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兽药地锦颗粒对鸡的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胡宏伟 张国林 +7 位作者 陈富斌 张洺溪 徐国伟 张景艳 李建喜 张宏 赵中学 刘彩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90,共7页
为确定用于防治鸡细菌性腹泻中兽药地锦颗粒的安全性,试验将64只14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地锦颗粒低剂量组、地锦颗粒中剂量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适应性饲喂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连续10 d混饮1倍(1 g/kg)... 为确定用于防治鸡细菌性腹泻中兽药地锦颗粒的安全性,试验将64只14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地锦颗粒低剂量组、地锦颗粒中剂量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适应性饲喂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连续10 d混饮1倍(1 g/kg)、3倍(3 g/kg)及5倍推荐剂量(5 g/kg)的地锦颗粒,停药观察7 d。每日观察记录试验鸡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及粪便等临床表现,并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和停药后测定血常规、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在给药后和停药后,测定空白对照组和地锦颗粒高剂量组脏器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雏鸡饮水量显著上升外(P<0.05),其余各给药组雏鸡精神状态、采食及粪便形态均未见异常;各剂量组平均日增重、相对增重率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计数)、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葡萄糖、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及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在给药前、给药后和停药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地锦颗粒高剂量组除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且其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及脾脏未见病理损伤。研究表明,中兽药地锦颗粒在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对鸡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 地锦颗粒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坡体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地震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邹德高 屈永倩 +3 位作者 高东红 杨智凯 刘京茂 王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 目前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由于环保的要求,大量的弃渣料堆积在土石坝坝坡形成压坡体。由于缺少相应规范指导,压坡体普遍采用坝体标准进行抗震安全评价,经常导致强震区工程的压坡体难以满足要求而进行过度设计,丧失了经济性,研究强震下土石坝压坡体影响机制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超强地震区的土石坝工程,考虑大坝-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开展了全弹塑性的动力强非线性变形分析以及等价线性动力分析和时程稳定分析,研究了压坡体对坝体地震反应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压坡体对坝坡的法向压力明显大于顺坡向剪切力,压坡体有利于减小坝体地震变形;压坡体孔隙率变化对坝体地震变形基本没有影响,无需提高压坡体碾压标准;压坡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对应的是不影响坝体安全的浅层无害滑面,建议采用大坝整体变形或穿过坝体的有害滑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滑移量)进行压坡体地震安全评价。研究成果为强震区土石坝压坡体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压坡体 地震响应 地震安全性评价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FDA《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介绍
3
作者 孙雷 王亦琳 +3 位作者 叶妮 李丹 徐倩 汪霞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7期22-29,共8页
2022年5月美国FDA发布了新修订的CVM GFI#3《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本文从简介、法律依据、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微生物食品安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为... 2022年5月美国FDA发布了新修订的CVM GFI#3《食品动物用新兽药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原则》,本文从简介、法律依据、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微生物食品安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希望能为我国新兽药研发和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FDA CVM GFI#3 食品动物用新兽药 人类食品安全性评价 一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宝山区规模化蔬菜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安全性评价
4
作者 钱莉 李宁 +2 位作者 曹彦婷 张嘉雯 廖群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59-161,187,共4页
