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1扰动超共形孤子理论与超Leibniz法则与量子守恒流
1
作者 蔡金芳 余扬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N=1扰动超共形场论研究超对称sine-Gordon理论,借助于超Leibniz法则求出了一组量子守恒流的一般形式.
关键词 超共形理论 孤子理论 守恒流 超Leibniz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机器失效的串行生产线流守恒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民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机器允许失效的串行生产线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以及缓冲区的状态,利用生产线本身所固有的工件流守恒的特性,提出了串行生产线流守恒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分析串行生产线的性能指标:稳态有效度、稳态生产率、缓冲区中... 对机器允许失效的串行生产线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生产线的运行状况以及缓冲区的状态,利用生产线本身所固有的工件流守恒的特性,提出了串行生产线流守恒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分析串行生产线的性能指标:稳态有效度、稳态生产率、缓冲区中平均库存数.并用数值例子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度 串行生产线 制造系统 守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流守恒原理及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友 吕刚 +1 位作者 赵勇 王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20-227,共8页
为解决复杂洞室群各洞室之间岩墙、岩板的受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难题,基于力学平衡的思想提出应力流守恒原理,即隧道开挖前后任意水平剖面围岩竖向应力流和任意竖直剖面的水平应力流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洞室群中各个岩墙、岩板、岩柱... 为解决复杂洞室群各洞室之间岩墙、岩板的受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的难题,基于力学平衡的思想提出应力流守恒原理,即隧道开挖前后任意水平剖面围岩竖向应力流和任意竖直剖面的水平应力流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洞室群中各个岩墙、岩板、岩柱的受力,并根据其稳定性设计支护结构措施。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地下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与传统经验法和数值模拟法设计相比,基于应力流守恒原理的洞室群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具有计算便捷、安全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守恒 地下洞室群 岩墙 岩板 支护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江浩 彭新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通过多种理想试验对正定、保形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以及阴阳网格球面坐标中进行了计算性能分析,并采用多种误差模对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的网格收敛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分段... 通过多种理想试验对正定、保形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以及阴阳网格球面坐标中进行了计算性能分析,并采用多种误差模对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的网格收敛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分段有理函数插值的守恒型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可以有效消除不连续分布处的数值振荡、保证正定性,物理场平滑分布时维持1-2阶收敛速度;而在不连续点或大梯度区域以及应用分维技术的多维算法都会通过有理函数的降阶特性,影响平流计算的收敛阶数,并且,在球面坐标中受球面曲率的影响,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流算法的网格收敛速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拉格朗日算法 守恒型有理函数插值半拉格朗日平 收敛速度 正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量有效监测点的设置模型及求解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红艳 林亚平 黄生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6,共4页
网络流量监测点问题可以抽象为图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而求解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是一个NP难题。该文利用图论中关联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算法拓展到顶点加权情况下图的弱顶点覆盖问题... 网络流量监测点问题可以抽象为图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而求解最小弱顶点覆盖问题是一个NP难题。该文利用图论中关联矩阵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近似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将该算法拓展到顶点加权情况下图的弱顶点覆盖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比较现有的算法,新的算法能够发现更小的弱顶点覆盖集,且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弱顶点覆盖 顶点加权 守恒 NP难题 关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接矩阵的网络流量检测点选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恒华 何泾沙 许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27-130,共4页
为对网络流量进行有效检测,考虑网络节点的流守恒,把网络流量检测点选取问题抽象为无向图的弱顶点覆盖问题.基于图论中邻接矩阵的概念,在满足对任意顶点度数大于2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一个求解弱顶点覆盖问题的近似算法.通过将求解弱顶点... 为对网络流量进行有效检测,考虑网络节点的流守恒,把网络流量检测点选取问题抽象为无向图的弱顶点覆盖问题.基于图论中邻接矩阵的概念,在满足对任意顶点度数大于2的假设条件下,提出一个求解弱顶点覆盖问题的近似算法.通过将求解弱顶点覆盖集中点与边的关系转化为点与点的关系,降低了矩阵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新算法能够选取出更小的弱顶点覆盖集,部署更少的网络流量检测点,减轻了由网络流量数据收集造成的额外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检测点 弱顶点覆盖 邻接矩阵 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始对偶方法求解网络流量监测集算法
7
作者 刘湘辉 殷建平 +2 位作者 卢锡城 蔡志平 赵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844,共7页
考虑网络节点的流守恒特性,网络流量的有效监测问题可抽象为求给定图G(V,E)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问题和基于流划分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问题,这是NP难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弱顶点覆盖集的约束关系,并给出了问题的整数规划形式.然后利用原... 考虑网络节点的流守恒特性,网络流量的有效监测问题可抽象为求给定图G(V,E)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问题和基于流划分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问题,这是NP难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弱顶点覆盖集的约束关系,并给出了问题的整数规划形式.然后利用原始对偶方法构造了求解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近似算法,并分析了算法的比界为2.进一步分析了求解基于最大流划分的最小弱顶点覆盖集的近似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顶点覆盖 守恒 原始对偶方法 网络量监测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量测量中一种分布式有效测量点选择算法
8
作者 蒋红艳 李闻 +1 位作者 林亚平 张清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求解弱顶点覆盖集的近似算法,用于网络流量有效测量点的选择.该算法不需要维护网络拓扑的全局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比较现有算法,新算法能找出更小的弱顶点覆盖集,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 节点剩余度 分布式 弱顶点覆盖 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城市中公路交通流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宝宏 姜建国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3期58-59,71,共3页
交通问题一直是人们长期关心的问题 ,他一直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本文首先深入地分析了交通流守恒模型 ,然后分析了交通中 ,红绿灯的变化给车流带来的影响。最后 。
关键词 城市 公路交通 最大熵原理 交通量分布模型 红绿灯 交通守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顶点覆盖的网络链路使用带宽监测模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湘辉 殷建平 +1 位作者 卢锡城 赵建民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549,共5页
对于许多网络应用而言,精确的网络链路实际使用带宽的监测非常重要.首先,为了减少监测过程对实际网络带宽的影响提出一个网络链路实际使用带宽的监测模型.然后,证明求该模型最优解的问题是NP完全的.最后,通过进一步挖掘流量约束扩展该... 对于许多网络应用而言,精确的网络链路实际使用带宽的监测非常重要.首先,为了减少监测过程对实际网络带宽的影响提出一个网络链路实际使用带宽的监测模型.然后,证明求该模型最优解的问题是NP完全的.最后,通过进一步挖掘流量约束扩展该模型以进一步减少监测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使用带宽 弱顶点覆盖 NP完全 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损修正的日前市场交易竞价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芳 鲍海 +1 位作者 杨以涵 杨秀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9,共6页
