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本质安全的新型乙炔溶解度测量方法
1
作者 穆垚 程易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乙炔被广泛用于各种化学工业领域,然而其具有不稳定的碳碳三键,可能在加压条件下发生爆炸,因此测量乙炔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具有极大风险。为了实现乙炔溶解度的安全测量,基于减量化的本质安全策略和静态饱和法的溶解度测量原理,设计... 乙炔被广泛用于各种化学工业领域,然而其具有不稳定的碳碳三键,可能在加压条件下发生爆炸,因此测量乙炔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具有极大风险。为了实现乙炔溶解度的安全测量,基于减量化的本质安全策略和静态饱和法的溶解度测量原理,设计了内径为0.8 mm的石英管内封装约7μmol乙炔的微型溶解度测量装置,该装置可在1~2 h内达到气液传质平衡。采用该装置在最高温度为150℃和最高压力约为0.5 MPa的条件下,测量了乙炔在多种溶剂中的溶解度,该装置测定的亨利系数与文献报道的亨利系数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5.72%。该装置乙炔用量少、气液平衡速度快、设备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为以乙炔为代表的危险气体溶解度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溶解度 静态饱和法 微型装置 安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感知和安全区域分割的大型施工机械近电安全距离智能预警方法研究
2
作者 马富齐 王嘉勋 +2 位作者 贾嵘 王波 马恒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4-2566,I0009,共14页
大型施工机械是电力检修、改造等作业的重要工具,其近电作业过程的安全距离有严格要求,因此,研究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对保障本质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其作业过程具有作业范围广、带电环境复杂等特点,现有方法表现出明显局限性... 大型施工机械是电力检修、改造等作业的重要工具,其近电作业过程的安全距离有严格要求,因此,研究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对保障本质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其作业过程具有作业范围广、带电环境复杂等特点,现有方法表现出明显局限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感知和安全区域分割的施工机械安全距离智能测量方法。首先,通过PSMNet立体感知模型获取作业场景的双目视差值,并基于坐标转换的三维重建方法得到作业场景的三维世界空间坐标信息;然后,通过区域元素辨识和Canny边缘检测模型精确识别施工机械位置与安全区域边界;最后,通过监测施工机械与安全区域边界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最小欧式距离变化,实现对大型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的量化及动态预警。实验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对于实际施工机械复杂场景的三维空间重建平均误差仅3.3%,对于该场景多元化作业元素的识别精确度达到94.5%,相比现有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检测性能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电作业 电力深度视觉 安全距离测量 双目立体感知 安全区域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和评估网络安全性的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汉平 陈翔 +1 位作者 张宝良 郭文轩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39-1945,共7页
基于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主动防御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测量、量化和评估的方法.它利用主动防御模型中的诱骗数据报文,在对攻击进行诱骗的同时,根据网络状态参数对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进行测量和评估.该... 基于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主动防御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测量、量化和评估的方法.它利用主动防御模型中的诱骗数据报文,在对攻击进行诱骗的同时,根据网络状态参数对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进行测量和评估.该方法为网络数据传输策略的制定和网络数据的安全传输提供了有效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安全测量 量化 网络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信息安全管理测量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永利 徐国爱 +1 位作者 钮心忻 杨义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5-578,共4页
针对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风险模型来测量与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测量建模方法,从信息安全管理测量的实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给出了测量模型、测量要素、测量指标、测量方法以及测量实施流... 针对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风险模型来测量与评估信息系统的风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测量建模方法,从信息安全管理测量的实践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详细给出了测量模型、测量要素、测量指标、测量方法以及测量实施流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标准ISO/IEC 27002体系结构和层次分析法各自的特点,确定了具体信息系统的测量要素和测量指标,同时考虑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要求,依据建立的测量模型来计算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最后依据判决准则综合评价所测目标系统的安全管理。该方法应用于信息系统管理测量与评估的实践,为信息系统风险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管理测量 测量建模 层次分析法 等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测量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英菊 陈长松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本文阐述了信息安全管理测量的必要性和相关国际标准,分析了信息安全测量模型,并给出了一个测量实例。
关键词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测量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心理测量技术在安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锡强 李颖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18,共9页
探讨心理测量在安全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将心理测量用于安全科学的必要性,着重论述心理测量运用于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和讨论了安全心理测量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心理测量 安全科学 安全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车辆线控转向稳定性模糊控制
7
作者 范珍珍 樊富起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 为解决视觉传感器盲区导致的距离检测失真问题,提升混沌性因素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了基于超声波雷达测距的模糊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利用超声波雷达测量安全距离,并且在测距时校正超声波速度和时间;以安全距离为约束条件,配合二自由度模型估算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确定了当前线控转向系统响应状态;使用模糊控制器将雷达监测的车辆安全距离、横摆角度和质心偏移角度理想值与实际值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数据,通过模糊规则实时调整转向系统的控制参数,以完成超声波雷达测距下的线控转向稳定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经过参数校正后的超声波雷达测量距离结果更加准确;所提方法控制线控转向系统后,具有极低的超调量和响应时间;车辆稳定控制的难度随车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方法能够跟随速度改变车辆转向的传动比,保证了车辆的转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雷达 线控转向 稳定性 模糊控制 安全距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化企业安全绩效测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樊运晓 张旭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安全绩效的研究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绩效测评已从过去的基于事故等结果性指标转向具有预防性的先行性指标。尽管不同的组织和学者从各自行业和安全管理学分支建立了安全绩效的测评维度,但众研究仍过多地依赖于行业安全技术,相... 安全绩效的研究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安全绩效测评已从过去的基于事故等结果性指标转向具有预防性的先行性指标。尽管不同的组织和学者从各自行业和安全管理学分支建立了安全绩效的测评维度,但众研究仍过多地依赖于行业安全技术,相互间缺少一致性,使得基于不同维度的安全测量方法难以达成共识,而近年来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安全绩效的研究从组织转向政府。从安全绩效的定义、安全绩效测量维度与指标以及安全绩效测量方法等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动态,分析了我国企业安全绩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集团化企业 安全绩效 结果性指标 先行性指标 安全绩效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晓静 钟正阳 +3 位作者 盘道兴 杨云 罗文 闫倩玲 《中国畜牧业》 2019年第8期54-56,共3页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是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内容、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展望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动物源性产...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是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内容、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展望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动物源性产品身份识别技术、质量和安全测量技术、动物源性食品DNA溯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畜牧业中地理信息技术、可追溯系统集成软件技术的内容与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分别讨论了其优缺点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系统 身份识别技术 动物源性产品 环境监测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安全问题 安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频谱共享CR-NOMA系统安全中断性能分析
10
作者 吕铄 嵇建波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1-78,共8页
认知无线电(CR)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记为CR-NOMA)已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得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频谱共享多天线CR-NOMA网络安全中断性能,首先分析了最优天线... 认知无线电(CR)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记为CR-NOMA)已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得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研究了频谱共享多天线CR-NOMA网络安全中断性能,首先分析了最优天线选择(OAS)方案的安全中断概率(SOP),并推导了其精确的闭合表达式。其次,分析了空时传输(STT)方案的SOP,并推导了其精确的闭合表达式。最后,对次用户两种方案的SOP渐近性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系统参数对SOP的影响。最后,采用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发现,两种方案基站分别存在一个最优峰值发射功率,使得远距离次用户的安全中断性能最佳。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基站峰值发射功率,OAS方案的近距离次用户的SOP会始终优于STT方案,远距离次用户的SOP会劣于ST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非正交多址接入 安全中断性能 安全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