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霸权护持的制度路径:美国亚太安全制度方略的变迁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耀
宋亦明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2,155,共29页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制度日益成为美国维护全球霸权与自由主义秩序的重要战略工具。在亚太地区,美国对安全制度的运用呈现出由包容性向排他性、由工具化向武器化的变迁趋势。为解释其制度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与差异化选择,有必要引入“...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制度日益成为美国维护全球霸权与自由主义秩序的重要战略工具。在亚太地区,美国对安全制度的运用呈现出由包容性向排他性、由工具化向武器化的变迁趋势。为解释其制度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与差异化选择,有必要引入“安全制度方略”作为分析性概念。安全制度方略承载着合法性塑造与资源整合的功能,体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战略阶段协调盟伴关系并应对体系性挑战。其中,威胁认知主导了美国在包容性与排他性安全制度方略之间的基本选择;体系压力则影响排他性安全制度的演进形态,即:是侧重实用主义的工具化,还是升级为以遏制竞争对手为目标的武器化路径;美国党派偏好与盟伴威胁认同则在制度扩展的类型与范围上发挥调节效应。对此,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会更加有选择性地推进安全制度的武器化。然而,安全承诺可信度的下降会促使盟伴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反过来助推了“盟伴网络”的形塑。这种排他性制度架构不仅难以有效化解地区纷争,而且会阻碍包容、稳定的亚太安全秩序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转型
安全制度方略
盟伴体系
小多边主义
武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霸权护持的制度路径:美国亚太安全制度方略的变迁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耀
宋亦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2,155,共2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塑造国际组织的逻辑及中国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3CGJ031)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网络空间军事化的国际治理困境及中国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4ZZC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制度日益成为美国维护全球霸权与自由主义秩序的重要战略工具。在亚太地区,美国对安全制度的运用呈现出由包容性向排他性、由工具化向武器化的变迁趋势。为解释其制度行为的阶段性特征与差异化选择,有必要引入“安全制度方略”作为分析性概念。安全制度方略承载着合法性塑造与资源整合的功能,体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战略阶段协调盟伴关系并应对体系性挑战。其中,威胁认知主导了美国在包容性与排他性安全制度方略之间的基本选择;体系压力则影响排他性安全制度的演进形态,即:是侧重实用主义的工具化,还是升级为以遏制竞争对手为目标的武器化路径;美国党派偏好与盟伴威胁认同则在制度扩展的类型与范围上发挥调节效应。对此,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会更加有选择性地推进安全制度的武器化。然而,安全承诺可信度的下降会促使盟伴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反过来助推了“盟伴网络”的形塑。这种排他性制度架构不仅难以有效化解地区纷争,而且会阻碍包容、稳定的亚太安全秩序的构建。
关键词
联盟转型
安全制度方略
盟伴体系
小多边主义
武器化
Keywords
alliance transformation
security institutional statecraft
network of allies and partners
minilateralism
weaponizatio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霸权护持的制度路径:美国亚太安全制度方略的变迁逻辑
张耀
宋亦明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