多,任何环节的缺陷,都会影响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每位与血液安全有关人员,都应立足本职,把血液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有效。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对保障血液... 采血、供血和临床输血,由于环节多,任何环节的缺陷,都会影响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每位与血液安全有关人员,都应立足本职,把血液安全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可靠、有效。加强临床输血管理对保障血液安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管理 临床输血 血液 临床用血 血液安全 合理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流行下的输血安全 被引量:4
4
作者 谭琪 段晓琼(综述) +1 位作者 闫锡鹏 陈利民(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8-981,共4页
COVID-19全球流行,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OVID-19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尚无经血液传播的案例报道,加上血液中心和医院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即使在目前COVID-19依旧流行的背景下... COVID-19全球流行,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健康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COVID-19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尚无经血液传播的案例报道,加上血液中心和医院在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即使在目前COVID-19依旧流行的背景下,献血与输血是相对安全的。文章将从SARS-CoV-2本身的特点、经输血传播的证据和献血实践活动的防护措施三方面来论述COVID-19流行背景下的输血安全,希望打消大众的顾虑,缓解临床血液供需不平衡、用血困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输血医学 采供血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道德素养及其培育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淑君 陈育民 孔令魁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5期63-64,共2页
论述了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使之提高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志愿工作者 道德素养培育 中国红十字会 安全血液采集 人道与博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倩 陈道斌 张炯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优化献血者招募和强化血液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标本进行HIV项目常规检测,对其中HIV确认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测无偿献血者470 975例次,HIV确认阳性103例,阳性率为0.22‰。不同年份、地域的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3例HIV阳性确认者中以18~30岁组居多(65例,占63.11%),阳性率为0.33‰。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9,P<0.001)。HIV阳性确认者中男性95例,女性8例,男性献血者HIV确认阳性率(0.29‰)高于女性(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03,P<0.001)。HIV确认阳性者的职业类型主要为职工(20例,占19.42%),其次为学生(16例,占15.53%)及无业人员(6例,占5.83%)。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形势依然严峻,应通过加强献血前干预、采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建立联网数据库等多种措施来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感染 艾滋病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群无偿献血心态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李 叶志勇 +1 位作者 陈筱华 张琼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献血心态,制定针对性的招募对策。方法:为1115名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分发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无偿献血心态共分8种,大多数献血者献血心态是积极的,不同人群献血心态是积极的,不同人群献血心态...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献血心态,制定针对性的招募对策。方法:为1115名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分发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无偿献血心态共分8种,大多数献血者献血心态是积极的,不同人群献血心态是积极的,不同人群献血心态有差异。结论:对不同人群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咨询,制定招募对策,促使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理解、态度、行为有大的转变,使其成为无偿固定自愿献血员,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和谐、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无偿献血 不同人群 献血心态 干预对策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合并ALT异常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霞 张洪斌 +2 位作者 万建华 马艳焱 赵俊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87-3789,共3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和血液质量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状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特点和血液质量的关系,为减少HCV经血液传播,预防和控制HCV输血风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参与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及指标ALT、抗-HCV血液检测结果。结果:调查自愿无偿献血者共计140 665名,其中男86 179名,占61.27%,女54 486名,占38.73%,年龄18~55岁。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率分别为ALT 26.82‰,抗-HCV 5.52‰。HCV与ALT的合并感染率为0.66‰。结论: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加强临床科学用血等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无偿献血者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淑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工作 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健康安全 法制化管理 有偿献血 血液事业 血液安全 社会工作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持续性G病毒Ⅱ型在献血者和反复接受输血患者中的检测与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娜玲 许如 +6 位作者 唐伟平 王海鹰 万政伟 吴学东 付涌水 唐时幸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2-849,共8页
目的确定我国献血者、反复接受输血患者HPgV-2感染率,阐明HPgV-2对血液安全的可能影响。方法运用血清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分别在1060份健康献血者、1402份HCV、500份HBV、570份反复接受输血者、248份血友病患者共3780... 目的确定我国献血者、反复接受输血患者HPgV-2感染率,阐明HPgV-2对血液安全的可能影响。方法运用血清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分别在1060份健康献血者、1402份HCV、500份HBV、570份反复接受输血者、248份血友病患者共3780份血清标本中检测抗HPgV-2抗体和HPgV-2 RNA,对获得的HPgV-2 NS3片段和HPgV-2全基因组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和分子进化分析。同时检测献血者、反复接受输血者和血友病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辅助作为实验结果。结果(1)感染HCV(RNA+/Ab+)的献血者中抗HPgV-2抗体阳性率为1.21%(17/1402),核酸阳性率为0.36%(5/1402),而其他几组人群中几乎未检出HPgV-2病毒,这提示HPgV-2感染可能主要与HCV密切相关(χ2=13.78,P=0.004);(2)5株HPgV-2病毒保守区域NS3区同源性达97.11%,与国外分离毒株比较,其同源性为96.53%,未发现明显变异株。结论健康献血者中HPgV-2的感染率很低,HPgV-2主要和HCV共感染,反复接受输血患者和血友病患者没有发现HPgV-2感染,提示HPgV-2经输血传播不常见,可能对血液安全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持续性G病毒Ⅱ型 献血者 感染率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创新在采供血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邦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采供血工作 管理创新 血液安全 规范化管理 医疗质量 用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3年德州市无偿献血调查分析
12
作者 方玉慧 王明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0-871,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德州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迅速,1999年实现了无偿献血100%来自公民捐献,2004年起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随着临床用血量逐年递增,保障用血的充足与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了解本市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德州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开展迅速,1999年实现了无偿献血100%来自公民捐献,2004年起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随着临床用血量逐年递增,保障用血的充足与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工作干预因素,本文对2008-2013年本市无偿献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献血量 干预因素 献血法 血液检测结果 调查分析 严峻考验 献血人群 血液安全 机采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