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联网5G通信技术的移动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
1
作者 崔永全 田利华 《长江信息通信》 2025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由于攻击的作用位置覆盖整个传输过程,导致移动网络信息的丢包率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文章提出基于物联网5G通信技术的移动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研究。引入了划域而治的理念,并在划分可信域的基础上,借助主从双链结构,设置带有唯一身份标... 由于攻击的作用位置覆盖整个传输过程,导致移动网络信息的丢包率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文章提出基于物联网5G通信技术的移动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研究。引入了划域而治的理念,并在划分可信域的基础上,借助主从双链结构,设置带有唯一身份标识的密钥对每个接入可信域的5G物联网设备进行标记,使用套接字建立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关系。通过交易的形式将5G物联网设备身份注册信息写入链中后,将5G物联网设备注册交易的索引存储在主链的SC中。在传输过程中,以接收到有效5G物联网通信设备身份请求至接收端接收到传输信息的连续时间为基础,对其进行离散处理,并采用高斯赛德尔隐式有限差分的方式建立了连续时间微分方程,以纳什均衡最优状态为目标,对传输阶段的发送资源配置方案。在测试结果中,面对在不同攻击场景,不仅丢包率在不同攻击场景下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对应的参数也始终在2.0%以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5G通信技术 移动网络 信息安全传输 可信 注册交易 离散处理 高斯赛德尔隐式有限差分 纳什均衡 发送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3.0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被引量:33
2
作者 沈昌祥 《信息安全研究》 2018年第4期282-302,共21页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需要创新发展主动免疫的可信防护体系。2013年12月20...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需要创新发展主动免疫的可信防护体系。2013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1份建议上的批示中指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主动免疫 安全防线 可信计算 信息基础设施 计算机操作系统 技术设备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大唐电信集团发布5G网络安全白皮书 被引量:1
3
《数据通信》 2016年第1期38-38,共1页
大唐电信集团发布了题为《建设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安全白皮书,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所必须的三个核心要素:身份可信、网络可信和实体可信。在传统接入安全、传输安全的基础上,5G需要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 大唐电信集团发布了题为《建设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的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安全白皮书,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所必须的三个核心要素:身份可信、网络可信和实体可信。在传统接入安全、传输安全的基础上,5G需要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有效映射,提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级别安全保证,使网络实体自身具备安全免疫能力,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电信集团 网络安全 安全可信 网络实体 传输安全 移动通信 移动宽带 信息通信产业 可信网络 计算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的分析测试与可信防御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赛飞 闫连山 +3 位作者 李洪赭 郭伟 张卫军 刘清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0-1136,1149,共8页
为了保障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相结合的铁路通信网安全体系架构.首先,从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网络整体架构出发,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恶意人员造成铁... 为了保障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计算和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相结合的铁路通信网安全体系架构.首先,从我国铁路通信系统网络整体架构出发,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恶意人员造成铁路业务中断"为故障树的顶事件,对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其次,进行了仿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拟合了一个恶意人员针对铁路通信系统的威胁场景.通过仿真测试结果和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架构可以更好地应对大规模、针对性强的网络攻击行为,从而保障和提高我国高速铁路通信网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系统 故障树分析 网络安全 可信计算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网络空间安全对抗博弈 被引量:8
5
作者 徐瑨 吴慧慈 陶小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19-2329,共11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第5代移动通信(5G)网络的商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该文针对5G网络空间安全中对抗博弈问题进行探讨,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基于演化和图论的博弈等基础模型以及窃听与窃听对抗、干扰与干扰对抗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第5代移动通信(5G)网络的商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该文针对5G网络空间安全中对抗博弈问题进行探讨,从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基于演化和图论的博弈等基础模型以及窃听与窃听对抗、干扰与干扰对抗等典型对抗种类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网络空间安全对抗博弈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并进一步阐述5G网络空间安全对抗博弈研究中潜在的基础理论和对抗规律研究方向,分析5G环境下安全对抗博弈研究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挑战,为5G网络空间安全攻防对抗研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代移动通信 网络空间安全 对抗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底线 被引量:7
6
作者 沈昌祥 《信息安全研究》 2021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包括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重要网络设施及信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封堵查杀”等被动安全防护手段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包括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重要网络设施及信息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封堵查杀”等被动安全防护手段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必须改变传统的计算模式和体系架构,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增加主动防御的“免疫系统”,按照我国自主创新的可信计算3.0技术体系框架,重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可信计算 安全保障体系 主动防御 防护手段 信息系统 网络攻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网络”挑战网络空间安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君锋 李丹 《中国信息安全》 2014年第4期112-113,共2页
