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率守恒原理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现状
1
作者 杨迪雄 陈国海 李辉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与演化都遵循概率守恒原理,它是与能量守恒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一样基本的、自然界遵守的普遍规律。随机力学涵盖随机结构分析、随机振动、可靠性评价、可靠性优化设计和随机最优控制等内容,而概率守恒原理在其中... 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传播与演化都遵循概率守恒原理,它是与能量守恒原理和质量守恒原理一样基本的、自然界遵守的普遍规律。随机力学涵盖随机结构分析、随机振动、可靠性评价、可靠性优化设计和随机最优控制等内容,而概率守恒原理在其中起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随机静、动力系统的一对概率密度积分方程是刻画随机性传播与演化的统一基本方程。本文论述概率守恒原理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现状,追溯其在统计物理中的起源,阐述其在概率论、随机力学中的发展状况。而且,从概率守恒原理推导建立时间-空间域的概率密度积分方程,并介绍概率密度积分理论和直接概率积分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在静动力系统随机响应与结构可靠度分析和可靠性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推动随机力学的科研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力学 概率守恒原理 直接概率积分法 历史起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跨活动断层隧道抗错断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崔光耀 宋博涵 +2 位作者 王明年 王道远 伍修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09-314,共6页
强震区跨活动断层隧道科学设计与合理设防是一个难点,为此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对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的抗错断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隧道破坏过程的能量分析,获得隧道结构的可释放应变能理论公式;提出跨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设计思路,... 强震区跨活动断层隧道科学设计与合理设防是一个难点,为此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对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的抗错断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隧道破坏过程的能量分析,获得隧道结构的可释放应变能理论公式;提出跨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设计思路,并建立设计方法;经实例应用并结合数值仿真验算,运用设计方法所得隧道结构的最小安全系数较规范值大18.5%,这说明所建立的设计方法可用于跨活动断层隧道的抗错断设防设计,并偏于保守。研究成果可为高烈度艰险山区跨活动断层隧道抗错断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能量守恒原理 活动断层 抗错断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守恒原理在Ⅴ级围岩隧道衬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磊 王志杰 +2 位作者 许瑞宁 马安震 何晟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124,129,共5页
在围岩-衬砌这个封闭系统中,隧道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不考虑热能散失并将围岩视为弹性体,则围岩势能的释放即为衬砌结构弹性应变能的增加。刘红燕等[1-2]利用该能量守恒原理对Ⅲ级围岩单线铁路隧道进行了衬砌厚度... 在围岩-衬砌这个封闭系统中,隧道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不考虑热能散失并将围岩视为弹性体,则围岩势能的释放即为衬砌结构弹性应变能的增加。刘红燕等[1-2]利用该能量守恒原理对Ⅲ级围岩单线铁路隧道进行了衬砌厚度的计算,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能量守恒原理对于Ⅴ级围岩衬砌设计的适用情况。针对Ⅴ级围岩建立FLAC3D模型动态模拟隧道的开挖过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弹性应变能密度函数从而得到实体模型各单元的弹性应变能,最后得到特定范围内围岩势能随掘进深度的变化曲线。由此围岩势能变化曲线可得出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势能释放值。此外,通过进行钢纤维混凝土(SFRC)构件的韧性试验,确定SFRC三分梁破坏与SFRC衬砌破坏时的能量消耗关系。据此建立能量方程并可得出SFRC衬砌的理论厚度,经检算,设计厚度满足安全性要求。结果表明,能量守恒原理的隧道衬砌设计方法不再受Ⅱ、Ⅲ级围岩小断面情形的限制,它同样适用于V级围岩大断面隧道的衬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能量守恒原理 弹性应变能密度 数值分析 钢纤维混凝土 (SF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看Diels-Alder反应区域选择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耀锋 王文峰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轨道对称守恒原理(PCOS),推断出决定Diels-Alder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轨道相互作用是双烯体与亲双烯体各自最稳定的价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反应产物的两根新σ键中能量更低的σ键,即σ1键。在过渡态中具有更稳定的... 根据轨道对称守恒原理(PCOS),推断出决定Diels-Alder反应的区域选择性的轨道相互作用是双烯体与亲双烯体各自最稳定的价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的是反应产物的两根新σ键中能量更低的σ键,即σ1键。在过渡态中具有更稳定的σ1键的那个区域异构体将是反应的优势产物,本文将这个规则称为σ1规则。本文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既证实了σ1规则预测Diels-Alder反应区域选择性主产物的正确性,也证实了σ1键的确来自于双烯体与亲双烯体各自最稳定的价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LS-ALDER反应 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区域选择性 轨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遍守恒原理在多孔介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勇 孙艾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9-561,共3页