宝山区是上海市北部的重要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满足当地及其周边区域的蔬菜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宝山区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采集了宝山区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样品,分析测定了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含量、灌溉水重金属含量以... 宝山区是上海市北部的重要蔬菜种植基地,主要满足当地及其周边区域的蔬菜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宝山区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采集了宝山区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样品,分析测定了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含量、灌溉水重金属含量以及CODcr、氟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等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宝山区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宝山区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灌溉水的相关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宝山区需持续增施有机肥、绿肥,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重金属 环境质量监测 安全性评价 宝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提取物添加剂量安全性评价研究
5
作者 张超 司红彬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空心莲子草作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却具有独特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鼠为对象,探究其提取物的安全性,为其能否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通过前期毒性试验确定正式试验剂量,将40只KM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 空心莲子草作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却具有独特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鼠为对象,探究其提取物的安全性,为其能否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依据。通过前期毒性试验确定正式试验剂量,将40只KM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7 d。结果显示,整个实验期间所有剂量组小鼠均存活良好,无异常体征,通过使用空心莲子草能够促进小鼠生长、提升免疫水平,可作为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提取物 安全性评价 添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草莓育苗期主要病害药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王天琪 唐冬兰 +5 位作者 张普娟 娄天成 曹荣祥 唐泉 蒋立奔 罗志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9,共7页
炭疽病和枯萎病是江苏省草莓育苗期2种主要病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其致病菌———暹罗炭疽菌和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并选择5种新型杀菌剂开展了田间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炭疽病和枯萎病是江苏省草莓育苗期2种主要病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其致病菌———暹罗炭疽菌和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活性,并选择5种新型杀菌剂开展了田间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检测的9种杀菌剂在培养基中均一定程度抑制2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程度随药剂浓度升高而升高。其中,咪鲜胺、氰烯菌酯、腈菌唑和四霉素对2种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溴菌腈、甲基硫菌灵和氰烯菌酯·苯醚甲环唑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优于暹罗炭疽菌;苯丙烯菌酮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较差;除萎锈灵·福美双会对草莓植株产生药害,其他几种农药均未引发药害现象,结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初步证明咪鲜胺、氰烯菌酯、腈菌唑和四霉素可用于草莓苗期病害防治。结果可为南京地区草莓炭疽病和枯萎病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炭疽病 枯萎病 毒力测定 杀菌剂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来源植物乳杆菌的体外益生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徐晶晶 于俊娟 +6 位作者 严浩东 张臣臣 康文丽 潘丽娜 汪家琦 李威 顾瑞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1,共8页
为筛选适用于婴幼儿的候补益生菌,该研究从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利用耐胆盐能力对其进行初筛,并针对耐酸能力、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Caco-2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抑菌能力、溶血能力、产生物胺能力和耐药性对其体外益生特性及安... 为筛选适用于婴幼儿的候补益生菌,该研究从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利用耐胆盐能力对其进行初筛,并针对耐酸能力、模拟胃肠液耐受能力、Caco-2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抑菌能力、溶血能力、产生物胺能力和耐药性对其体外益生特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共分离到131株母婴源乳酸菌,其中4株菌的耐胆盐能力较强,在1 g/L胆盐中的存活率均大于45%,经鉴定均为植物乳杆菌。4株菌在pH值2.5模拟胃液中的存活率均大于50%。其中,M664在模拟胃肠液中的存活率达到49.32%。应激消化后,M678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达到10.98%。4株菌对6种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6 mm,不溶血,不产生物胺,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敏感。总体而言,该研究得到的植物乳杆菌有别于西方膳食模式国家的母婴来源乳杆菌,植物乳杆菌M664有较强的胃肠道环境耐受能力,植物乳杆菌M678有更好的抑菌能力和细胞黏附能力,2株菌表现出更为优良的益生潜力和安全性,是国人婴幼儿适用的优良益生菌候补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婴儿粪便 植物乳杆菌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屈菜碱预混剂对肉鸡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8
