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全依赖、安全预期与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的限制与实现——以美国干预下中小盟友与其敌对国间关系演变为例
1
作者 徐梦盈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72,共25页
主流观点认为,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受到强国的较大约束。但现实中却出现安全依赖于美国的一些中小盟友自主性明显,不愿在美国干预下与其敌对国建立和平关系的困惑现象。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厘清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限制与实现的因果逻辑... 主流观点认为,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受到强国的较大约束。但现实中却出现安全依赖于美国的一些中小盟友自主性明显,不愿在美国干预下与其敌对国建立和平关系的困惑现象。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厘清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限制与实现的因果逻辑。在批判性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的影响机制,认为安全依赖和安全预期是影响非对称联盟中弱国自主的两个重要因素:面对强国干预,对强国安全依赖低的弱国,倾向于在安全预期低的情况下实现自主,而在安全预期高的情况下限制自主;对强国安全依赖高的弱国,无论安全预期高低都倾向于限制自主。对美巴联盟、美韩联盟、美沙联盟和美以联盟四个案例进行检验发现,仅有巴基斯坦在美国干预下实现自主。基于分析框架,对美国安全依赖低且在美国遏华议题中安全预期低的中小盟友,是中国化解美国战略围堵的关键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联盟 安全依赖 安全预期 美国干预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六国对AUKUS的反应差异分析——基于非对称安全依赖与威胁认知的解释 被引量:3
2
作者 邢瑞利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63,157,158,共20页
美英澳宣布组建AUKUS的举动引发东盟高度关注,但东盟各国对AUKUS的反应却存在明显差异。结构层次的非对称安全依赖和单元层次的威胁认知是影响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等东盟六国产生立场差异的主要因素。印尼、马... 美英澳宣布组建AUKUS的举动引发东盟高度关注,但东盟各国对AUKUS的反应却存在明显差异。结构层次的非对称安全依赖和单元层次的威胁认知是影响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泰国等东盟六国产生立场差异的主要因素。印尼、马来西亚对美国的非对称安全依赖程度较低,但将地理邻近的澳大利亚视为重大安全威胁,并且担心域外大国过度介入致使东盟陷入选边站困境,因而对AUKUS持反对态度。菲律宾、新加坡、越南对美国的非对称安全依赖程度较高,且都对中国带来的“威胁”感受强烈,因而总体上对AUKUS持欢迎立场。泰国尽管对美国的非对称安全依赖程度高,但对邻国、地区大国及域外大国的威胁认知较弱,因而倾向持谨慎观望态度。东盟国家对AUKUS的差异化反应加剧了东盟内部分裂,使美国与东盟关系复杂化,也影响和干扰了中国与东盟的团结合作。由于东盟是中国应对AUKUS时的重要合作对象,因此中国需对东盟各国不同的态度立场加以辨别,进而做出精细化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安全依赖 威胁认知 AUKUS 东盟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互依赖性的信息系统安全投资及协调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顾建强 梅姝娥 仲伟俊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42,共7页
考虑信息系统安全相互依赖情形下最优化信息系统连续时间安全投资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讨论了非合作博弈下信息系统安全投资的最优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安全投资效率参数、黑客学习能力、传染风险对信息系统脆弱性及信... 考虑信息系统安全相互依赖情形下最优化信息系统连续时间安全投资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讨论了非合作博弈下信息系统安全投资的最优策略选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安全投资效率参数、黑客学习能力、传染风险对信息系统脆弱性及信息系统安全投资率的影响。其次,在推导出两企业在合作博弈情形下最优策略选择的基础上,对比两种情形下的博弈均衡结果,得出合作博弈下的投资水平高于非合作博弈下的投资水平。原因是两个企业的相互依赖关系隐含着企业投资的负外部性,从而导致企业投资不足。最后,构建一种双边支付激励机制消除企业投资不足问题,从而使企业达到合作博弈下的最优投资水平,提高两个企业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安全投资 合作协调 微分博弈 相互依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的羁绊:亚太小多边安全合作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德杰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40,165,166,共22页
在亚太地区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亚太“轴辐式”双边联盟体系进行了多边化调整。当前以战略动机为导向的理论难以解释为何这一联盟体系的多边化能够导向小多边安全合作。因此,需要从联盟体系内部,即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及联... 在亚太地区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美国主导的亚太“轴辐式”双边联盟体系进行了多边化调整。当前以战略动机为导向的理论难以解释为何这一联盟体系的多边化能够导向小多边安全合作。因此,需要从联盟体系内部,即美国与盟友的关系以及联盟体系与外部安全伙伴的关系来讨论三方在两个层次的互动逻辑。在联盟体系的等级制结构下,盟友对美国安全依赖的单向性,以及体系相对于战略自主国家的封闭性,对其多边化产生了羁绊作用。一方面,联盟体系内部因盟友间深入的安全合作而弱化了其单向性,而议题参与的“临界数量”则凸显了体系的封闭性,从而形成了整合型小多边安全合作;另一方面,联盟体系与外部安全伙伴通过广泛的安全合作而使封闭性弱化,但也因安全伙伴的战略自主而继续维持着安全依赖的单向性,从而形成了拓展型小多边安全合作。通过分别考察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和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合作的特点,这两类合作的互动逻辑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安全合作 “轴辐式”联盟 羁绊作用 安全依赖 战略 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软件安全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晁永胜 郑秋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669-3672,共4页
