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陇集团形成原因的一点新认识——从宇文泰称霸关陇与武川镇豪帅之关系谈起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海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宇文泰被贺拔岳军中武川镇豪帅拥立为首领,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同乡关系,而是宇文泰具有贺拔岳军中诸将无法比拟的威望、军事政治才能和在关陇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贺拔胜等武川镇豪帅西返关中,是宇文泰为维护关陇统帅地位、与梁武帝进... 宇文泰被贺拔岳军中武川镇豪帅拥立为首领,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同乡关系,而是宇文泰具有贺拔岳军中诸将无法比拟的威望、军事政治才能和在关陇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贺拔胜等武川镇豪帅西返关中,是宇文泰为维护关陇统帅地位、与梁武帝进行政治交易的结果。宇文泰在称霸关陇的过程中,出于维护自身地位、防止武川镇豪帅结为派系而难以驾驭的考虑,对其群体采取了利用、限制、打压、分化的政治策略,使武川镇豪帅在日后的关陇集团中仅是统军作战、没有派系和军事实力依托的将领群体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称霸关陇 武川镇豪帅 关陇集团 乡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宇文泰改革西魏吏治兵制的历史时效 被引量:2
2
作者 简修炜 王志德 《河北学刊》 1986年第3期68-72,共5页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民族大融合两股潮流的交织发展,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在两大历史潮流波浪式的前进中,涌现出一批开拓奋进的杰出人物.北周太祖宇文泰(507年——556年)就是一位.他三十余年戎马奔波,占据关中,奠定北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民族大融合两股潮流的交织发展,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在两大历史潮流波浪式的前进中,涌现出一批开拓奋进的杰出人物.北周太祖宇文泰(507年——556年)就是一位.他三十余年戎马奔波,占据关中,奠定北方统一基础;励精图治,锐志改革,恢复保护小农经济,安定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改革西魏吏治和兵制,不仅为北周王朝的兴起和统一北方开拓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府兵制 吏治 苏绰 《周礼》 北周 官制 时效 鲜卑 北魏孝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文泰接任贺拔岳集团军权之原因新探
3
作者 王瀚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60,共9页
宇文泰称霸关陇肇始于其接任贺拔岳集团之军权,学界就宇文泰接任贺拔岳军权原因的讨论,形成了武川豪帅共同支持说、夏州地利之便说,以及贺拔胜放弃军权说等几种观点。贺拔岳余部推举新帅的过程中,曾出现诸将一致推选寇洛、李虎力主南迎... 宇文泰称霸关陇肇始于其接任贺拔岳集团之军权,学界就宇文泰接任贺拔岳军权原因的讨论,形成了武川豪帅共同支持说、夏州地利之便说,以及贺拔胜放弃军权说等几种观点。贺拔岳余部推举新帅的过程中,曾出现诸将一致推选寇洛、李虎力主南迎贺拔胜,以及部分人主张禀告魏廷等几种不同的意见,分歧的背后反映出贺拔岳余部中武川豪帅、非武川籍北镇豪帅,以及关西大行台僚佐等各派势力通过推举符合自身利益的政治代理人进行权力角逐,最终实现各自的政治诉求;同时表明宇文泰起初并未获得贺拔岳余部的一致拥护,更不具备无可比拟的个人威望。当孝武帝、高欢、贺拔胜等外部势力介入军权交接,贺拔岳余部面临被收编之际,宇文泰凭借其武川豪帅的家族背景,以及他曾与关陇土著雷绍、吕思礼等人共事的任官履历,成为贺拔岳余部搁置分歧、协调各方利益、维护集团整体利益的合适人选;在陆通、韩褒、蔡祐等夏州群僚献言献策以及积极配合下,宇文泰及时平定夏州之乱,扫清前赴平凉前线的最后障碍,最终实现了接掌贺拔岳余部军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贺拔岳 武川豪帅 非武川籍北镇豪帅 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之际鲜卑宇文部“九世大人”世系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景有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50-50,共1页
关于鲜卑宇文部在汉晋之际“九世大人”的世系,由于对史籍有关记载理解不同,今人论列互有岐异。《周书·文帝纪》追叙宇文泰先祖时云:“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遜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 关于鲜卑宇文部在汉晋之际“九世大人”的世系,由于对史籍有关记载理解不同,今人论列互有岐异。《周书·文帝纪》追叙宇文泰先祖时云:“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遜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曰普回,……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又《北史·匈奴字文莫槐传》载:“宇文莫槐出辽东塞外,其先南单子之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莫槐虐用其人,为部下所杀,更立其弟普拨为大人。