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全共识、制度网络与马六甲海峡小多边合作的韧性
- 1
-
-
作者
范佳睿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100,I0002,I0003,共23页
-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4QQJH186)。
-
文摘
当前美国正在“印太”地区频繁组建小多边联盟,这些框架多为扼控中国而建立,对地区安全与稳定具有负面影响,是对多边主义的曲解。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将给此类联盟的合作韧性及未来前景带来变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地理枢纽马六甲海峡却形成了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三个沿岸国组建的三边治理机制,并体现出较强的合作韧性。一方面,沿岸国通过提升安全共识合力应对威胁,凝聚合作内核。另一方面,依托广阔的制度网络,同其他域外使用国在特定的议题领域建立联系,持续提升合作质量。富有韧性的小多边合作有助于纾解各方矛盾,保障船只在关键海上通道安全畅行,对于长期维护地区安全具有积极作用。这种与美西方小多边联盟特质迥异的次区域良性互动与合作方式,能对多边主义理论形成补充和完善。
-
关键词
安全共识
制度网络
马六甲海峡
小多边合作
合作韧性
-
Keywords
security consensus
institutional network
the Strait of Malacca
minilateralism
resilience of cooperatio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基于信用等级划分的医疗数据安全共识算法
被引量:23
- 2
-
-
作者
陈友荣
陈浩
韩蒙
刘半藤
王章权
任条娟
-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计算与软件工程学院
-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9-287,共9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领雁”研发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22C03122)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LGG19F010011,LGF19F010005)。
-
文摘
在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共享系统中为防御恶意节点攻击并且提高共识效率,该文提出基于信用等级划分的医疗数据安全共识算法(SCA_MD)。首先,在SCA_MD中,考虑由数据节点、共识节点和监管节点组成的医疗区块共识模型,提出相应的节点身份验证机制,实现快速验证。其次,提出基于海洋掠食者的自我优化信用等级划分算法(SCRD),以限制恶意节点共识权力。最后改进代表节点选举机制和共识机制,提高共识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恶意节点数量如何变化,SCA_MD都能提高交易吞吐量,降低平均交易时延和平均节点通信开销。
-
关键词
区块链
医疗数据
安全共识
信用等级
-
Keywords
Bockchain
Medical data
Security consensus
Cedit grade
-
分类号
TN915.08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试论中国伙伴关系网络的政治安全效应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张锐
-
机构
比利时根特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5期40-59,共20页
-
文摘
传统观点普遍认为,伙伴关系外交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作用有限。但笔者依据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基本成型的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具有重要且广泛的政治安全效应。作为外交实践发展的产物,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既是双边关系的集合,有类别之分但无等级差异,也能在多边舞台促进各类合作机制和合作阵线的形成。其具体的政治安全效应包括:中国的主张和诉求获得有效传播和各国认同,一个尊重中国政治安全利益的全球共识网络初具规模;中俄的"网状伙伴外交"蓬勃发展,吸纳更多国家一道维护世界与区域的政治安全;加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发展伙伴与安全伙伴的并进;向美国传递出一系列清晰信息,促使其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战略意图。笔者最后提出,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望在国际安全领域衍生出更多共识网络、机制网络和支点国家网络。
-
关键词
伙伴关系
网络政治
安全共识
机制网络
网络战略支点
-
Keywords
Partnership Network
Network Politics
Security Consensus
Regime Network
Pivotal Country
-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区块链公链应用的典型安全问题综述
被引量:24
- 4
-
-
作者
魏松杰
吕伟龙
李莎莎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355,共3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2186,6147218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4604)。
-
文摘
区块链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吸引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广泛关注,并被持续推广应用到各种行业领域中.以公有链为代表的区块链系统具有弱中心化、信任共识、平台开放、系统自治、用户匿名、数据完整等特点,在缺乏集中可信的分布式场景中实现可信数据管理和价值交易.但区块链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由于自身机制和周边设施不够完善、用户安全观念不够成熟等原因,也面临安全威胁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回顾其面临的安全风险;其次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两个典型系统为例,剖析了针对面向代币交易和应用的区块链系统的各类安全威胁以及应对方法;接着分析了钱包交易所等区块链周边设施和区块链用户的安全隐患;最后对文中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提出可行技术线路和防御方法,展望当前区块链安全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
关键词
区块链
公链安全
攻击流程
防御策略
共识安全
-
Keywords
blockchain
public chain security
attack procedure
defense strategy
consensus security
-
分类号
TP30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