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相关行为的保护动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佘颖 钟晓妮 +2 位作者 张燕 彭斌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国西部地区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保护动机因素对安全套使用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选取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广西3省市1 407名MSM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 目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中国西部地区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保护动机因素对安全套使用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选取中国西部的重庆、四川、广西3省市1 407名MSM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最近6个月发生肛交行为时,仅412名MSM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为46.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危险行为内部奖励、自我效能感与安全套使用关系密切。结论:根据影响中国西部地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的主要保护动机因素,积极开展自身教育和同伴教育,注重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有效提高安全套持续使用率,达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行为 保护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某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安全套使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金玲 何纳 +1 位作者 申学武 秦世雄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了解中部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一对一、面对面匿名调查形式,对外来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6类工作场所里的1 280名外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饭店宾馆和娱乐场所里的... 目的了解中部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一对一、面对面匿名调查形式,对外来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6类工作场所里的1 280名外来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饭店宾馆和娱乐场所里的流动人员比较年轻,大多数未婚;市场里的流动人员大多数和配偶一起住,其流动性较小;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工人文化程度最低。各场所最近1个月有性行为的流动人员中曾使用过安全套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娱乐场所87%、市场32%、饭店宾馆59%、工厂和建筑工地25%。年龄较轻者、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者以及具有安全套预防HIV感染知识者的安全套使用率较高。结论除娱乐场所外还应在市场、饭店宾馆、建筑工地和工厂这些外来人口聚集的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同时应特别加强有关“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并提倡“在和配偶等固定性伴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人口学特征 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靖 罗志 +4 位作者 胡丹 张志强 朱志斌 张建萍 朵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9-760,764,共3页
目的探索影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河口县四处固定场所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为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的资... 目的探索影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河口县四处固定场所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为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结果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其汉语水平、家庭经济背景、经济压力、嫖客、雇主及性工作者同伴影响存在相关性,而汉语水平(OR=0.298)和雇主对安全套使用的影响(OR=2.120)则是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汉语能帮助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与客人沟通安全套使用,而雇主影响则是阻碍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建议对越南籍跨境女性性工作者开展中文培训并对其雇主和嫖客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跨境女性性工作者 安全套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年群体中安全套使用行为的比较分析——基于全国青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抽样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鹤 郑晓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比较了在校、校外和流动青年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纯提供避孕或艾滋病知识难以改变青年的行为,应强调生活技能培训。安全套使用具有"惯性",提早实施行为干预对于塑造青年的安全性... 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比较了在校、校外和流动青年的安全套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单纯提供避孕或艾滋病知识难以改变青年的行为,应强调生活技能培训。安全套使用具有"惯性",提早实施行为干预对于塑造青年的安全性行为有重要意义。此外,艾滋病知识对校外青年影响更大,而宣传安全套双重作用对校外和流动青年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安全套使用 群体比较 艾滋病风险降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某浴池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黎 张敏 +1 位作者 朱正平 吴苏姝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某浴池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在某MSM浴池开展问卷调查和自愿咨询检测,对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最近... 目的了解南京某浴池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在某MSM浴池开展问卷调查和自愿咨询检测,对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是67.2%,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3.5%。年龄≤30岁(OR=2.24)、既往做过HIV检测(OR=2.04)、最近1周肛交次数≤2(OR=2.00)、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OR=3.16),是影响浴池MSM使用安全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浴池MSM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需要加大干预力度,大力宣传并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安全套使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董蕾 韩磊 张晓菲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10期810-812,821,共4页
目的评价开展男男性行为(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安全套使用干预的近期效果,以进一步探索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利用同性恋组织招募同伴教育志愿者,对青岛市MSM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评价开展男男性行为(MSM)人群预防艾滋病安全套使用干预的近期效果,以进一步探索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利用同性恋组织招募同伴教育志愿者,对青岛市MSM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296人和30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84.12%提高到干预后的89.54%,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者安全套的每次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7.64%上升至47.73%,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57.93%上升至62.88%,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者安全套的使用比例由18.63%上升至31.63%,最近1年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由75.68%上升至83.01%,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除同伴教育、免费宣传资料外,其他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SM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对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安全套使用 知识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区暗娼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庆伟 丁坚强 +1 位作者 刘巨敏 项琼珊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暗娼(FSW)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比例分层整群选取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统计FSW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800名FS... 