普拨死,子丘不勤立,死.子英廆立(廆原作圭,避魏讳改),死,子逊昵延立,……逊呢延死,子乞得龟立,……逸豆归(即周书之侯豆归),杀乞得龟而自立,与慕容晃迭相攻击,为晃所败,远遁漠北,遂奔高丽”(《魏书·宇文莫槐传》所记同)。论者分岐之产生,源于对上述引文中的“九世至侯豆归”的“九世大人”之首世各持一说。或从普回计,或以莫那始,或自莫那下一代算起,其实这都是无根据地节外生枝。因为其一,《周书》所记“九世”为首者葛乌菟,二世普回三世莫那,接下去没有详列每世大人名字,但是把上下文连贯起来理解,自应从葛乌菟“九世至侯谷归。”其二,《北史》所列自莫槐至逸豆归凡六世七君,世系连贯且清楚,从莫槐上推三世合葛乌菟、普回和莫那,恰为九世,共三,以鲜卑宇文部兴起至散亡之时间推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之际 宇文 鲜卑 世系 炎帝神农氏 宇文泰 匈奴 无根据 黄帝 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文恺籍贯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宁昶英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6期108-108,共1页
宇文恺(555-612),字安乐,鲜卑人.他以主持兴建当时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城市——大兴城(即长安)、营建东都洛阳而闻名于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少数民族建筑家.关于他的籍贯,后人众说不一.《隋书》六十八卷记载其为朔方人;《周书》十九卷... 宇文恺(555-612),字安乐,鲜卑人.他以主持兴建当时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城市——大兴城(即长安)、营建东都洛阳而闻名于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少数民族建筑家.关于他的籍贯,后人众说不一.《隋书》六十八卷记载其为朔方人;《周书》十九卷记载为夏州人;而《辞海·中国古代史分册》"宇文恺"条则说他是朔方夏州人,又定夏州为陕西横山西.即是说,宇文恺是陕西夏州人.笔者认为,宇为内蒙武川县人,而非陕西人,兹考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州 内蒙古乌审旗 中国古代史 鲜卑人 少数民族 营建东都 国际城市 武川县 宇文泰 周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魏北周六官制度新探 被引量:7
6
作者 石冬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宇文泰实行六官制度的目的并不是标榜神州文化正统,而是要笼络五大宿将以巩固西魏的统治。六官制度绝非单纯模拟尚书省的制度,它整合了西魏大统十二年以后的中央文官系统和部分武官系统,而又稍作调整,这是一套形式特殊实质却并不特殊的... 宇文泰实行六官制度的目的并不是标榜神州文化正统,而是要笼络五大宿将以巩固西魏的统治。六官制度绝非单纯模拟尚书省的制度,它整合了西魏大统十二年以后的中央文官系统和部分武官系统,而又稍作调整,这是一套形式特殊实质却并不特殊的官制。杨坚代周以后,六官制度早已失去了初创时的背景,而且其弊端也更加明显,所以隋朝初建,即将其废除。六官制度的一些创造,对隋唐官制有一定影响,但是隋唐官制的主要渊源还是西魏大统十二年改革以后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 北周 六官制度 宇文泰 隋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期的关中农业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文润 陈鼎中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9-74,共6页
宇文泰、宇文邕父子相继推行的恢复和发展关中农业经济的方针,是西魏北周的基本国策。其主要措施,一是解决关中劳动力缺乏问题,二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广置屯田,使关中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北周以... 宇文泰、宇文邕父子相继推行的恢复和发展关中农业经济的方针,是西魏北周的基本国策。其主要措施,一是解决关中劳动力缺乏问题,二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广置屯田,使关中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北周以后在关中建都已不适宜,但历史偏让隋唐两个统一王朝建都长安,这是同宇文氏父子苦心经营关中农业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宇文 关中农业 西魏北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川镇豪强酋帅在西魏北周府兵体系地位考论——兼析陈寅恪府兵制研究的相关观点 被引量:3
8
作者 薛海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8,167,共15页
