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的宇宙膨胀说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美东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1304年,林辕在《元气说》一文中认为,宇宙万物起始于一小点元气,后逐渐扩散成直径为百里的混地,后混沌又被胀破,形成天地,后天地又以10800年为周期,间歇性地向外延伸或不断增厚,是为中国古代朴素的、思辨的与精彩的关... 1304年,林辕在《元气说》一文中认为,宇宙万物起始于一小点元气,后逐渐扩散成直径为百里的混地,后混沌又被胀破,形成天地,后天地又以10800年为周期,间歇性地向外延伸或不断增厚,是为中国古代朴素的、思辨的与精彩的关于宇宙膨胀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辕 元气说 宇宙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网量子跃迁引起的宇宙膨胀
2
作者 邵丹 邵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利用圈量子引力中自旋网顶角定义的一种新的体积不变量,给出"2+1"维和"3+1"维空时单形跃迁的振幅,得到了自旋网跃迁过程中空间体积膨胀的结果.将这一结果引入空间编织理论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跃迁中由于体积本... 利用圈量子引力中自旋网顶角定义的一种新的体积不变量,给出"2+1"维和"3+1"维空时单形跃迁的振幅,得到了自旋网跃迁过程中空间体积膨胀的结果.将这一结果引入空间编织理论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跃迁中由于体积本征值改变的宇宙量子膨胀模型.同时利用量子四面体提供的量子信息,对引力场的产生提出了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网顶角体积不变量 空时量子胀缩 宇宙量子膨胀 量子四面体 引力场的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加速膨胀的一个玩具模型和修正的引力理论
3
作者 马光文 姚乾凯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
Einstein引力理论在大尺度上的修正是解释目前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类颇受关注的方案,它不需要引入奇怪的暗能量.作者构造了一个玩具模型,它与目前的天体物理数据相吻合,且能避免宇宙大撕裂.把宇宙标度因子a(t)代入由含待定修正项修正引力... Einstein引力理论在大尺度上的修正是解释目前宇宙加速膨胀的一类颇受关注的方案,它不需要引入奇怪的暗能量.作者构造了一个玩具模型,它与目前的天体物理数据相吻合,且能避免宇宙大撕裂.把宇宙标度因子a(t)代入由含待定修正项修正引力导出的宇宙动力学方程,并在t=t0处展开为Taylor级数,保留前2项,定出引力拉氏量中修正项的系数,从而把修正项置于更为可靠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引力 宇宙加速膨胀 宇宙标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伦兹对称破缺与宇宙加速膨胀
4
作者 翟韩豫 薛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1998年的超新星观测表明当今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暗能量是指宇宙加速膨胀的宇宙介质.正的宇宙学常数L是暗能量的重要候选者,但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并非L莫属.洛伦兹不变性是物理学最严格的对称性之一,然而所有的量子引力理论都预言了... 1998年的超新星观测表明当今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暗能量是指宇宙加速膨胀的宇宙介质.正的宇宙学常数L是暗能量的重要候选者,但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并非L莫属.洛伦兹不变性是物理学最严格的对称性之一,然而所有的量子引力理论都预言了洛伦兹对称性的破缺.基于大尺度洛伦兹破缺(LargeScale Lorentz Violation,LSLV)的宇宙学模型,讨论了有效引力理论修正的Friedmann方程,由此可以得到,大尺度上的洛伦兹破缺和宇宙学常数项的综合效应会产生后期观测到的宇宙加速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加速膨胀 洛伦兹破缺 暗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旋转膨胀与冈瓦纳古陆裂解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廷愚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说明地球在旋转的同时其体积在膨胀。这与红移现象等说明的宇宙膨胀是一致的。地球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能导致软流圈及塑性地核外核的形成。地球自转的惯性与地球塑性层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球的层间滑动。地球外圈应相对... 地球自转速度变慢说明地球在旋转的同时其体积在膨胀。这与红移现象等说明的宇宙膨胀是一致的。地球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能导致软流圈及塑性地核外核的形成。地球自转的惯性与地球塑性层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球的层间滑动。地球外圈应相对于内圈转动较慢。转动较快的内层层圈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或左旋剪切。即,软流圈之下的下地幔应相对于岩石圈自西向东转动较快;塑性地核外核之下的内核应相对于外核自西向东转动较快。在地球层圈之间的剪切力和地球放射性能所引起的热能的共同作用下,在软流圈产生物质的对流,形成地幔物质对流。