为了有效表示和分析软件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和隐患,基于模型的软件安全分析技术采用多层次建模技术实现安全特征的描述,在评价软件及软件组件间安全性的过程中提出软件安全预测技术。通过分析软件组成成分之间的关联度获得相关的安全距离... 为了有效表示和分析软件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和隐患,基于模型的软件安全分析技术采用多层次建模技术实现安全特征的描述,在评价软件及软件组件间安全性的过程中提出软件安全预测技术。通过分析软件组成成分之间的关联度获得相关的安全距离,在此基础之上生成安全依赖图,最后根据安全依赖图进行安全预测和分析。基于模型的安全分析技术能够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给出预测和分析,为软件的测试和维护提供依据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建模 安全预测 变量依赖 安全距离 安全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安全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昭宇 杨雪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6-92,共7页
"国际安全"的概念是从"安全"扩展而来。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价值内涵都是由国家赋予的。国际安全在价值内涵上可以说是安全、国家安全的进一步深化,包括实践价值和认知价值。国际安全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国家... "国际安全"的概念是从"安全"扩展而来。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价值内涵都是由国家赋予的。国际安全在价值内涵上可以说是安全、国家安全的进一步深化,包括实践价值和认知价值。国际安全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国家追求的国际安全是国家之间在客观上没有安全威胁,且必须借助物质条件和手段。国际安全的认知价值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等主流人士尤其是决策层对于国家、国际关系的认识和情感规定着国际安全的价值、政策与实践。要实现国际安全目标,需要宏观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保障性的安全政策。其关键是,认清安全的本质,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权利观,以发展求安全、促安全,并将自利与利他结合起来;处理好内部发展问题,协调好外部关系,在应对安全问题时综合治理,并以对话求协调、促合作,增进人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 价值内涵 安全相互依赖 发展多样性 人类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背景下澳大利亚的“战略均衡”外交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途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4,I0004,共19页
与莫里森政府一边倒地支持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相比,阿尔巴尼斯政府展现出更多的战略自主性,提出“多极地区秩序”与“战略均衡”,呼吁与地区中小国家一道塑造大国战略竞争的国际环境。这既是对历届工党政府独立外交传统的继承,又是澳大... 与莫里森政府一边倒地支持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相比,阿尔巴尼斯政府展现出更多的战略自主性,提出“多极地区秩序”与“战略均衡”,呼吁与地区中小国家一道塑造大国战略竞争的国际环境。这既是对历届工党政府独立外交传统的继承,又是澳大利亚为了在中美大国博弈的夹缝中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但建立在澳美同盟基础上的独立外交并不独立,以中国为假想敌的战略均衡政策并不均衡。阿尔巴尼斯政府对外政策的矛盾之处在于:在呼吁主权与战略自主的同时,又在不断强化对美安全依赖;提出要尊重地区中小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空间,又极力拉拢地区国家选边站;期待改善对华经贸与外交关系,又在国防方面极力应对中国的“威胁”,一如既往地把澳美同盟视为对冲任何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保证。因此对工党政府的所谓“独立外交”和“战略均衡”,不宜抱有过高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澳大利亚 战略均衡 战略自主 安全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钥加密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宇 易红旭 王煜宇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226,共36页
上世纪中叶起,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从集中式迁移为分布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诗歌意象走进现实世界.面向分布式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需求,1976年Diffie和Hellman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方向---... 上世纪中叶起,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从集中式迁移为分布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诗歌意象走进现实世界.面向分布式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需求,1976年Diffie和Hellman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方向---公钥密码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公钥密码学一直处于最活跃的前沿,引领驱动了密码学的研究进展,极大丰富了密码学的学科内涵.