作者 陈璟怡 陈栋 +3 位作者 杜芸廷 苏奕靖 孙弟芬 舒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白屈菜碱预混剂对AA肉鸡血常规参数、器官发育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从而评价白屈菜碱对肉鸡的生物安全性。选用1 20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白屈菜碱预混剂1、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白屈菜碱预混剂对AA肉鸡血常规参数、器官发育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从而评价白屈菜碱对肉鸡的生物安全性。选用1 200只健康的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白屈菜碱预混剂1、3、5倍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按照0.05、0.15、0.25 g/kg(以白屈菜碱计)添加白屈菜碱预混剂,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50 d。结果显示:白屈菜碱预混剂在5倍临床推荐剂量内,不会引起肉鸡的发病及死亡,且对肉鸡的一般体征、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无不良影响。综上,白屈菜碱预混剂在靶动物鸡的临床使用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屈菜碱预混剂 肉鸡 安全性评价 组织学结构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叉角厉蝽的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9
作者 陈岗 杨昌和 +5 位作者 丁以纾 何文德 吴子云 周辰彦 高熹 吴国星 《湖北植保》 2025年第4期15-20,24,共7页
为筛选出对叉角厉蝽安全的杀虫剂,采用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叉角厉蝽5龄若虫及成虫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叉角厉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24 h、48 h、72 h毒力均为最高,LC_(50)分别为1.766 mg/L和0.177... 为筛选出对叉角厉蝽安全的杀虫剂,采用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叉角厉蝽5龄若虫及成虫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叉角厉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24 h、48 h、72 h毒力均为最高,LC_(50)分别为1.766 mg/L和0.177 mg/L、0.202 mg/L和0.102 mg/L、0.170 mg/L和0.051 mg/L,苏云金杆菌对成虫的毒力最低,LC_(50)为51.876 mg/L、39.012 mg/L、3.522 mg/L。苏云金杆菌仅在24 h和48 h对叉角厉蝽5龄若虫的毒力最低,LC_(50)为53.819 mg/L和39.012 mg/L,72 h后苦参碱的毒力最低,LC_(50)为20.546 mg/L。苦参碱对叉角厉蝽相较安全,安全系数最高,5龄若虫和成虫24 h、48 h、72 h的安全系数分别为26.932~35.982和14.292~19.094、15.720~21.002和2.367~3.162、12.303~16.437和0.875~1.169;高效氯氟氰菊酯24 h、48 h、72 h的安全系数最低,5龄若虫和成虫分别为0.059~0.088和0.006~0.009、0.007~0.010和0.003~0.005、0.006~0.009和0.002~0.003。杀虫剂的毒力和安全系数在防治农田害虫时应综合考虑,苏云金杆菌或苦参碱为较好选择,避免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角厉蝽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安全性评价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东缘养殖小龙虾硒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毛雄 李聪 +4 位作者 卢欣 陈创 廖琦 汤恒佳 董好刚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背景】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入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现象严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产品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近年来蓬... 【背景】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入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恶化现象严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产品进入食物链,进而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种水产品,养殖规模和消费量日益扩大,食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查明洞庭湖区养殖小龙虾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特征,并评估其食用安全性与富硒开发潜力。【方法】通过收集研究区60个养殖基地的小龙虾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其虾头(头部内脏及虾螯)、虾体(腹部肌肉去壳)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小龙虾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和食用安全性,并对其富硒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洞庭湖东缘养殖小龙虾体内重金属含量呈现Zn>Cu>其他元素特征,As、Cr、Cd、Pb等有害重金属主要富集于虾头,Se、Cu、Zn等有益重金属在虾体部位较为丰富。虾体中Se元素的含量范围为0.130~0.950 mg·kg^(-1),已符合富硒食品标准,富硒率为100%,超标元素为Pb(16.67%)和As(3.33%);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养殖小龙虾虾体已受到Pb中等程度的污染,受到As、Hg、Cd轻微程度的污染,但重金属可耐受摄入量评价显示,成人每周通过小龙虾摄入重金属的量尚在安全的范围内。通过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初步判断洞庭湖东缘养殖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Cd和As的残留可能与养殖池塘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有关。【结论】洞庭湖东缘养殖小龙虾的食用风险尚在安全范围内,其虾体中的Se含量达到100%的富硒程度,这为其提供更高的经济价值。【意义】上述结论阐明了洞庭湖东缘养殖小龙虾的食用安全性与富硒特色潜力,可为该地区养殖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与特色富硒小龙虾品牌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重金属 安全性评价 洞庭湖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接枝庆大霉素缀合物的毒理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王玉玲 阳梦婷 +2 位作者 罗侦 李程鹏 雍艳红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234-235,共2页
