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兼容抑或分歧:柏拉图宇宙生成论与现代宇宙大爆炸模型
1
作者 赵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系统地描绘宇宙生成的图景,匠神在空间和元素痕迹的基础上,以理念为原型制作宇宙.宇宙包含由运动天体构成的月上界,以及由可朽生命体等物质实体构成的月下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否可... 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系统地描绘宇宙生成的图景,匠神在空间和元素痕迹的基础上,以理念为原型制作宇宙.宇宙包含由运动天体构成的月上界,以及由可朽生命体等物质实体构成的月下界.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否可在现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现代解释者认为,由于柏拉图对宇宙生成的描述以公理系统为理论基础,所以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与现代大爆炸模型密切相关.从公理系统的视角可见,虽然两者皆以生成与数学的公理系统为基础,但在公理系统的动力因上不一致,并且作为公理系统存在论基础的时空与粒子也存在分歧.因此,应辩证看待现代解释者的论证方案,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与现代宇宙大爆炸模型有兼容之处,但不可忽视两者的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宇宙生成 大爆炸 公理系统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天说的宇宙生成论和结构论溯源——兼论楚竹书《太一生水》《恒先》与浑天说的理论起源 被引量:8
2
作者 丁四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共12页
(1)浑天说在理论上由宇宙结构论和宇宙生成论两个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张衡的《浑天仪注》和《灵宪》即是由此两部分构成的。在《浑天仪注》中,"水""气"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灵宪》包含了从气言和从道言两条... (1)浑天说在理论上由宇宙结构论和宇宙生成论两个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偏废。张衡的《浑天仪注》和《灵宪》即是由此两部分构成的。在《浑天仪注》中,"水""气"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灵宪》包含了从气言和从道言两条线索,前者是张衡继承前人思想的结果,而后者则是由他加入其中的。(2)张衡浑天说中的"溟涬、厖鸿""太初、太始、太素"概念及"清气生天、浊气生地"的说法可以在《论衡·谈天》和《白虎通·天地》二篇中找到其来源。由此上溯,可以进一步在西汉晚期的《易纬·乾凿度》等书中找到其来源。根据太初历的命名及汉武帝有"太初""太始"的年号可以推断,浑天说的整个理论系统至迟在西汉武帝前期已经正式形成。(3)楚竹书《太一生水》的"水"非常类似于《浑天仪注》中的"水",而《恒先》"浊气生地,清气生天"是浑天说相关理论要素的最早源头,而且在生成方式上《恒先》与《灵宪》非常相似。由此推断,浑天说的部分理论特征在战国中期已经出现。只不过,从战国中期到西汉中期,浑天学说的形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源流关系,其本质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天说 宇宙生成 宇宙结构论 浑天仪注 灵宪 太一生水 恒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类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锐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9,共6页
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非常发达。借助近年出土的竹简帛书材料,从其源头来看,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神话型、数术型、有生于无型、自生型。虽然目前所见的宇宙生成论多数都综合了其他类型,但是核心因素还是比较明显。神话、自生、无中生有... 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非常发达。借助近年出土的竹简帛书材料,从其源头来看,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神话型、数术型、有生于无型、自生型。虽然目前所见的宇宙生成论多数都综合了其他类型,但是核心因素还是比较明显。神话、自生、无中生有、数术等类型的宇宙生成论都联系着一种指导行为的准则,并且和先秦思想家的很多思想相关,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生成 子弹库帛书 郭店简 上博简 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所见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以及相关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5
4
作者 江林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95,共17页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太阳循环而有天地四时的宇宙观念。由此,中央四方与明堂、太阳崇拜与君权王权的统一、太阳神推步规天与宗教垄断、“东西”称物与“东”、“南”为尊等等政治观、哲学观、文化观,都是太阳循环宇宙观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材料 太阳循环 古代宇宙生成 哲学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再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子思想有关,其理论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其他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相比,《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显得更为粗浅和原始"。在讨论中还涉及到了《太一生水》的作者归属、学术流派定位和历史评价等历来争论很多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宇宙生成模式 《越绝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和天空形态观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胜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3-56,89,共5页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宇宙生成和天地结构的楚国道家遗文。