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安监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
1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5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认证公告
2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5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 认证公告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认证公告
3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3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认证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证书编号 安全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认证公告
4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 邮政编码 证书编号 法定代表人 认证中心 传真 模拟通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认证公告
5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 证书编号 传真 模拟通信 地址 企业名称 电话 电信 有效期 认证中心 安全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中心认证公告
6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邮政编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科学技术 证书编号 法定代表人 传真 模拟通信 企业名称 地址 电话 电信 济南铁路分局 有效期 认证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从新型科研体系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开始
7
作者 刘益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 [目的/意义]在高科技、高风险社会,应该强调更安全地发展科学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强调安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法/过程]揭示当代主流科学只是“现象—分析”二维构成的科学,其所追求的真理是符合性真理,只能纠正理论与实验不一致的错,不能纠正知识体系发展不合理的错,不能纠正知识应用不合理的错。因此,需要从源头抓起,变革科研体系以安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结果/结论]第一步是由科技专家与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共同组成研发与创新的主体;学术创新体系崛起,与技术创新体系相辅相成;甄选一流人才担任学术带头人;建议实施“批示后追加研究制”,让一流智库专家充分发挥作用,快速提升我国的智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 新质生产力 科技风险 批示后追加研究 云智库 致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成立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1,共1页
2025年2月28日,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应急管理部副部长胡明朗、宋元明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揭牌。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安全研究中心 宋元明 应急管理 管理部 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彩梅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 [目的/意义]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智能政策中心,“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着眼于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人工智能研究,为研判美国对华人工智能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我国智库建设提供一定启示。[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考察“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传播路径以及影响力。[结果/结论]“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译作和原创性研究。译作着重跟踪中国官方文件及智库报告,而原创性研究则主要围绕对华竞争展开,涵盖多元议题。该智库主要通过设立公共服务研究员项目、发表国会证词、举办公共活动和媒体宣传传播其研究成果,对美国政府决策具有一定具有影响力。我国智库应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人工智能研究,建立具有决策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智库。同时,智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传播作用,讲好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减少美国政府对华决策环境中的“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 传播路径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柴建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0,共6页
从安全生产科研队伍和中介机构、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安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从安全科技体制机制、基础条件、基础理论研究、投入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存在的主... 从安全生产科研队伍和中介机构、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科技成果产出、科研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安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从安全科技体制机制、基础条件、基础理论研究、投入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不足;提出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在安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推广应用、资源整合、科研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成绩突出,问题也很多,应该用创新和改革的思路及勇气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 研究 应用 进展 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1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69,共1页
2024年10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收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来的《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2024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继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关键词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目录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入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十年华章再谱新曲——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2
作者 宋迁红 张婷 《科学养鱼》 2019年第3期20-23,共4页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 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长江口重要渔业资源养护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本刊编辑采访了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养护技术 河蟹养殖 渔业资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安全科学技术的实践教学模式思考--评《信息系统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新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3-224,共2页
在信息科技深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信息科技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利益,在微观层面上也关联着无数企业与个人的安全利益。决定一个国家信息... 在信息科技深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信息科技安全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利益,在微观层面上也关联着无数企业与个人的安全利益。决定一个国家信息安全科技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人才,而教育教学方式则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深刻影响。不管是为了推动信息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深度发展,还是为了培养高品质的信息安全科学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模式都是较好的模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人才 信息安全 科技发展水平 信息系统安全 人才培养质量 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的结构和内涵 被引量:37
14
作者 傅贵 张江石 许素睿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8期12-16,共5页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作为《学科分类与代码》的一个一级学科 ,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事故 ,其研究目的是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损失。该学科以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科学 ,它与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工具交叉形成了该学科的应用科学体系。根据...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作为《学科分类与代码》的一个一级学科 ,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事故 ,其研究目的是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损失。该学科以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基础科学 ,它与不同的研究手段和工具交叉形成了该学科的应用科学体系。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 ,安全学科在不同的领域又形成了一个分支学科体系 ,但研究方法和工具仍然是相同的。就作者的鉴别能力和学科发展现状来说 ,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的结构由至少 6个基础概念、 3条公理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技术 学科内涵 研究对象 事故预防 基础概念 公理 事件 过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RECO取栓支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效果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5