对壳聚糖—庆大霉素缀合物(CS-GT)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研究其在动物机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效果。通过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及CS-GT在小鼠体内吸收及组织分布试验评价CS-GT的毒理安全性。在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发现大鼠生理机能正常,各剂... 对壳聚糖—庆大霉素缀合物(CS-GT)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并研究其在动物机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效果。通过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以及CS-GT在小鼠体内吸收及组织分布试验评价CS-GT的毒理安全性。在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发现大鼠生理机能正常,各剂量组均未见不可逆性毒性损伤。CS-GT在组织中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肾、小肠中,6~7.5 h间基本可以代谢完毕,随粪便排除。在该试验研究剂量与条件下,壳聚糖—庆大霉素缀合物无致死性作用和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庆大霉素缀合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北地区常见果蔬中6种农药残留量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12
作者 吴秋杰 张雨婷 +2 位作者 和欣 黄婉怡 王兆丹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4,共13页
[目的]了解渝东北地区果蔬中6种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对当地居民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并结合食品安全指数分析法(index of food safety,IFS)对6种农药进行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6种农药中狄氏剂未被检出,其余5种农药... [目的]了解渝东北地区果蔬中6种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对当地居民存在的健康风险。[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并结合食品安全指数分析法(index of food safety,IFS)对6种农药进行检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6种农药中狄氏剂未被检出,其余5种农药均被检出。5种农药在7类果蔬中平均残留量分别为腐霉利0.265 mg/kg、联苯菊酯0.037 mg/kg、高效氯氟氰菊酯0.073 mg/kg、氯氰菊酯0.060 mg/kg和溴氰菊酯0.025 mg/kg。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最高(25.34%),其次是腐霉利(18.46%),溴氰菊酯检出率最低(5.52%);高效氯氟氰菊酯超标率最高(1.00%),其次是腐霉利(0.90%),超标率最低的是溴氰菊酯(0.09%)。安全性评价研究显示,5种检出农药的单种农药平均安全指数和多种农药平均安全指数均小于1。[结论]渝东北市售果蔬样品对人体无显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气相色谱 果蔬 农药残留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露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13
作者 李雪 李幼娟 +6 位作者 王瑜 杨娟 李东海 文平 田弢 何娟 李立郎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7,共7页
该研究以天麻、西洋参、枸杞子为原料,以酱香型白酒为酒基,制备天麻露酒。对5种不同生产批次的酒基(1#~5#)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ROAV>1)以筛选最佳酒基,对该酒基制备天麻露... 该研究以天麻、西洋参、枸杞子为原料,以酱香型白酒为酒基,制备天麻露酒。对5种不同生产批次的酒基(1#~5#)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关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ROAV>1)以筛选最佳酒基,对该酒基制备天麻露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酒基共检出7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和13种关键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酒基5#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丰富(45种),含关键性挥发性风味物质12种。酒基5#制备天麻露酒中共检出6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醇类、酯类种类较多(22种、2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79.33%、11.36%。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或死亡现象,且脏器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耐受量(MTD)>8 260 mg/kg体质量,对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轻。因此,酒基5#制成天麻露酒呈现协调的复合香气,有明显的酱香风味;口感醇厚平和;并保持独特的植物性露酒风格,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露酒 酱香型酒基 相对香气活性值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的毒力及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评价
14
作者 马正 范文红 顾兴波 《南方农业》 2025年第7期82-86,共5页
为明确茶皂素、苦参碱剂、桉油精、藜芦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在实验室用浸叶法和药膜法测定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的毒力依次为0.5%苦参碱>5%桉油精>0.5%藜芦碱>30... 为明确茶皂素、苦参碱剂、桉油精、藜芦碱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在实验室用浸叶法和药膜法测定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的毒力依次为0.5%苦参碱>5%桉油精>0.5%藜芦碱>30%茶皂素;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茧蜂的毒力依次为0.5%藜芦碱>0.5%苦参碱>5%桉油精>30%茶皂素。