随着空间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的覆盖范围从最初在实验室计算机互联延伸至整个地球表面,再到整个人类活动空间,包括地下、水下、空中和太空中等。“空间网络”是由卫星、空间站等飞行器所形... 随着空间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的覆盖范围从最初在实验室计算机互联延伸至整个地球表面,再到整个人类活动空间,包括地下、水下、空中和太空中等。“空间网络”是由卫星、空间站等飞行器所形成的移动网络与传统网络融合而组建成的天地一体化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空间网络 天地一体化网络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互联 空间技术 通信技术 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高校超融合5G双域通信专网安全可信访问技术
8
作者 舒晖 冯军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0期182-184,共3页
常规的智慧高校通信专网安全可信访问技术在访问认证方面增加了大量的运算,虽然保证了访问的安全性,但是也增加了访问延时,无法满足智慧高校通信访问需求。因此,设计了智慧高校超融合5G双域通信专网安全可信访问技术。选用合适的接入机... 常规的智慧高校通信专网安全可信访问技术在访问认证方面增加了大量的运算,虽然保证了访问的安全性,但是也增加了访问延时,无法满足智慧高校通信访问需求。因此,设计了智慧高校超融合5G双域通信专网安全可信访问技术。选用合适的接入机制提升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并降低成本。通过集中式身份认证实现安全访问需求,在智慧高校访问架构中限制通信量以防攻击与数据泄露。经对比实验验证,该技术安全性更高,可实际应用于智慧高校通信访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高校 超融合 5G双域通信 专网 安全可信 访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计算环境的铁路通信网络主机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丹晖 张卫军 周安冉 《铁道通信信号》 2022年第7期74-78,共5页
针对传统主机安全防护技术在铁路通信网络运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环境的主机安全防护技术;重点研究了可信计算信任链、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恶意代码防范、程序可信执行保护,以及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通过建... 针对传统主机安全防护技术在铁路通信网络运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环境的主机安全防护技术;重点研究了可信计算信任链、标记和强制访问控制、恶意代码防范、程序可信执行保护,以及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通过建立铁路通信网络可信计算环境和可信安全平台,形成了安全可信的系统框架,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主机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构建了一套从预防、感知、响应再到处置的闭环安全防御机制,实现了铁路通信网络的安全免疫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 网络安全管理 可信计算 主机防护 主动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移动通信安全机制,构建下一代可信网络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志伟 付航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年第7期23-26,共4页
随着移动通信与人民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地位也日显重要。本文解析了移动通信中的安全威胁、GSM网络安全机制以及缺陷,并对下一代网络(3G)构建新的可信网络架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安全机制 GSM网络 3G 可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俄罗斯网络空间安全发展举措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季礼 《中国信息安全》 2015年第8期98-102,共5页
2014年度,俄罗斯通过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扶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全国宽带网络、大力推广电子政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举措,强势推进网络空间基础建设。同时,2014年度,俄罗斯面临着经常遭遇网络攻击、网络黑客活动猖獗、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俄罗斯 安全发展 综述 信息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产业 宽带网络 电子政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密码为基石,共建可信任的网络空间
12
作者 林雪焰 《中国信息安全》 2023年第1期57-57,共1页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密码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的网络数据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密码技术成为全面支撑网络空间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数字经济时代...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密码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为核心的网络数据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密码技术成为全面支撑网络空间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数字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工具的算法和算力成为先进生产力,通过密码技术来保证算法可信执行和算力安全可控成为数字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数字认证坚持数字信任和数据安全两个战略主航道,以密码为基线,帮助用户构建身份可信、行为可信、电文可信、数据安全的网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密码技术 网络空间 数字认证 网络数据 安全可控 行为可信 支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电新增网络空间安全博士后流动站
13
作者 周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68,共1页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周娇)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公布了2019年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审结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10个,分别为:信息与...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周娇)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公布了2019年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审结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至10个,分别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军队指挥学、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这为助推一流学科建设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博士后制度是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流动站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要科研工作中,已成为推进学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学校在站人员300余人,国家项目和基金资助获批率逐年上升。学校将继续做好博士后管理和流动站建设工作,主动探索博士后工作新机制,夯实学校一流师资队伍基础,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博士后事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后流动站 网络空间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研工作 通信工程 社会保障部 博士后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创新强劲