将普遍的守恒原理引入了多孔介质流体力学中,得到了质量守恒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并用油气、油水两相渗流和变形介质中岩石固相的质量守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通用方程能描述多孔介质流体在不同流动条件下的单相流、多相流和变形介... 将普遍的守恒原理引入了多孔介质流体力学中,得到了质量守恒方程的一般表达式,并用油气、油水两相渗流和变形介质中岩石固相的质量守恒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通用方程能描述多孔介质流体在不同流动条件下的单相流、多相流和变形介质中流动的渗流特征。而且,引入质量密度后,该方程形式简单并易于理解和应用。此外,对渗流速度的定义进行了改正和完善,并证明了多相流中真实速度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速度 质量 守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电荷守恒原理比较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6
作者 欧阳文松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4年第9期59-60,共2页
“比较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是中学化学里的重点难点内容,是化学高考的常考内容,解决这一问题运用电荷守恒原理的方法.常见题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关键词 高中 化学 解题思路 学习指导 电荷守恒原理 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守恒原理速解氧化还原反应试题
7
作者 林美江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0年第11期41-41,共1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守恒:(1)原子守恒,从宏观上阐述即指质量守恒,从微观上讲就是指原子守恒.(2)电子得失守恒.(3)电荷守恒.任解答氧化还原反应试题时应用这些守恒可快速解题,下面略举几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原理 试题 速解 利用 原子守恒 质量守恒 电荷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守恒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龙飞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4期54-55,57,共3页
还原剂失去电子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数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也称为电子守恒原理。根据这一原理,既可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又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快速计算,现将电子守恒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解题中的应用举例如下。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原理 电子数 应用 氧化还原方程式 快速计算 氧化剂 还原剂 举例 解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V带传动的松紧边拉力
9
作者 牟建 刘金石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一、带传动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带传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应用极为广泛。由于形状,材质的变化,其允许速度已不是过去的5—30M/S,而是0.003M/S~200M/S;传递功率可高达5千马力;传动效率可达98%;寿命可达2万小时。它工作平稳,结构... 一、带传动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带传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应用极为广泛。由于形状,材质的变化,其允许速度已不是过去的5—30M/S,而是0.003M/S~200M/S;传递功率可高达5千马力;传动效率可达98%;寿命可达2万小时。它工作平稳,结构简单是机械传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之一,并有逐渐代替传统的链式齿轮传动的趋势。例如,一台1600马力的泥浆泵,可用一组由8根V带组成的联组带,带宽仅有238MM来代替原宽288MM的多排滚子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守恒原理 带传动 V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一维河流示踪试验数据的质量守恒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建青 李云峰 王洪胜 《水电能源科学》 2000年第2期24-27,共4页
应用质量守恒原理 ,通过适当的数学推导 ,将描述一维水团示踪试验的解析表达式转化为一直线方程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只要按文中提出的步骤进行数据转化 ,便可采用线性回归法或直线图解法计算直线常数 ,从而能够确定出河流纵向离散系数... 应用质量守恒原理 ,通过适当的数学推导 ,将描述一维水团示踪试验的解析表达式转化为一直线方程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只要按文中提出的步骤进行数据转化 ,便可采用线性回归法或直线图解法计算直线常数 ,从而能够确定出河流纵向离散系数 D.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守恒原理 河流示踪试验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修正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3-188,共6页