它以“太一”(“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太一”和“岁”为起止,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和各级生成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水”的重要地位和“...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一篇关于宇宙生成和天地结构的楚国道家遗文。它以“太一”(“道”)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太一”和“岁”为起止,用辩证的方法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和各级生成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水”的重要地位和“神明”的作用。但它关于天空形态的看法既与“宣夜说”有关,又与“天圆地方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宇宙生成 天空形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汉代的宇宙生成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玉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4,共3页
汉代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按其本原的属性可分为物质性的本原生成论和精神性的本原生成论两种类型。它在天道观方面融合了儒、道的宇宙本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宇宙本体论转化的倾向,其宇宙生成过程论也趋于繁琐化、神秘化。汉代... 汉代哲学的宇宙生成论,按其本原的属性可分为物质性的本原生成论和精神性的本原生成论两种类型。它在天道观方面融合了儒、道的宇宙本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向宇宙本体论转化的倾向,其宇宙生成过程论也趋于繁琐化、神秘化。汉代宇宙生成论的这些特点是当时社会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反映,并为魏晋玄学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宇宙生成 特点 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7-83,共7页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五行是邹衍发表其宇宙本原之生成的基础。在对儒家宇宙观的批判中 ,战国后期的邹衍提出了“裨海”、“大瀛海”等的概念 ,从而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引向更广袤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说 梁启超 自然 宇宙生成模式 儒家 宇宙 裨海 大瀛海 五德始终二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的宇宙生成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光顺 李达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44-48,54,共6页
朱熹的新儒家学说对所针对的文化受众产生了重要影响,伦理学说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的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朱熹在最高的本体范畴、理(念)的具体化、世界的形成过程以及世界形成发展的动力来源等方面的具体观点,并试图从多个角度... 朱熹的新儒家学说对所针对的文化受众产生了重要影响,伦理学说实际上是建立在他的宇宙生成论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朱熹在最高的本体范畴、理(念)的具体化、世界的形成过程以及世界形成发展的动力来源等方面的具体观点,并试图从多个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本体 理(念)具体化 宇宙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蒙尼德的宇宙生成论-先知论
10
作者 董修元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中世纪犹太思想家迈蒙尼德在其两部主要的哲学-神学著作《迷途指津》和《律法再述》中,就宇宙生成论和先知论问题作出了两种相互歧异的观点表述。就前者论,《律法再述》持宇宙永恒观,而《迷途指津》则系统批判宇宙永恒论而支持从虚无创... 中世纪犹太思想家迈蒙尼德在其两部主要的哲学-神学著作《迷途指津》和《律法再述》中,就宇宙生成论和先知论问题作出了两种相互歧异的观点表述。就前者论,《律法再述》持宇宙永恒观,而《迷途指津》则系统批判宇宙永恒论而支持从虚无创世说;就后者看,《律法再述》暗示先知是人类理智与道德德性完善的自然结果,《迷途指津》则着重指出神握有阻止具备资质之人成为先知的否决权。实际上,两书的宇宙生成论-先知论表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分别代表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和一神论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理论立场。迈蒙尼德为何在两部著作中持不同观点,他究竟倾向于何种立场,则成为中世纪哲学研究界长期争论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生成 先知论 迈蒙尼德 辩证论证 教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气与天地——河上公宇宙生成论再鞫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若晖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汤用彤提出汉魏哲学存在从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型,张岱年则指出老子是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创始者。长期以来,学界都认为作为《老子》重要汉注的河上公《老子章句》糅合汉代元气论和宇宙生成论形成了气化宇宙论。如果系统梳理河上公《章句》... 汤用彤提出汉魏哲学存在从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型,张岱年则指出老子是中国古代本体论的创始者。长期以来,学界都认为作为《老子》重要汉注的河上公《老子章句》糅合汉代元气论和宇宙生成论形成了气化宇宙论。如果系统梳理河上公《章句》文本,就会发现这一看法纯属误解。河上公《老子章句》实质上是将天地由万物之生者转化为万物自生的场所,从而取消了天地作为道生万物的中介地位,确立了道直接生万物的学说,由此开启了王弼以无为本的玄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上公《老子章句》 宇宙生成 本体论 气化宇宙 王弼 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生成论向玄学本体论的转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4-59,共6页