14
作者 陈桂龙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年第22期62-67,共6页
2017年11月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依旧严... 2017年11月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形势依旧严峻,网络安全重大事故持续不断,美俄在网络空间呈现“新冷战”态势,恐怖主义、政治黑客、虚假新闻等成为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难点,各主要国家加快推出网络安全的战略政策和法律法规,新技术、新威胁共同驱动网络安全产业的创新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安全发展 中国 创新 信息通信 网络安全 科学文献 安全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信息安全建设 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15
作者 熊四皓 《中国信息安全》 2012年第6期88-88,共1页
当前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社会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网络的IP化程度不断加深,以云... 当前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支撑社会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网络的IP化程度不断加深,以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微博客、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务、新终端不断地涌现,但IP网络的可信机制和安全可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保障我国信息安全的压力与日剧增;二是黄赌毒等网络不良和违法信息时有抬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信息通信 安全建设 维护 智能终端 通信技术 经济社会 社会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发布
16
《中国信息安全》 2017年第12期27-27,共1页
11月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网络空间安全蓝皮书: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7)》和《全球信息社会蓝皮书: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关键词 全球信息社会 网络空间安全 社会发展 安全发展 中国 科学文献 信息通信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强国系列 用可信计算3.0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被引量:18
17
作者 沈昌祥 《信息安全研究》 2017年第4期290-298,共9页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需要创新发展主动免疫的可信防护体系.2013年12月20日...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需要创新发展主动免疫的可信防护体系.2013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工程院一份建议上的批示中指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等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受制于人的问题必须及早解决.要着眼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抓紧谋划制定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并明确时间表,大力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经过科学评估后选准突破点,在政策、资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实现突破,从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确保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安全防线 可信计算 信息基础设施 计算机操作系统 技术设备 载人航天精神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可信计算3.0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昌祥 《信息通信技术》 2017年第3期4-6,共3页
网络空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则是国家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因此,网络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尤为重要。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存在,迫切需... 网络空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网络安全则是国家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因此,网络安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尤为重要。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的局面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自主创新实现具备主动免疫的可信安全防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安全防线 可信计算 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 领域空间 军事领域 国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安全可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昌祥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11期38-4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底座,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托底的重担,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网络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网络安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底座,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托底的重担,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主权领域空间。最近俄乌战争充分表证了网络安全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对我国网络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安全可信 网络强国建设 网络空间 领域空间 加快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点评文章(七) 网络与信息安全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亮 《数据通信》 2013年第3期3-4,共2页
推荐理由:近年来,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此起彼伏:有《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等国家战略层面的关注、面向海量用户的CSDN用户信息泄露事件、针对域名设施的暴风影音事件、来自自然灾害的断网事件、面向工控设施的震网病毒、影响巨大的维基解... 推荐理由:近年来,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此起彼伏:有《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等国家战略层面的关注、面向海量用户的CSDN用户信息泄露事件、针对域名设施的暴风影音事件、来自自然灾害的断网事件、面向工控设施的震网病毒、影响巨大的维基解密,也有涉及互联网用户利益的地下产业链。网络与信息安全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内外持续关注的热点。2012年,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一些新动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威胁让我们再一次关注网络与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信息安全 通信产业 关键词 安全事件 中国 用户利益 推荐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