为了改进传统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对养护3 d和28 d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三轴力学特性试验,并通过混凝土加载过程中的能量计算方法,确定了混凝土变形过程中的总能量、弹性能和耗散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描述... 为了改进传统的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采用TAW-2000试验系统对养护3 d和28 d的混凝土试样进行了三轴力学特性试验,并通过混凝土加载过程中的能量计算方法,确定了混凝土变形过程中的总能量、弹性能和耗散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可描述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修正本构模型。通过模型曲线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明确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以往本构模型曲线在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后阶段具有较大的偏离度,而修正的本构模型曲线在应力-应变曲线峰后段的吻合度要更优。模型参数γ可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脆性和延性特征,模型参数n可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强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能量守恒原理 敏感性 脆性 延性 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简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12
作者 谷同林 耿文仙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8-9,共2页
追求物质世界图景的统一是物理学最根本的目标。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发现,无疑为走向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原理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综合,它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学科,第一次联系在一起,使物理学成为更回统... 追求物质世界图景的统一是物理学最根本的目标。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发现,无疑为走向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原理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综合,它将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等学科,第一次联系在一起,使物理学成为更回统一的学科,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 科学史 功当量 物理学史 物理学家 亥姆霍兹 德国科学家 自然力 能量守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wart机构刚度映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帮俊 朱石坚 +1 位作者 彭利坤 邢继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1,共4页
基于影响系数法和势能守恒原理建立包含主、被动铰链弹性变形以及外力作用下的Stewart机构刚度映射模型。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刚度矩阵映射模型相比,该映射模型不仅考虑了驱动支链轴向线刚度,被动铰链刚度,还考虑了外力作用下机构位形微变... 基于影响系数法和势能守恒原理建立包含主、被动铰链弹性变形以及外力作用下的Stewart机构刚度映射模型。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刚度矩阵映射模型相比,该映射模型不仅考虑了驱动支链轴向线刚度,被动铰链刚度,还考虑了外力作用下机构位形微变引起的Jacobian矩阵的变化,因此更具有一般性和精确性。通过一机构分析实例,结合刚度矩阵瑞利商评价指标,考察了两种模型下刚度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机构 影响系数法 势能守恒原理 刚度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机风阻功率及启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鹏 尹益辉 +2 位作者 李顺利 王鹏飞 余绍蓉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目的研究离心机的风阻功率和启动过程。方法针对圆柱形机室内运行的离心机,分析机室内空气承受的悬臂力矩和摩擦力矩,基于动量矩定理和流场的线性分布假设推导随流比方程,给出随流比的显式表达式,继而导出离心机风阻功率的计算公式。结... 目的研究离心机的风阻功率和启动过程。方法针对圆柱形机室内运行的离心机,分析机室内空气承受的悬臂力矩和摩擦力矩,基于动量矩定理和流场的线性分布假设推导随流比方程,给出随流比的显式表达式,继而导出离心机风阻功率的计算公式。结果针对恒扭矩启动条件,得到了离心机角速度和风阻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得到了机室内的空气温升。结论基于离心机的设计参数,给出了角速度和风阻功率的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为离心机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风阻功率 动量矩定理 能量守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中辐射传递系数的迭代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国土 杨宝成 +4 位作者 蔡继光 姜谨 高景 夏樟根 朱文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12,16,共5页
为了获得计算辐射传递系数的另一种方法,在角系数的概念基础上,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利用数值迭代方法在郎伯体情形下,计算了辐射传递系数,该方法分离了计算难度,在把此方法应用到海面物体的红外特性分析中时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关键词 辐射传递 用能 热分析 系数 能量守恒原理 迭代计算 计算效率 物体 难度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同位素(δ^(18)O)的塔里木河下游河水向地下水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希义 徐海量 +2 位作者 闫俊杰 凌红波 赵新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84-89,共6页
