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制裁论能证明守法义务吗 被引量:5
1
作者 汪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92,共14页
学界有多种理论可以证明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的守法义务,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法律制裁论是其中之一,也是被使用得最为频繁的理论。奥斯丁通过把制裁嵌入法律规则的途径来说明法律的性质,进而解释公民负有守法义务的原因即避免恶。这种... 学界有多种理论可以证明我国《宪法》第53条规定的守法义务,以奥斯丁为代表的法律制裁论是其中之一,也是被使用得最为频繁的理论。奥斯丁通过把制裁嵌入法律规则的途径来说明法律的性质,进而解释公民负有守法义务的原因即避免恶。这种对守法义务的解释逻辑不仅面临情境情形的困境,而且把实现欲望作为目的,加上采取手段与目的的论证方法,在解释守法义务时会导致逻辑漏洞。更严重的问题是,法律制裁论只有将强内在理由论修复为弱内在理由论才能成功解释守法义务。以法律制裁论解释守法义务还受制于"避免恶"的预设、"避免恶"是高阶欲望、欲望的排序难题、守法理性所内含的具有规范性的预设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依赖于人的正确认识等诸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法义务 法律制裁论 欲望 内在理由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美德与公民义务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玉鸿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8,共6页
民主社会的维系,离不开好公民的参与和支持。公民从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与个人具有不同特质的法律身份,代表着具有美德的公共之人。公民的美德要求,派生出相关的法律义务,这主要包括忠诚、守法与参与等。
关键词 公民身份 公民美德 忠诚义务 守法义务 参与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违法时董事对公司的赔偿责任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惠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董事有"使公司守法经营的义务",因此,在公司违法时,即使董事没有直接违反以其作为义务相对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应按照公司法第150条的规定对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董事在执行公司职务时,不仅要遵守以董事作为直接义务相... 董事有"使公司守法经营的义务",因此,在公司违法时,即使董事没有直接违反以其作为义务相对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也应按照公司法第150条的规定对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董事在执行公司职务时,不仅要遵守以董事作为直接义务相对人的法律、行政法规,而且还应遵守以公司作为义务相对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相关外国法律。董事守法义务是董事善管注意义务的内容之一。在追究董事违法责任时,应慎用损益相抵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违法 董事责任 董事违法责任 董事守法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的语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按照2011年8月24日《修正案(草案)》第14条的表述,确立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这一规定不是要落实国际公约中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而是为了遏制刑讯逼供而对办案人员...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按照2011年8月24日《修正案(草案)》第14条的表述,确立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这一规定不是要落实国际公约中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而是为了遏制刑讯逼供而对办案人员依法收集证据作出的一项原则性要求,是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延续,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非权利"观念的必然反映。这一规定的运行要立足于我国现实的社会转型,虽不能完全排斥按照权利保障的逻辑由被追诉人直接主张,但更要靠办案人员利弊权衡下的主动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规定 遏制刑讯逼供 办案人员的守法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