贵“无”论玄学属于本体论范畴,而汉代神学目的论则表现为宇宙生成论。汉魏之际人物批评所诞生的贵“无”人材哲学与汉儒关于宇宙产生之前元气混沌无形观念的结合,是宇宙生成论向玄学本体论的转化契机。在其结合过程中,人材哲学是矛盾... 贵“无”论玄学属于本体论范畴,而汉代神学目的论则表现为宇宙生成论。汉魏之际人物批评所诞生的贵“无”人材哲学与汉儒关于宇宙产生之前元气混沌无形观念的结合,是宇宙生成论向玄学本体论的转化契机。在其结合过程中,人材哲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存在和发展,是把传统的宇宙本根由天地之外移向事物之中的主要动因。汉代宇宙观所提供的丰富资料,则为这一历史性转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生成 玄学本体论 正始玄学 目的论 老子 宇宙 太极 太素 无形 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宇宙生成论到本体论——王弼哲学再认识
13
作者 杨义银 赵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9-25,共7页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代,无论哲学的对象,哲学的方法还是哲学体系的构建,它都不同于先秦诸子及两汉经学而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篇章.目前学术界公认首开玄学先河,真正奠定玄学发展基础的是王弼,不过对于王弼哲学的...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时代,无论哲学的对象,哲学的方法还是哲学体系的构建,它都不同于先秦诸子及两汉经学而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篇章.目前学术界公认首开玄学先河,真正奠定玄学发展基础的是王弼,不过对于王弼哲学的开创性何在,他的哲学的基本特征何在则有明显的分歧.我们认为王弼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本体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把握王弼哲学以及整个玄学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哲学 宇宙生成 王弼哲学 哲学体系 哲学史 中国哲学 魏晋玄学 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自然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样品采集及处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那春光 孔屏 +1 位作者 黄费新 肖伟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着重介绍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理想样品的特点、野外采集注意事项、实验室分离与纯化以及加速器质谱测量用靶样制备等。
关键词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10BE ^26Al样品采集 实验室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静 刘宇平 +2 位作者 杜谷 李建忠 高永娟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6-581,共6页
传统测年方法(14C、热释光、光释光等)无法直接测量地貌面或基岩面的形成年代,利用宇宙生成核素定出的年代可以直接计算地质、地貌体的暴露年代和埋藏时代。随着测量仪器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加速器质谱(AMS)检出限(可测至106原子)的大幅... 传统测年方法(14C、热释光、光释光等)无法直接测量地貌面或基岩面的形成年代,利用宇宙生成核素定出的年代可以直接计算地质、地貌体的暴露年代和埋藏时代。随着测量仪器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加速器质谱(AMS)检出限(可测至106原子)的大幅度提高,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定年技术给地貌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宇宙生成核素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学、构造地质学、火山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等。本文阐释了原地生成宇宙核素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在地学领域应用的现有基础上,从冰川、断层、阶地等研究对象出发,以沉积物埋藏年龄、地表侵蚀速率、断层滑动速率等为研究内容,具体描述该定年技术在冰川地貌、构造地貌、地貌过程及地貌演化研究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应用中尚待解决的诸如核素产生速率与空间、时间关系;样品地质、地貌条件对结果造成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第四纪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年龄计算模式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延武 梁欧博 黄飞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1030,共10页
就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是被广泛应用于地貌面和地表过程研究测年的新兴手段,相较传统年代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国际上众多地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然而多数国内学者对其年龄计算模式缺乏深入理解,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 就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是被广泛应用于地貌面和地表过程研究测年的新兴手段,相较传统年代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国际上众多地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应用。然而多数国内学者对其年龄计算模式缺乏深入理解,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阐述目前已被国际学者普遍认可的四种计算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式间的差异,评价了每种模式的独特优势和应用领域,以使初学者和尝试应用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的研究者在实践中能够合理应用相应的计算模式,最终获得较可靠的年代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暴露年龄 埋藏年龄 计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宇宙复制行为