中国西北属于干旱区,区域内发育有很多内陆河。在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十分明显。为探索干旱区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转化特征,以便为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对... 中国西北属于干旱区,区域内发育有很多内陆河。在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十分明显。为探索干旱区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转化特征,以便为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预测地下水环境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对不同河段的河水与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并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转化比率。结果表明:在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河水向地下水的转化明显,阿拉干断面河水向地下水转化率最高;总体而言,沿河道向下游,河水向地下水的补给量呈减少趋势;本文运用质量守恒原理,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塔里木河下游河水向地下水的平均转化率为43.36%,这对于合理利用区域内的水资源、正确评价生态输水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质量守恒原理 河水与地下水转化 塔里木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与碳化交替作用下混凝土损伤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晓明 蒋林华 +2 位作者 濮琦 杜宇 李洋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6期234-236,266,共4页
应用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求解出冻胀力作用下混凝土裂纹扩展前后的应变能,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裂纹扩展和损伤模型,并从细观裂纹扩展角度探讨了碳化对冻融的影响,提出了冻融与碳化交替作用时混凝土的损伤模型。研究表明,两者... 应用损伤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求解出冻胀力作用下混凝土裂纹扩展前后的应变能,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裂纹扩展和损伤模型,并从细观裂纹扩展角度探讨了碳化对冻融的影响,提出了冻融与碳化交替作用时混凝土的损伤模型。研究表明,两者交替作用下,渡槽混凝土冻融损伤有所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冻融与碳化交替 耐久性 能量守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δ函数序列解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文亮 李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8-409,共12页
随机动力系统响应或状态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一般遵循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如Liouville方程、FPK方程和Dostupov-Pugachev方程,但是上述方程均属于高维偏微分方程,求解相当困难.基于概率守恒原理的随机事件描述导出的广义密度演化方程,其维... 随机动力系统响应或状态向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一般遵循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如Liouville方程、FPK方程和Dostupov-Pugachev方程,但是上述方程均属于高维偏微分方程,求解相当困难.基于概率守恒原理的随机事件描述导出的广义密度演化方程,其维数与系统自由度无关,为随机动力系统分析提供了可能的途径.从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形式解出发,引入δ函数的渐近序列,获得了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一种新的数值解法——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的δ序列解法.将建议方法与非参数密度估计进行了对比,指出非参数密度估计是该方法的一个特例.最后,分别采用重构实例和演化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一维和多维情形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守恒原理 广义密度演化方程 形式解 δ函数序列 非参数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水泥石抗拉强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穆海朋 步玉环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了将纤维水泥浆体系更好地应用于固井工程中,有必要对纤维改善水泥石强度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强度模型。利用岩石力学三轴实验机对纤维水泥石试块进行弹性模量测试,得到了纤维水泥石单轴应力-应变实验图。根据细观力学理论和能量守恒原... 为了将纤维水泥浆体系更好地应用于固井工程中,有必要对纤维改善水泥石强度机理进行研究并建立强度模型。利用岩石力学三轴实验机对纤维水泥石试块进行弹性模量测试,得到了纤维水泥石单轴应力-应变实验图。根据细观力学理论和能量守恒原理,在建立顺向分布纤维水泥抗拉强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乱向分布纤维水泥的抗拉强度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石的抗拉强度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实验室试验所得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泥 细观力学分析 能量守恒原理 抗拉强度模型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的模糊对称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学庄 许秀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5-1178,共4页
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对分子对称点群的研究,建立描述具有不完整分子对称性的模糊点对称群(集合).建立具有模糊对称性分子轨道的模糊表示及其模糊特征标(模糊广义宇称).通过对典型的线状分子、平面分子以及非平面的立体分子等进行分析,展... 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对分子对称点群的研究,建立描述具有不完整分子对称性的模糊点对称群(集合).建立具有模糊对称性分子轨道的模糊表示及其模糊特征标(模糊广义宇称).通过对典型的线状分子、平面分子以及非平面的立体分子等进行分析,展示了一个新的理论化学园地.初步探讨了具有模糊对称性的动态反应体系.从模糊对称性出发,探讨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半定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 模糊对称性 分子轨道 对称守恒原理 半定量特征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