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节约安全用水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志春 吴承东 +3 位作者 王春云 耿安红 张明 赫明涛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年第2期44-45,共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用水技术,包括生产中确保使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水资源,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包括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量和质,从而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在生产用水有少数指标达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用水技术,包括生产中确保使用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水资源,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包括节约用水,防止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量和质,从而保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在生产用水有少数指标达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情况下,采取相应措施和技术,使生产用水达到有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安全用水 喷灌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安全用水的现状与策略
2
作者 楼松良 《现代园艺》 2013年第2期196-196,共1页
由于工厂和工业废水、废弃物的增加,给农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也给正常的生物链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讲述了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农业安全用水的现状以及农业安全用水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 安全用水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的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态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彭俊杰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12,共3页
对黄河流域1990-2018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策略。结果表明,1990-2018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为33.6%,并呈增加态势。建议将77... 对黄河流域1990-2018年粮食产量和农业用水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粮食产量以及农业用水的供需态势,提出黄河流域粮食安全的农业用水保障策略。结果表明,1990-2018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为33.6%,并呈增加态势。建议将770.4亿立方米作为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红线来进行约束,未来如果不采取节水措施,农业用水将难以满足最低2.24亿吨粮食产量的需求。在本文假设的两种情景下,届时缺口分别为281.1亿立方米和409.4亿立方米,保障程度分别为91.4%和81.9%。科学调整主要农区生产管理方式,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应对气候变暖影响,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调整作物复种指数,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是未来有效应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紧张态势,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用水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树分析方法在安全厂用水系统I0管理方面的应用
4
作者 罗娅彬 祁军 +2 位作者 徐瑞引 王赞娥 张红乐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9-742,共14页
本文从I0管理的角度出发,使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找出1SEC系统中会产生I0的设备列表。然后用定量化计算的方法,得到系统中产生I0可能性较高的敏感性设备清单。通过分析敏感性设备的现有监督计划,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加强I0管理,提高设备... 本文从I0管理的角度出发,使用故障树分析方法,找出1SEC系统中会产生I0的设备列表。然后用定量化计算的方法,得到系统中产生I0可能性较高的敏感性设备清单。通过分析敏感性设备的现有监督计划,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加强I0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树 安全用水 SEC 定量化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滨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缓冲距离要求及调控 被引量:2
5
作者 吉栋梁 张鲁玉 +3 位作者 黄兆琴 杜布云 徐亚 杨枫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9-1508,共10页
针对海滨地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HWL)缓冲距离需求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污染物释放、渗漏及其在地下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拟模型以预测渗漏条件下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的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 针对海滨地区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HWL)缓冲距离需求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污染物释放、渗漏及其在地下介质中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拟模型以预测渗漏条件下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同时结合基于风险的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模型,并选择某海滨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污染物所需要的稀释衰减倍数(RDAF)不同,由于渗滤液中2,4-二氯苯酚(2,4-D)初始浓度大、毒性强,需稀释衰减2250倍,而重金属镍(Ni)和锌(Zn),只需分别稀释衰减34和135倍.②不同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对距离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实现相同的RDAF需要的缓冲距离也不同,有机物的稀释衰减倍数对距离更为敏感,因此,尽管2,4-D的RDAF最大,但缓冲距离仅为92 m;反之,Ni的缓冲距离达755 m,而由于Zn的RDAF更大,其缓冲距离高达2070 m.③综合考虑所有污染物,案例危废填埋场的缓冲距离需要达到2070 m,若进一步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并保障95%置信水平下的安全用水要求,缓冲距离需在3000 m以上.最后,针对敏感水源与危废填埋场实际距离不能满足所需缓冲距离的情景,提出了通过固化稳定化等预处理手段优化调控缓冲距离的方法,以Zn为例,通过预处理将废物中Zn的浸出浓度从120 mg/L分别降至108、72、49、31、19 mg/L时,可将缓冲距离从2070 m分别调控至2000、1600、1200、800、400 m.研究显示,海滨地区危废填埋场对缓冲距离的需求远高于内陆平原型场地,但可通过调控废物入场的浸出浓度实现对缓冲距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衰减 安全用水 渗滤液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危废填埋场与水源的缓冲距离及其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吉栋梁 徐亚 +3 位作者 黄兆琴 杜布云 赵曼颖 杨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2-721,共10页
针对干旱区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缓冲距离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渗滤液中污染物渗漏及其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型,模拟污染物的稀释衰减过程,结合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并选择典型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干旱区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危废填埋场缓冲距离不明的问题,建立了渗滤液中污染物渗漏及其迁移转化的多过程模型,模拟污染物的稀释衰减过程,结合安全用水限值的确定,构建了缓冲距离计算框架,并选择典型场地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需要的稀释与衰减倍数(RDAF)不同,有机物2,4-滴(2,4-D)的初始浓度大,毒性强,需稀释衰减667倍,是重金属As与Cd稀释衰减系数的6倍,不同污染物的稀释衰减倍数(DAF)与缓冲距离的敏感程度有关,有机物的DAF对缓冲距离更敏感.尽管2,4-D的DAF最大,但缓冲距离远小于重金属As与Pb的972m和942m.综合考虑所有污染物缓冲需求,干旱区典型危废填埋场的缓冲距离为972m,与常规认知相反,缓冲距离需求大于湿润地区而仅略小于海滨地区.进一步考虑了参数不确定性分析下95%置信区间的安全用水要求,缓冲距离需达到3465m.为满足敏感水源与填埋场缓冲距离的实际需求,对填埋废物采取预处理的方法优化缓冲距离.以As为例,通过预处理将其初始浓度从1.2mg/L降至1.02mg/L,缓冲距离可降至200m,说明干旱区缓冲距离需求对初始浓度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衰减 缓冲距离 重金属 安全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卫生防疫与安全使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震陵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48,共3页
中小学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杜绝源头、切断途径、保护师生、安全复课"。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看,合理安全地使用校园主要涉及整体环境中的日常通风、空调使用、安全用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安全防护,以及教学空间、生活服务空... 中小学校园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杜绝源头、切断途径、保护师生、安全复课"。从建筑专业的角度来看,合理安全地使用校园主要涉及整体环境中的日常通风、空调使用、安全用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安全防护,以及教学空间、生活服务空间、办公后勤空间、盥洗空间等建筑空间的安全使用。未来教育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融入安全防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学校建筑 卫生防疫 空调使用 安全用水 垃圾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景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利用与保护
8
作者 周小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6-I0006,共1页
《旅游发展中水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研究》(冒宇晨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一书重点研究以旅游为主导的地区安全用水问题,分析了可持续景观水环境的建设模式和可持续水景单元建设的具体方法,可为旅游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 《旅游发展中水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研究》(冒宇晨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一书重点研究以旅游为主导的地区安全用水问题,分析了可持续景观水环境的建设模式和可持续水景单元建设的具体方法,可为旅游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环境营建提供借鉴思路。一、指出水景设计手法至关重旅游发展使景观功能性、观赏性提升,水环境设计直接决定景观用水是否可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设计初期,应充分考虑场所特性,结合可持续水景设计理念,从景观设计手法上入手节约水资源。在做水景设计时,首先应该做基于常态的水景设计,尊重水景的季相变化和时相变化,如避免在北方设计大水面景观;水景应该尽量保持水的常态,尽量避免喷泉等激发态的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设计 设计初期 景观设计手法 景资源 环境设计 景观用水 季相变化 安全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