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宁 罗志琴 +1 位作者 谢广茹 王晨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961-962,共2页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和综合评价。方法以2009年5~12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应用参麦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用药开始至用药后15 d内,观察记录患者的药品应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 目的对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和综合评价。方法以2009年5~12月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应用参麦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用药开始至用药后15 d内,观察记录患者的药品应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Ⅰ期筛选观察用药患者492例,发生一般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0.41%。主要临床表现为荨麻疹、心悸,经停药对症处理而治愈。结论临床应用的7个批号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应进一步规范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中的使用,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安全性再评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5期676-677,共2页
目的总结影响参麦注射液安全性的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心内科、血液肿瘤科、重症医学科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从用药人群特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 目的总结影响参麦注射液安全性的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心内科、血液肿瘤科、重症医学科使用参麦注射液的44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从用药人群特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观察的446例患者中,不同性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49.55%患者年龄在61-80岁,参麦注射液单次使用剂量多为60 mL(91.03%),用药时间7-14 d占比例较大(68.83%)。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作溶媒,446例患者中仅发生1例不良反应。结论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安全性再评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中践行“质量源于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雳 瞿海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3-1436,共4页
现代制药工业的质量控制理念从"检验放行"经历"过程控制"发展到"质量源于设计"(QbD)。但如何将QbD应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监管,目前尚无成功案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客观上为系统地践行QbD创造... 现代制药工业的质量控制理念从"检验放行"经历"过程控制"发展到"质量源于设计"(QbD)。但如何将QbD应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监管,目前尚无成功案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客观上为系统地践行QbD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中药注射剂关键质量属性的确定,关键物料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的识别,设计空间的开发,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持续改进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QbD理念和工具改进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模式,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再评价 质量源于设计 关键质量属性 设计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的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文科 张俊华 +6 位作者 翟静波 王辉 刘春香 任经天 杜晓曦 王保和 黄宇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88-2092,共5页
目前,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过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亟需相关技术指导。本课题组通过借鉴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从研究准备、实施及总结3个阶段,提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 目前,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水平参差不齐,过程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亟需相关技术指导。本课题组通过借鉴国际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的经验和方法,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从研究准备、实施及总结3个阶段,提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具体包括科学性、伦理、透明、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规范报告等方面,全面介绍保证研究质量有必要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安全性再评价 质量控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