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个网络的3G安全体制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红儒 肖国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首先提出了一个3G网络域内的安全体制,实现了网络域内实体之间的安全信息交互以及认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在整个3GPP范围内的全网络范围内的安全结构,从而实现了UE之间的任意安全通信,并且对此结构的协议、算法和密钥进行了... 首先提出了一个3G网络域内的安全体制,实现了网络域内实体之间的安全信息交互以及认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在整个3GPP范围内的全网络范围内的安全结构,从而实现了UE之间的任意安全通信,并且对此结构的协议、算法和密钥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证明其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体制 设计 第三代移动通信 通信网 码分多址 1MT-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G系统全网安全体制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德敬 林柏钢 林德清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文章基于3GPP体制探讨了3G系统的安全机制,重点分析了3G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加密与完整性保护的过程及其安全性,并针对核心网部分,从ATMPRM出发讨论了将安全功能置于ATM协议栈中不同位置时的几种安全方案。
关键词 3G系统 安全体制 AKA协议 加密与完整性 核心网 ATM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军事安全体制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文秀 刘振霞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2期104-123,158-159,共20页
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的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的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的差异以及在军事安... 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正在或将会遇到诸多制约军事安全的问题,建立科学、统一、高效的安全体制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作者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军事安全体制变革过程和内部作用机制的差异以及在军事安全决策体制、军事安全执行体制和军事安全监督反馈体制方面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美国是当今安全体制比较完善、作战效能最高的国家,美国的安全体制变革与其实力和对外战略的变化有关,更强调均衡性和实效性,体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周详、咨询机构完善、情报系统发达、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作战指挥灵敏高效,监督反馈制度相对健全。中国的安全体制变革则与国内政治发展相关,领导体制的变化直接导致军事体制的变化,均衡性和实战性不强,体现在缺乏完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能够直接参与决策的智库机构数量较少、情报机构缺乏统一领导、陆军规模过大、海空军发展不足、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不健全、监督反馈机制不完善。未来中国可在上述方面的改革中借鉴美国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安全 决策体制 执行体制 监督体制 中美安全体制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文良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5期40-52,156-157,共13页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要求,并把"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作为总目标,这充分体现国家安全体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安全...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安全形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要求,并把"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作为总目标,这充分体现国家安全体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安全体制是指国家安全管理具体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确保国家拥有安全状态和能力提供制度支撑。国家安全职能划分、国家安全机构管理制度、国家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构成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国家安全体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明晰不同时期的特点,把握国家安全体制发展的脉络。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家安全体制研究严重不足、国家安全职能划分模糊、国家安全机构建设乏力、国家安全法制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中国国家安全体制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化解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因此,科学合理界定中国现阶段国家安全职能、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功能、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安全队伍等举措是完善国家安全体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体制 国家安全职能 国家安全法制 国家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先发制人”战略对国际法治的冲击与影响——兼评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改革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杰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先发制人”战略,即美国所称的“预防性自卫权”,给国际法治特别是给《联合国宪章》以及以宪章为基础的集体安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联合国一度出现边际化的危险。“先发制人”战略是国际法治多边力量发展失衡的产物。面对... “先发制人”战略,即美国所称的“预防性自卫权”,给国际法治特别是给《联合国宪章》以及以宪章为基础的集体安全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联合国一度出现边际化的危险。“先发制人”战略是国际法治多边力量发展失衡的产物。面对与《联合国宪章》制定时期完全不同的当今国际社会,如何完善宪章,合理发展国际法,成为摆在联合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宪章》 集体安全体制 国际法治 “预防性自卫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网络安全体制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小平 朱清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57,共3页
IPSec provides interoperable, high quality, cryptographically-based security services for IP and upper layer protocols for IPv4 or IPv6, and it provides a protocol mechanism algorithm-independent. This paper gives an ... IPSec provides interoperable, high quality, cryptographically-based security services for IP and upper layer protocols for IPv4 or IPv6, and it provides a protocol mechanism algorithm-independent. This paper gives an IPSec implement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base protocol mechanism of IPS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体制 信息安全 数据包 设计 数据链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变化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毛欣娟 杨虹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1,共6页
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凸显,国家安全体制的调整与完善得到普遍的重视。只要国家安全的命题存在,无论其内涵和外延如何演变和拓展,国家安全体制也必然会随之不断调整。2001年"9·11"事件就催生了美国国家安全体... 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凸显,国家安全体制的调整与完善得到普遍的重视。只要国家安全的命题存在,无论其内涵和外延如何演变和拓展,国家安全体制也必然会随之不断调整。2001年"9·11"事件就催生了美国国家安全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分析近十年来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的内容,对于我国国家安全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具有借鉴性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 美国 国家安全体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德国家安全体制的各自优势与劣势——以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泓霖 张天奕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02-205,共4页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为了有效应对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英、德两国都开始进行国家安全体制的改革,对现有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也作出了调整。英国"扁平化"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使其拥有强力的一线实务部门和反应...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为了有效应对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英、德两国都开始进行国家安全体制的改革,对现有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也作出了调整。英国"扁平化"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使其拥有强力的一线实务部门和反应迅速的运行机制,但出现了部门间协作能力差、信息壁垒等弊端;德国"官僚制"的集权式国家安全机构设置保证了整个系统明确的分工和高效的执行力,但也未能避免由于"官僚制"模式本身的结构性缺陷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德国 国家安全体制改革 国家安全机构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法上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范围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60,共7页
刑法上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是在危险的业务活动中对危险源存在支配权限,并获得监管危险源之地位的保证人,中国刑法上相关业务过失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概念也应当作如此理解。在危险... 刑法上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是在危险的业务活动中对危险源存在支配权限,并获得监管危险源之地位的保证人,中国刑法上相关业务过失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的概念也应当作如此理解。在危险业务委任给组织体内部的下级从业人员时,基于对下级行为的支配权限,属于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在将危险业务委托给组织体外部的第三人时,除委托人保留了对业务的干预权或受托人欠缺防范危险的能力等例外情形,不再保留其保证人地位,不属于安全体制确立义务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体制确立义务 保证人地位 危险源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东亚地区集体安全体制初探
10
作者 任东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50,共4页