目的分析暗娼(FSW)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该人群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比例分层整群选取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统计FSW商业性行为过程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2800名FSW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8.3%,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5.3%,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7.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SW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与其场所档次(OR=0.641,95%CI:0.496~0.827)、前一个工作地点(OR=0.598,95%CI:0.451~0.794)、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知晓情况(OR=7.103,95%CI:4.057~12.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OR=2.871,95%CI:1.370~6.015)有关;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情况与其场所档次(OR=0.600,95%CI:0.478~0.752)、年龄组(OR=1.881,95%CI:1.189~2.997)、前一个工作地点(OR=1.672,95%CI:1.259~2.217)、同伴教育(OR=1.749,95%CI:1.172~2.610)有关。结论该区FSW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应继续加强对该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重心应向新入该区的、年长的和低档次的FSW倾斜,应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提高该区FSW安全套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女性性工作者 安全套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亮 王燕 +2 位作者 赵瑾珠 任书华 孙奕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索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按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随州和武汉地区低档场所FSWs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 目的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索低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按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问卷,对随州和武汉地区低档场所FSWs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于行为意向的总体影响分别为0.517、0.127和0.086。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对于行为的总体影响分别为0.654、0.183、0.095和0.023。结论行为态度是影响FSWs安全套使用行为意向的最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相比行为意向对FSWs人群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工作者 安全套使用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建筑男工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展 王英 +4 位作者 李睿 贾萌萌 蔡泳 汤真清 王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建筑男工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3个建筑工地,对1 850名外来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建筑男工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3个建筑工地,对1 850名外来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影响安全套使用的社会认知因素,包括艾滋病(AIDS)认知、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和技巧策略、社会心理问题和安全套可及性。结果在完成调查的1 850名外来建筑男工中,有459人(24.8%)承认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家乡地区、收入和性取向三者与之有关。在发生商业性行为的人中仅51人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11.1%。单因素分析发现,社会认知因素如AIDS预防相关认知、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安全套使用技巧和策略以及安全套可及性与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关(P〈0.05)。通过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AIDS预防相关认知(ORm=1.51,95%CI=1.29-1.76)、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ORm=1.29,95%CI=1.07-1.55)以及安全套可及性(ORm=1.79,95%CI=1.19-2.70)决定了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建筑男工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较高且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很低,应该通过加强该人群AIDS预防相关认知、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和安全套可及性的干预来降低性传播疾病和AIDS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外来建筑男工 安全套使用 商业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市2011—2015年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罗唯 韦兴强 +5 位作者 叶力 黄江荣 黄颉刚 蒋俊俊 廖艳研 梁冰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7-473,共7页
目的了解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池市辖区内不同场所档次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推断安全套使用情况,用logisitic回归... 目的了解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池市辖区内不同场所档次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推断安全套使用情况,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安全套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011—2015年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10 867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95.69%,2011—2015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场所档次提高而增大(趋势χ~2=53.72,P<0.01)。安全套使用频率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来自高档场所(OR=3.034,95.0%CI=2.410~3.818)和中档场所(OR=1.807,95.0%CI=1.639~1.992)者较低档场所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OR=1.403,95.0%CI=1.183~1.665)较初中及以下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艾滋病知识作答全对(OR=2.521,95.0%CI=2.291~2.773)、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服务(OR=2.019,95.0%CI=1.568~2.599)、接受过同伴教育(OR=1.538,95.0%CI=1.365~1.733)均为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年龄在40岁以上(OR=0.835,95.0%CI=0.737~0.945)则为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安全套的使用主要受调查对象自身文化程度及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针对低档场所以及中年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女性性工作者 哨点监测 安全套使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勰成 王亦晨 +4 位作者 蔡波 王英 卢泰安 王侃 蔡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1-1055,1061,共6页
