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叙事是否有真假?——论安克施密特的“历史叙事不能为真(假)”
1
作者 于萍 段小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安克施密特在《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一书中提出"必须拒斥‘叙述之真(假)’这样的短语",认为在哲学论证中这样的短语并不能表示叙事的性质。安克施密特承继了智者派对叙事关注的传统,从语言本身出发,厘清了... 安克施密特在《叙述逻辑——历史学家语言的语义分析》一书中提出"必须拒斥‘叙述之真(假)’这样的短语",认为在哲学论证中这样的短语并不能表示叙事的性质。安克施密特承继了智者派对叙事关注的传统,从语言本身出发,厘清了陈述与叙事之间的区别,认为历史叙事由于隐喻性描述的介入而难以完全表征历史实在,因而提出历史叙事无所谓真假的论断。然而他的真实观过于狭隘和理想化,有落入智者派所受的指责中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克施密特 历史叙事 历史实在 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具有“本义”——驳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顺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4,共15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史意义的“生成系统”即史家赋予历史以“意义”的论述,完全置于“与解释问题有关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展开,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历史诗学”作为其理论支撑。“历史诗学”的核心虽然叫“转义理论”,但“转义行为”最终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这就暴露了其历史诠释学乃至整个“历史诗学”的先验唯心论倾向。因为根据F.R.安克施密特的专门研究,“先验论哲学内在地是隐喻的,而隐喻内在地是先验的”,二者在性质上原本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史学 历史诠释学 海登·怀特 《元史学》 “历史诗学” 先验论 隐喻 安克施密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