17
作者 田小楚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34,共13页
元宇宙技术及其生成物作为技术尚未“封顶”的数字时代产物,其与知识产权理论缺乏前沿交流。为了回应元宇宙这一新兴技术引发的现实需求,需要在凝练概念的基础上,释明元宇宙复制行为与传统复制行为的异同,通过理论创新应对元宇宙复制行... 元宇宙技术及其生成物作为技术尚未“封顶”的数字时代产物,其与知识产权理论缺乏前沿交流。为了回应元宇宙这一新兴技术引发的现实需求,需要在凝练概念的基础上,释明元宇宙复制行为与传统复制行为的异同,通过理论创新应对元宇宙复制行为对现行法的挑战。基于此,应强调正确理解元宇宙复制行为的应有之义,矫正夸大主观模糊性标准失守的误区,解释复制行为调节利益平衡的功能性问题,以及准确把握复制权扩张与权利限制的辩证统一关系。建议修正元宇宙复制行为:一是坚持以市场为需求的谦抑性原则,二是按“市场”与“非市场”细分主观模糊性标准,三是运用法律解释、反限制规定和技术措施等多维度方案综合调整复制权能的合理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宇宙生成 复制行为 复制权 主观模糊性标准 宇宙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思考(一):稳态侵蚀等式解出的ε是当前地表侵蚀速率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费新 李岩 程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151,共7页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地表的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从而成为研究地表演化过程的有力工具。在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研究地表的侵蚀过程中,常常将稳态侵蚀状态下浓度与侵蚀速率的关系式所计算出的侵蚀...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地表的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从而成为研究地表演化过程的有力工具。在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方法研究地表的侵蚀过程中,常常将稳态侵蚀状态下浓度与侵蚀速率的关系式所计算出的侵蚀速率当成暴露时间内的地表平均侵蚀速率,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本文通过数学计算和理论推导,证明由当前稳态侵蚀关系式解出的侵蚀速率是地表当前侵蚀速率(或称为最后恒定侵蚀速率),显然与地表平均侵蚀速率所代表的地质含义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稳态侵蚀 当前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思考(二):持续抬升区单样品直接计算抬升速率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费新 李岩 +3 位作者 李广伟 董国成 程杨 赵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825,共8页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在计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时,一直默认样品所在位置不随时间发生高程变化,从而核素生成速率不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在构造稳定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在构造活动区,往往会因构造运动,地表样品高程发生改变;...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在计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时,一直默认样品所在位置不随时间发生高程变化,从而核素生成速率不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在构造稳定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在构造活动区,往往会因构造运动,地表样品高程发生改变;大冰盖地区(如南极)的冰川消融或加厚也会引起地壳均衡反弹,从而导致样品高程变化;而核素的生成速率将随高程变化而改变。本文对持续抬升情况下,地表样品中宇宙成因核素浓度与生成速率加速率间的计算关系进行了三种方法的数学推导,并提出如何利用单块样品中两种宇宙成因核素(以 10 Be和 26 Al为例)浓度计算地表抬升速率,最后指出以往利用宇宙成因核素方法对构造活动区的侵蚀速率的计算存在高估。本文首次提出利用地表在接近稳态侵蚀状态下的单块样品的两种宇宙成因核素直接计算地表持续抬升速率的方法,从而将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方法和构造运动学研究直接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升区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抬升速率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思考(三):暴露、侵蚀、埋藏、再暴露和地表升降过程的双核素投影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费新 程杨 +3 位作者 李岩 李广伟 董国成 赵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0-1509,共10页
双核素稳态侵蚀岛投影是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中判断样品是否具有复杂暴露历史和估计侵蚀速率的常用方法。暴露、侵蚀、埋藏和再暴露的投影图可依据传统核素浓度计算等式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出。利用新推出的地表持续抬升与下降过... 双核素稳态侵蚀岛投影是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中判断样品是否具有复杂暴露历史和估计侵蚀速率的常用方法。暴露、侵蚀、埋藏和再暴露的投影图可依据传统核素浓度计算等式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出。利用新推出的地表持续抬升与下降过程中样品的核素浓度与生成速率(及加速率)、侵蚀速率及暴露时间的计算等式,对其26 Al/10 Be浓度比值相对于10 Be浓度/10 Be生成速率比值投影分别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发现下降样品的投影可高于或右偏于稳态侵蚀岛,而抬升样品的投影仍然在稳态侵蚀岛内。利用持续地表下降,可以解释已往文献数据中一次性暴露样品投影高于或右偏于稳态侵蚀岛的“不合理”现象,而持续抬升对投影结果的影响类似于侵蚀,因此如果忽略抬升,计算的暴露年龄结果将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升 下降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浓度比值投影 稳态侵蚀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