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析哈特、奈格里的“爱的政治概念”
1
作者
李雨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共同提出的“爱的政治概念”,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确立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爱的政治概念”的核心是一种新的主体性,一种独异性的主体性,这是两人继承启蒙遗产,吸取后现代主义理论资源而创...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共同提出的“爱的政治概念”,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确立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爱的政治概念”的核心是一种新的主体性,一种独异性的主体性,这是两人继承启蒙遗产,吸取后现代主义理论资源而创造的新主体性。正是它为“爱”提供动力,也为“爱的政治概念”提供保证。但作为一种理论建构,“爱的政治概念”至少存在三个明显的局限:其一,虽然试图将爱与力相结合,但爱与力的结合并不是有机的;其二,这一理论未能有效处理“诸众”内部的矛盾冲突;其三,这一理论有将“爱”本体化之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爱的政治概念
独异性的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奈格里“主体性”解读的反思与批评——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机器论片段”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雪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5,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末,奈格里完成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机器论片段”的“主体性”解读,并撰成了《〈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通过对以“机器论片段”为中心的多个文本的考察,我们认为,奈格里的“主体性”解读无...
20世纪70年代末,奈格里完成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机器论片段”的“主体性”解读,并撰成了《〈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通过对以“机器论片段”为中心的多个文本的考察,我们认为,奈格里的“主体性”解读无疑有助于抗衡“令人窒息”的“经济主义”“客观主义”阐释,且使马克思“思想”呈现出一种应然的理论“完整性”,但由于这一解读路径过于强调“分离逻辑”主导下的劳动者“主体性”,从而不仅弱化了马克思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辩证性,而且使他力图颠覆“剩余价值规律”的反抗方案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机器论片段”
安东尼奥·奈格里
主体性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后解构表征——奈格里《抵抗三部曲》之解读
3
作者
李岩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帝国”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在舞台上展现诸众的暴力反抗,意在为实现帝国后现代语境下的共产主义创造新的革命主体,最终走向大同世界。《抵抗三部曲》彰显了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先锋实验性、政治实践性和审美乌托邦的力量,对丰富和拓展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创作和文艺观念的研究,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很强的启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抵抗三部曲》
左翼戏剧
后解构表征
诸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析哈特、奈格里的“爱的政治概念”
1
作者
李雨轩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文摘
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共同提出的“爱的政治概念”,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确立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爱的政治概念”的核心是一种新的主体性,一种独异性的主体性,这是两人继承启蒙遗产,吸取后现代主义理论资源而创造的新主体性。正是它为“爱”提供动力,也为“爱的政治概念”提供保证。但作为一种理论建构,“爱的政治概念”至少存在三个明显的局限:其一,虽然试图将爱与力相结合,但爱与力的结合并不是有机的;其二,这一理论未能有效处理“诸众”内部的矛盾冲突;其三,这一理论有将“爱”本体化之嫌。
关键词
迈克尔·哈特
安东尼奥·奈格里
爱的政治概念
独异性的主体性
Keywords
Michael Hardt
Antonio Negri
political concept of love
singular subjectivity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B712.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54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奈格里“主体性”解读的反思与批评——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机器论片段”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雪阳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6-285,共10页
文摘
20世纪70年代末,奈格里完成了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及其“机器论片段”的“主体性”解读,并撰成了《〈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一书。通过对以“机器论片段”为中心的多个文本的考察,我们认为,奈格里的“主体性”解读无疑有助于抗衡“令人窒息”的“经济主义”“客观主义”阐释,且使马克思“思想”呈现出一种应然的理论“完整性”,但由于这一解读路径过于强调“分离逻辑”主导下的劳动者“主体性”,从而不仅弱化了马克思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辩证性,而且使他力图颠覆“剩余价值规律”的反抗方案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机器论片段”
安东尼奥·奈格里
主体性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后解构表征——奈格里《抵抗三部曲》之解读
3
作者
李岩
机构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资助项目(L19AWW001)。
文摘
面对当下全球数字资本主义不再完全是以逻各斯为中心,奈格里在《抵抗三部曲》中采取了后解构策略的解构—建构模式,以史诗剧形式触及了“反帝国”的许多核心议题,感性地呈现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的共产主义宣言。他将戏剧实践视为对抗“帝国”的一种有力形式,通过在舞台上展现诸众的暴力反抗,意在为实现帝国后现代语境下的共产主义创造新的革命主体,最终走向大同世界。《抵抗三部曲》彰显了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先锋实验性、政治实践性和审美乌托邦的力量,对丰富和拓展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创作和文艺观念的研究,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很强的启迪性。
关键词
安东尼奥·奈格里
《抵抗三部曲》
左翼戏剧
后解构表征
诸众
Keywords
Antonio Negri
Trilogy of Resistance
left drama
post-deconstructive representation
multitude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析哈特、奈格里的“爱的政治概念”
李雨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奈格里“主体性”解读的反思与批评——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机器论片段”
李雪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戏剧的后解构表征——奈格里《抵抗三部曲》之解读
李岩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