目的参考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随机抽取了3家工厂,对1 154名外来未婚女工进行问卷调查。在校正了人口学信息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认知... 目的参考社会认知理论,研究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3个区随机抽取了3家工厂,对1 154名外来未婚女工进行问卷调查。在校正了人口学信息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认知因素,包括艾滋病(AIDS)预防认知、自我效能、技巧策略、社会心理问题与安全套使用的关联。结果在完成调查的1 154名外来未婚女工中,有482人(41.8%)在最近6个月中发生过性行为,其中61人在每次性行为都能坚持使用安全套,仅占12.7%。校正了人口学信息后,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安全套使用的相关因素包括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AOR=1.86;95%CI=1.15-3.01)、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和策略(AOR=10.86;95%CI=6.21-19.00)以及自尊(AOR=2.11;95%CI=1.34-3.3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筛选出自尊(ORm=1.96,95%CI=1.18-3.24)和安全套使用技巧与策略(ORm=10.16,95%CI=5.78-17.87)决定了安全套使用。结论上海外来未婚女工在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应通过加强该人群自尊、提升安全套使用的技巧和策略来倡导安全性行为,降低AIDS等生殖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艾滋病 安全套使用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玉艳 李娜 +5 位作者 周颖 刘宾益 于珊 张函 赵洪鑫 武俊青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活动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在深圳市盐田、罗湖、福田三区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AS 8.02软件包。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干预活动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在深圳市盐田、罗湖、福田三区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AS 8.02软件包。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1 014名对象,86.79%的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20~40岁之间,812名对象有性生活。流动人口多性伴比例为47.41%,女性多性伴的危险性低于男性(OR=0.40,95%CI:0.28-0.56),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非配偶的对象其多性伴的可能性高于首次性行为对象为配偶的对象(OR=3.87,95%CI:2.72-5.51)。有52.46%的研究对象近一年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收入、不同户口性质、不同艾滋病知识总分、不同的首次性行为对象以及不同性伴数量的对象,其安全套使用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结果显示性别、知识总分是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OR=0.47,95%CI:0.34-0.65);与知识总分在60分以下的研究对象相比,知识总分在60分以上的研究对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OR=2.49,95%CI:1.84-3.36)。结论流动人口中普遍存在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建议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群体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保护意识的宣传,特别是对男性、首次性行为为非配偶的对象、艾滋病知识较低的对象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高危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 影响因素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失衡背景下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研究发现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雪燕 伊莎贝尔.阿塔尼 李树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57,共14页
基于2008年安徽省CH市JC区的调查数据,通过与同年龄段已婚男性的对比,对性别失衡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性别失衡背景下,男性婚姻挤压导致大龄未婚男性难以获取... 基于2008年安徽省CH市JC区的调查数据,通过与同年龄段已婚男性的对比,对性别失衡背景下中国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性别失衡背景下,男性婚姻挤压导致大龄未婚男性难以获取正常、稳定的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和弥补方式,其发生率在农村地区的大龄未婚男性当中存在显著升高的可能性;相对于较高的商业性行为发生率而言,大龄未婚男性的安全套使用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使得大龄未婚男性的商业性行为具有高风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未婚男性 商业性行为 性别失衡 婚姻挤压 安全套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4个示范区暗娼AIDS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凌 胡强 龚俊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7期493-49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暗娼AIDS知识知晓、安全套使用、HIV检测现状,为加强艾滋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4个示范区的部分娱乐场所,用偶遇抽样法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暗娼913人,... 目的了解江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暗娼AIDS知识知晓、安全套使用、HIV检测现状,为加强艾滋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4个示范区的部分娱乐场所,用偶遇抽样法对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暗娼913人,平均年龄24.10±5.71岁,初中与高中者占83.3%,未婚者占61.3%。暗娼对10个AIDS相关问题的平均知晓率为85.2%,对AIDS所持正确态度为38.9%。其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喜欢途径依次为:电视、听医生说、报纸/杂志。近3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有时使用安全套者占47.6%,每次都用者48.5%;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是:对方不愿使用、已采用了其他避孕方式、身边没有;65.9%的暗娼做过HIV检测。结论4个示范区对暗娼人群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均已开展,但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对暗娼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AIDS 安全套使用 HIV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艾滋病性传播的全球战略 被引量:23
15
作者 彭红 丁建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11期994-996,共3页
关键词 艾滋病 性传播 安全套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娱乐场所服务女性的行为学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志勇 周跃平 姜红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
调查娱乐场所服务女性的性行为特征及其安全套使用情况,为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信息。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我省南昌和萍乡两地娱乐场所服务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娱乐场所服务女性卖淫比例较高,卖淫者安全套使用比例... 调查娱乐场所服务女性的性行为特征及其安全套使用情况,为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信息。采用立意抽样方法对我省南昌和萍乡两地娱乐场所服务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娱乐场所服务女性卖淫比例较高,卖淫者安全套使用比例和频率不高,且卖淫者安全套使用存在不平衡现象。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强化干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群 性行为 安全套使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私人医生防治性病/艾滋病工作质量的评估——以假冒病人为方法
17
作者 MuliawanPartha DewaNyomanWirawan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在印度尼西亚,私人医生是诊治性病和艾滋病、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有不少方法对其防治性病/艾滋病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假冒病人前去诊治,然后对医生工作进行评估的方法最具客观真实性。通过该方法已发... 在印度尼西亚,私人医生是诊治性病和艾滋病、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此,有不少方法对其防治性病/艾滋病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其中,假冒病人前去诊治,然后对医生工作进行评估的方法最具客观真实性。通过该方法已发现私人医生对于患者性生活史的了解、减少危险行为的劝告、性伴侣告之、性伴侣或配偶检查预约安排、促进安全套使用及建议HIV/AIDS先期检查等方面工作的薄弱状况,以及与医生月报(另一种检查评估方法)中的评估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性行为 工作质量 商业性性工作者 医生服务质量 传播疾病 性伴侣 印度尼西亚 安全套使用 性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