根据4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和烟蚜茧蜂的半致死浓度(LC50)计算出各自毒性选择指数,同时结合4种植物源农药的安全系数值得出,30%茶皂素、5%桉油精、0.5%苦参碱3种植物源农药属于低风险性农药,在防控中可与烟蚜茧蜂组合使用防治烟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蚜 烟蚜茧蜂 毒力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疫苗安全性评价部分关键指标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天刚 郑辉 +7 位作者 于小静 左媛媛 巩明霞 王筱真 李金明 魏荣 戈胜强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0期47-52,共6页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洲猪瘟疫苗尤其是弱毒活疫苗的实验室研究,再次掀起新一轮热潮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针对候选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尤其是在接种试验、怀孕母畜安全性试... 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洲猪瘟疫苗尤其是弱毒活疫苗的实验室研究,再次掀起新一轮热潮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针对候选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尤其是在接种试验、怀孕母畜安全性试验、疫苗水平传播试验和毒种毒力返强试验等方面,尚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前的非洲猪瘟疫苗客观评价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对国内外发表文献中涉及的非洲猪瘟疫苗安全性评价部分关键指标,如疫苗接种后临床表现、水平传播能力、毒力返强能力、对怀孕母猪安全性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客观概述了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疫苗 安全性评价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菌的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王玲 黄冰 +1 位作者 关亚群 热比亚·努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2-768,共7页
目的:对分离自健康成人粪便中且在代谢性疾病发生状态下生长可能受到抑制的Barnesiella(巴恩斯氏菌属)厌氧菌进行体内外生物安全性评价,为今后代谢性疾病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连续14 d给昆明鼠灌... 目的:对分离自健康成人粪便中且在代谢性疾病发生状态下生长可能受到抑制的Barnesiella(巴恩斯氏菌属)厌氧菌进行体内外生物安全性评价,为今后代谢性疾病的微生态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连续14 d给昆明鼠灌胃不同剂量的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B.intestinihominis)菌培养液,观察动物是否出现死亡、中毒现象以及观察体重、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体内安全性评价。通过溶血性实验,胃酸和肠液的耐受性实验,以及其对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来进行体外评价。结果:实验组均未出现B.intestinihominis菌灌胃导致的死亡,中毒现象,其体重和脏器指数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脏器也未出现任何病理学变化。B.intestinihominis菌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不产生溶血环,属于γ溶血;其胃酸耐受性不强,但肠液耐受性良好,对氯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四环素敏感,但是对链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结论:口服B.intestinihominis菌株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其胃酸耐受性不强,对革兰阴性菌有作用的抗生素敏感,若作为微生态制剂还需要验证对不同疾病的有益效果以及需要制作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 急性毒性实验 安全性评价 药敏实验 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HPLC-ELSD定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17
作者 解鹏 李小平 +3 位作者 吴晨奇 蒋静 杨亚楠 席婧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9-214,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3种主要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与比较。同时,利用小鼠原代脾淋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进一步评估了这些生物碱的安全性,以期为湖北贝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3种主要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与比较。同时,利用小鼠原代脾淋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进一步评估了这些生物碱的安全性,以期为湖北贝母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HB-1至HB-5这5个产地的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范围为31.5~117.4μg/g,贝母素乙的含量则介于359.3~1 412.4μg/g之间,而贝母辛的含量从224.3~967.5μg/g不等。其中,HB-2产地的湖北贝母在3种生物碱的含量上均表现出最高水平。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估显示,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半数致死量(CC50)分别为153.24、85.05、62.64μg/mL,值得注意的是,贝母辛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毒性,其CC50值为62.64μg/mL。总之,HPLC-ELSD法测定生物碱和MTT比色法评估安全性表明,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在生物碱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生物碱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这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湖北贝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贝母 生物碱 HPLC-ELSD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生物杀菌剂对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效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18