对于发电侧开放的电力市场,如果忽略输电损耗对竞价上网的影响,采用发电报价直接竞价对发电商是不公平的。分析了电网功率的物理分布情况,给出了节点负荷和线路损耗与电源提供功率分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功率分解求出了电源在供电路径上... 对于发电侧开放的电力市场,如果忽略输电损耗对竞价上网的影响,采用发电报价直接竞价对发电商是不公平的。分析了电网功率的物理分布情况,给出了节点负荷和线路损耗与电源提供功率分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功率分解求出了电源在供电路径上输送的功率及产生的损耗。以费用流守恒为原则,从电源节点开始计算电源在输电网络各节点的电价,构建了电源的发电报价网损修正模型。提出电源的报价应该以电厂为单位报价,而不应该以机组为单位报价,并用网损修正的电厂报价构造了日前市场交易模型。改进IEEE 14节点系统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日前交易 竞价 网损修正 功率分解 费用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自承载理论的超大跨硐室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辉 宋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46,共8页
研究目的:自承载拱理论是地下工程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国际上对自承载拱理论的应用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不能实行量化分析,也不能直接应用于地下工程设计。目前国内地下硐室的设计规范采用古典支护理论,但是对于超大跨地下硐室,其计算的结... 研究目的:自承载拱理论是地下工程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国际上对自承载拱理论的应用只停留在概念阶段,不能实行量化分析,也不能直接应用于地下工程设计。目前国内地下硐室的设计规范采用古典支护理论,但是对于超大跨地下硐室,其计算的结构厚度过大,因此不适用。基于此,在围岩自承载理论下,本文提出能够直接用于设计的量化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促进"围岩自承载"理论从概念到定量分析的跨越性发展。研究结论:(1)提出了"超大跨硐室支护应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载能力"的设计理念以及"以喷射混凝土+预应力长锚杆(索)为主要承载结构,二衬作为安全储备的"的设计原则;(2)提出了应力流守恒原理;(3)提出了基于数值分析的锚杆与预应力锚索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在"围岩自承载理论"指导下计算锚杆、喷射混凝土、锚索、二衬等设计参数的方法和公式;(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跨度超过30 m以上的超大跨硐室设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硐室 围岩自承载 应力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坦时空中相对论性的玻色子和费米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兆龙 邵亮 韩金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在背景度规ds2=u2(x)(-dt2+dx2)+dy2+dz2下,本文研究相对论性的玻色子和费米子,得出了相应于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的连续性方程.当u(x)是奇函数时,体系的哈密顿算符^H具有空间反演不变性,宇称守恒.对于特殊情况u(x)=ex,计算出了... 在背景度规ds2=u2(x)(-dt2+dx2)+dy2+dz2下,本文研究相对论性的玻色子和费米子,得出了相应于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的连续性方程.当u(x)是奇函数时,体系的哈密顿算符^H具有空间反演不变性,宇称守恒.对于特殊情况u(x)=ex,计算出了玻色子和费米子的本征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率守恒 宇称守恒 非平坦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oupled reactive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during heap bioleaching of copper sulfide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升华 吴爱祥 +1 位作者 李希雯 王贻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434-1440,共7页
Based on the momentum and mass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eap bioleaching process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 reactions, solution flow, gas flow, and solute tran... Based on the momentum and mass conservation equations, a comprehensive model of heap bioleaching process i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 reactions, solution flow, gas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within the leaching system.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the COMSOL Multiphysics software for the coupled reactive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at micro-scale, meso-scale and macro-scale levels. At or near the surface of ore particle, the acid concentrat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entral area,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decreases after 72 d of leaching. The flow simulation between ore particles by combining X-ray CT technology shows that the highest velocity in narrow pore reaches 0.375 m/s. The air velocity within the dump shows that the velocity near the top and side surface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leads to the high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at area. The coupled heat transfer and liquid flow process shows that the solution can act as an effective remover from the heap, dropping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from 60 to 38 ℃. The reagent transfer coupled with solution flow i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obtained allow us to obt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phenomenon of the biolea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sulphide heap bioleaching leaching reaction solution flow solute trans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epage structure surface and its feasibility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1 位作者 王泽伟 刘爱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326-1331,共6页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Cubic law and incompressible fluid law of mass conservation,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was simulated with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fractal theory and random Brown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single fracture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test the stability of the method, 500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each different fractal dimensio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in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probability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discrete degree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has better stability when the fractal dimension value is relatively small. According to the Bayes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n fractal dimension P(Dfi| Ri) is established. The index, P(Dfi| Ri), shows that when the simulate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relatively large, it can clearly represent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structure surface, the probability is 82%.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ex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 theory numerical simulation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random brown function permeabilitycoefficient fractal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