自宇文泰成为关陇军统帅开始,他与赵贵等武川镇豪强酋帅之间就是统帅与部属的关系。所谓"等夷",仅是指赵贵等人与宇文泰在北魏六镇社会中形成的同等辈分和六镇起兵以来的深厚资历。赵贵等武川镇豪强酋帅成为柱国,并不是因为&q... 自宇文泰成为关陇军统帅开始,他与赵贵等武川镇豪强酋帅之间就是统帅与部属的关系。所谓"等夷",仅是指赵贵等人与宇文泰在北魏六镇社会中形成的同等辈分和六镇起兵以来的深厚资历。赵贵等武川镇豪强酋帅成为柱国,并不是因为"等夷"关系,也不是宇文泰要追求鲜卑八部旧制的形式,更非赵贵等人的军政势力所迫,而是宇文泰为稳定邙山战后大批关陇等地土豪、乡帅军阶晋升给军队内部等级秩序造成的剧烈变化,协调军队中各群体、各将领政治地位的现实考虑。赵贵等柱国既不掌握府兵调动权,也没有供养大批府兵的能力,同样无法通过赐胡姓来控制府兵,更谈不上在府兵中形成所谓强大的派系。柱国仅是其群体军中元老地位的象征。在宇文护的打压下,北周宗室取代了武川镇豪强酋帅在柱国层所占的多数地位,形成了北周皇帝与宗室共掌府兵的军事分权结构。出于集军权于皇权的考虑,北周皇帝与掌军宗室之间的政治残杀不断。杨坚代周建隋,与之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陇集团 宇文泰 府兵制 武川镇豪强酋帅 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本位政策”新论——以隋唐帝国形成的基础要素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曹印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关中本位政策"是隋唐帝国形成的政策基础,主要包括军力基础、财力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陇集团创立者立足北魏政治遗产、关陇地域、姬周礼教、文武人才等客观基础,采取系列举措,将政策基础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建构出一套高效、有... "关中本位政策"是隋唐帝国形成的政策基础,主要包括军力基础、财力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陇集团创立者立足北魏政治遗产、关陇地域、姬周礼教、文武人才等客观基础,采取系列举措,将政策基础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建构出一套高效、有力的军政系统,为西魏北周隋唐的东西南北扩展提供了充分保障,为隋唐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史 陈寅恪 关中本位政策 宇文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
10
作者 赵文润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0-75,共6页
西魏北周(公元535-581年)是鲜卑族宇文氏掌权的两个封建王朝,都城在长安。秦汉时,华夏文化在这里蓓蕾初开、绚丽多姿;隋唐时,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恢宏博大、灿烂辉煌。在秦汉与隋唐之间,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似乎显得过于黯淡了,至今... 西魏北周(公元535-581年)是鲜卑族宇文氏掌权的两个封建王朝,都城在长安。秦汉时,华夏文化在这里蓓蕾初开、绚丽多姿;隋唐时,中外文化在这里交融,恢宏博大、灿烂辉煌。在秦汉与隋唐之间,西魏北周时期的长安文化似乎显得过于黯淡了,至今尚无专文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该时期的长安文化略加探讨,以求教于读者、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长安文化 庚信 王褒 宇文泰 江陵 苏绰 《北史》 周武帝 明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代胡姓再行与胡汉体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朴汉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19,共3页
一胡汉体制论与胡姓再行问题本文是将西魏、北周时期施行的胡姓再行政策,纳于本人所一贯提倡的“胡汉体制论”的理论框架中加以研究而写成的。所谓胡汉体制,是掌握自五胡入华至隋唐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所需的研究方法,它不是单纯指狭义... 一胡汉体制论与胡姓再行问题本文是将西魏、北周时期施行的胡姓再行政策,纳于本人所一贯提倡的“胡汉体制论”的理论框架中加以研究而写成的。所谓胡汉体制,是掌握自五胡入华至隋唐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所需的研究方法,它不是单纯指狭义的政治体制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胡汉 十六国 宇文泰 姓氏 北方民族 汉族 赐姓 魏孝文帝改革 游牧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魏北周时期的社会思潮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文润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4-56,共3页
西魏北周(535—581)是鲜卑族宇文氏掌权的两个封建王朝。在其汉化、封建化改革的过程中,继承了北魏入主中原后的意识形态,也继承了魏孝文帝等人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笔者试就这时期的社会思潮略加探讨,以求教于读者。魏晋南北朝是各种... 西魏北周(535—581)是鲜卑族宇文氏掌权的两个封建王朝。在其汉化、封建化改革的过程中,继承了北魏入主中原后的意识形态,也继承了魏孝文帝等人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笔者试就这时期的社会思潮略加探讨,以求教于读者。魏晋南北朝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春秋战国之际兴起的儒学,在汉武帝时被定为一尊。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使儒学受到冲击。佛、道二教乘时发展,逐渐与儒学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同时又相互交融,为各国统治者一并或分别利用。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呈现出玄学、佛教、道教与儒教思想混合交融的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魏北周 鲜卑族 宇文泰 魏晋南北朝 魏孝文帝 春秋战国 儒学 思想文化 封建王朝 北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文风和庾信后期创作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先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55-60,共6页