推测地核的外核也可能会产生塑性物质的对流。地轴倾角ε的变化以及潮汐转矩和岁差转矩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因素。地球的旋转膨胀是板块运动的地球动力学基础,也是冈瓦纳古陆裂解的运动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瓦纳古陆 地球旋转 裂解 地球自转速度 共同作用 放射性物质 地球动力学 软流圈 宇宙膨胀 红移现象 层间滑动 运动方向 地幔物质 力学基础 板块运动 外核 转动 地核 塑性层 岩石圈 下地幔 剪切力 对流 生物质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光子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邦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平直空间的前提下,计算了背景辐射这一光子准平衡态的熵.进而,在讨论宇宙膨胀这种整体运动时,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整个宇宙亦是一准平衡态.宇宙光子总数约为宇宙重子总数一亿倍以上的观测事实说明,宇宙的熵基本上等于光子熵.... 在平直空间的前提下,计算了背景辐射这一光子准平衡态的熵.进而,在讨论宇宙膨胀这种整体运动时,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整个宇宙亦是一准平衡态.宇宙光子总数约为宇宙重子总数一亿倍以上的观测事实说明,宇宙的熵基本上等于光子熵.把计算了宇宙总能量与熵联立消去共同的变数温度T,便得到了只依赖于宇宙半径的总熵公式(当然,它亦与宇宙总能量有关).它表明,光子熵,也就是宇宙总熵将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单调地减少.这一结果与我们以前的工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辐射 光子平衡态 宇宙光子熵 宇宙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新星宇宙学的观测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潮 张天萌 +1 位作者 王晓峰 裘予雷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55,共19页
超新星在宇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利用Ia型超新星为探针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天文学家。首先,通过详细介绍超新星宇宙学研究的物理原理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与研究,讨论了宇宙加速膨胀发现过程给... 超新星在宇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利用Ia型超新星为探针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天文学家。首先,通过详细介绍超新星宇宙学研究的物理原理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观测与研究,讨论了宇宙加速膨胀发现过程给予当前研究工作的启示。然后,回顾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在近10多年来的进展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最后,对国内外超新星宇宙学研究中超新星观测研究的大型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与介绍,讨论和展望了超新星宇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超新星 宇宙加速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γ暴距离及分布
8
作者 王彩芬 韦大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7,共6页
γ暴是宇宙空间中短时标γ射线突然增亮的现象.在考虑γ暴的宇宙膨胀效应、喷流效应、以及γ暴与超新星成协现象后研究了γ暴的空间分布,假设γ暴张角是高斯分布,爆发率与恒星形成率成正比,找到最佳拟合参数值为θ0=0.1,σ=1,可说明γ... γ暴是宇宙空间中短时标γ射线突然增亮的现象.在考虑γ暴的宇宙膨胀效应、喷流效应、以及γ暴与超新星成协现象后研究了γ暴的空间分布,假设γ暴张角是高斯分布,爆发率与恒星形成率成正比,找到最佳拟合参数值为θ0=0.1,σ=1,可说明γ暴的张角集中在0.1附近,这与目前对已知红移的γ暴的分析是一致的.由<V/Vmax>计算得到γ暴的最远红移为4.2,γ暴的能量为1.5×1051er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宇宙膨胀 喷流 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学的现状──进展、问题和展望
9
作者 俞允强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91,共5页
在Friedmann建立膨胀宇宙模型和Hubble发现膨胀迹象后,宇宙均匀性的假设得到证实是最重要的进展.但是此后,由于Hubble常数、宇宙密度和真空能密度末被可靠地确定,宇宙理论尚难以有认真的定量检验.近两年里,... 在Friedmann建立膨胀宇宙模型和Hubble发现膨胀迹象后,宇宙均匀性的假设得到证实是最重要的进展.但是此后,由于Hubble常数、宇宙密度和真空能密度末被可靠地确定,宇宙理论尚难以有认真的定量检验.近两年里,这些基本参量的测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标志着宇宙学理论将在今后一二十年内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真空能密度 宇宙密度 膨胀宇宙模型 Hubble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会发现另一个宇宙吗?