公钥加密作为公钥密码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理论方面孕育了可证明安全方法、将各类数学困难问题纳入工具库、启发了一系列密码原语和重要概念,已有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得Turing奖和Gödel奖;在应用方面则是各类网络通信安全协议的核心组件,在公开信道上实现保密通信.当前,公钥加密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安全性方面,各类超越传统语义安全的高级安全属性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基于复杂性弱假设的细粒度模型下的安全研究正在兴起;在功能性方面,函数加密的研究方兴未艾,全同态加密的研究如火如荼.本综述按照安全性增强和功能性扩展这两条并行的线索对公钥加密的发展历程和前沿进展做系统性的梳理,旨在引领读者快速登高俯瞰,将重要的概念、主要的结果和关键的技术尽收眼底,在领略公钥加密沿途美景之余,远眺待探索的广袤深邃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钥加密 属性加密 函数加密 选择密文安全 消息依赖密钥安全 紧归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网络攻击定位和追踪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振宇 张瑞玲 孙富春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在网络节点之间存在安全依赖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网络攻击定位和追踪模型.该模型根据网络节点间的安全依赖关系构造安全依赖树,进而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各个节点的攻击因子,并据此确定攻击源和攻击路径.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网络入侵 安全依赖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加密链的高效动态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海龙 马昌社 《密码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949-968,共20页
前向安全是设计动态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案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构建一个满足前向安全的高效动态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名为循环加密链的密码学原语及其通用构造方法,并基于该构造方法设计满足隐藏响应结果的前向安全动态可搜索... 前向安全是设计动态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案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构建一个满足前向安全的高效动态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本文提出一种名为循环加密链的密码学原语及其通用构造方法,并基于该构造方法设计满足隐藏响应结果的前向安全动态可搜索对称加密方案.相比于大部分现有的动态可搜索加密方案,该方案在保证前向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了通信和搜索效率,减少了客户端存储开销,并且实现了搜索结果的加密隐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是高效且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搜索加密 前向安全 循环加密链 密钥消息依赖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udo-dynamic analysis of overturning stability of retaining wall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奎华 马少俊 吴文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085-2090,共6页
A new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factor of wall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based on pseudo-dynamic approach. In this time-dependent method, the actual dynamic effect with variation of time and pro... A new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factor of wall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based on pseudo-dynamic approach. In this time-dependent method, the actual dynamic effect with variation of time and propagation of shear and primary wave velocities through the backfills was considered. Planar failure surface was considered behind the retaining wall.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Mononobe-Okabe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er value of safety factor by the present dynamic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wall inclination, wall friction angle, soil friction angle an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coefficients on the overturning stability of retaining wall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s have decreasing effect on the overturning stability of retaining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active force pseudo-dynamic method EARTHQUAKE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retaining w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