庾信后期的作品,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与前期的有很大不同。一般文学史研究者都指出他后期创作的变化来源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的影响,以及北方文风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循这一思路深入,探索庾信接受北方文风影响的契机和途径,并对他... 庾信后期的作品,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与前期的有很大不同。一般文学史研究者都指出他后期创作的变化来源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的影响,以及北方文风的积极作用。本文拟循这一思路深入,探索庾信接受北方文风影响的契机和途径,并对他后期创作中融合南北文风而形成的某些特点作一简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苏绰 风影响 士大夫 北周 江南 后期创作 北魏 魏晋 韩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之构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大华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39-46,共8页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统治者,左右中国政局数百年,本文专论该集团之初期构成,包括成员的来历、族属、数量、居住分布及其权力地位状况等,拓跋鲜卑占数量和权力优势,其中六镇军人特别是武川镇军人据垄断地位;关陇...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统治者,左右中国政局数百年,本文专论该集团之初期构成,包括成员的来历、族属、数量、居住分布及其权力地位状况等,拓跋鲜卑占数量和权力优势,其中六镇军人特别是武川镇军人据垄断地位;关陇五胡能跻身上层者为数甚少,但在下层势力较大;汉族士族包括关陇土著、迁徙关中的原关东著姓和江南降人,其地位颇重,权势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宇文泰 军事 贵族 汉族 西魏北周 六镇 府兵制 北魏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龙泉区北周文王碑再调查 被引量:6
15
作者 雷玉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7,共11页
北周文王碑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八组大佛寺后的天落石上。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于碑的性质、年代,碑旁34号龛与碑的关系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不同的观点。笔者经过仔细观察,从考古学叠压打破关系入手,结合龛像特征,认为现存... 北周文王碑刻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八组大佛寺后的天落石上。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于碑的性质、年代,碑旁34号龛与碑的关系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不同的观点。笔者经过仔细观察,从考古学叠压打破关系入手,结合龛像特征,认为现存第34号龛为文献上所记录的北周强独乐等为北周文王所造像佛道二尊像,但龛内像在北周武帝灭佛时可能就遭到了破坏,经过后代改刻、增补形成了现状。同意部分学者认为的现存碑刻是根据《周文王庙碑》和《后周宇文泰纪功碑》残碑拓本经续补之后的重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周文王碑 周文王唐碑 后周宇文泰纪功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侯景之乱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奕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92-101,共10页
侯景之乱是南朝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外著名学者都曾指出其重要意义。陈寅恪先生认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历史上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日本川胜义雄指出,侯景之乱造成的南朝政治... 侯景之乱是南朝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外著名学者都曾指出其重要意义。陈寅恪先生认为:“侯景之乱不仅于南朝历史上为巨变,并在江东社会上,亦为一划分时期之大事。”(见《金明馆丛稿初编》)日本川胜义雄指出,侯景之乱造成的南朝政治社会大变动,“不单超越了梁、陈王朝的嬗递,也可看成是涉及整个中世纪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景之乱 萧衍 高澄 高欢 侯景乱梁 宇文泰 建康 援军 南史 南方土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苑之战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关治中 刘树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8-22,共5页