10
作者 姚建均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1年第3期25-26,共2页
探索最神秘的科学方程式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未被证实的理论. 本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物理学研究生休·埃弗里特在研究一些比量子力学本身更为奇特的量子力学的推论时,第1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多宇宙体系可能存在的理论.这个... 探索最神秘的科学方程式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未被证实的理论. 本世纪50年代初,年轻的物理学研究生休·埃弗里特在研究一些比量子力学本身更为奇特的量子力学的推论时,第1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多宇宙体系可能存在的理论.这个被所有严肃物理学家所接受的理论认为,人们无法对原子和亚原子微粒的运动进行确定性的预测.例如,你只能推断某个电子在千分之一秒后大概会在哪里,但是它也可能出现在别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体系 量子力学 宇宙膨胀 宇宙大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rac和Majorana费米子在空间平坦FRW时空背景下挠率场中的散射
11
作者 林威 薛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讨论了在空间平坦FRW(Friedmann-Robertson-Walker)时空背景下,通过有质量宇宙学中微子能量分布的移动检验由大尺度Lorentz破缺产生的宇宙学挠率存在的可能性.在空间平坦FRW时空背景下,有质量的宇宙学中,微子在宇宙学挠率场中的散射会... 讨论了在空间平坦FRW(Friedmann-Robertson-Walker)时空背景下,通过有质量宇宙学中微子能量分布的移动检验由大尺度Lorentz破缺产生的宇宙学挠率存在的可能性.在空间平坦FRW时空背景下,有质量的宇宙学中,微子在宇宙学挠率场中的散射会导致其末态能量分布的峰值位置相比于无挠情况时有一个m^(2)/E^(2)量级的移动;并且,在非最小矢量挠率耦合的情况下,对于Dirac中微子和Majoran中微子移动的数值由于矢量挠率的影响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学挠率检验 中微子 膨胀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型超新星的爆发机制及其前身星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晓峰 李宗伟 陈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69,共15页
Ia型超新星作为测量遥远星系距离——从而测定宇宙膨胀速率——的“标准烛光”,已经成为宇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天体。从某些方面来讲,Ia型超新星仍属于神秘天体(或爆发事件),其前身星及爆发模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当前的观测不足以... Ia型超新星作为测量遥远星系距离——从而测定宇宙膨胀速率——的“标准烛光”,已经成为宇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天体。从某些方面来讲,Ia型超新星仍属于神秘天体(或爆发事件),其前身星及爆发模型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当前的观测不足以对理论模型作出精确的限制。然而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大多数Ia型超新星可能是由接近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1.39 M_⊙)的碳-氧白矮星通过聚变中心的碳和氧所引发的热核爆炸产生的。至于这一爆发通过何种机制完成,例如具体到Ia型超新星爆发时的流体动力学过程,仍存在分歧。最近爆燃阶段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似乎表明,在Ia型超新星爆发晚期引入爆轰机制是没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尽管当前的多数证据表明,C-O白矮星+主序星(或红巨星)的演化模式比C-O白矮星+C-O白矮星的演化模式可能更合理,但双简并白矮星的前身星模型并不能被排除,因为它们能解释一些特殊的Ia型超新星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型超新星 爆发机制 宇宙膨胀速率 流体动力学 爆轰机制 白矮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哲学》中的若干问题
13
作者 杨向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8-50,共13页
《自然哲学》中的若干问题杨向奎编者按:石里克是量子力学的发明人普朗克的学生,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的《自然哲学》在维也纳学派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也是有影响的著作。这篇文章不是从现代的科学水平来批评60年前的科学哲学... 《自然哲学》中的若干问题杨向奎编者按:石里克是量子力学的发明人普朗克的学生,是一位物理学家。他的《自然哲学》在维也纳学派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国也是有影响的著作。这篇文章不是从现代的科学水平来批评60年前的科学哲学著作,只是以当时现在都在发生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哲学 单位元素群 石里克 “一” 无理数 宇宙膨胀 物理学家 相对论 引力作用 正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旋转起源机理的分析
