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日美安保体制评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承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1,共5页
新日美安保体制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在性质和作用上与北约有共同点,但东亚与欧洲不同,新日美安保体制与北约也有差异。美国要在东亚利用日美安保体制建立美国威慑下的稳定,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日本的作用也将... 新日美安保体制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在性质和作用上与北约有共同点,但东亚与欧洲不同,新日美安保体制与北约也有差异。美国要在东亚利用日美安保体制建立美国威慑下的稳定,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秩序。日本的作用也将扩大,但仍将被限制在美国可以利用和控制的范围内。新日美安保体制加强了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是影响 21世纪初东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地区安全形势的走向增添了新变数,但日美以武力干预地区事务也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安保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安保体制:新的内涵与生存理由
2
作者 邵永灵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15,41,共5页
关键词 安保体制 亚太地区 美日同盟 日本 安全合作 军事战略 军事合作 政治大国 “中国威胁论” 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日美安保体制嬗变的原因
3
作者 赵丹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战后初期日美所建立的日美安保体制随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发生了嬗变 ,冷战格局瓦解后质变为以日美军事联盟为核心、多边安全对话为补充、强大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新日美安保体制。从全球政治的广阔视角探讨该体制嬗变的原因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日美安保体制 国家利益 日美同盟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重建安保体制
4
作者 康慧敏 《亚非纵横》 1996年第3期19-21,共3页
4月16日—1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进行会谈并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在此宣言发表之前,日美双方就调整冲绳美军基地问题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两国物资和劳务交流协定。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日美... 4月16日—1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进行会谈并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在此宣言发表之前,日美双方就调整冲绳美军基地问题达成了协议,并签署了两国物资和劳务交流协定。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日美两国对战后维持40多年之久的安保体制进行重新定义,勾勒出日美同盟关系的新框架,将对亚太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美安保体制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美军 日本政府 同盟关系 重建 日美同盟 冲绳县 重新定义 克林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安保同盟与日中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浦野起央 张植荣 《国际论坛》 1999年第5期71-77,共7页
关键词 安全保障体制 安保条约 日本政府 日美两国 朝鲜半岛 安保体制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周边事态 北朝鲜 亚洲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世界周报》2005年4月26日文章:《日美安保的目的是维持一极统治》
6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共1页
日本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富泽晖认为,从军事上来说世界是处于一级统治,但在价值观、民族、宗教、文化等领域,世界已比两极对立时代更加多样化。一极秩序将保障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和平,目前,确实有许多国家和集团反对“美国一极... 日本陆上自卫队幕僚长富泽晖认为,从军事上来说世界是处于一级统治,但在价值观、民族、宗教、文化等领域,世界已比两极对立时代更加多样化。一极秩序将保障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和平,目前,确实有许多国家和集团反对“美国一极秩序”,但真正希望退回两极对立或多极混沌时代的国家是极少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外交关系 国际政治 日美安保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二战后日本的皇室外交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茜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42-46,共5页
二战前的日本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但是国家的象征,而且拥有实际的最高权能,外交大权不过是其统治大权的延伸而已。皇室外交,即由皇室——天皇及其他皇族成员进行的外事活动和所表现的外交行为。就皇室成员而论,它包括天皇、太... 二战前的日本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但是国家的象征,而且拥有实际的最高权能,外交大权不过是其统治大权的延伸而已。皇室外交,即由皇室——天皇及其他皇族成员进行的外事活动和所表现的外交行为。就皇室成员而论,它包括天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太子 天皇制 皇室 战后日本 裕仁天皇 日本侵略 战争责任 国家元首 日美安保体制 日本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韩“血盟关系”将向何处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浩源 《国际展望》 1997年第20期7-9,共3页
1945年9月8日,美国出动42艘舰艇载美第24军及第7舰队官兵在朝鲜半岛登陆,占领南部地区并实施了3年军政统治,直至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成立后,美军才移交了行政权。1948年底,韩美签署了《韩美军事安全临时协定》。
关键词 韩国 驻韩美军 安保体制 朝鲜半岛 军事安全 合作体制 军事合作 东北亚 海空军 大韩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和变化之中的日本
9
作者 于明山 《亚非纵横》 1997年第1期21-24,共4页
即将结束的96年,虽然不象95年那样震惊世界的事件迭起;但是日本列岛并不平静,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安保等方面发生了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变革和变化。一、新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加速了日本政坛重新分化组合今年日本最引人注目... 即将结束的96年,虽然不象95年那样震惊世界的事件迭起;但是日本列岛并不平静,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外交、安保等方面发生了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变革和变化。一、新选举制度后的首次选举加速了日本政坛重新分化组合今年日本最引人注目的变革首推日本第四十一届众院选举,这是实行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这一新的选举制度后首次进行的选举,自然引起日本各界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民党 选举制度 日本经济 分化组合 日美安保体制 选举区 日本列岛 日本政府 日本政治 执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的日本安全政策与中日关系
10
作者 可辉 《太平洋学报》 2000年第3期15-23,共9页
冷战后日本的安全利益和日本对其安全形势的认识都发生了变化 ,进而形成了以三个支柱为核心的安全政策 ,即强化日美安保体制 ,增强防卫力量 ,以及推动安全对话与防卫交流。这种变化对中日关系产生了多种影响。为限制其中的消极影响 。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安全政策 日美安保体制 防卫 安全利益 安全形势 消极影响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