作者 江秀均 苏振国 +3 位作者 杨振国 谢道燕 李克花 柴建萍 《广西蚕业》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为了筛选对桑褐斑病防效好且对家蚕安全的生物农药,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几种生物农药对桑褐斑病菌田间防效和食下毒叶法测定生物农药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农药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250 g/L阿... 为了筛选对桑褐斑病防效好且对家蚕安全的生物农药,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几种生物农药对桑褐斑病菌田间防效和食下毒叶法测定生物农药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毒性。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几种生物农药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250 g/L阿米西达SC、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WP、6%寡糖·链蛋白WP、26.9%硅鲨AS、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1%香菇多糖AS、2.3%黄氏多糖AS。7种药剂对家蚕3龄起蚕毒性均为低毒,除了250 g/L阿米西达SC添食会引起家蚕中毒死亡和中毒症状外,其余药剂均无家蚕中毒和死亡现象。结合田间防效和家蚕急性毒性,250 g/L阿米西达SC、枯草芽孢杆菌WP、6%寡糖·链蛋白WP、26.9%石英AS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的防效较好并具有持续性,在桑褐斑病的田间防治中可替代或轮换化学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杀菌剂 桑褐斑病 田间防效 家蚕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子毓 周明伟 +3 位作者 李香兰 陈凤 朱明姬 姜日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3-1690,共8页
目的:评价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3例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第0、1、2、3和4周每周皮下注射司库奇尤单抗1次,其后每4周注射1次,每次300 mg,随... 目的:评价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3例接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第0、1、2、3和4周每周皮下注射司库奇尤单抗1次,其后每4周注射1次,每次300 mg,随访52周。计算银屑病患者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指数(PASI)、体表受累面积(BSA)、基线研究者整体评估(IGA)及平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银屑病患者是否达到PASI 100,分为痊愈组和非痊愈组,评价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与治疗0周时比较,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第4、12、24和52周患者PASI、BAS、IGA及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后PASI 75、PASI 90和PASI 100患者百分率于第4周分别为95.6%、84.2%和47.5%,第12周分别为97.3%、95.6%和78.7%,第24周分别为97.8%、96.7%和84.2%,第52周分别为98.4%、97.8%和83.6%;BSA≤1%患者百分率于第4、12、24和52周分别为80.9%、94.5%、95.6%及94.0%;IGA 0/1患者百分率于第4、12、24和52周分别为86.3%、97.3%、96.7%及95.6%;DLQI 0/1患者百分率于第4、12、24和52周分别为76.6%、89.1%、92.9%及91.8%。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第4周,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基线PASI评分和既往生物制剂治疗史患者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第24周,2组患者年龄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第4周,BMI≥25 kg·m^(-2)、病程≥10年、基线PASI评分≥10和有既往生物制剂治疗史是影响患者痊愈的危险因素(P<0.05);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第24周,年龄≥40岁是影响患者痊愈的危险因素(P<0.05)。183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共44例患者报告49次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百分率为24.0%,无严重不良事件和致死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3例、湿疹样皮损10例、皮肤真菌感染6例、荨麻疹3例、肝功能轻度异常2例、毛囊炎2例、结膜炎2例和中耳炎1例。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起效迅速且疗效持久,BMI、病程、基线PASI评分、既往生物制剂治疗史和年龄是司库奇尤单抗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其总体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司库奇尤单抗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钱涛 吴莉莉 +2 位作者 李磊 安尼瓦尔·库尔班 丁瑞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868,共8页
【目的】研究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设置40%砜吡草唑SC和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棉花生产... 【目的】研究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设置40%砜吡草唑SC和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安全性。【结果】各处理棉花出苗率为80.56%~83.61%,与对照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砜吡草唑SC 120、180和240 g a.i./hm^(2)分别与330 g/L二甲戊灵EC 742.5 g a.i./hm^(2)混配后,药后30 d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9.15%、92.03%和97.83%,药后45 d株防效分别为87.94%、91.49%和9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0.80%、93.16%和95.65%,混配药剂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优于单剂处理。各供试处理与对照相比,棉花增产幅度达9.89%~16.45%。【结论】40%砜吡草唑SC 120~180 g a.i./hm^(2)与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可用作棉花田防除阔叶杂草,对棉花出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砜吡草唑 二甲戊灵 阔叶杂草 防治效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