作者 尹俊洋 宗启言 +8 位作者 吴达 吕朋华 丁鸭锁 刘艳 邵祥忠 丁桂兵 程言博 曹洁 彭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7,共10页
目的评估国产RECO取栓支架在真实世界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江苏省8家卒中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国产RECO取栓支架治疗的颅内血管闭塞所致AI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目的评估国产RECO取栓支架在真实世界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江苏省8家卒中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使用国产RECO取栓支架治疗的颅内血管闭塞所致AI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责任闭塞血管及其所在位置(前循环、后循环)、是否为醒后卒中、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吸烟、饮酒。收集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动脉穿刺时间、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前是否静脉溶栓、是否全身麻醉、术中是否结合抽吸取栓、取栓次数、是否首次再通[1次支架取栓即实现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术中是否采取补救治疗[包括应用其他支架取栓、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急诊血管成形术(单纯支架置入术、单纯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中是否使用球囊导引导管及出院时NIHSS评分。有效性指标包括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mTICI分级≥2b级)、术后即刻血管完全再通(mTICI分级3级)和术后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安全性指标包括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与器械相关的术中并发症(血栓逃逸、医源性夹层、手术部位出血)和术后90 d内全因死亡。根据责任闭塞血管所在位置将所有患者分为前循环闭塞组和后循环闭塞组,对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应用国产RECO取栓支架行机械取栓治疗的颅内血管闭塞所致AIS患者366例,平均(69±11)岁,80岁及以上患者54例(14.8%),男221例(60.4%),前循环闭塞组296例,后循环闭塞组70例。(1)337例(92.1%)患者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282例(77.0%)患者术后即刻血管完全再通,平均取栓(1.9±1.0)次,141例(38.5%)患者实现了首次再通;9例(2.5%)患者术中使用了其他支架,65例(17.8%)患者行急诊血管成形术,术后24 h内sICH发生率为10.9%(40/366),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3.6%(196/366),术后90 d内全因死亡患者比例为23.0%(84/366),器械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6%(13/366);中位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为75(52,110)min,中位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为370(280,488)min。(2)前、后循环闭塞组患者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5.1%(163/296)和47.1%(33/70),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分别为93.2%(276/296)和87.1%(61/70),术后即刻血管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9.1%(234/296)和68.6%(48/70),术后24 h内sICH发生率分别为12.2%(36/296)和5.7%(4/70),器械相关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11/296)和2.9%(2/70),术后90 d内全因死亡患者比例分别为21.6%(64/296)和28.6%(20/7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国产RECO取栓支架治疗颅内血管闭塞所致AIS可有效、安全实现血管再通。本研究结果尚需前瞻性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中心研究 RECO支架 有效性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安全科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辉 吴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2-1027,共6页
为了解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US Patents和EP Patents数据库,以Thermal imaging or Infrared ima-ging,Application等为主题词检索了自2000年至今的研究成果,共... 为了解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的科研进展情况,利用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US Patents和EP Patents数据库,以Thermal imaging or Infrared ima-ging,Application等为主题词检索了自2000年至今的研究成果,共检索出相关的研究论文7300多篇,专利1400多项(其中涉及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论文404篇,专利55项)。根据发表时间、作者国别、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及前沿方向等分别对这些文献作了详细统计和分析。最后从电气安全、石油化工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交通安全以及矿山安全等领域论述了红外成像技术在我国安全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状况,并展望了其在安全科学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安全科学技术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国际系统安全顶级会议NDSS发表高水平论文
1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0-370,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技术 国际会议 北京大学 研究 论文 系统安全 SECURITY 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
1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安全规划、定量风险评价、应急管理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完...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调查分析鉴定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预防与控制、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安全规划、定量风险评价、应急管理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家“八五”、“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品安全技术 重大危险源 事故调查分析 安全监控 技术中心 研究 科学研究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研究院申报的《大型高含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
19
作者 熊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32-432,共1页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示,公布了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的项目名单。其中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上报的《大型高舍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通过了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 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公示,公布了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的项目名单。其中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上报的《大型高舍硫气田安全开采及硫磺回收技术》通过了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业组的初评审查,顺利进入由各专业组长参加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会的会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高含硫气田 回收技术 安全开采 硫磺 研究 天然气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评估分级研究”获得2013年度“神华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78-178,共1页
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评估分级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根据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和核心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职能定位,按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在... 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风险评估分级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根据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和核心功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职能定位,按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在重点时段进行重点监管的公共安全监管思路,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以东城区为例在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等5类主要风险的分级指标体系框架;通过标准规范比对等,设计完成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指标体系;结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建立了每类对象约30项指标的量化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类监管对象的指标权重,构建了25类监管对象风险分级模型;将指标体系与分级模型进行集成,开发完成了1套风险分级软件,并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试点运行。该项目研究过程将静态风险分级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综合考虑监管对象的单一风险与耦合风险,对公共安全监管对象量化风险评估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成果能够为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监管对象分级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该项目研究成果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部分成果作为《风险管控: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新体系》一书中的重要章节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管工作 风险评估分级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大型城市 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安全运行管理 软件著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