14
作者 樊曙光 郑旭荣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31-335,共5页
从公认的星系起源理论出发 ,以大爆炸学说和宇宙膨胀理论为基础 ,采用经典力学的方法 ,分析并试图解释星系旋转起源的机理问题 。
关键词 机理分析 天体演化学 星系旋转起源 大爆炸学说 宇宙膨胀理论 原始星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乡村少年到科学大伽——化学家Urey的故事Ⅰ
15
作者 宋建潮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8-1080,共3页
20世纪科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量子力学取得长足进步,将人类认知的领域无限缩小,从而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对时空不变,运动相对的固有认识,认为只有光速是... 20世纪科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量子力学取得长足进步,将人类认知的领域无限缩小,从而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微观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对时空不变,运动相对的固有认识,认为只有光速是永恒不变的,时空则是相对可变的。引力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力,只是运动的物体在弯曲的空间中沿着最短的路径运动的结果。浩渺无边的宇宙也有规律可循,牵引着人类的目光与想象力,他们看到了白矮星、超新星、中子星……甚至意念中的黑洞,从而明了横躺竖卧在周期表里的元素均是宇宙膨胀与坍缩的产物,你我不过这些元素的一种临时起意,偶然组合而已。放射性和DNA的发现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像地球这样的行星,人类可能只是数百万有意识和有智慧的生命形式中的一种。科学的进步本应给人类带来悠闲、富足与和平,但人类天生的贪念在世俗的社会里孕育出了杀伤力极强的原子弹,恰如一片乌云笼罩在世界的上空,煎炸着人类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起意 原子结构 宇宙膨胀 量子力学 微观世界 超新星 周期表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A批准建造Euclid空间望远镜
16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据Spacenews网站2012年6月20日报道,在ESA总部会议上。欧洲科学项目委员会批准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Euclid空间望远镜,用于研究宇宙膨胀,尝试找出暗物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Euclid是ESA“2015—2025宇宙愿景(CosmicVision)”计划的一... 据Spacenews网站2012年6月20日报道,在ESA总部会议上。欧洲科学项目委员会批准投资数十亿美元建造Euclid空间望远镜,用于研究宇宙膨胀,尝试找出暗物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Euclid是ESA“2015—2025宇宙愿景(CosmicVision)”计划的一部分。该项目吸引了欧洲1000多名科学家和美国几十名科学家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LID 空间望远镜 ESA 宇宙膨胀 科学家 委员会 暗物质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到底有多重?
17
作者 李小眉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4年第1期42-42,共1页
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不能称出光线的质量.然而,这种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物理学家已经给出一种解释来说明他们现在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一种直觉上的观点,即宇宙大爆炸后1 s的那一瞬间,光本身也具有质量.
关键词 光子 质量 量子理论 宇宙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系团相关函数的标度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卫华 张航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利用描述引力系统演化的伏拉索夫方程的标度关系探讨了宇宙中星系团分布的一些标度律 ,并结合一个宇宙加速模型进行了讨论 .发现 ,若宇宙膨胀因子 a∝t1 .3,则能很好地解释观测到的星系团相关的标度律 .
关键词 星系团 两点相关函数 宇宙加速膨胀 标度关系 伏拉索夫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