关中,是一块神奇瑰丽的宝地。在古代的许多有识之士看来,“东崤、函,东南荆、华,以属终南山。西南太白、鸡足山,又西秦陇、岐山。北梁山,东北雷首、中条山,与平阳诸山相属。泾、渭、浐、灞、沣、滈、涝、(氵矞)之水,在其前后左右,以入... 关中,是一块神奇瑰丽的宝地。在古代的许多有识之士看来,“东崤、函,东南荆、华,以属终南山。西南太白、鸡足山,又西秦陇、岐山。北梁山,东北雷首、中条山,与平阳诸山相属。泾、渭、浐、灞、沣、滈、涝、(氵矞)之水,在其前后左右,以入于河…。自尧、舜、周、秦、汉、唐,都城皆相近,高山大河,平川沃野,形势压天下。…前代(五代以前)英雄必得此然后可以有为”。毫无疑问,关中以其土地之肥沃,物产之丰饶,战略位置之险要,因此而成为诸侯逐鹿的著名古战场。而大荔“居其东,所称据黄河之险也。然稽往牒,受兵独烈。绿河(黄河)自龙门而南,至于华阴,皆平旷可渡。北接上郡,虏骑得阑入”。自始皇筑临晋渡为始,便成了出入进而占据关中的一个咽喉所在。战略地位尤显重要。所以,作为关中的前沿地带——大荔,便当群雄居关中,得天下之要冲,常受战火洗劫,生灵涂炭,诚如史籍所云:“受兵独烈。”而南北朝末年的沙苑之战,正是发生在这个古战场诸多战争中规模较较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文泰 高欢 沙苑 东魏 西魏 孝武帝 战略地位 古战场 黄河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家的要求和文学家的方向——初唐文论新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道礼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72-80,共9页
本文认为,初唐政治家的文学要求无力扭转六朝文风,却能制造新的混乱。振兴六朝后文学,不仅需要纠正六朝文学形式主义倾向,而且需要突破政治家功利主义的偏见。陈子昂是引导唐代文学踏上坦途的指路人。本文特别指出,北朝并不存在“重乎... 本文认为,初唐政治家的文学要求无力扭转六朝文风,却能制造新的混乱。振兴六朝后文学,不仅需要纠正六朝文学形式主义倾向,而且需要突破政治家功利主义的偏见。陈子昂是引导唐代文学踏上坦途的指路人。本文特别指出,北朝并不存在“重乎气质”的文学,只存在“重乎气质”的经学。被众多研究者交口称赞的初唐政治家融汇南北文风的设计,实际上是诱导文学向道经致用复归的倒退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家 宇文泰 唐太宗 封建政治 政教 六朝文学 后文学 社会政治 颜氏家训 唐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朝后期的武川军人集团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修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3-70,共8页
在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浪潮中,数十万北镇鲜卑不断南移,进入中原地区。其中,武川镇部份鲜卑及鲜卑化汉族军人先由北而东南进入中原腹地,尔后又由东而西进入关中地区。这一空间地域的转换,造就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武川军人集团,导致西魏... 在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浪潮中,数十万北镇鲜卑不断南移,进入中原地区。其中,武川镇部份鲜卑及鲜卑化汉族军人先由北而东南进入中原腹地,尔后又由东而西进入关中地区。这一空间地域的转换,造就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武川军人集团,导致西魏、北周政权的出现,给当时北方以至全国的形势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军 鲜卑 贺拔岳 宇文泰 六镇 起义 尔朱荣 北朝后期 汉化 军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鄯州刺史元师奖墓志铭中几个问题的考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明科 田仁孝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4,共6页
关于唐鄯州刺史元师奖墓志铭中几个问题的考述刘明科,田仁孝1992年4、5月间,宝鸡市考古队在岐山县文化局配合下,对位于岐山县枣林乡郑家村南的"无名大"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墓志铭一合,志盖阴刻篆书"大唐故使持节都督鄯... 关于唐鄯州刺史元师奖墓志铭中几个问题的考述刘明科,田仁孝1992年4、5月间,宝鸡市考古队在岐山县文化局配合下,对位于岐山县枣林乡郑家村南的"无名大"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墓志铭一合,志盖阴刻篆书"大唐故使持节都督鄯州刺史上柱国开国男元府君之墓志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黑齿常之 几个问题 鄯州 《资治通鉴》 《元和郡县图志》 宇文泰 旧唐书 孝文帝 《水经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