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安全结构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东亚各国军备的急速增长,台湾海峡的潜在危机,柬埔寨的"和而不平"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在东亚确立某种地区性安全体制。在探讨这种安... 冷战后东亚地区的安全结构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东亚各国军备的急速增长,台湾海峡的潜在危机,柬埔寨的"和而不平"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在东亚确立某种地区性安全体制。在探讨这种安全体制时,本文首先回顾一下本世纪东亚存在过的两种安全体制,然后再分析冷战后东亚的力量格局及其特点,最后探索一下新的安全体制的几种可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集体安全体制 冷战后 东北亚 南中国海 力量格局 朝鲜半岛 东南亚 核危机 华盛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美安全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1
作者 于群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5期51-55,50,共6页
日美安全体制是联系战后日美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影响世界战略格局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研究战后日美关系的基本格局、走向出发,结合对国际形势和日美两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论述日美安全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比较日美安全体... 日美安全体制是联系战后日美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影响世界战略格局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研究战后日美关系的基本格局、走向出发,结合对国际形势和日美两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论述日美安全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比较日美安全体制在建立初期以美国为中心的单向结构和60年代后转变为日美相互合作依赖的双向结构;同时对这种变化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与发展 日本政府 关键因素 日本经济 相互合作 中译本 经济形势 战略设想 安全体制 美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回顾与展望
12
作者 吴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关键词 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 2004年 国际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宪章》 展望 回顾 两次世界大战 和平方式 二战后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安全体制创新:——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块三统”的整合治理模式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伟东 李雪萍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公共安全体制 治安管理模式 社区 整合治理 职能 权力 制度建设 体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食品安全体制即将发生重大变革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行 《粮食与油脂》 2001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欧盟 食品安全体制 体制改革 食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大都公共安全体制初探
15
作者 吕厚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26-28,共3页
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从机构设置及其演变入手,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都路都总管府所属治安机关;(二)都城外围治安机构;(三)中央直属宿卫诸军。由此构成了... 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从机构设置及其演变入手,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元大都的公共安全体制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一)大都路都总管府所属治安机关;(二)都城外围治安机构;(三)中央直属宿卫诸军。由此构成了以皇城为中心,以都城为重点,以外围辅内城的社会治安、要害地域守护、皇廷保卫的安全防卫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大都 公共安全体制 警察史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走深走实 切实以江西之稳维护全国大局之安
16
作者 尹弘 《江西农业》 2025年第8期5-7,共3页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大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国家安全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大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国家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 习近平 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魏国 李玉红 杨志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26-29,34,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事故频频发生。现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是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现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主要存在5个方面不足: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行业管理未能实现;中介作用没有发挥;工会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事故频频发生。现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是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现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主要存在5个方面不足: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符;行业管理未能实现;中介作用没有发挥;工会维权力量薄弱;公众参与严重不足等。为此,建议建立政府、市场和民众相互协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制,即“政府监管、市场调节和社会监督”。其中,政府监管包括政府管理和国家监督,市场调节包括企业责任和中介服务,社会监督包括员工维权和公众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体制 政府监管 市场调节 社会监督 相互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颖 丁日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1,共8页
产品质量问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对于企业、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较为严格与稳定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并呈现日渐完善趋势。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 产品质量问题关系到社会公众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对于企业、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较为严格与稳定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并呈现日渐完善趋势。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置、技术支撑等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与措施,而我国存在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够系统、多部门监管、权责利分配不到位、认证标准体系缺失与滞后等问题。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管,要树立一体化规范制定理念,确保法律体系系统化;整合梳理监管机构职能,促进监管资源的有效配置;引入成熟经验成果,鼓励监管措施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体制 比较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安全应急体制的改革与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波 樊冰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3期139-154,160,共16页
作为目前世界上安全应急体制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和学者重视。以历史唯物观所强调的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依据,为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设立安全应急环境、安全应急... 作为目前世界上安全应急体制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和学者重视。以历史唯物观所强调的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依据,为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设立安全应急环境、安全应急理念和安全应急机制三种变量,并以这三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改革历程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是在应对核战争所代表的传统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所代表的民生安全威胁以及恐怖主义攻击所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过程中建立和形成的,这一体制的逐步完善也是其中所涉及的环境、理念和机制等三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改革发展历程的经验表明,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能够适应安全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安全应急理念,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组织机构来健全安全应急机制,因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但这一体制的发展往往过度依赖客观环境的推动,也会造成应急管理在主观上的防范疏漏,其中失败的教训也应当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安全应急体制 民防体系 联邦应急管理局 国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问题、原因及改进路径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国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国家、地方和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其中地方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是影响监管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及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给出了现行地方安全生...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国家、地方和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其中地方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是影响监管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及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给出了现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此外,基于安监部门职能的优化和整合视角,提出建立以省安监机构为主的综合监管与以县(区)安监机构为主的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地方安全生产分级监管体制,以期能够为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安全监管体制 综合监管 分级监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